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基徒或其他教徒思想有點不合理, 常常認為:信教=道德; 不信教=不道德
其實,很多高尚品德的人或聖人也沒有信仰, 如孔子,因此,建立品德和道德並不需要宗教信仰,
人應自立品德,與天同德.故希望各位不要再搞錯concept.
Thompson 發表於 2011/5/10 21:00 
同樣, 我也希望你不要弄錯了 concept。
無信仰的人也可以有道德?
當然可以, 上教堂的人也可以做錯事, 無道德。
甚麼是道德? 怎樣才是「高尚品德」?
你會唔會當了「無不道德」便是「道德」呢?
「愛做甚麼都可以, 只要不害人便是」就是你的道德準?
這種道德只是沒有邪惡, 卻未有善的表現啵。
具體一點, 談到性問題,
無亂倫, 無強姦, 無人獸交, 不肛交, 不孌童便是高尚品德了?
「無信仰的高品德人」會唔會尚有很多空白的地方未有考慮和填上呢?
濫交, 一夜情, 換妻, 行淫, 通姦, 墮胎,扑野,打飛機, 同性肛交, 人工避孕...
你的高尚品德只是在這些問題上未作答。
信仰除了叫人不行惡外, 還是叫人活出「善」。
很多高尚品德的人或聖人也沒有信仰, 如孔子
孔子的道德標準也不是高尚到無暇可擊。
他說有教無類, 但七十士化三千中, 卻只有男性, 一個女學生也沒有。性別岐視?
孔子犯過“以貌取人”的錯誤。
在孔子的三千弟子中,有個叫子羽的學生,這子羽小鼻小眼小腦袋長得非常難看不雅,孔子便不假思索的認定其貌不揚,不會有甚麼材氣,難以出頭,因此對他很冷漠。然而很有志氣的子羽憤而離開孔子回家躬耕和自學,幾年後終於成為识識淵博的著名學者,很多人千里迢迢來到魯國,慕名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