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覆 發帖

《Waltz with Bashir/和巴什爾跳華爾滋 》電影背景

本帖最後由 dior13dior13 於 2013/8/10 20:24 編輯

《Waltz with Bashir/和巴什爾跳華爾滋 》電影背景
與巴席爾跳華爾滋


1982年是黎巴嫩內戰的第7個年頭,這個原本因美麗而享有“東方瑞士”之稱的雪松國現在已經是滿目瘡痍。在首都貝魯特,居民死于子彈橫飛、炸彈爆炸、戰機呼嘯、坦克碾壓、誰都不知道轉瞬間會發生什麼。然而,誰也沒有料到,在9月15日夜,一場大屠殺的降臨會如此突如其來。

位於地中海東岸的黎巴嫩是阿拉伯國家中唯一由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兩大教派教民組成的國家,而在這兩大教派中還包含著許多小教派,這使得黎巴嫩社會因派系林立、黨派眾多而異常複雜。在這面積1萬平方公里,人口300萬的小國裡,大大小小的教派不僅一般都有自己的政黨,而且還都擁有自己的武裝力量,甚至還在自己的勢力範圍裡設立了自己的行政管理機構。

9月14日16時10分,黎巴嫩新任總統、基督教馬龍派要員貝希爾•傑馬耶勒被炸身亡。基督教馬龍派立刻將此加罪於巴勒斯坦人,揚言要為傑馬耶勒報仇,特別是長期以來一直追隨以色列的黎巴嫩右翼民兵組織基督教長槍黨更是氣勢洶洶。以色列立刻借機出兵佔領了貝魯特西區。以色列總理貝京向外界解釋道:“這次行動是為了保護巴勒斯坦穆斯林不受長槍黨人的報復。”

在進佔貝魯特西區時,以軍遭到巴解遊擊隊的零星抵抗,給以軍多少造成了一些人員和裝備損失。時任以色列國防部部長的沙龍馬上向前線以色列北部軍區司令德魯裡下達命令:立刻採取“斷然措施”,對巴勒斯坦難民營進行“淨化”。德魯裡隨即指揮以軍包圍了薩布拉和夏蒂拉兩個難民營,對它們採取了“密封式隔絕”,即徹底切斷了這兩個難民營與外界的一切聯繫。

誰都明白,這樣的“淨化”勢必是在殺戮中進行。以色列考慮到難民營中實際上已經沒有抵抗力量,於是,決定借基督教長槍黨之手來完成這次結果將是血淋淋的行動。15日下午,德魯裡在設在貝魯特東區的以軍司令部召集長槍党參謀長及情報負責人霍貝卡等人,商談對這兩個難民營進行“淨化”的行動部署。會後,德魯裡向沙龍報告:“我們的朋友正在向難民營進發。我們同他們的領導人在這一行動中進行了配合。”沙龍以滿意的口吻褒獎道:“祝賀你,朋友們的行動已予通過。”

緊接著的是,按照商議的部署和德魯裡的命令,以軍用密集的炮火向薩布拉和夏蒂拉兩個難民營進行轟擊,刹那問,難民營裡血肉橫飛,建築物被基本夷平,特別是多處圍牆被炸塌。炮擊過後,人們可以依稀看到在附近的貝魯特國際機場大樓屋頂和另一座高樓上,有以軍士兵用望遠鏡觀察著難民營裡的動態。一切似乎又恢復了平靜。其實,這場炮擊是在為“淨化”行動清除可能出現的障礙。16日下午,一輛輛滿載著長槍黨民兵的軍車駛進國際機場。17時,大約有1200名全副武裝的長槍黨在機場附近的一個高爾夫球場集結完畢,隨即沿著預先設置好的路標奔向出擊位置——科威特使館所在的十字路口。

傍晚時分,天色漸暗。18時左右,一陣陣直升機的轟鳴聲由遠及近,不一會,幾架以軍的美制直升機飛臨難民營上空,投擲下一連串的照明彈。包圍難民營的以軍也從不同的方位向難民營方向打開了探照燈,難民營裡如同白晝。就是同時,大批長槍黨民兵持槍躍過被炸塌的圍牆,沖進了難民營。頓時,難民營裡槍聲大作,呼喊聲不絕於耳。敏感的新聞記者紛紛向這兩個難民營趕來,但被以軍遠遠地攔截在難民營之外。以色列軍方聲稱:這是長槍黨人在搜捕隱藏在難民營裡的大約2000名恐怖分子。

在以後的40個小時裡,難民營裡所發生的一切都是非常恐怖的,人們後來是通過倖存者的回憶和劊子手的自述知道了當時所出現過的一個個血腥的場景:

幾個長槍黨民兵沖進一間民房,裡面住著三口之家。民兵先是呵斥年輕的夫婦和年幼的孩子站到牆邊,然後用槍托猛擊丈夫的頭部,丈夫的腦漿濺落在牆壁上,當即死亡。孩子大哭,與母親抱成一團。一個民兵上前一把抓住母親,其他幾個民兵順勢奪過孩子,把他按在地上,將槍口壓在他頭上開槍。母親發狂了,撲向民兵。一顆民兵的子彈擊中了母親的心臟。在屋內進行了一番搶劫後,這幾個民兵用炸藥炸毀了民房,他們又向另一處民房走去。

一位巴勒斯坦男青年被捆綁著,驚恐地望著一群正在拿他尋歡作樂的民兵。一個民兵先是扒開青年的衣服,用匕首刺向青年的下身。青年大聲慘叫,鮮血四濺,痛苦地蜷成一團。狂笑不止的民兵不停地折磨著這個青年。最後,一個民兵開槍打死了這位青年。

民兵包圍了位於夏蒂拉難民營南側的阿卡醫院。4位穿著白大褂的醫生為了使醫院免遭災難,受院長的託付,舉著白布,走向民兵,打算同他們進行談判。然而,迎接醫生的是一枚手榴彈,3位醫生當場喪身,1位身受重傷的醫生跌跌衝衝地回到醫院。轉眼間,民兵沖進醫院,接著發生的是毒打、燒殺和姦淫。時近深夜,這群民兵也疲勞了,他們一邊吃著夜宵,一邊欣賞著受害者臨死前痛苦的呻吟。

屠殺進行了一夜,一些倖存者回憶道:“16日那一夜,這裡簡直是一座地獄,天空始終沒有黑下來,槍聲始終沒有停過,人們一直在尖叫。”當時,有許多巴勒斯坦人跑出難民營,哭喊著向以色列士兵求救。但是,這些士兵不但不予理會,反而又將他們驅趕回難民營。事後,一位以色列士兵也承認:“屠殺就發生在我們的眼皮底下。”而另有一個以軍士兵後來在遭到人們指責時,還聲辯道:“我們以色列人沒幹那種事情,那是基督教民兵幹的。”

17日,天亮了,大規模的屠殺告一段落。難民營裡的斷垣殘壁上到處是死屍,其中很多屍體是支離破碎的,其慘狀連民兵們都感到噁心和膽寒。坐鎮國際機場指揮屠殺的霍貝卡得知後,立即發出指令:“馬上把現場清理乾淨,不得留下任何痕跡。”

不一會,幾輛挖掘機和推土機開進了難民營。儘管瓦礫中還不時傳出呼救聲,但推土機依然是野蠻地從上面碾壓過去。挖掘機挖出了一個個幾米深的大坑,卡車將死屍拋人坑中,最後由推土機推土填平大坑。直到18日上午10時30分,一隊以色列士兵進入難民營,長槍黨民兵才整隊集合,談笑著離開了難民營。

事後,人們在難民營發現了2300多具肢體不全的巴勒斯坦男人、婦女和兒童屍體。另外,還有21名伊朗人、7名敘利亞人、3名巴基斯坦人和2名阿爾及利亞人遇害,他們都是巴解組織的支持者。

民兵撤離後,以軍進入難民營。一位以軍軍官站在裝甲車上,用擴音器反復喊話:“大家不要上街!我們正在搜捕恐怖分子,不然,我們會開槍的。”尾隨以軍的是一批來自世界各地的新聞記者,兩個難民營裡觸目驚心的慘景令他們瞠目結舌,接著的是整個世界為之震驚。

美國記者菲克斯是第一批進入夏蒂拉難民營的,他的報導和感慨讓世人震撼。他寫道:“到處都是屍體,道路上、胡同裡、庭院裡、破屋裡、瓦礫下、垃圾堆上。在有的地方,地上的血跡尚未幹。當我們數到100具屍體時,我們就不再繼續數了。……每一條小巷裡都是屍體,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或是刀下喪生,或是飲彈而亡,橫七豎八,慘不忍睹。……在(一堵)矮牆下,一排青年男子和男孩倒在血泊中。他們面壁而立,背部中彈,倒在牆根下,那情景甚是悲涼和恐怖。這堵行刑牆和牆前成堆的屍體,使人似曾相識,後來我們才想起,這同第二次世界大戰新聞圖片所顯示的那種殺人照片是何等相似。”

在他的報導中,無不顯示出對死難者的同情和悲憫。他記述了這樣一個場景:“地上躺著一個年輕的姑娘。她仰面朝天,似乎是在曬太陽,鮮血從背上流下,浸濕了衣衫。她雙腳並在一起,兩手攤開,像是在生命的最後一刻見到了自己的救星。她的表情很平靜,兩眼微閉,那樣子幾乎像是聖母。唯有她胸口的一個小槍眼和庭院裡的血跡表明她已經死了。”

在隨後的日子裡,來自世界各地的聲討此起彼伏,而以色列政府只是被動地辯解道:我們以為長槍黨民兵僅是搜捕巴解遊擊隊員,而沒有想到他們會如此不問青紅皂白。9月24日,聯合國舉行第七次特別緊急會議。會議的議題就是“譴責以色列屠殺貝魯特平民的罪行”。會議聽取了有關報告後,一致要求聯合國安理會對貝魯特大屠殺事件進行調查。

這場大屠殺也震驚了以色列社會。9月25日,在首都特拉維夫爆發了有40萬人參加的大規模示威,而當時以色列的總人口也僅為400萬。這是迄今以來以色列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示威遊行。美國猶太歷史學家H?薩克爾在1996年寫道:“在以色列歷史上從未迸發過如此激烈的民眾憤怒。”1983年2月10日,內外交困的以色列內閣舉行緊急會議。在會上,除沙龍外,一致通過了以色列當局調查貝魯特難民營大屠殺事件委員會的報告。11日,許多國家的媒體在顯著位置報導了這樣一條新聞:沙龍被迫辭職。

(文於網路)
這文不差呀.....
返回列表
高級模式 | 發新話題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換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