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覆 發帖

[原創作品] 加以抗爭了+請一月十五號再動員圍立會,向高鐵撥款怒吼!!

吳志森﹕繼續為我們拉個水落石出

【明報專訊】1月8日中午,港鐵扶手電梯,年輕人講電話,語氣有點不耐煩:「得啦,得啦,唔會好激啫……好……好……」我好奇,點頭招呼。「去立法會?」「係呀。去支持吓佢哋囉!」「80後,點睇呀?」「好佩服,夠膽表達自己。唉!家啲政黨,冇鬼用,冇晒方向……如果唔係班80後,撥款可能已經過咗……」一語中的。傾談間,來了幾通電話,都是相約去立法會。

氣氛漸熱,唱歌、擊鼓、口號、掌聲。遮打花園,企理小攤檔,民主魚蛋、夠薑茶、功能組別一嚿飯、不遷不拆鹹湯圓,沒有悲情,只見歡樂。放下銀両,吃了兩個菜園村民夤夜製作的茶果。咬開眉豆餡,簡直天下美味,滿溢鄉土濃情,如果菜園村被剷平,村民被迫四散,還可吃到如此獨一無二的土特產嗎?

鼓聲領着一身素服的苦行者。「轉念,始於足下寸土/灌溉一滴不漏的未來」,4天3夜,走遍5區,感動人。倦容滿臉,但腳步還是那麼穩固、那麼專注,那麼頑強,那麼一絲不苟,那麼不容侵犯。走在前頭的黃衍仁,歌者:今天我從新學會走路/一步可會是一次禱告/一步可會帶着憤怒/冰冷的石屎路向我宣告/所有答案你早已知道……

26步,身體緊貼大地,掌心珍而重之的盛着稻米。心靈修行超越肢體抗爭,用肉體的苦痛喚醒人和土地的反思。攝影師擋了路,一位婆婆大聲叫途人讓開:「他們夠辛苦了,唔好阻住!」痛惜年輕人。苦行者俯伏在地,旁人泛起鼓勵的掌聲。看着稚嫩而堅定的身影,聽着黃衍仁的歌,鼻子酸了。作家陳雲說得對:80後,正為我們50後贖罪。


「拉布」至少拉出不少問題

做完節目,晚上回到現場。口號震天,內外呼應……菜園村小攤檔,仍排着長長人龍,村民不停煎着熱騰騰的薄罉,香氣誘人……大軍繼續苦行,加入了千禧後、90後、50後……絕對不是世代戰爭,而是有或無、權力與非權力,建制內和建制外……


鐵馬密密麻麻,警察滴水不漏。薄罉的香氣,歡快的合唱,有序的鼓聲。肅殺的佈防,昏黃的燈光,站崗的警察。抗爭的新時代。


表決再度押後,特首建制開腔了,指摘泛民「拉布」。「拉布」有什麼不好?至少拉出不少問題:原來「一地兩檢」法律根本無法解決。原來300多公里時速的高鐵,提速煞車,會變成100多公里的「低鐵」。原來「一天損失500萬」,是由870億「經濟效益」50年平均得來,還未計669億成本。原來西九總站的交通將變成死症,研究報告尚未公開。原來還有很多原來,仍隱瞞着。


特首說,已經過長時間論證,但為何還有這麼多關鍵問題未有答案?尊貴的議員們,小蟻民每人夾10,000大元起高鐵,1月15日,繼續為我們拉個水落石出,好嗎?

有人在「反高鐵」嗎?/文﹕梁文道

【明報專訊】寫這篇東西的時候,我人在北京。想起第二天搭機回港,不免就要感到一絲輕微的痛苦。航程3小時半,加上前後的陸路交通,和入關候機的時間,足足就有8個鐘頭那麼多了。我每個月往返北京一趟,每趟來回要在交通上用掉16小時,假如有更快捷更方便的方法,那該有多好呢?不過,要是這個不知為何物的新方法必須耗用大量公帑,甚至還要一些在老家住了幾十年的人連根拔起,我就得想想它到底值不值得了。比如說我這種人所帶來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果實能不能惠及所有受到影響的人呢?他們的最後所得又能不能彌補他們將要失去的一切?如果我辯稱那套新的交通方法可以為大家帶來「長遠利益」,我是否有責任說明那究竟是什麼利益,它的分配合不合乎正義原則呢?同時,我的對象還得同意我給出的理據;就算我說得再有道理,只要他們不贊成,我們這群既得利益者也不可能霸王硬上弓吧?


同樣地,如果我能更迅速更舒適地到達廣州,把整個珠三角納入我的「一日生活圈」,上午在廣州中山大學演講,中午和朋友在深圳談項目,下午就能回到香港做節目,這當然也是件好得不行的美事。但為什麼我的生活要比菜園村居民的生活更重要,重要到要他們毁棄家園,好來遷就我想快上一小時的欲望呢?


對於香港公眾來說,直到目前為止的所有支持高鐵政府方案的意見,都只是一堆抽象的模糊名詞。這些名詞都很美好很宏大,但它們的具體所指卻不是人人都能摸得清楚的,更不要提它們根本還沒經過各種正義原則的檢視和辯析了。例如「加速融合」到底是怎麼個融合法?又如「一日生活圈」,是誰需要擴大一日之內的生活半徑?他又能為大家帶來什麼呢?


政府和建制派一直警告大家香港快要被「邊緣化」了,他們說的沒錯。可香港的邊緣化絕對不是因為香港少了一條高鐵,反而恰恰是政府和一群既得利益集團多年來的短視和倒行逆施,死死抱住高地價結構不放,在金融業上孤注一擲,什麼高科技產業和創意工業不是淪為空談就是蛻變為改頭換面的地產項目。有了高鐵,香港的問題就能迎刃而解?用句大白話講,既然你們自己就是香港「邊緣化」的罪魁禍首,你就唔好搵呢句說話嚟「大」我。


妖魔化反對者


無助解決問題


在這場蒼白的語詞口水戰裏,最常見的一條邏輯就是把支持政府方案等同於「支持興建高鐵」,再把「支持興建高鐵」等同於「支持發展」。於是任何對於政府方案的懷疑和反對意見都莫名其妙地被簡化為「反對興建高鐵」,所以提出這些意見的人也就順理成章地被打成「反對發展」了。因此我們才會看到一些支持政府方案的意見並不是在說明政府方案本身有多好,反而是再三強調高鐵的必要。他們完全忽略了在所謂的「反高鐵陣營」裏面真正堅定反對興建高鐵的,其實只是一部分人,卻一股腦地把所有不同看法全都妖魔化為反對高鐵的反發展憤青。對於那些根本不在原則上反對高鐵的「反政府方案人士」來說,你不厭其煩地講述高鐵的妙處,無異於誤中副車;但對不明就裏的一般讀者而言,那就是混淆視聽,使他們誤以為如今真有這麼一大幫人置香港「長遠福祉」於不顧了。


「發展」總是正面的,所以當表面上是支持高鐵實質上是支持政府方案的意見竊據了「發展」的高地之後,就不只能妖魔化對手,還能催促立法會盡速通過高鐵撥款了。因為「發展」那麼美好,我們又怎能不快快發展呢?


馬家輝兄把這次有關高鐵的爭論比作西九龍文化區事件的再版,理由之一正是當年政府也是未經詳盡的諮詢和公共參與便急推計劃上馬,親建制言論也是照樣把反對人士說成反對「發展」。直到今日,西九龍文化區仍未動工,就有不少人總是以大陸比較,說什麼人家的歌劇院藝術館早已遍地開花,我們的西九仍是荒地一片,藉此譏刺香港的速度之慢效率之低。他們好像看不到大陸那些宏偉的新興場館落成啟用之後留下了多少問題﹕有的管理不善,軟件跟不上硬體;有的變成了富人俱樂部,一般百姓無緣問津;還有的根本就是空洞無物的大白象,徒具裝飾功能。這一切全拜官方急速發展之功。要跟以「發展是硬道理」為圭臬,以速度超人著稱的中國大陸比快,怎麼會是香港該走的道路呢?正是那種「先砸個100億再看划不划算」的心態才造成了今日遺禍重重的三峽工程,難道香港建高鐵還要先丟個600億再向大家解釋高鐵的種種影響嗎?


更有報道稱政府設計了1小時多的Power Point展演,許多媒體及政壇人士看了都頗受打動。這種新聞真是匪夷所思,彷彿要讀者完全相信記者的感受,他說自己被說服了,讀者也最好跟着感動。假如政府真有這麼好的展演,它怎麼不在全港19區大開town meeting,讓大家都感動一下呢?


在香港廣受宣傳的武廣高鐵其實已在內地引來一些反思和質疑了。例如發行量第一的《周末畫報》便在1月9日出了一篇題目叫做〈『被高速』﹕效率與公平的選擇〉,它在開頭稱讚「中國又創造了舉世矚目的紀錄」,用無匹於世的效率成了高鐵之後,就毫不客氣地批評「其全程一等票780元人民幣」叫人吃不消,還說「武廣高鐵沿線將停運13對普通列車,更讓不少民眾的心涼了半截」。最後的結論是「一葉知秋,武廣高鐵的『被高速』,讓我們看到中國經濟發展天平的傾斜」。包括《明報》總編輯張健波兄在內的許多「記者」體驗過武廣高鐵之後,都寫下了聲情俱茂的報道;他們怎麼會聽不到這些主流媒體上都見得着的聲音呢?


香港勝在後悔前就開始質疑


不用米已成炊才反思


香港的真正優勝之處,在於我們還能在後悔之前就開始質疑,用不着在米已成炊之後才紛紛反思。我們可以在發展之餘思考發展的意義,豐富發展的內涵與面向(保育菜園村為什麼就不能也是一種發展呢?);可以在追求效率之餘不忘公平尋找把長遠利益普潤到每一個人身上的方法。要是我們輕易放棄了這點優勢,在政府仍未徹底公開一切資訊,在市民仍未充分知情完全參與的情况下,就用一堆空洞的言辭強推一項大型的基建計劃,那麼香港還叫做香港嗎?那麼我們還不如搬到廣州,反正高鐵通車之後,我可以把香港放在我的「一日生活圈」內,不是嗎?


梁文道
文化評論人
返回列表
高級模式 | 發新話題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換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