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覆 發帖

教廷炮轟 試管嬰之父獲諾貝爾獎



本年度諾貝爾醫學獎由「試管嬰兒之父」、英國科學愛德華茲奪得。他與已故英國婦科醫生斯特普托研究人工受孕技術,為不育夫婦實現為人父母心願,全球逾400萬人口由此而生。但他的獲獎,引來梵蒂岡強烈彈,指摘諾貝爾委員會的選擇「完全出問題」…

http://hk.news.yahoo.com/event/fc/20101005/innobel2010.html

梵蒂岡炮轟諾貝爾獎得主

(明報)2010年10月5日 星期二 08:55

英國    「試管嬰兒之父」愛德華茲獲諾貝爾頒醫學獎,梵蒂岡    對此發表強硬措詞聲明,作出嚴厲批評。

羅伯特.愛德華茲(Robert Edwards)因發明體外受精技術,而獲得今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向來反對人工受孕的梵蒂岡,發表聲明指諾貝爾委員會的選擇「完全出問題」。

聲明指:「如果沒有愛德華茲,就不會出現數以百萬卵子被賣的市場……也不會出現大量塞滿了肧胎的冷藏櫃。他們當中最幸運的,會被植入子宮裏,但大多數卻很可能最終被遺棄或死亡。這位新諾貝爾獎    得主應為此負責。」

(法新社)
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101005/4/kjvv.html

體外受精技術啟科技新頁 也引新道德問題



(路透)2010年10月5日 星期二 08:49   
(路透[url=]巴黎
[/url]4日電)體外受精(IVF)這項先驅技術,讓愛德華茲(Robert Edwards)榮獲2010年諾貝爾醫學獎。這項技術不僅為科學敞開豐富選項的大門,也打開了道德問題的潘多拉之盒。
愛德華茲成功讓人類卵子在子宮外受精,不僅成為「試管嬰兒」先驅,也開啟一連串的創新,包括胚胎幹細胞研究和代理孕母。
儘管這項技術帶來的突破贏得喝采,一些來自基督教會的倫理學家反對體外受精及其相關技術,因為這些技術涉及銷毀人類胚胎。
體外受精革命引領出來的龐大選項,已招致諸多關切,包括「客製化嬰兒」的道德問題到剝削貧窮婦女擔任代理孕母等等,連世俗道德學家也陷入不少激烈辯論。
[url=]印度
[/url]是體外受精衍生治療的中心,且根據印度法律委員會(Law Commission of India),海外對於代理孕母的需求,已讓「孕母旅遊」成為印度1個40億[url=]美元
[/url]的產業。
多個歐洲國家已針對孟買體外受精中心提出警告,表示這些手續不合他們的法律,且孕母生的嬰孩可能無法取得公民權。
此外,體外受精和代理孕母現象,也衍生出過去想像不到的司法暨道德問題。
1997年的1個案例足以說明。一對不孕的加州夫婦雇用孕母生子,用的是匿名人士的精子和卵子。但這對夫妻在孕母分娩前離婚,因此孕母和她丈夫向法院申請小孩監護權。
當州立法庭得知這個小孩有高達6對的可能父母親後,裁定這個孩子以沒有法定父母親的身分出生。中央社(翻譯)

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101005/21/kjvx.html

諾貝爾醫學獎人選 教廷有意見



(法新社)2010年10月5日 星期二 05:50   
(法新社羅馬4日電)    教廷今天對諾貝爾醫學獎頒發給試管嬰兒(IVF)先驅愛德華茲(Bob Edwards)的決定,有所批評。愛德華茲已為數百萬對不孕夫妻提供為人父母的喜悅。
身為教廷在醫學道德問題上發言人的「宗座生命學院」(Pontifical Academy for Life)院長鮑拉(Ignacio Carrasco de Paula)告訴[url=]義大利
[/url]新聞社(ANSA):「我認為,愛德華茲這個人選不恰當。」
新聞社引述他的話說:「要不是愛德華茲,就不會有數百萬個卵細胞出售的市場存在...世界上也不會有許多塞滿胚胎的冷凍庫存在。」
「這些胚胎在最好的情況下,會植入子宮,但多數可能會落到被丟棄或死亡的下場,這個問題該由新科[url=]諾貝爾獎
[/url]得主負責。」
在訪談記錄中,鮑拉的談話已經大幅修飾,而記者在今天稍後取得記錄。
根據記錄,鮑拉說,愛德華茲中選獲獎可以理解,他不應受到低估。記錄中並說明,鮑拉是以個人身份發言。
教廷認為,體外受精不道德,因為在此過程中,會有大量胚胎棄置浪費。(譯者:中央社張佑之)

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101004/8/kju4.html

港輔助生育技術頂尖 可媲外國

本帖最後由 淚兒 於 2010/10/5 17:37 編輯

(明報)2010年10月5日 星期二 05:10   
【明報專訊】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婦產科學系教授楊樹標,對「試管嬰兒之父」愛德華茲獲諾貝爾獎不感意外,讚揚愛德華茲在醫學界無人不曉,得獎實至名歸。他還表示,本港的輔助生育技術發展一日千里,足與外國頂尖技術媲美。
港學者﹕獲獎實至名歸
據本港人類生殖科技管理局的全港輔助生育數據顯示,本港去年共有4968人接受生殖科技治療,當中半數接受夫精人工受精,逾三成接受體外受精即「試管嬰兒」,前者持續妊娠率只有一成多,後者則達26%。楊樹標指出,自首名試管嬰兒誕生後,本港的輔助生育技術發展較30年前技術多樣化,所用的培養液及受精方法均已不同,科技水平已媲美外國頂尖技術。
他指出,本港醫學界正不斷改良輔助生育技術,透過改良冷凍技術及種植前的基因診斷研究,增加嬰兒出生成功率。他舉例指出,冷凍技術會由現時的慢速冷凍,逐漸被玻璃化冷凍取代,冷凍時會令細胞呈黏稠而不結晶的玻璃化狀態,冷凍及解凍細胞速度較快,可減少結晶出現傷害細胞,存活率亦相對較為理想。
瑞典專家吉韋爾克曼(Aleksander Giwercman)指出,愛德華茲的研究,對其他醫學領域亦有重大啟示,皆因很多疾病都源於胚胎期,現時的癌症及幹細胞研究,亦受惠於其研究經驗。

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101004/4/kjqz.html

研究先鋒曾被質疑製「科學怪物」

(明報)2010年10月5日 星期二 05:10

【明報專訊】愛德華茲對人工受孕的遠見,如今廣受社會讚譽,但最初卻掀起連番爭議,被人質疑他企圖製造「科學怪物」。他與斯特普托首次在實驗室進行人類精卵結合實驗後,遭教會及保守人士猛烈反對,失去政府資助,僅依賴私人捐款維持研究。全球首個試管嬰以剖腹方式誕生,其中一個原因便是要向全球證明,嬰兒的母親先天輸卵管異常,無法自然成孕。

愛德華茲生於英國    曼徹斯特,曾在二戰服役,後修讀生理學,1950年代開始嘗試治療不育症,其研究核心是略過排卵要經過輸卵管的步驟,直接從卵巢取卵子,在體外受精後培養成胚胎,再植回子宮。他利用斯特普托研究的腹腔鏡技術,解決了從子宮中安全取出卵子的難題,又通過父母的激素分泌水平,判斷出最適宜的受精時機。

首名試管嬰﹕他像我的祖父

劃時代的成功發生在1977年冬,愛德華茲從一名因輸卵管異常而不能受孕的女士體內取出卵子,與其丈夫的精子結合,培養出人類胚胎。1978年7月 25日,這對嘗試9年卻一直無法自然成孕的夫婦迎來他們的女兒——全球首個試管嬰布朗(Louise Brown)。布朗與媽媽昨聯合發聲明稱,愛德華茲獲獎是了不起的新聞,「我們對他充滿敬愛,很高興在這一時刻向他與其家人表示祝賀」。

布朗與愛德華茲一直保持密切聯絡,她曾形容愛德華茲「就像是我的祖父一樣」。2004年她結婚時,愛德華茲是座上客。現年32歲的她,也已為人母,4年前以自然方式誕下兒子。她的妹妹同樣經人工受孕出生,並在1999年成為全球首個自然懷孕產子的試管嬰,打破了外界對「試管嬰兒或不育」的憂慮。

法新社/每日郵報
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101004/4/kjqy.html
試管嬰之父 病榻中獲醫學獎 85歲高齡無法受訪 「遲來榮耀」如高錕
(明報)2010年10月5日 星期二 05:10

【明報專訊】本年度諾貝爾醫學獎由「試管嬰兒之父」、英國    科學家愛德華茲奪得。他與已故英國婦科醫生斯特普托研究的人工受孕(IVF)技術,為不育夫婦實現為人父母心願,全球逾400萬人口由此而生。但就像去年高錕一樣,今次又是「太遲來的榮耀」,因為年屆85歲的愛德華茲目前卧病在床,無法發表得獎感受,至於斯特普托更因早已去世多年,無緣分享殊榮。

不理教會反對 致力治療不育

在全球首名試管嬰出生32年後,愛德華茲才獲獎。諾貝爾評審委員會讚揚愛德華茲(Robert Edwards)「早於1950年代就洞察人工受孕可治療不育,造福全球逾一成的不育夫婦……為他們帶來喜悅」。愛德華茲不理教會及衛道之士反對,自 1950年代起致力研究治療不育技術,其後與斯特普托(Patrick Steptoe)合作,1968年成功進行人工體外受精,1977年首次把人工受精的胚胎植入母體,全球首個試管嬰於翌年誕生。

有關技術結合了婦科、內分泌、遺傳學以至顯微操作的技術,有效治療女性輸卵管堵塞、子宮內膜異位等引起的不孕,開創醫學史新里程,估計全球至今已有400萬個試管嬰誕生,佔全球出生人口1%至2%。現時人工受孕誕嬰成功率約為五分之一,與健康夫婦自然受孕的機會相若。

研究拍檔早逝 未能分享殊榮

斯特普托已於1988年去世,無法與愛德華茲分享這一榮耀。愛德華茲本人健康亦欠佳。兩人創立的全球首間人工受孕診所Bourn Hall發電郵聲明稱,愛德華茲目前身體虛弱,無法受訪。聲明稱,愛德華茲認為,「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是生兒育女。沒什麼比孩子更獨特」,他人生最驕傲的一刻,是1988年當診所第1000個試管嬰誕生,他把消息告訴病重彌留的斯特普托。他當時說:「我無法忘記他(斯特普托)眼中的喜悅。」

諾貝爾評審委員漢森(Goran Hansson)說﹕「我把獲獎消息告訴了愛德華茲的太太,她很高興。她說肯定丈夫也為此感到興奮。」愛德華茲2001年已憑其劃時代研究,贏得有「美國    諾貝爾獎    」之稱的「拉斯克醫學研究獎」(Lasker Clinical Medical Research Award)。英國設菲爾德大學生殖專家佩西(Allan Pacey)便認為,諾貝爾委員會對愛德華茲的肯定來得太遲,「獎項是對他堅持研究的敬意,他的研究改寫全球數百萬人的生命。我唯一感到傷感的是,他已失去享受獲獎喜悅的健康體魄」。愛德華茲將可獲1000萬瑞典    克朗(約1150萬港元)獎金,但未知他能否出席今年12月10日的頒獎禮。

美聯社/法新社/路透社
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101004/4/kjqx.html
他們當中最幸運的,會被植入子宮裏,但大多數卻很可能最終被遺棄或死亡。
淚兒 發表於 2010/10/5 17:33



1. 咁佢係唔係要為左成億億聲既米青子射左落要紙巾到做禱告丫?
2. 即係打J都唔得啦
3. 咁樣計連M到都唔得

(轉載自三屋粥谷)
水哥,
您末計射落神職人員口裡和 C 眼嗰哟噃, 要唔要做埋禱告丫?
回復 9# 方方土


    果D有祝聖,係神聖(性)用途,唔算既。
返回列表
高級模式 | 發新話題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換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