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衛報》9月4日報道,一項調查顯示英國國教聖公會(編者註:基督教新教的一個宗派)的年輕教徒數量正在大幅下滑,僅有15%的英國成年人認為自己是國教徒,53%的成年人沒有宗教信仰,創歷史新高。英國正加速向世俗社會靠攏。
沒有宗教信仰人數首次過半
據《衛報》報道,由英國國家社會研究中心日前公佈的「英國社會態度(British Social Attitudes)」調查顯示,英國宗教信仰的代際差異正在擴大,只有3%的24歲以下成年人還將自己視作英國國教會聖公會的信徒。
《衛報》指出,英國國教在年輕人心目中的地位正面臨災難性的下降,數據顯示年輕人正加速向世俗社會靠攏。
調查數據顯示:英國宗教信仰的代溝正在擴大,而這一結果主要是由年輕人群體的宗教信仰狀況所致。53%的成年人稱沒有宗教信仰,這一比例首次超過半數。這一數據在2015年為48%,也創下了「英國社會態度」調查自1983年開始此類調查的新高,當時稱自己沒有宗教信仰的人口僅為31%。
在18至24歲的群體中約75%的年輕人自稱沒有宗教信仰,自2015年來上升了9%。這一群體中,僅3%是國教徒,不到5%是天主教教徒。25-34歲人群中,僅5%是國教徒,9%是天主教教徒。
在所有英國成年人中,僅15%認為自己是國教徒,而在本世紀之初,幾乎三個人中就有一個國教徒;9%的人是天主教教徒;17%為「基督教其他教派教徒」;6%稱信仰「非基督教」的宗教。
與年輕人的宗教信仰情況不同,超過75歲的老年群體中,僅有27%的人稱沒有宗教信仰,40%稱自己為國教徒。
教會在世俗歐洲舉步維艱
英國國家社會研究中心負責公佈此項調查的羅傑·哈丁(Roger Harding)稱該調查數據反映了「越來越多人沒有宗教信仰已成為一種長期趨勢」。
「(這種趨勢在)代際上的區別是明顯的,那麼多年輕人沒有宗教信仰,而且這一數據在短時間內也不可能減少。英國國教徒的數量減少是最明顯的,這種現象值得所有宗教領導人注意和深思。」羅傑說。
《衛報》指出,部分聖公會內部人士稱,反對同性婚姻,以及不輕易接受非異性戀基督徒導致了國教與年輕人的疏遠。一些年輕人認為國教不能包容和代表21世紀多樣化的英國。
國際知名的社會學家、宗教學家彼得·伯格(Peter Berger)《宗教美國,世俗歐洲?》(Religious America, Secular Europe?)一書對歐洲宗教的困頓狀況作出如下描述:「在歐洲,天主教會和新教教會皆深陷於困頓之中,舉步維艱。禮拜儀式的出席人數多年來一直大幅度地下降,神職人員因為招募工作滯後而短缺,財政狀況很不理想,並且教會在公共生活中的影響力也大不如從前。」
聖公會利物浦教區主教保羅·貝葉斯(Paul Bayes)稱宗教信仰的缺失對「教會如何在多疑和多元的世界中維護自己的地位是持續的挑戰」。他說,「現代世界中人們更願意誠實地表達自己『沒有宗教信仰』而不是隨意地稱自己是國教徒,這種坦誠是讓人歡迎的……但是『沒有宗教信仰』不代表無神論。只是代表人們的思想和心態保持著開放狀態。」
英國國教特權引發爭議
《衛報》稱,儘管公眾認同比率迅速下降,但聖公會仍享有國教的特權地位,議會上院為各區主教保留了26個席位。
據《衛報》報道,宣揚無神論和政教分離的英國世俗協會(National Secular Society)主席特裡·桑德森(Terry Sanderson)表示,「數據顯示英國是時候來嚴肅討論宗教在社會中的地位了」,宗教學校的存在和上議院為主教保留的席位等問題值得討論。
英國非宗教人士代表組織Humanists UK首席執行官安德魯·克普森(Andrew Copson)表示宗教信仰者減少為教會經營公立學校和行使其他特權帶來新的問題。「如今97%的年輕人不是國教徒,但是他們的孩子又將走向佔比大約20%的聖公會名下的公立學校,這又怎麼辦呢?更通俗地說,當國教徒在全國人口中占很小比重時,英國教會又如何維護國教地位實質意義。」
聖公會領導人已經意識到了教徒減少的風險,去年就有警告稱去教堂禮拜的人數在未來30年內仍可能持續下降。為此,他們已經開始了有關傳教工作和改革計劃——每年新增50%的培訓牧師至600人,致力於教會的現代化建設。
澎湃新聞,記者:孫夢文,實習生:吳東雩,責任編輯:劉棟,2017-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