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離教的問題

常常聽到有人見證過去在教會生活怎樣, 然後以年資(好像越長就越有力)去誤導別人認為他或她真的非常熟識聖經, 但其實他或她所謂熟識的只是背背金句即聖經的字面表面上的意思, 但當有人追問為甚麼當初信耶穌, 大多會回答說:「說來話長」去迴避話題, 然後就說教會甚麼不對不對(大多是一些人事問題)而不是真理的內容, 而這些問題在教會其實早已屢見不鮮, 並不須要等到相信或決志後多年才發現的。 跟着問他或她為甚麼有理性的疑難而不去為真理的原故報讀一些神學課程, 他們多數回答沒時間, 這樣的人會正確地認識聖經才怪, 為“ 私利”進入教會,為 “ 私利” 離開教會一點出其也沒有。我本人也知道有些基督徒是因某些人事問題不再去原有的教會聚會, 但他們沒有離棄神, 因為他們經歷到神不是單靠感覺。這兩批人同時是因人事問題離開, 但行動就有明顯分别。如果你要求離開教會而不信神的人能回答你有關否定神強而有力的證據時, 他們大多說:「感覺不到」、人事不好、看了無神論的書後醒悟, 但其實連一本有神論的書都未看過。引用猶太拉比的比喻:「有人以為自己進了動物園, 就會成為動物當中的一分子。」其實問他們今後的方向, 何去何從, 有明確的目標嗎? 他們大多會說有, 但問深一層他們其實是不知所縱。記得數年前閱讀過岑朗天寫的:「基督教的貧乏」一書, 裡面收隻大多是這樣的所謂離教見證。但對基督教的教義或教理避而不談。

Blaise Pascal(1623 - 1662)對這樣的人有以下的說話:「…但願他們在攻擊宗教(基督信仰)之前, 至少也要懂得他們所攻擊的宗教是什麼吧。 如果這種宗教自詡能夠清楚明白地看見神, 並且能夠公開地毫無隔膜地把握住它; 那末要說我們在世界上看不見任何東西可以以這樣的證據來表明它, 那就是在攻擊它了。可是, 既然它恰好相反地乃是在說: 人是處於黑暗之中, 並且遠離着神, 神把自己向他們的認識隱蔽了起來, 而這甚至於就是聖經中神所加給自己的名稱[隱藏的神](賽45:15); 並且最後如果聖經還同等努力地確立這兩件事:即, 神在教會中確立了明顯可見的標誌, 使衪自己能為那些真誠在尋求衪的人所認識, 而衪又同時是那樣地在蒙蔽着他們, 從而他只能被那些全心全意在尋求衪的人所察覺; 那末當他們在茫然無知之中公然宣稱昰在追求真理的時候, 他們叫喊着並沒有什麼東西能向他們顯示它的時候, 既然他們所處的, 以及他們所用以反對教會的那種蒙昧狀態, 只不過是確定了它所肯定的一件事, 而且沒有觸及到那另一件事, 並且遠未能摧毀它的學說反而是確定了它的學說, 這時候他們又能得到什麽便宜呢?

為了攻擊它, 他們就一定得大喊大叫, 他們已經盡了一切努力在到處尋求神了, 甚至是在教會準備要指點他們的地方, 可是並沒有任何滿意的結果。假如他們是這樣在講話, 那麼他們事實上就確實是在攻擊它的主張之一。 但是我希望在這裡指明, 沒有一個有理智的人是可以這樣講話的; 我甚至於敢說, 還没有一個人這樣做過。我們都知道, 具有這種精神的人是以怎樣的方式在活動的。當他們花了幾個小時的功夫閱讀某卷聖經, 當他們向某位牧師請教了有關信仰真理的時候, 他們就已經做出很大的努力在求學了。在這以後, 他們就自詡已經在書籍裡並在人們中間尋求過了, 只是毫毛成果。但事實上, 我要向他們說我常常說過的話, 那就是這種粗疏無知是不能容忍的。這裡所涉及的並不是某個陌生人的微不足道的利害, 因而可以使用這種方式; 它所涉及的乃是我們自身以及我所有的人。

靈魂不朽是一件與我們如此之重要攸關的事情, 它所觸及於我們的又是如此之深遠; 因此若是對於了解它究竟是怎麼回事竟然漠不關心的話, 那就是冥頑不靈了。我們全部的行為和思想都要隨究竟有沒有永恆的福祉可希望這件事為轉移而採取如此之不同的途徑, 以致於除非是根據應該成為我們的最終目標的那種觀點來調節我們的步伐, 否則我們就不可能具有意義的判斷而邁出任何一步。

因而, 我們首要的興趣和我們首要的義務, 就是要向自己闡明為我們的全部行為所依據的這一主題。而這就正昰何以我要在那些沒有被說服的人們中間劃出一種極大的區別的原因, 我要區別那些竭盡全力在努力求知的人和那些對之毫不介意也不思想而生活下去的人。

我只能惋惜那些在這場懷疑中, 真誠在嘆息着的人, 他們把它視為最終的不幸, 並且不惜一切以求擺脫它; 他們把這場尋求當作是他們最主要的而又最嚴肅的事業。

然而對於那些並不思想人生這一最终目的而度過自己一生的人們來說, 他們僅僅由於不能在他們自己身上發現那種可以說服他們的光明, 便不肯再到別的地方去尋求; 他們不肯從根本上去考察這種意見不是人們出於單純的輕信而加以接受的一種意見, 抑或是盡管它們本身艱晦難明, 然而却具有非常之堅固的, 不可動搖的基礎的一種意見; 對於他們我是以完全不同的另一種態度來考慮的。

對於涉及他們的本身、他們的永生、他們的一切的每件事, 採取這種粗疏無知的態度, 這使我惱怒更甚於憐憫; 它使我驚異、使我震訝, 在我看它就是惡魔。我這樣說, 並不是出於一種信仰上的虔敬的熱誠。反之,我是說我們應該出於一種人世利益的原則與一種自愛的利益而具有這種感情:關於這一點我們只要看一看最糊塗的人都看得到的東西。…」

資料來源

清晰的心靈, 清醒的思考,As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