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覆 發帖

[興趣討論] 永存之道:仁愛 陳傑榮

魏文侯是戰國時期魏國的君主,凡賢能之士,他必多方訪求為己用。段幹木出身卑微但德才兼備,魏文侯因而往其住所拜訪,但段幹木卻躲避之。另外,文侯有一次外出經過段幹木居住的草房時,在所乘的馬車上站起以表敬意。車伕不解地問:“段幹木不過是一介草民,文侯是不是太過於尊重他?”文侯答道:“他在權勢面前不改自己的節操,有君子之道。他因有德行而取得榮譽,我因佔領土地而取得榮譽;他有仁義,我有財物。土地不如德行,財物不如仁義。這正是我應該學習、尊敬的人啊!”

    不久,秦欲攻打魏,司馬唐雎向秦君進諫道:“段幹木是賢人而魏王禮遇他,天下無不知道此事。這樣的國家,恐怕不是能用軍隊所征服的!”秦因而取消攻魏行動。

    商家VS哲學

    這是我國歷史中,有德之君尊重有德之才的其中一個佳話。德商方面,國學大師季羨林說:“根據我七、八十年來的觀察,既是企業家又是哲學家的人,如鳳毛麟角。有之自稻盛和夫先生始。”稻盛和夫以哲學家的頭腦及企業家的經歷發表很多有價值及激發讀者深刻反思的意見,零金碎玉,美不勝收。其無私的胸懷、遠見卓識、非凡的管理哲學及人生智慧,引起社會有識之士的思索。

    他創建的兩家世界500強企業(京瓷及第二電電 ),於五十年間(包括蕭條期間)從未虧損,不是因先進技術或趕上潮流,而是堅持實踐仁愛的管理哲學:“在追求全體員工物質與精神幸福的同時,為人類和社會的進步與發展作出貢獻。”這種仁愛管理哲學既是通過光明大道達至巨大成功的典範,又是純粹的理想主義和徹底的現實主義完美結合的典範。稻盛和夫抑制私慾的“利他”哲學不僅可供企業家參考,且值得引起整個人類社會的深思。

    貪婪VS仁愛

    帶領青島啤酒集團於○六年晉升至世界啤酒八強的總裁金志國認為:企業做大靠資本;做強靠戰略及管理;做久靠文化:你讓多少人賺錢,就有多少人助你賺錢;你尊重多少人,就有多少人尊重你;你給人帶來多少價值,別人就回報你多少價值。以賺錢為使命的企業可不擇手段帶來無窮災害,不會基業長青。

    事實上,人類的慾望推動科技不斷發展而構築現代文明,然科學這把雙刃劍助長慾望的膨脹,破壞了資源環境,由最複雜的金融技術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正是這種貪婪的表現。

    專家曹岫雲認為,科技進步、經濟發展與道德的衰退,是當今世界一個尖銳的矛盾,令人和人、組織和組織、國家和國家之間紛爭不斷,無止境的貪婪令人墮落。解決之道就是發揚“利他”主義,即是基督教的“愛”及儒家的“仁”。事實上,無數中西古今政經社文的先賢達人應用這個管理及人生哲學為人類社會作出卓越的貢獻。

    電腦VS詩人

    科技進步的速度遠超文化發展的速度,且差距越來越大。未來學家約翰 · 奈斯比特 (John Naisbitt)認為,我們精力和資金在科技產品的投入,遠高於在文化、藝術、創作、詩歌和其他人文科學的投入。因此,每個教室除配備一台電腦,也應有一位“詩人”,因科學知識和藝術想像力兩者均不可或缺。在將來,某個產品所包含的高情感(如其設計和藝術價值),將逐漸把它與其他相似的科技產品區分開來。這個“電腦”和“詩人”的比喻,代表了奈斯比特的觀點:社會發展不僅需大力推進智力發展,還要支持和培養情感與精神的能力,因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非常需要高科技與高情感之間的平衡:科技越發達,就越需要藝術家和詩人。

    事實上,世界最大鐘錶集團Swatch的董事長兼總裁尼古拉斯 · 哈耶克(Nicolas Hayek)說:“如果你能夠把高科技和一個六歲孩子的想像力結合,就能夠創造奇蹟。”

    他就是利用這個思想,戰略性地顛覆傳統而發明全新的製錶工藝,更復興八十年代的整個瑞士製錶業。

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10-07/25/content_490640.htm
返回列表
高級模式 | 發新話題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換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