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Guest from 220.171.58.x 於 2008-6-1 12:29 發表
如果我们不信上帝,是不是不会在地震中死亡?
如果我们否认上帝,是不是有一个更可靠的去处?
如果我们不做基督徒,是不是会活得比基督徒更喜乐,对人的益处更大?
如果信上帝影响了我的生活(使我更邪恶、更苦毒、更自私),我巴不得我, ...
原帖由 weakest 於 2008-6-1 15:28 發表
如果我们不信上帝,是不是不会在地震中死亡?
--->為何問我們, 而不問你那製造地震的殺人上帝??我們何時變了你的上帝??
如果我们否认上帝,是不是有一个更可靠的去处?
--->最少不用被上帝虐待, 玩永火...
如果我们不做 ...
--->為何問我們,
而不問你那製造地震的殺人上帝
??
--->擁有理性思考,
總比
經常自責為罪人,
又要經常迎合那變態上帝的
基督徒更喜樂吧....
(註: 我不喜歡自我虐待...)
一个小孩子因为妈妈不给他玩毒品,就怀恨在心,不再认她为妈妈,反而要离家去找自由
原帖由 Jennifer 於 2008-6-1 22:46 發表
」...我相信很多基督徒在信仰的不同階段都產生過
懷疑,但有沒有人願意承認自己所以繼續相信下去,並不是因為神的「信實」,而是為了
自己已經付出的不會變成「枉然」
原帖由 Guest from 220.171.58.x 於 2008-6-1 12:29 發表
如果我们不信上帝,是不是不会在地震中死亡?
如果我们否认上帝,是不是有一个更可靠的去处?
如果我们不做基督徒,是不是会活得比基督徒更喜乐,对人的益处更大?
如果信上帝影响了我的生活(使我更邪恶、更苦毒、更自私),我巴不得我, ...
原帖由 Guest from 119.126.5.x 於 2008-10-31 17:57 發表
“马太福音”第2篇介绍说,耶稣一出生就遭到希律王的迫害,逃到埃及,直到希律王去世之后才重新回到故乡。可是“路加福音”第2篇却介绍说,耶稣出生后一直在家乡默默无闻地平安生活到三十岁。历史的真相只能是一个,因此这两种 ...
历史已经告诉我们,用谎言塑造起来的神像,不管曾经多么辉煌、多么崇高,但是只要谎言一旦被戳穿,这个神像就会在顷刻间土崩瓦解。
但 , 基教 仍然是 越來越奮興,
原帖由 Guest from 119.126.5.x 於 2008-10-31 17:57 發表
《圣经》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旧约全书”共39部,另外一部分是“新约全书”共27部。“新约全书”是从四部福音开始,所谓“福音”完全是基督徒在翻译成中文时的马屁之词,在英文原文中并没有“福音”的意思,只是四位作者的 ...
下面我们就来逐一分析一下这些所谓的“福音”究竟是些什么东西
先 謝謝 你的 分析
原帖由 Guest from 123.202.33.x 於 2008-10-31 23:12 發表
你說得完全對!
祈克果也有說過類似的意思 : 如果傳道人不把信耶穌所將要行所將要經歷的告訴初信者, 他就有禍了... 基督徒所要經歷的不是平坦的道路, 而是披荊斬棘的道路, 跟從主的沒有說過是舒坦的道路...
其實 ...
其實信神是攞苦黎辛的
是的,這世界 已經是 太多辛苦 太辛苦,為何 為什麼 還要 攞苦來辛 [o尼] ??
ThANKs
原帖由 Guest from 123.202.33.x 於 2008-11-1 22:59 發表
辯論似乎是我最差的項目吧? 要學習哲學大師, 就是雄辯術我也要好好學習...
卻聖經不是靠一個辯字, 因為辯可以是詭辯, 信卻可以是最愚, 卻出於神人間的微妙關係...
原帖由 Guest from 123.202.33.x 於 2008-11-1 22:59 發表
辯論似乎是我最差的項目吧? 要學習哲學大師, 就是雄辯術我也要好好學習...
卻聖經不是靠一個辯字, 因為辯可以是詭辯, 信卻可以是最愚, 卻出於神人間的微妙關係...
原帖由 Guest from 58.176.23.x 於 2008-11-3 00:35 發表
2. a.你有權不信這可以是最愚而又是真理的信仰, 我無權及無力逼你~
b.這是我的答案, 當然建基於我的主觀~
原帖由 劈柴 於 2008-11-4 12:58 發表
1. "如果我們不信上帝,是不是不會在地震中死亡?"
不知, 因為兩者根本沒有關係. 情形就像問人"如果明天下雨, 是不是昨天應該上班?"
2. "如果我們否認上帝,是不是有一個更可靠的去處?"
這個問題先假設了有"上帝"和"可靠 ...
显示↓关闭↑附加说明(对转换结果有疑问时)
Charles Bronson | ||
![]() Charles Bronson | ||
演员 | ||
原名 | Charles Dennis Buchinsky | |
出生 | 1921年11月3日(1921-11-03) 宾夕法尼亚州、Ehrenfeld | |
逝世 | 2003年8月30日 (81岁) 佛蒙特州、Brownsville | |
配偶 | Harriet Tendler (1949-1967) Jill Ireland (1968-1990) Kim Weeks (1998-2003) | |
著名角色 | Danny Velinski in The Great Escape Harmonica in Once Upon a Time in the West Paul Kersey in Death Wish Bernardo O'Reilly in The Magnificent Seven | |
互联网电影数据库(IMDb)信息 |
目录 [隐藏] |
|
|
|
|
原帖由 劈柴 於 2008-11-5 08:45 發表
too bad....i think i may disappoint you...
"劈柴" is all because of my English name...
原帖由 劈柴 於 2008-11-6 09:39 發表
"n'o problem !!! by your own speech , u render me such a strong `````man""""////manly impression !!!"
what did i say?
原帖由 Nomad 於 2008-11-6 16:33 發表
的確,早知今天如此
我大概也會乖乖去做教會的應聲蟲,或會當上傳道人
工又教會,老婆又教會,逃稅都看教會
管它平日要說多少謊話,打擊多少公民自由,在學校教書要害死多少學生
總之有了教會,有既得利益就行了。
大抵都 ...
大抵都比落得孤獨一人在太平洋的彼岸再隔半片大陸的中心某個實驗室中過著死了連墓碑都不會有人刻的日子要來得幸福
原帖由 Nomad 於 2008-11-6 16:33 發表
的確,早知今天如此
我大概也會乖乖去做教會的應聲蟲,或會當上傳道人
工又教會,老婆又教會,逃稅都看教會
管它平日要說多少謊話,打擊多少公民自由,在學校教書要害死多少學生
總之有了教會,有既得利益就行了。
大抵都 ...
大抵都比落得孤獨一人在太平洋的彼岸再隔半片大陸的中心某個實驗室中過著死了連墓碑都不會有人刻的日子要來得幸福
你是學劍的,對不對,再贈你一句
歡迎光臨 離教者之家 (https://exchristian.hk/forum/) | Powered by Discuz! 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