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覆 發帖

[原創作品] 十架恩仇未了情 -修訂版 ver. 15.4

沙文你寫落去好唔好?

睇下小說中沙文最後點收科,係咪左擁右抱嘛
回復 515# 淚兒
就係因為咁我先要用嘛
回復 514# 沙文


    咁至少亞洲唔係喎?
我鍾意用新產品
唔通等到ipad完全興起, 到您都有我先買咩?
Don't know where God is but the Devil is in the details
公 元 七 百 年 左 右 , 德 國 開 始 有 聖 誕 樹 。 據 文 字 記 載 , 當 時 來 自 英 國 的 宣 教 士 St. Boniface 在 德 國 講 道 時 , 為 証 實  橡 樹 不 死  是 迷 信 ,當 眾 砍 下 一 棵 橡 樹 。 墜 樹 拖 倒 了 附 近 所 有 的 樹 木 ,唯 獨 有 一 棵 小 樅 樹 (fir) 屹 立 不 倒 。 宣 教 士 伺 機 宣 稱 , 此 樹 為 一 奇 蹟 , 並 稱 之 為耶 穌 的 樹。從 此, 德 國 的 慶 祝 聖 誕 總 少 不 了 一 棵 樅 樹 , 但當 時 的 聖 誕 樹 是 沒 有 飾 物 的 。
到 了 十 七 世 紀 , 宗 教 改 革 家 馬 丁 路 得 在 聖 誕 樹 枝 上 安 置 好 些 小 蠟 燭 , 燭 光 襯 托 聖 誕 樹 , 漂 亮 極 了 。 自 此 以 後 , 在 聖 誕 樹 上 掛 上 各 式 各 樣 的 飾 物 , 這 習 俗 便 在 歐 洲 各 國 流 行 起 來。 不 過當 時 在 美 洲 , 保 守 的 清 教 徒 領 袖 排 斥 所 有 的 聖 誕 節 習 俗 。直 至 十 九 世 紀 為 美 國 帶 來 不 少 歐 陸 移 民 之 後, 情 況 才 漸 漸 有 所 改 變 。



咦 ,咁聖 誕 樹的完全興起 ,都係到十 九 世 紀 始喎
讀者鼓勵!

支持鼓勵每位離教者 › 閹割神父 刻不容緩 ‹
Don't know where God is but the Devil is in the details
回復 509# 沙文


    中文呀大佬
回復 508# 淚兒

Origin
According to Christian lore, the Christmas tree is associated with St Boniface and the German town of Geismar. Sometime in St Boniface's lifetime (c. 672-754) he cut down the tree of Thor in order to disprove the legitimacy of the Norse gods to the local German tribe. St. Boniface saw a fir tree growing in the roots of the old oak. Taking this as a sign of the Christian faith, he said "...let Christ be at the center of your households..." using the fir tree as a symbol of Christianity.[1]
咁又係 ,大聖子寶樹都不是唐朝產物了
此物乃興於維多利亞女王時期 ,其夫阿拔親王由北歐的森林砍了棵樹回英格蘭給孩子們過大聖子寶誕的裝飾而已 ,咁就紅片全歐美至今了
沙文,加油,沙文,加油

OK?
回復 505# dye

但隔咗咁耐我自己都唔記得情節了, 我要由頭睇一次pick up翻..........

我諗住等多尐讀者鼓勵我先嘛
沙文何必太認真?

小說不用全史實吧。
回復 503# 淚兒

先前有一排忙, 本是暫停

到决定繼續時, 就有讀者質疑拙作的歷史考證, 宣稱「有!郭公是景教徒都有史書記載的」

我一直等該位讀者提供乜嘢史書記載郭公是景教徒, 至今尚未post上來

問題一日未解决, 我都唔可以繼續

請見諒
回復 502# Step.King


    係喎 ,停左好奈喎!
老大...你篇小說停刊呀?
花開花落花無缺!

對付教徒三式: 不主動、 不抗拒、 不負責!

回復 500# 沙文


    中國史上 ,不娶妾者 ,大有人在 ,咁就話他們信耶教 ,他們食屎 ,不代表我們無讀史書
話房玄齡信天主教, 其唯一舉出的證據係佢得一個老婆而又不肯娶妾侍

此事正史不載, 載於隋唐嘉話, 此書有一定的史實可信度
記述如下:
梁公夫人至妬,太宗將賜公美人,屢辭不受。帝乃令皇后召夫人,告以媵妾之流,今有常制,且司空年暮,帝欲有所優詔之意。夫人執心不迴。帝乃令謂之曰:「若寧不妬而生,寧妬而死?」曰:「妾寧妬而死。」乃遣酌卮酒與之,曰:「若然,可飲此酖。」一舉便盡,無所留難。帝曰:「我尚畏見,何況於玄齡!」
http://www4.webng.com/khcjhk/Tang/stjh1a.htm#補遺


所以, 佢不敢納妾之原因, 只不過係同我一樣啫. 邊鬼度係因為信天主教喎?
Don't know where God is but the Devil is in the details
回復 498# 沙文


    咁呀 ,那也只好在土豆找那一集 "百家講壇" 給你了
奇据“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记载:“中书令汾阳王郭子仪,能散禄赐,不积于家。更效景门,依仁施利。馁者来而食之,寒者来而衣之,病者疗而起之,死者葬而安之。清节达娑,未闻斯美。白衣景士,今见其人。”刻画出了郭子仪这个虔诚天主教徒光辉仁爱的形象。

景教徒古文水平低, 您莫要隨之解錯碑文啦。

此段碑文乃是如此:
大施主金紫光祿大夫。同朔方節度副使。試殿中監。賜紫袈裟僧伊斯。和而好惠。聞道勤行。遠自王舍之城。聿來中夏。術高三代。藝博十全。始效節於丹庭。乃策名於王帳。中書令汾陽郡王郭公子儀。初總戎於朔方也 肅宗俾之從邁。雖見親於臥內。不自異於行間。為公爪牙。作軍耳目。能散祿賜。不積於家。獻臨恩之頗黎。布辭憩之金罽。或仍其舊寺。或重廣法堂。崇飾廊宇。如翬斯飛。更效景門。依仁施利。每歲集四寺僧徒。虔事精供。備諸五旬。餧者來而飯之。寒者來而衣之。病者療而起之。死者葬而安之。清節達娑。未聞斯美。白衣景士。今見其人。


所以, 「能散祿賜。不積於家。............更效景門。依仁施利。」是指郭子儀的手下景教僧伊斯而非汾陽王郭子儀自己。
我講, 您又唔好信哂, 您不妨去靚女教授的blog問下佢, 係沙文解得啱定係景教網解得對。做咩房玄齡得一個老婆,就係支持1夫1妻的教徒, 但郭子儀有妾侍佢又唔提呢?【正教奉褒】係清朝的書, 說汾陽王奉景教史料, 若是僅根據景教碑此段文字, 則肯定是張冠李戴,誤人子弟
返回列表
高級模式 | 發新話題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換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