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beebeechan 於 2011/10/26 18:24 編輯
“愚公移山”的寓言故事在中國可以說是婦孺皆知,
愚公移山卻是最混蛋的邏輯和最不能提倡的精神:
(1)
山有木材, 樹木是動物棲息之地,
移走山, 是否破壞了別人的土地, 賴以為生的資源? 破壞生態?
乜所有地業權都屬愚公架咩? 佢想點就點架?
有山擋著就搬山,有海阻隔就填海?有不順自己意的就“動手解決”? 這不是與大自然妥協, 用現代人眼光看是不懂環保.
(2)
要子世世代代搬山, 何不搬家? 經濟人力上更化算.
(3)
愚公一個人蠢, 硬膠唶, 也想子孫世世代代與他一般的膠?
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子孫,不行的。
(4)
因為山最後並不是被“愚公”挖走的,而是“帝感其誠,命誇娥氏二子負二山,一厝朔東,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
而其要實現的目標或克服的困難卻不亞於太行王屋二山,能夠終有所成,往往也不是靠“子子孫孫無窮匱”的堅持,而是那個神勇的“帝”在某個階段現身,大大縮短了其完成任務的時間。成事的是帝, 不是愚公, 愚公只需付出一份誠意. 實在是無愚公去移山.
基督信仰中, 這叫「天主的手在造事」, 成事的是神, 不是人, 人只需付出一份誠意.
這一中國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是一個邏輯上存在先天缺陷的拙劣文本.
太著眼故事邏輯上的缺陷就看不到其寓意在於激勵人們做事情要有毅力,持之以恒。
方舟的故事上, 太著眼在「怎麼樣」, 「會不會」, 「如何捉」, 如何餵飼, 就使人看不到故事要教導的東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