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覆 發帖

如果基督是真,何解大部分教會「女多男少」

啲死耶撚以為同性戀一定牽涉「性」
基督徒返教會叫啦
本帖最後由 beebeechan 於 2023/7/1 06:59 編輯
我性爱你(性格爱上了你)
上流寄生族 發表於 2023/7/1 06:49


咁我好色咸濕性格你愛唔愛?
不過....你轉咗性先

你叫抽水介紹個閹貓/閹狗/閹雞師傅喇, 佢搞閹割中介
你的「愛」都幾低級, 原始下...
愛...就是性??
咁你千祈唔好愛你亞妹, 老母, 姨媽姑姐 ...
beebeechan 發表於 2023/7/1 06:13

我性爱你(性格爱上了你)
男人要接受男人耶穌的愛然後又要反對同性戀係難啲
kam 發表於 2023/7/1 01:59

你的「愛」都幾低級, 原始下...
愛...就是性??
咁你千祈唔好愛你亞妹, 老母, 姨媽姑姐
你可順便睇下「女多男少」->「不會是真」既理論基礎。
抽刀斷水 發表於 2023/7/1 00:16


你順便睇完之後, 請告訴我「女性信徒多」,, 這宗教就是「不真」的原因。
我就順便睇過勒, 睇唔出有咩解作
(你屣咗我一啲時間!!!)
男人要接受男人耶穌的愛然後又要反對同性戀係難啲
基督徒返教會叫啦
看似你都是「搬字過網」....未有細心睇過內容,
咁大既錯誤都睇唔到?

公元前....303年便有教會? ...
beebeechan 發表於 2023/6/30 21:03



    應該係譯文有誤,你就當係「公元303年前」啦。

譯文應該係呢篇:https://www.christianitytoday.co ... ratios-zh-hant.html

你可順便睇下「女多男少」->「不會是真」既理論基礎。
在陳述他的理由時,斯塔克報告了公元前303年、在教會經歷的一波迫害中發生的一則軼事。當時官員們搗毀了一 ...
Guest from 124.217.137.x 發表於 2023/6/30 12:20


看似你都是「搬字過網」....未有細心睇過內容,
咁大既錯誤都睇唔到?

公元前....303年便有教會?
我睇唔出點解「女多男少」就係「不會是  真」,, 兩者如何搞上了關係
國際調查確實還提出了一個原因,即女性更具宗教熱忱。在家庭以外就職的女性(尤其是全職工作且無子女的女性)與男性的宗教熱忱大致相同(在大多數國家,85%或以上的適齡男性都參與全職工作)。和男人一樣有工作生活的女人,往往和男人一樣沒有宗教信仰。
“男性危機”的說法所引發的爭議,是它暗示當教會會眾中男性不夠多時,教會終將衰亡。不夠“陽剛”的教會就會自招滅亡。

這個說法可以被檢驗,而它恰巧是完全錯誤的。下圖根據皮尤(譯註:即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對2007至2014年間美國各宗教教派在美國人口比例中增長或下降的情況調查,繪製出了皮尤2007年宗教景觀調查( Religious Landscape Survey)中各教派女性參加教會活動的比例。

“男性危機”的說法所引發的爭議,是它暗示當教會會眾中男性不夠多時,教會終將衰亡。不夠“陽剛”的教會就會自招滅亡。

這個說法可以被檢驗,而它恰巧是完全錯誤的。下圖根據皮尤(譯註:即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對2007至2014年間美國各宗教教派在美國人口比例中增長或下降的情況調查,繪製出了皮尤2007年宗教景觀調查( Religious Landscape Survey)中各教派女性參加教會活動的比例。
關於後一點,幾乎在基督教的各歷史階段,教會的成長有很大一部分都與生育有關。一個男多女少的教會,就是一個離滅亡只差一代人的教會。那麼,相反的情況也同樣是事實:有女人的教會就是有嬰兒的教會,因此也是有未來發展的教會。在早期基督教會中,婦女人數眾多,所以她們的生育能力推動了基督教人口強勁的自然增長,與停滯不前的異教人口形成鮮明對比。

即使是許多推動“男性危機”說法的人,也承認教會中女性佔多數的悠久歷史。例如,“男子氣概的藝術”(The Art of Manliness)網站上的一篇長文詳細介紹了女性如何大規模地主導著美國早期教會。文章提供了不同宗教歷史學家的引文、18和19世紀目擊者的描述,以及直接從教會記錄中提取的數據,這些都表明,至少在19世紀中期之前,美國的基督教會大約60%到80 %的成員為女性。
基督教妻子改變歷史的突出案例也很多。因著羅馬皇帝康茂德(Commodus)的情婦瑪琪亞(Marcia)的求情,挽救了未來教皇的生命。作為蠻族法蘭克部落國王克洛維(Clovis)的妻子,克洛蒂爾德(Clotilde)對丈夫的皈依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進而促成了整個法國的福音化。事實上,在基督教擴張的過程中,基督徒們相當一部分的貢獻,是由與異教男子結合的女基督徒完成的。

很明顯,早期基督教會的特點是,有很多基督徒婦女與非基督徒男子結婚,然後用堅毅的眼神,拉著丈夫和孩子去教堂,直到他們最後向基督的憐憫投降。早期的嬰兒洗禮習俗可能也有助於這一過程,因為基督徒妻子可以利用這一儀式來“宣稱”對子女信仰的主權,而讓他們的異教丈夫在後面追趕。美國新教徒通常不給嬰兒施洗(而且嬰兒的數量比過去減少),這也許可以解釋為什麼婚姻不像過去那樣是有效傳播福音的途徑。
在陳述他的理由時,斯塔克報告了公元前303年、在教會經歷的一波迫害中發生的一則軼事。當時官員們搗毀了一座家庭教會,沒收了基督徒們聚集起來要分發給窮人的物品:其中有16件男式外衣和82件女式外衣。自古以來,教會的女士們在認捐活動上,也絕對是完胜男士們的。

從教理手冊到教會援助工作、再到古代的原始資料記載,情況非常清楚:基督教的女性比例很高。

斯塔克還指出,由於羅馬世界遺棄或殺死了許多女嬰,所以它的男女比例非常不平衡:每100個女人對應大約130個男人,失衡情況比今天的中國還要嚴重。因此,很多羅馬男人很難找到老婆。由於基督教徒以女性居多,所以很多基督教女性也很難找到丈夫。 (如果這個情形聽起來很熟悉,那是有原因的:這與今天基督教女信徒所面臨的情況非常相似。)

由於古代的這種不平衡,基督教女信徒往往嫁給異教男子。 《新約》,特別是保羅的書信,多次提到在宗教上分裂的家庭。 (哥林多前書7:12-16和其他經文。)。在異教丈夫和基督教妻子的較量中,基督教通常會獲勝。但這恰是古代教會和現代教會在這個問題上的最大差別。古代基督徒從不諱言將信仰歸功於基督徒的母親:提摩太的信仰就歸功於他的母親和祖母。聖奧古斯丁把他的信仰歸功於他的母親。而且我已經提到了聖濟利祿的教理講授,它提供了隱性的證據,證明很多異教徒的男性為了娶女基督徒,參加了基督教速成班
返回列表
高級模式 | 發新話題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換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