返回列表 回覆 發帖

向世界出發!以色列

http://forum.tvb.com/drama/on_the_road/

近期蔡小姐就大熱了,女人的眼淚,真係幾無敵。來!一起在哭牆哭過痛快吧!--不過亦有人批評她不懂歷史就亂說。

看看下文,讓我們了解歷史背景更多。(各位有識之士如發現下面文章有誤,歡迎提出,讓我也學下野

以巴衝突專題探討  

前言

自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色列建國(1948),已經五十多年了,中東地區巴勒斯坦境內以色列和阿拉伯人的衝突,至今還在延續著。近日以巴衝突問題日趨嚴重﹐似乎未有平息跡象﹐中東和平似乎遙遙無期。原本2001年9月初,巴勒斯坦人,決定和以色列展開密集和談,就巴勒斯坦建國問題商討耶路撒冷監護權;然而9月底以色列聯合黨領袖夏隆拜訪位於神殿山(Mount Temple,猶太人則稱為Zion)的阿克薩清真寺[註一],巴勒斯坦人視此舉為「挑釁」,便展開大規模的抗議流血衝突,衝突不斷擴大﹐以軍報復性還擊亦導致多名巴人死傷﹐現時巴勒斯坦解放組織領袖阿拉法特被困拉姆安拉﹐中東和平似乎遙遙無期。

為什麼不同宗教信仰的巴勒斯坦和以色列都視耶路撒冷為「聖城」,為爭奪主權爭論不休?到底是歷史上多麼深刻的宿仇舊恨,導致數十年來以巴之間永無止境的戰爭?什麼是神殿山?神殿山有什麼特殊之處,成為雙方爭戰的焦點?一般人對於近數十年以巴衝突都無法說清其來龍去脈,更不用說雙方在數千年時光中有何恩怨,如何被歷史擺弄?因此,撇開錯綜複雜的政治因素不談,我希望單就「歷史事實」的客觀角度,來了解巴勒斯坦地區信仰回教的阿拉伯人和信仰猶太教的以色列人(或稱猶太人、希伯來人)[註二] 衝突的背景。 歷史

遠古─公元前10世紀:
建立第一聖殿


阿拉伯人和猶太人都是西亞的閃族人,為同一始祖 - 挪亞之子閃(Sem)的後裔。故閃族一詞可蕞袉[蓋了歷史長河中曾出現的巴比倫人(Babylonians)、亞述人(Assyrians)、希伯來人(Hebrews)、沙巴人(Sabians)和阿拉伯人(Arabs)[註三]。然而中東複雜的宗教分佈,則是肇因於長久以來中東民族的征服與遷徙,以及隨後具有深遠影響力的希臘化文化與羅馬統治,使得信仰和崇拜產生了調融綜合的嶄新形式。

巴勒斯坦位於亞洲西部,地中海東岸,處於歐、亞、非三大洲的樞紐地帶。巴勒斯坦最早的居民稱做「迦南人」[註四],公元前13世紀,克里特海和愛琴海沿岸的腓利士人來此定居,將該地叫作「巴勒斯坦」,意思是「腓利士人的土地」。公元前1025年,在摩西出埃及(帶領猶太人自西奈半島回到以色列)之後,於掃羅王(King Saul)與大衛王(King David)時慢慢建立起一個以耶和華神為信仰統一的希伯來王國,亦是最早的猶太國家。之後於第三位國王所羅門王(King Soloman)時建立聖殿(The Temple),作為猶太教的信仰中心,史上稱之為第一聖殿,所在位置即今天所稱的神殿山。

公元前10世紀─公元前1世紀:
第一聖殿被毀,重建第二聖殿


但在公元前922年所羅門王去世後,王國分裂為南北兩個王國:北邊稱做「以色列」(Israel),南邊以耶路撒冷(Jerusalem)為王都,稱做「猶大」(Judah)。前者於公元前8世紀被亞述帝國所滅。公元前586年,巴比倫國王尼布甲尼撒(Nebuchadnezzar)佔領了耶路撒冷,消滅猶大王國,摧毀了猶太人的聖殿,並把戰敗的猶太居民擄往巴比倫做囚奴。公元前538年,巴比倫王國被新興波斯帝國的開國君主 - 米堤人居魯士(Cyrus)推翻了。居魯士准陶\淪為「巴比倫之囚」的猶太人返回今以色列地方,並下令由公家出資,重建座落在耶路撒冷城東北方神殿山的猶太教聖殿,史上稱之為第二聖殿,流亡百姓回歸後所居住的地區則稱為「猶大」(Yehud)[註五]。公元前63年,羅馬共和國開始擴張其領土,將整個巴勒斯坦納入版圖,分別稱呼此地的南部、中部、北部為猶大(Judaea)、撒馬利亞(Samaria)以及加利利(Galilee)[註五]。

公元前1世紀─公元7世紀:
第二聖殿被毀‧基督教興起‧猶太人流散


公元前27年,羅馬共和國正式建立起帝國體制,當時受羅馬帝國統治的地方,包括今巴勒斯坦、約旦、黎巴嫩、敘利亞等地。但猶太人不滿其統治,接二連三的反叛,卻都徒勞無功。公元66年,許多狂熱猶太教徒公然發動叛亂,羅馬帝國採取報復性的強力高壓政策,於公元70年進佔耶路撒冷,摧毀了第二神殿,僅剩一面牆,即今日「哭牆」(Wailing Wall),卻也沒有結束猶太人的抵抗。公元135年「明星之子」(Bar Kokhba)起事後,羅馬皇帝哈德良瘋狂地捕殺猶太起義者,上百萬人被殺戮、囚禁起來、或放逐出境,猶太人自此進入了世界性大流散時期。耶路撒冷由是易名為「埃利亞o卡匹托力亞」(Aelia Capitolina),羅馬人還在被毀的猶太聖殿舊址上,蓋了一座供奉朱彼得(Jupiter)的神殿。「猶大」與「撒馬利亞」(即原猶大王國和以色列王國)這兩個地名皆廢止不用,回復舊名巴勒斯坦(典出已被遺忘的腓利士人)[註六]。

羅馬帝國對內橫征暴斂,人民在悲觀失望之餘,轉而追求心靈上的寄託,基督教便是在此種背景下,產生於巴勒斯坦和小亞細亞的猶太下層人民中間。早期基督教倍受壓迫,但藉著耶穌的門徒在各處宣傳天國思想,反對羅馬帝國的統治,勢力逐漸壯大,公元3世紀之後,已蛻變為富人控制的統治階級的宗教。公元4世紀時,統治巴勒斯坦的東羅馬帝國(即拜占庭帝國,Byzantines)接受基督教為國教,但對猶太教依然採取高壓政策。

公元7世紀─公元12世紀:
阿拉伯文化傳入‧耶城建立清真寺


公元610年,穆罕默德創立回教,產生了政教合一的麥地那國家;公元635年起,其子孫先後征服或佔領了敘利亞、耶路撒冷、巴勒斯坦全境、伊朗以及北方的埃及,建立起橫跨歐、亞、非三洲的阿拉伯帝國,自此巴勒斯坦歸屬阿拉伯世界,然而回教徒對當時極少數的猶太人並不加以迫害,反而給予保護和高度的自由。從此阿拉伯人不斷移入,成為當地的主要居民,巴勒斯坦民族、宗教和文化都實現「阿拉伯化」,耶路撒冷更是從穆罕默德神奇的「登霄」[註七]傳開以後,就一直被回教徒視作第三個聖地(前二個為麥加和麥地那)。

公元691到692年,阿拉伯人烏邁耶哈里發奧都馬力在耶路撒冷的聖殿山(Temple Mount)上興建禮拜寺 - 聖岩圓頂寺(Dome of the Rock),和鄰近的阿克薩清真寺組成了回教歷史上第一座大型的宗教建築組群,雖然是為了回教虔敬所需,卻標誌著耶路撒冷新時代的開始。

然而《古蘭經》裡從來沒有提到過耶路撒冷,甚至連「耶路撒冷」這個名稱,也不見於早期的回教作品中。當提到這座城市時,譬如在奧都馬力的里程碑石上,他叫做「埃利亞」(Aelia),這個城名是羅馬人改用的,旨在降低該城的神聖性,並且抹滅該城與猶太教和基督教的聯繫。更值得注意的是,在耶路撒冷城內首座巨型回教禮拜寺寺址是在神殿山,這裡是猶太教和基督教雙方宗教史上各項主要事件的發生場地。禮拜寺的確切位置即是聖岩所在,根據猶太教師的說法,亞伯拉罕在此準備奉獻己子,後來,聖殿的約櫃也曾放置其上。此一回教禮拜寺在阿拉伯人眼中具有特殊意義:這座獻給亞伯拉罕的宗教的新聖殿,將替代所羅門王的聖殿,承續上天降給猶太人和基督徒的啟示,並且修正兩者墮入歧途的錯誤 [註八]。

公元12世紀─公元18世紀:
十字軍曇花一現


公元1099年,代表基督教信仰的歐洲十字軍東征收復了耶路撒冷,該城的回教徒和猶太人全被屠殺,雖然在巴勒斯坦和敘利亞南部建立起四個十字軍國家,但並不牢固;公元12世紀末,回教的撒拉丁(Saladin)打敗來自歐洲的基督教入侵者,重建回教的統治。直到公元1291年,十字軍在巴勒斯坦的最後據點 -阿克失陷,持續近二世紀的十字軍東征徹底孕2悁荍i終,巴勒斯坦依然為阿拉伯人的土地。公元1517年被鄂圖曼土耳其帝國佔領,但並未改變以阿拉伯人為主的民族結構,至今。


猶太復國運動(Zionism)‧英美發表《貝福爾宣言》

猶太人離開巴勒斯坦淪落飄零在世界各地已逾兩千年之久,處處都曾掀起過怵目驚心的排猶運動。公元18世紀,西歐幾個國家在宗教政策上開始立法容忍猶太教,但在東歐,尤其是波蘭和俄國,受到的歧視和迫害卻逐漸加強。1881年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二世被刺,俄國掀起了屠殺猶太人的風潮,使得一百五十多萬的猶太人向外移民,其中大多數到了美國,但少數的猶太人在宗教信仰的熱誠之下選擇了巴勒斯坦,因為他們認為那是其古代的國土,是上帝許諾給他們的土地,因此他們要在巴勒斯坦建立一個屬於猶太人的家園 [註九]。

1894年,法國發生了著名的「德萊斐斯事件」。在法軍參謀部工作的猶太人德萊斐斯,由於猶太人的身份而被當作德國奸細判刑,這在全歐洲猶太人中引起了很大震動。維也納《新自由日報》的駐巴黎特派記者赫茨爾,詳細調查採訪了「德萊斐斯事件」。赫茨爾本身也是猶太人,赫茨爾早期的思想是:「只要猶太人盡力接近融入基督教社會,對猶太人的歧視迫害就會消失。」可是在「德萊斐斯事件」的採訪過程中,赫茨爾聽到的看到的盡是猶太人被歧視和迫害的悲憤與泣訴,赫茨爾改變了自己的想法:「猶太人最終不可能融入基督教社會,要改變猶太人的悲慘命運,只有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國家。」亦因此發起了「猶太復國主義」,利用猶太人的民族、宗教感情,特別是在歐洲國家受到的迫害,號召散居各地的猶太人重返巴勒斯坦,建立猶太國家。

這沿自1896年,在維也納出版一本只有100頁的薄薄小冊子:《猶太國,現代解決猶太人問題的一種嘗試》。赫茨爾在該書中提出他的觀點:「猶太人問題既不是社會問題,也不是宗教問題,而是一個民族問題。解決猶太人問題的根本是建立一個猶太人自治的國家。」赫茨爾的這本小冊子像一顆落在草原上的流星,在猶太人中燃起了「猶太復國主義」的燎原烈火。1897年,在瑞士巴塞爾召開了首次全世界猶太人大會,並成立「世界猶太復國組織」(World Zionist Organization)﹐赫茨爾當選主席。會上猶太人統一了認識:「要想使我們的子孫不再受我們現在所遭受的歧視、迫害、甚至屠殺,唯一的解決方法是建立一個猶太人自治的國家。」

地球的表面是有限的,世界上的所有土地都已有了主人,到哪裡去建立一個新的猶太人國家呢?這顯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赫茨爾設想:選一塊當地住民較好相處、周邊國家摩擦較小的地方,不管是亞洲、非洲、南美洲哪裡都行。對於歐洲人來說,不受歡迎的猶太人建立一個自己的國家,離開歐洲到那裡去生活,也是一件好事。所以歐洲各國對「猶太建國運動」持讚許態度,特別是英國還表示願意提供她在東非的殖民地烏干達,作為猶太人建國的基地。

猶太人對赫茨爾建立猶太人國家的設想都很贊成,但赫茨爾在哪裡建國都行的設想,卻遭到不少異議。另一位猶太建國運動的領導人威爾茲曼(後來成為以色列國的首任總統),建議把猶太建國的地點選定在猶太人的故鄉巴勒斯坦,這樣就不是單純的建國,而是具有歷史意義的、名正言順的「復國」。在第一屆全世界猶太人大會上,到會者經過激烈辯論,最後決定把建國的地點定為巴勒斯坦,把奮鬥的目標從「建立猶太國」改為「恢復猶太國」。巴勒斯坦的Zion(神殿山),是古代猶太國祭神的聖地。猶太人看到Zion山時,油然產生回到自己祖國的溫暖感覺,所以猶太人把「猶太復國運動」情感化地稱為「去看Zion山行動」,即Zionism,現在我們則把Zionism翻譯為「猶太復國主義」。

雖然第一屆全世界猶太人大會上,猶太復國主義者給自己提出了在巴勒斯坦建國的奮鬥目標,但這個奮鬥目標實現的可能性很渺茫。有人向當時統治巴勒斯坦的奧斯曼帝國蘇丹提出在巴勒斯坦建國的請求,猶太人的請求被蘇丹拒絕。猶太人內部也出現了爭論,不少人認為與其在現實性渺茫的巴勒斯坦建國,不如在現實性較大的東非烏幹達建國。假如當時猶太人做出在東非烏幹達建國的決定,就不會有今天的猶太人與阿拉伯人的民族沖突﹐當然歷史是不能假設的。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當時管轄巴勒斯坦的奧斯曼帝國加入德奧同盟,與英法開戰。由於美國猶太人在政治經濟方面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英國為得到美國的更多支持,拉美國參戰。1917年巴勒斯坦成為英國的「委任統治地」,並發表了支持猶太復國主義的《貝福爾宣言》,聲稱支持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一個猶太人自治國家。美國有幾百萬猶太人,是猶太人勢力最大的國家。美國從一開始就強力支持猶太復國運動。英國發表《貝福爾宣言》後,美國總統威爾遜立即向英國政府表示支持《貝福爾宣言》,1922年美國國會正式通過一項支持《貝福爾宣言》的決議,支持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猶太國。在英美的慫恿下,一批又一批的猶太人向巴勒斯坦移民,原居住於該地的阿拉伯人漸感不安。甚至在回教徒認為神聖不可侵犯的耶路撒冷,多出猶太教的朝聖禮拜人潮,都與原來的宗教信仰相排斥。  

《巴勒斯坦分治決議》‧違背民族自決原則

第二次世界大戰,聯合國通過了《巴勒斯坦分治決議》(聯大181號決議),違背了聯合國憲章的基本宗旨。聯合國憲章規定,一個國家的分裂或統一,應由當地居民投票表決,聯合國尊重當地居民的意志和選擇,即所謂「民族自決權」。按照聯合國憲章巴勒斯坦問題本也應該採用「民族自決」原則,讓巴勒斯坦的當地居民投票作出自己的選擇。可是聯合國在處理巴勒斯坦問題時,卻完全無視當地大多數阿拉伯居民的意志,奇怪地讓聯合國大會越俎代庖,為巴勒斯坦人做了選擇。巴勒斯坦的阿拉伯居民被剝奪了「民族自決」的權力,自己無權決定自己的命運。

這次聯合國不給予巴勒斯坦的阿拉伯居民「民族自決權」,顯然是有意的。因為當時巴勒斯坦的阿拉伯居民佔總人口的三分之二以上,要進行全民投票公決,猶太人建國的計劃肯定不能實現。聯合國在美國的壓力下,無視巴勒斯坦當地阿拉伯居民自決權,作出了有利於猶太人的裁決。更讓阿拉伯人感到氣憤的是聯大181號決議案的內容。在《聯大181號決議》發佈時,巴勒斯坦境內居住的阿拉伯人佔總人口的68%,阿拉伯人擁有的土地佔巴勒斯坦總面積的94%。可是聯大181號決議卻規定把巴勒斯坦總面積的57%劃給佔三分之一人口的猶太人,佔三分之二人口的阿拉伯人隻得到43%的土地。為什麼要把近60%的土地分給隻佔三分之一人口的猶太人?聯大的決議案中沒有任何解釋。但不管從哪個角度來看,《聯大181號決議》也缺乏公平性可言。當時也有一些國家同情和理解阿拉伯人的立場態度,他們對決議投了反對票和棄權票,所以才有33票讚成,13票反對,10票棄權的結果。但那時聯合國基本被美蘇控制,所以一旦美蘇讚成,反對的意見就很難站上風。

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強烈抗議不公正的《聯大181號決議》,拒絕按照該決議案在巴勒斯坦成立政府。《聯大181號決議》不僅沒有給巴勒斯坦帶來和平,反而給巴勒斯坦帶來了暴力和戰爭。《聯大181號決議》公佈後,巴勒斯坦全土沸騰了,到處可見阿拉伯人和猶太人之間展開群毆,殺人放火也成為司空見慣。僅在《聯大181號決議》案公佈後一周內,就有62名猶太人和32名阿拉伯人死亡,傷者更是不計其數。此後,猶太人的恐怖主義團體開始了有組織的報復。當時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還沒有形成強有力的恐怖主義組織,而在抗英運動中形成猶太人的恐怖主義團體,則到耶路撒冷郊外對阿拉伯村民進行無差別屠殺。猶太人的恐怖主義行動一時使阿拉伯人陷於恐慌之中,許多人逃亡國外,這是第一批巴勒斯坦難民。

1948年5月14日,英國統治當局正式退出巴勒斯坦。與此同時,巴勒斯坦的猶太人宣布成立「以色列國」。美國政府在以色列國成立的當天就宣布承認以色列國。猶太人以為建立以色列國後,他們的苦難就過去了,太平幸福的日子正在等著他們。可是現實卻與猶太人們的夢想背道而馳,就在他們成立以色列國的第二天,阿拉伯聯盟的埃及、約旦、伊拉克、敘利亞和黎巴嫩的軍隊,一齊向以色列發起進攻,第一次中東戰爭爆發。

有一種觀點,認為中東戰爭是阿拉伯國家首先發起的,所以戰爭的責任主要在阿方。我們不應該忘記,阿拉伯國家出兵的原因,是聯合國做出了不公正的裁決。聯合國尚不替他們說話,阿拉伯人還能到哪裡去講理?既然已經無處可以伸冤講理,剩下的只有兩條路:一條是屈辱地忍受,另一條是站起來反抗。阿拉伯人選擇了後者,這就是以巴衝突的原因所在。


以巴衝突誰之過﹖

中東問題是現在世界上最棘手的國際糾紛。到底誰是造成中東問題的主要責任者?到底是誰之過?這些都不是容易解釋清楚的,不同立場觀點的人也有不同的看法。以下幾點是本人個人的意見。

中東問題的第一原因:歐洲基督徒對猶太人的迫害。歐洲人對猶太人的迫害,迫使猶太人痛感需要建立一個自己的國家,這就導致了猶太復國運動。如果歐洲人對猶太人再寬容一些,也就不會有猶太人復國,當然也不會有阿以沖突了。

中東問題的第二原因:猶太人對在巴勒斯坦復國的執著。猶太人應該明白,不管到哪裡建國,都難免與當地居民發生民族沖突。如果猶太人到人煙稀少的非洲或南美去建國,遇到的民族沖突可能會小得多。可是猶太人偏要執著地到人口稠密的巴勒斯坦去「復國」,這就難免與阿拉伯人發生激烈的民族衝突。

中東問題的第三原因:美國主導的聯大181號決議。美國過分偏袒以色列,美國主導的聯大181號決議太不公平。如果美國在中東問題上能公正一些,採取按照人口比例劃分領土等較公平的做法,阿拉伯人也許還能接受。聯大181號決議這樣赤裸裸地不公平條約,又讓阿拉伯人如何接受?讓他們的自尊心往哪裡放?在聯大181號決議公布以前,阿以雙方雖然已經激烈對立,但還不至於到相互殘殺的地步。聯大181號決議公布後,阿以雙方才大開殺戒,兵戎相見。

註釋:
註一:《東方日報》
註二:阿拉伯人所稱的「巴勒斯坦」(Palestine)和猶太人所稱的「以色列」(Israel),皆為西亞的同一地區。
註三:參考自《伊斯蘭世界》,p9。
註四:這裡在舊約聖經的前幾書和一些其他的古文獻中,稱做迦南地(Canaan)。在以色列人征服並定居下來後,迦南這塊以色列人居住的地方,漸漸被描述為「以色列人的地」或「以色列全地」。參考自《中東(上)》,p36。
註五:參考自《中東(上)》,p36。
註六:參考自《中東(上)》,p47。
註七:根據《古蘭經》17:1的經文,認為穆罕默德五十二歲時,由天使迦百利陪同,騎著帶翅膀的神馬布拉哥,頃刻之間,從麥加的神聖清真寺飛到耶路撒冷的大清真寺,升上第七層天遨遊,參見了歷代的先知,目睹了天堂和火獄,黎明前又重返麥加。伊斯蘭教(回教)規定每年伊斯蘭曆的7月17日為「登霄節」,以為紀念。參考自《伊斯蘭世界》,p53. 54;《世界熱點:中東》,p70. 71。
註八:參考自《中東(上)》,p103. 104。
註九:見《舊約‧申命記》14:2:因為你歸耶和華你神為聖潔的民,耶和華從地上的萬民中,揀選你特作自己的子民。見《舊約‧創世紀》17:8:我要將你現在寄居的地,就是迦南全地,賜給你和你的後裔,永遠為業。我也必作他們的神。

http://hk.geocities.com/ckhku/international.html
支持鼓勵每位離教者 › 閹割神父 刻不容緩 ‹
返回列表
高級模式 | 發新話題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換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