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原創作品] 省思手札

本帖最後由 調色盤 於 2009/9/23 08:55 編輯

其實我覺得懂得欣賞與模仿也可以是件好事;偶像的價值與意義可以是正面的。
例如一個極為出色有魅力的人物本來就會被仰慕,而變成了偶像。
這當中其實有著很大的肯定、敬意與認同,並還有追隨的心。
不過還是得看心態,別因絕對盲從而喪失自主。這樣偶像的價值意義就迷失了。
來個簡單造句法:歐巴馬是我的偶像!、我真崇拜布拉姆斯!←這些好像也沒什麼不好的。

另外,人自從有意識、有了自己的文明以來,其實就已與自然有著一定的距離。"失樂園"的故事若不以神學觀點來看就能看得出這種隱喻。也因此人就會想找個東西來讓心靈有所寄託。從各個早期部落文化的貼近自然取材的神氏信仰系統也能看出這點。原始,卻也自然不造作,並且和人們所身處的環境有相當大的關連。在有了語言及文字系統後,各個地區的神話也就這樣流傳了下來。

現在好早,再講下去沒完沒了= =。我直接跳到我想表達的好了:到了後來人類文明漸漸繁盛,越來越與自然產生脫節與隔閡後,人類的信仰系統也產生了變異,開始服膺於"人類文明"。古希臘羅馬的多神信仰系統漸漸轉到基督教便是一個具代表性的例子。也正因為如此,我對基督教並不信賴。那畢竟是2009年前所創造出來的東西。而佛教、回教也約莫在那個時期開始進展。

不只如此,還很悲哀的是,隨著羅馬帝國崩潰,這樣的宗教卻又回頭過來以迷信和絕對服從的方式控制住人類非常長的一段時間。雖然過程中確實也發展了文明讓我們有目共睹,歐洲的許許多多教堂是多麼有美感;但其副作用、前因後果及背後血淚又豈止是罄竹難書呢?

人類不斷破壞環境、建構自己的文明,演變成現在地球環境快完蛋的局勢,雖然一部分出自於人們的無知,但這些隔閡自然環境、以人為尊的宗教思維卻不也扮演著重要角色嗎?

完畢= =。

TOP

喔我想敘述的只是信仰或宗教的最初起源其實非常接近大自然,是從大自然衍生而出。
但曾幾何時宗教信仰發展到後來這樣的連結卻斷了,讓人連在心靈上都變得無法去連結大自然。
生態破壞不能直接說是宗教害的,但許多宗教的發展在思維上卻屏除了文明生活以外的部分。
這可能也不全是宗教的錯,或者說這是宗教的缺陷會比較好。

TOP

本帖最後由 調色盤 於 2009/9/23 19:03 編輯

要談到自然的話會很深,西方近年來的思想研究焦點是擺在這,
開始上溯探討工業革命、現代化之前19、18、17世紀人文的思想觀。
這邊非常多非常深,很不好講,會涉及到現代化、現代性、自然主義、自然與文化之間的互動、文明與自然間是如何相互演進、不同時代的思想觀又怎樣扮演著左右生活模式的角色等等等,說也說不完。
會知道這個,是因為"本來"我研究方向是這邊,所以有碰過這些概念。

為什麼這些東西會這麼有價值並且開始上溯探討著?是因為西方研究開始將焦點放在現代性與現代化這個與現代人切身相關的領域,於是就會開始碰觸何謂現代化、現代性的概念,並探討著我們這個時代的思想方式與生活方式是怎麼形成出來的。而了解這點後有助於我們進行反思檢討我們現代文明演進的整個過程。

為什麼要進行回溯探討工作呢,原因在於現代性產生之前(也就是約莫18、19世紀),人們的思想與哲學是不一樣的!那時候並沒有現代化或現代性這個概念。所以當要探索檢討我們當下的生活時,就有必要先研究回溯過去的思潮脈絡,接著再擺回來重新為我們的生活方式做統整性探討,尋找新的價值與可能性。

自然跟不自然是怎麼區分的?這個我可以簡單的做回答。西方的思想觀跟東方不太一樣,因為西方的思想受二元論及形上學影響,基督教思想觀也承襲著這種思考模式,所以對於自然的概念相當徑渭分明,自然(nature)與文化(culture)是分開來看待的。甚至是彼此對立。這樣的思想與文化價值則會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方式。

東方比較不一樣,比較混雜在一起。而東西方兩種思維方式各有長短,這邊我就不講了。

阿還是講一下好了。為什麼當代哲學與思想(早期主要集中於西方)會如此看重這些?是因為西方的哲學及人文基礎的根本是建立在二元論上。光這點就與東方不同。純粹就自然與文化這兩部分來講,徑渭分明的去看待(如西方)和融合不分開去看待(如東方)各有好壞。

西方這樣的思考脈絡好處是具有系統性相當嚴謹;壞處與盲點是過於絕對造成磨擦。
東方這樣的思考脈絡好處是人與自然的關係較溫和,不那麼排斥自然。東方人很容易可以去想說萬物乃一體啦陰陽五形啦等等,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不過西方思維長久以來可不這麼想)。壞處則是這樣的思維並不嚴謹,不利於科學發展外,思維也常常流於玄學,不容易有更進一步的累積與發展。

也就是說,東方價值有西方所欠缺的,西方價值亦有東方所欠缺的。

當然東西方的價值觀還可以再去做比較探討,去探索出新的價值。但要做到這點,則更需要去爬梳東西雙方從古至今的思想人文脈絡(非這樣不可,因為文明就建立在思想文化上),一樣會回到17-19世紀去研究。

TOP

本帖最後由 調色盤 於 2009/9/24 12:23 編輯

我再說明一下一些可能的分歧。
我們可以說人是從自然孕育而出,這個觀點我想現下會被普遍接受。
但在過去西方,特別是基督教統治時期,這是不被接受的。因為他們所信仰的是創世紀、亞當夏娃的失樂園、知識的禁果啦、唯一的真神啦、人生下來就有原罪等等等,並把其他的人文思想視為異端。這也造就了一般認知下所謂的「中古黑暗時期」。現在的文明成果(或者說科技現代化生活成果),相當大部分都是從文藝復興開始後才奠基下來的。

另外還得釐清人、文明、自然這三者的概念。自然孕育出人,人創造各種文明,而人類的文明生活已經從自然分化出去,這是一條無法回頭走的路。那我們也可以硬說,文明也是自然的一部分,根本就沒有分化,人類文明也是自然的產物。但當這麼一說其實就又走上把各種想法說法(包括科學的、非科學的、神學的、偽科學的等等等)混為一談的路了,並且這麼去想其實也不會有什麼實質幫助。人還是在騙自己。因為現下普遍的事實是高度發展的科技文明(不論是哪種文化),都鮮少為自然著想過,都在破壞凌虐著自然。這意味著這樣的文明生活與自然是不能和睦互動相處的,我們又怎麼能說文明還是自然的一部分呢?

繼續延伸下去,我們可以說這是自然的問題(正如同早期人定勝天那種與自然鬥爭的模式一樣),但這種說法很奇怪對吧!那我們可以說這是人的生活方式問題。那既然是生活方式問題,就必然會是人類文明模式的問題,因為現下文明已經與石化科技和現代化密不可分,變成全人類共通的生活條件準則。

人類的生活方式能否與自然達成平衡呢?這是迫在眉睫的問題。但最後不論結果是「能」、「不能」或「能,但為時已晚」,要將文明真正成為自然和諧的一部分,而不是嘴巴或思維上去說說的話,依然是有非常遠的路要走的。

TOP

而且阿,自然,或者說自然主義的學說想法其實也不是一致的。
17世紀的自然思維和18世紀不一樣,18世紀又和19世紀不一樣,每個學派思想對自然或自然主義的闡述概念又都不一樣。西方都如此,東方、或者世界任何地方也當如是。因此我們在進行回溯研究的時候,是不能先抱持著絕對定見的,因為既不妥也無益。儘可能的中立、多角度多面向去探查會是一個更理想的研究大方針。

TOP

還有一種最近挺熱門的學說可以參考一下:蓋亞假說
蓋亞理論就蠻強調出生命共同體這個概念,亦不避諱地指出人類文明對生態造成的衝擊。至於蓋亞理論是如何看待Nature與Culture間的關係、如何去定位,我就沒有很了解了。而這些爭論或許對面臨生態危機時跟本顯得微不足道;總之人一定要做點什麼才不至於自取滅亡了=.=

TOP

本帖最後由 調色盤 於 2009/9/24 20:41 編輯

又忘記登錄了。不過可持續性這個用詞比較有針對性,自然這個字眼還是有意義跟用處的,不只是用在生態環保議題上。

「自然」的意義是非常繁富沒錯,維基百科就有講到一些,但沒講到的還很多。

TOP

本帖最後由 調色盤 於 2009/9/26 16:21 編輯

?至少我有回吧。而且一開始我就說那些會講不完,直接跳到我的感想,我只要表達一些敢想而以根本就還沒到學術論文的嚴謹程度。

然後你第一個回言就說與其說宗教導致生態災難等等,我文裡也從來沒說是宗教導致生態災難這種話阿!才會多說明一些。然後你先空拋疑問自然不自然是怎麼分的,那我就盡我所能把我了解的概念都提出來阿!我也沒見你提出什麼,只覺得當中有些會是誤解或可以再說明一下的,所以再把你的問題做整理。

還有什麼不滿或有意見的嗎?我盡量......還是你覺得我這樣算帶大家做唱遊不知所云?那我自己住嘴好了。

"人自從有意識、有了自己的文明以來,其實就已與自然有著一定的距離"有沒有更清楚一點了?還是你還要說根本就沒距離?如果對什麼是自然有疑問,既然問題是自己提出的,大可自己去查去匯整,不要巴著人繞來繞去行不?自然最簡單的定義請去看維基百科。

當你說"人類的 DNA 裡早就埋藏了自毀的種苗"這種話,我也沒叫你把DNA拆開來或詳盡解析一番,然後再想辦法去刁難。我又不是你指導教授,你也不是我論文審核員。一直這樣下去還叫理性討論嗎?我認為我有試著去做去拋出一些觀點了,這樣可不可以?

如果你覺得我沒有權利這樣做,凡事都要盡善盡美都要合你意,很抱歉我做不到。我自己閉嘴。

TOP

我本來也完成了一篇可以被諾貝爾獎提名的曠古名作,也按錯鍵都不見了,我也好懶。只好大家彼此彼此。

TOP

本帖最後由 調色盤 於 2009/9/26 17:34 編輯

不好意思 我根本就不想奉陪。
我不會一直做沒意義的鬥嘴。
為了吵架而搬弄來搬弄去,累不累阿。

生活週遭這種人已經夠多了,沒必要再多鳥一個。

TOP

對我不領情  不要說話。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