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非基督徒看到耶穌被懸掛在十字架上的圖像,可能不明白所表達的是什麼意思。這個苦像十字架所顯示的,是發生在二千多年前的一個真實故事:猶太人耶穌因被人誣告「褻瀆天主」和「叛逆凱撒大帝(當時統治猶太地的羅馬皇帝)」,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死亡後被埋葬,三天後從墳墓中復活,然後用帶着因受刑而留下傷痕的身體重返社會,跟自己的門徒一起生活了四十天,然後在門徒的眼前升到天上,坐在聖父的右邊。
這個死而復生的事件有什麼意義呢?其意義非常深遠!很明顯,天主藉此向人類傳遞了豐富且重要的訊息,我相信包括以下幾點:
1)天主曾多次公開說過耶穌「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你們要聽從他」(瑪竇福音17:5),那麼天主的愛子耶穌又怎會褻瀆自己的天父呢?三位一體的聖子耶穌基督在起初已與天主同在,且其本身就是天主(若望福音1:1),他聲明「我的國不屬於這世界」,「凱撒的,就應歸還凱撒;天主的,就應歸還天主」(瑪竇福音22:21),那麼他又何必叛逆凱撒大帝,跟他爭奪羅馬帝國的權力呢?基於此,我們就可以理解到因為耶穌的罪名都是人捏造的,是故「天主卻從死者中復活了他」(宗徒大事錄3:15),以證明世人對耶穌的判決及施刑都是錯誤的,耶穌是無罪的,世界對他的指控全是「莫須有」,耶穌就是天主聖子;相反,正正是指控耶穌有罪的人在犯逆天大罪!這是天主藉耶穌復活向人作出的反指控。
2)天主在舊約時期已經預言了救世主(默西亞/基督)第一次來到世界時「必須受苦,第三天要從死者中復活」(路加福音24 :46),耶穌的死而復活應驗了這個預言,天主藉此向世界證明耶穌基督就是救世主。
3)耶穌在復活後的四十天裏,多次主動顯現給自己的追隨者,「又一同顯現給五百多弟兄」(格林多前書15:6),向他們啟示天國的奧秘,交下現世的任務,並叮囑他們要憑信德跟隨基督,恆忍地生活;然而,復活後的耶穌並沒有去找那些誣告並判他死刑的猶太法利塞人及般雀比拉多總督,也沒有向其他不信他的人顯現。從這裏可明白到天主只將天國的奧秘啟示給願意接受耶穌基督救贖的人,而對於拒絕基督救恩者,就讓「你們聽是聽,但不了解;看是看,但不明白,因為這百姓的心遲鈍了,耳朵難以聽見;他們閉了眼睛,免得眼睛看見,耳朵聽見,心裏了解而轉變,而要我醫好他們。」(瑪竇福音13:14-15)
4)天主通過耶穌復活向我們這些因始祖亞當遺下原罪而不得不受死亡及撒殫控制的人類顯明了復活的狀態及意義:「基督從死者中實在復活了,做了死者的初果。因為死亡既因一人而來,死者的復活也因一人而來;就如在亞當內,眾人都死了,照樣,在基督內,眾人都要復活;不過各人要依照自己的次第:首先是為初果的基督,然後是在基督再來時屬於基督的人,再後才是結局;那時,基督將消滅一切率領者、一切掌權者和大能者,把自己的王權交於天主父。因為基督必須為王,直到把一切仇敵屈伏在他的腳下」(格林多前書15:20-25)。從天上下來的耶穌基督透過死亡、埋葬、復活、升天,為我們開闢了一條從死亡地獄通往永生天國的唯一通道,「除他以外,無論憑誰,決無救援,因為在天下人間,沒有賜下別的名字,使我們賴以得救的。」(宗徒大事錄4:12)
以上僅是我對福音所記載耶穌復活這個現象的一些內在思考,但從《聖經》中,我們看到了與耶穌同時代的基督徒,在親身見證了耶穌死而復活的奇蹟後,其外在行為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他們從信仰崩潰的頹喪、害怕、躲避的狀態中走出來,作出了180度的轉變,成為高調、勇敢、視死如歸的福音見證人,在羅馬帝國的刀口上廣傳耶穌復活的福音,十二宗徒分別冒着殺頭的風險周遊列國宣講基督的道,最後除了聖若望能壽終正寢之外,其餘十一人全部為主捨命殉道,當時的基督徒這種異常的轉變從側面強烈地反映了耶穌復活的真實性及其深遠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