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覆 發帖

[轉載] 現在是精神病開始的時代(南懷瑾)

等等,等等,滿清也有科舉。「為了考試」?考取科舉才可入仕。

那個年代讀書不是「為求職業」?

「古代讀書人為自己的興趣讀書」?玩笑開大了吧?古代讀書是少數人很貴的活動。
----------------------
「到了現在,比如《資治通鑒》,提到哪一段,心裡就會現出那個影像,甚至在哪一頁,哪一段,都還記得。」

問題是,這有助解決任何眼前問題嗎?
在日新月異的新會中,教育當然着重「學習能力」、「思考能力」,而不再是記憶力。

「小學讀的書,到了中學沒有多少用了」
中學不計乘數了?中學不寫字了?
小學教育着重「基礎數理能力」、「基礎語文能力」,能背「論語」但連餐牌也看不懂的學生有何用?

「中學的書,到了大學沒多少用了;」
大學不用分柝技巧了?
中學教育着重「思考能力」、「學習能力」,能寫「八股文」但不懂多角度思考、並理性解決問題的學生有何用?

「大學的書,留學又沒有多少用處了」
留學後生物不變種了?
---------------
或者今之學者,已不再活在象牙塔內自個兒空想…
本帖最後由 dye 於 2010/9/5 09:19 編輯

回復 6# 抽刀斷水

科舉並不源自清朝!

我一直想說,事情有利有弊,科舉原意是挑選社會有才華的新人入職(不止官),以取締舊制中只看家族背境。所謂有能者居之,但如果在未做之前估計誰有「能」?(張居正引入了制度做事後評估,但也有類似問題。現代則像大長今,流行實習考核。)

但科舉也有其代價。願不願付另作別論,總不能忘掉他的好處(比起舊制)。

最終仍是像這:
沒有考試之下,一般小市民如何挑醫生?
但一旦考試,一般小市民如何擔保醫生在考試之外仍有醫生能力?

------------
昨天拿獎前,教授演講中說,讀書是為了什麼?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反而,現在社會教育中,已把這原是老師的火球,拋回家長手中。現代教育訓練的只是醫生,醫者的父母心則只是靠父母…
返回列表
高級模式 | 發新話題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換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