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覆 發帖

教會不想你知的聖經內容

本帖最後由 Gauss 於 2015/8/15 21:31 編輯

基督教——用大話自圓其說的宗教迷信

福音書中關於耶穌誕生的兩則故事是互相矛盾的。

根據馬太福音,約瑟和馬利亞原居於伯利恆,馬利亞生下耶穌,東方博士來到屋裡拜小孩,希律下令屠殺兩歲或以下的男孩,聖家逃往埃及,希律死後回以色列,避居拿撒勒。

根據路加福音,約瑟和馬利亞原居於拿撒勒,因登記戶籍來到伯利恆,耶穌誕生在馬槽裡,天使報喜信,牧羊人朝見嬰孩,往耶路撒冷行獻禮,返回拿撒勒。

二零一二年,教皇本篤十六世寫了一本書詳述這兩則故事。他認為兩則故事都是真實歷史,卻對兩則故事的明顯矛盾隻字不提。

按:Manger, 容納牲畜飼料的食槽,中文是「秣槽」或「飼槽」。西方教堂壁畫多以牛、驢作背景。「馬槽」是中文聖經的誤譯。

本帖最後由 Gauss 於 2015/8/19 21:44 編輯

馬太福音的耶誕故事

1. 約瑟和馬利亞原居於伯利恆,馬利亞生下耶穌,東方博士來到屋裡拜小孩。
2. 希律下令屠殺兩歲或以下的男孩,聖家逃往埃及。
3. 希律死後回以色列。
4. 希律之子亞基老繼位,害怕返回猶太(伯利恆所在地),得到指示避居拿撒勒。

本帖最後由 Gauss 於 2015/8/19 21:57 編輯

路加福音的耶誕故事

1. 約瑟和馬利亞原居於拿撒勒。
2. 因登記戶籍來到伯利恆,耶穌誕生在馬槽裡,天使報喜信,牧羊人朝見嬰孩。
3. 耶穌出生之後約一個月,往耶路撒冷行獻禮。
4. 返回拿撒勒。

本帖最後由 Gauss 於 2015/8/25 08:39 編輯

再揭基督徒的無恥劣行

1. 福音書中的兩則耶穌誕生的故事是互相矛盾的。
2. 根據馬太福音,約瑟和馬利亞原本居住在伯利恆,後來逃往埃及,希律死後回以色列。希律之子亞基老繼位,害怕返回猶太(伯利恆所在地)。得到指示後,避居拿撒勒。
3. 「後來返回伯利恆,打算在那裏定居(因為那裏非常接近耶路撒冷)」是生安白造,赤裸裸造假。以大話掩蓋大話,是基督徒慣用的伎倆。
4. 孫寶玲、黃錫木是真騙徒、偽學者,公然篡改聖經,欺騙信眾。
5. 原書第53頁竟然出現一句「約瑟和馬利亞因客店沒有房子,所以住在馬槽裏」。Manger 是容納牲畜飼料的食槽,中文是「秣槽」或「飼槽」,不可住人。作者竟然混淆了「馬槽」和「馬廄」。
6. 關於聖經註釋書籍,外國學者寫的英文著作通常比較坦白誠實,華人作者極多不學無術之輩,他們的中文著作極多欺騙隱瞞。華人牧師專呃華人信徒。

耶穌首兩年的生活(孫寶玲、黃錫木,《耶穌生平與福音書要領》,基道出版社,二零零二年)

按福音書的資料,耶穌的首兩年生活的重整如下:
1. 耶穌的誕生(路二1~7)。
2. 牧羊人到訪(路二8~20)。
3. 耶穌受割禮並在聖殿行奉獻禮(路二21~38)。
4. 之後返回拿撒勒,他們的原居地暫住(路二39)。
5. 後來返回伯利恆,打算在那裏定居(因為那裏非常接近耶路撒冷)。雖然聖經沒有
   記載這事,但可從下面(6)暗示得知。
6. 幾位星象家到伯利恆探訪小孩耶穌(太二1~11)。
7. 逃到埃及(太二13~21)。
8. 最後再返回拿撒勒(太二22~23),在那裏定居。



按:也許是作者作賊心虛,原書漏了三個標點符號,筆者替其補回。
本帖最後由 Gauss 於 2015/10/8 08:59 編輯

再揭華人基督徒的無恥劣行

關於聖經註釋書籍,外國學者寫的英文著作通常比較坦白誠實,華人作者寫的中文著作極多欺騙隱瞞。茲舉例如下:

(1) 創世之前,地與水已經存在。部分英文書指出這點。中文書(幾乎)全部沒有這樣說。

(2) 耶和華使法老的心剛硬。英文書(幾乎)全部都指出這點。中文書(幾乎)全部都戾橫折曲。

(3) 挪亞方舟。部分英文書提到《吉爾伽美什史詩》。中文書多掩飾隱瞞,或戾橫折曲。

(4) 愛鄰如己。英文書(幾乎)全部都是愛鄰如己。中文書(幾乎)全部都是愛人如己。我看過日文書都寫愛鄰如己。中國人長時間被愚弄,這是中國人的悲哀。

(5) 耶穌兩個不同的家譜。英文書很多都承認無法解釋。中文書很多都寫路加所載的家譜是馬利亞的家譜。

(6) 耶穌兩個不同的出生故事。英文書很多都指出是兩個獨立而矛盾的故事。中文書很多都戾橫折曲。

(7) 耶穌的審判。英文書很多都提審判不合程序。中文書大部分不提審判不合程序。(試想,12小時內完成逮捕、開審、判刑、處決,連本篤十六世都覺得奇怪!)

例子多不勝數……。

中文書的作者是否知道羞恥?對於以上的情況,你可以提出兩個解釋。中文書的作者多是「偽善者」或「受了誤導」。我傾向相信是前者。

按:無獨有偶,國父孫中山先生指傳教士是「偽善者」或是「受了誤導」,美國國父之一傑斐遜指基督教製造了「傻瓜」和「偽君子」。關於國父孫中山的信仰,基督徒製造了很多謊言,有機會我會引證補充。
基督教——充滿欺騙的宗教迷信

聖經宣稱耶穌是處女所生,同時又透過約瑟將耶穌的家譜追溯至大衛,這是何等的荒謬,又是何等的疏忽!根據馬太福音1:6-17,從大衛到耶穌共有二十八代,耶穌是大衛之子所羅門的後裔,耶穌的祖父是雅各;而根據路加福音3:23-31,從大衛到耶穌卻多達四十三代,耶穌是大衛另一兒子拿單的後裔,耶穌的祖父變成了希里。

關於耶穌兩個不同的家譜,教皇本篤十六世的評論是:

It seems to me utterly futile to formulate hypotheses on this matter. (Pope Benedict XVI)

我看在這個問題上構想假設是完全徒勞的。(教皇本篤十六世)

本帖最後由 Gauss 於 2015/9/21 09:18 編輯

再揭基督徒的下流劣行

關於耶穌兩個不同的家譜,華人教會中,普遍流行著一個謊言,指路加福音所載的家譜是馬利亞的家譜。

路加福音所載的家譜是屬於約瑟而非馬利亞,理由如下:

(1) 路加重複指出約瑟的大衛祖籍,對於馬利亞的祖籍隻字不提。

到一個童女那裡,是已經許配大衛家的一個人,名叫約瑟。(路加福音1:27)

約瑟也從加利利的拿撒勒城上猶太去,到了大衛的城,名叫伯利恆,因他本是大衛一族一家的人。(路加福音2:4)

(2) 路加所載的家譜(路加福音3:23-38),完全沒有提及馬利亞。

見:Frank E. Gaebelein, The Expositor's Bible Commentary


關於聖經註釋書籍,外國學者寫的英文著作通常比較坦白誠實,華人作者極多不學無術之輩,他們的中文著作極多欺騙隱瞞。華人牧師專呃華人信徒。不想被人欺騙或浪費時間,看聖經註釋書籍,只可看外國學者寫的英文著作。

筆者看過幾本英文註釋書籍,作者都坦白承認「無法解釋分歧」。

Luke includes the genealogy which, in view of the biblical attitude to genealogies and its differences from Matthew's, was designed to be of theological rather than factual significance. (The Oxford Bible Commentary)

鑑於家譜的聖經含義,以及與馬太的分歧,路加引入的家譜,是神學上的設計,而非事實上的意義。

神學?偽學也,吹牛也!一言以蔽之,馬太和路加所載的家譜都是「老作」。
本帖最後由 Gauss 於 2015/8/29 16:46 編輯

再揭基督徒的作弊劣行

現有抄本中,馬可福音1章41節有兩種不同的異文:

有一個長大痲瘋的來求耶穌,向他跪下,說:你若肯,必能叫我潔淨了。耶穌動了慈心,就伸手摸他,說:我肯,你潔淨了吧!(馬可福音1:40-41)

根據古老的希臘文伯撒抄本(Codex Bezae),另有三份拉丁文抄本支持伯撒抄本的經文,耶穌對這人並非「動了慈心」,而是「動了怒」。

究竟哪個才是原始版本?

這裡我們要問的是:抄寫者在複製這段經文時,比較有可能把耶穌動了慈心改為耶穌動了怒,還是把耶穌動了怒改為耶穌動了慈心呢?從這個觀點來看,後者顯然更有可能。

我們還有更好的證據來支持何者為原文。馬太和路加都以馬可福音作為這個故事的共同來源,驚人的是,馬太和路加在痲瘋病人求問耶穌以及耶穌回答的敘述,幾乎每字每句都和馬可的記載一樣,那耶穌到底是動了慈心還是動了怒呢?奇怪的是,馬太和路加都省略了那個字。

馬可福音其他地方,也有耶穌生氣的記載,而不管哪個地方,馬太和路加都更改了該處的描述。在馬可福音3章5節,耶穌「怒目周圍」看著那些在會堂中窺探他是否要醫治手臂枯乾的人。路加的記載幾乎和馬可一模一樣,不過他移除了耶穌的怒氣。至於馬太,則是整個故事重寫,而且完全沒有提到耶穌的憤怒。同樣,在馬可福音10章14節,耶穌對他的門徒感到惱怒,因為他們不讓人們帶著小孩前來給耶穌祝福,馬太和路加都有同樣的故事,字句也大多相同,但他們都略過了耶穌生氣的描述。

馬太和路加把耶穌描繪成滿懷憐憫的形象,每當馬可福音提到耶穌生氣了,他們便不約而同地進行改寫。「動了怒」這個詞彙有非常古老的抄本傳統為證據,再加上抄寫者不太可能更改「動了慈心」這種更容易理解的描述,如此一來,情況就越來越明顯了:事實上,在馬可描寫痲瘋病人前來請求耶穌醫治的場景中,耶穌的確動怒了。

Bart D. Ehrman, Misquoting Jesus
John Barton, The Oxford Bible Commentary
本帖最後由 Gauss 於 2015/10/7 10:32 編輯

愈揭愈臭的和合本聖經

第五災:瘟災

第二天,耶和華就行這事。埃及的牲畜幾乎都死了,只是以色列人的牲畜,一個都沒有死。(出埃及記9:6,和合本)

And on the next day the Lord did so; all the livestock of the Egyptians died, but of the livestock of the Israelites not one died. (Exodus 9:6, NRSV)

和合本聖經翻譯作弊,「埃及的牲畜全都死了」譯作「埃及的牲畜幾乎都死了」。為什麼要作弊?請看幾天之後的第七災。

第七災:雹災

在埃及遍地,雹擊打了田間所有的人和牲畜,並一切的菜蔬,又打壞田間一切的樹木。(出埃及記9:25,和合本)

什麼牲畜?埃及的牲畜不是全都死了嗎?原故事漏洞百出,和合本聖經作弊隱瞞。
造假作弊的福音故事

根據馬可福音,耶穌在生命最後一周「潔淨聖殿」,導致被捕受難(可11:18)。

根據約翰福音,耶穌在公開傳道之初「潔淨聖殿」。耶穌使拉撒路復活,導致被捕受難(約11:53),這則故事只見於約翰福音。

本帖最後由 Gauss 於 2015/10/24 09:22 編輯

任意修改的耶穌話語

便教訓他們說:經上不是記著說:我的殿必稱為萬國禱告的殿嗎?你們倒使他成為賊窩了。(馬可福音11:17)

He was teaching and saying, "Is it not written, 'My house shall be called a house of prayer for all the nations'? But you have made it a den of robbers." (Mark 11:17, NRSV)

對他們說:經上記著說:我的殿必稱為禱告的殿,你們倒使他成為賊窩了。(馬太福音21:13)

對他們說:經上說:我的殿必作禱告的殿,你們倒使他成為賊窩了。(路加福音19:46)

(1) 耶穌癲癲喪喪,耶路撒冷的聖殿何時被稱為萬國禱告的殿呢?聖殿已被毀約二千年,從未成為萬國禱告的殿。

(2) 馬太和路加都刪除了「萬國」一詞,行為不誠實。
本帖最後由 Gauss 於 2015/10/26 09:27 編輯

基督徒隱瞞了的真相

所謂的「潔淨聖殿」,其實是搗亂秩序的暴徒行為。

法律並未禁止小販在聖殿的外庭擺賣。聖殿的其他部分才不可侵犯,瘸子、病人、不潔之人以及尤其是外邦人都禁止進入。外庭則是任何人都能自由出入的地方,這裡是喧囂的市集。商人與兌幣者、販賣獻祭牲畜的人、不潔者、異教徒,都可以隨心所欲在此進出,在這裡做生意。

兌幣者、小販在聖殿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他們給獻祭者,特別是來自外鄉的人,提供所需的服務。

大家試想,如果你今天在黃大仙祠,拿繩子做成鞭子(約2:15),抽打賣香燭的小販,搗毀他們的店舖,會有什麼後果?

本帖最後由 Gauss 於 2015/11/8 20:17 編輯

再揭天主教聖母無罪的謊言

按梅瑟(摩西)的法律,一滿了他們取潔的日期,他們便帶孩子上耶路撒冷去獻給上主,就如上主的法律上所記載的:『凡開胎首生的男性,應祝聖於上主。』並該照上主法律上所吩咐的,獻上祭物:一對斑鳩或兩隻鶵鴿。(路加福音2:22-24,思高聖經)

一滿了取潔的日期,不拘為兒子或女兒,她應在會幕門口交給司祭一隻一歲的羔羊,做全燔祭;一隻雛鴿或一隻斑鳩,獻作贖罪祭。(肋未紀12:6,思高聖經)

(1) 「一滿了他們取潔的日期」

「他們」指馬利亞和約瑟(their purification, NRSV)。摩西律法不要求丈夫進行產婦取潔儀式。一些抄寫員察覺到問題後竄改經文(her purification, KJV)。中文和合本聖經多處作弊,更索性刪去「他們」一詞。

(2) 「獻作贖罪祭」

馬利亞終身無罪,約瑟與耶穌的出生無關,他們作贖罪祭,原因可疑。
再揭基督徒的謊言

你們不要想我來是叫地上太平;我來並不是叫地上太平,乃是叫地上動刀兵。因為我來是叫人與父親生疏,女兒與母親生疏,媳婦與婆婆生疏。人的仇敵就是自己家裡的人。(馬太福音 10:34-36)

按:
(1) 任何新興宗教宣揚同樣的思想都會被人視為邪教。
(2) 基督徒宣稱這是耶穌的預言,這又是基督徒的謊言。猶太人叛亂,耶路撒冷被毀發生於公元70年。現代學者普遍認為馬太福音寫於公元80年之後。耶穌的言論只是「馬後炮」而非「預言」。

耶穌憐憫淫婦——造假作弊的福音故事

約翰福音第八章,基督徒津津樂道的一則故事。文士和法利賽人要公審一名淫婦,耶穌說:「你們中間誰是沒有罪的,誰就可以先拿石頭打她。」結果他們一個個離開了。可笑的是,這則故事不見於諸抄本,是後人添加的偽作。

本帖最後由 Gauss 於 2015/12/5 15:36 編輯

亞伯拉罕——三教迷信之父

上帝是否和亞伯拉罕說過話?如今,要是有人宣稱,上帝命令他殺掉他自己的兒子,我們多半會將他送去治療,而不太可能會將他譽為聖人或先知。

亞伯拉罕命僕人立誓時,要僕人手觸主人之下體(創世記24:2),行為猥褻愚昧。亞伯拉罕之孫雅各也有此癖(創世記47:29)。

本帖最後由 Gauss 於 2015/12/3 10:55 編輯

耶和華食言,失信於民

以色列民眾想吃肉,耶和華答應給他們吃一個整月。

你們不止吃一天、兩天、五天、十天、二十天,要吃一個整月,甚至肉從你們鼻孔裡噴出來,使你們厭惡了,……(民數記11:19-20)

他們尚未嚼爛一口肉,耶和華就大開殺戒。

肉在他們牙齒之間尚未嚼爛,耶和華的怒氣就向他們發作,用最重的災殃擊殺了他們。(民數記11:33)
本帖最後由 Gauss 於 2016/4/1 11:18 編輯

神的兒子——基督教的老千謊言

又問他們說:你們說我是誰?彼得回答說:你是基督。(馬可福音8:29)

耶穌說:你們說我是誰?西門彼得回答說:你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兒子。(馬太福音16:15-16)

耶穌說:你們說我是誰?彼得回答說:是神所立的基督。(路加福音9:20)

在古代以色列,「神的兒子」指以色列民(何11:1),或以色列王(撒下7:14)。「神的兒子」是神特意揀選出來,在地上執行和傳達祂的旨意的人。上述彼得的回答就是這個意思。

基督教把「神的兒子」說成是與神「同質同體」的三一聖子,是偷換概念,誤導信眾。

在古代中國,帝王被認為是受命於天,亦稱「天子」。

本帖最後由 Gauss 於 2016/3/6 12:07 編輯

基督教——誤導信眾的老千宗教

希伯來文「彌賽亞」,希臘文譯作「基督」,意思是受膏者,指神所揀選的人。聖經中,被稱為彌賽亞的人有以色列王掃羅、大衛、所羅門,祭司亞倫及其諸子,先知以利沙,也有波斯王古列。

猶太人在巴比倫囚虜時期苦等彌賽亞的降臨,即上帝將會膏此人,令他重建大衛的王國與恢復以色列的光榮與強大。

很多無知的基督徒,誤以為「基督」就是神,甚至誤以為「基督」就是耶穌的姓氏,這些情況都反映了基督教是以昧聚眾的宗教。

(下圖為掃羅受膏為以色列王,右邊的是撒母耳)

本帖最後由 Gauss 於 2016/3/6 11:41 編輯

公元一世紀前後的彌賽亞暴亂

公元前四十六年,希律在肅清鄉野盜匪時捕獲了強盜頭子希西家(Hezekiah the bandit chief),並且將這名沒有成事的彌賽亞斬首示眾。

公元前四年,加利利人猶大(Judas the Galilean)叛亂。他在加利利各地發動游擊戰,掠奪權貴的家,放火焚燒村落,並且以上帝的正義為名,懲罰境內的猶太貴族與效忠羅馬的人。公元六年,猶大反抗普查後不久就遭到羅馬捕殺。

公元前四年,佩里亞的西門(Simon of Peraea),一名曾是希律奴隸的男子,自封為彌賽亞。他聚集一群強盜,擄掠耶利哥一座宮殿。直到西門被捕與斬首示眾,暴亂才告止息。

公元前四年,一名自稱彌賽亞的野心家,名叫阿斯羅吉斯(Athronges the shepherd)的貧窮牧羊人,他有勇無謀地攻擊羅馬軍隊,後來遭到捕殺。

公元二十八年,一個名叫約翰(John the Baptist)的苦行傳道者開始在約旦河為人施洗,並且宣揚真正的以色列國度。當施洗約翰的勢力大到無法控制時,彼拉多在佩里亞的領主希律‧安提帕將施洗約翰囚禁起來,並且在公元三十年左右將他處死。

公元三十三年,一個名叫耶穌(Jesus of Nazareth)的拿撒勒木匠率領一批弟子,以勝利之姿踏進耶路撒冷,他攻擊聖殿,打翻兌幣者的桌子,並且放走籠子裡用來獻祭的牲畜。耶穌被大祭司逮捕,交彼拉多判釘十字架。

公元三十六年,一個人稱「撒瑪利亞人」(the Samaritan)的彌賽亞,在基利心山頂聚集徒眾,他宣稱他將在該地顯示摩西埋藏的「聖杯」,彼拉多於是派遣羅馬士兵上山,將撒瑪利亞人的徒眾砍成肉碎。

公元四十四年,一個名叫丟大(Theudas the wonder worker)的行奇蹟的先知自命為彌賽亞,他率領數百名追隨者來到約旦河畔,承諾自己要像一千年前摩西分開蘆葦海一樣分開約旦河。他宣稱這將是從羅馬手中奪回應許之地的第一步。羅馬人的回應就是派遣軍隊把丟大的頭砍下,把他的追隨者驅散入沙漠。

公元四十六年,加利利人猶大的兒子雅各與西門(Jacob and Simon),追隨父親與祖父的腳步發起革命運動,兩人都因此被釘十字架。

公元五十七年,人稱「埃及人」(the Egyptian)的神祕猶太巫師,他自稱是猶太人的王,在橄欖山上糾集數千名追隨者。他發誓,自己將如攻打耶利哥的約書亞一樣,在他的命令下,耶路撒冷的城牆將會傾頹倒下。然而,群眾卻遭到羅馬軍隊屠殺,那個埃及人逃走了。

公元六十二年,一個名叫阿納尼亞斯之子耶穌(Jesus ben Ananias)的人,他預言耶路撒冷將毀滅。羅馬人把他拷問和鞭打,認為他是瘋子而把他釋放。公元七十年,耶穌被攻城投石機擊中而死。

公元六十六年,猶太叛亂爆發。米拿現(Menahem)是希卡里派叛軍領袖。叛軍在控制耶路撒冷並摧毀聖殿檔案庫之後,便開始鑄造錢幣來慶祝獨立。每個錢幣都特別刻上了「元年」,彷彿新時代就此展開。米拿現穿上紫袍,以勝利者的姿態走進聖殿庭院,他公開宣布自己是彌賽亞,是猶太人的王。守殿官以利亞撒擊敗米拿現的衛兵,將他拷打至死。

公元六十九年,猶太叛亂中的叛軍領袖吉歐拉之子西門(Simon son of Giora),自稱是彌賽亞與國王,穿上國王的袍服,並且以救世主的姿態巡視耶路撒冷。他利用自己的神聖受膏地位,濫捕濫殺猶太上層階級。公元七十年,西門被帶回羅馬遭處決。

公元七十年,羅馬軍隊攻入耶路撒冷,聖城被毀,居民慘遭屠殺。

值得留意的是:公元一世紀的著名猶太歷史學家約瑟夫斯(Josephus)都有記載以上各人,惟獨是關於拿撒勒人耶穌的一段敘述(猶太古史18.3.3),內容空泛卻充滿讚美之詞,學者普遍認為這段文字曾遭後世基督徒竄改。上文關於拿撒勒人耶穌的資料只能取材自新約聖經。

參考資料:
Reza Aslan, Zealot: The Life and Times of Jesus of Nazareth
Richard A. Horsley, Bandits, Prophets, and Messiahs: Popular Movements at the Time of Jesus
返回列表
高級模式 | 發新話題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換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