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覆 發帖

[分享] 與魔共舞《和巴什尔跳华尔兹》

Vals Im Bashir (與魔共舞 ואלס עם באשיר) 科大電影評論

與魔共舞《和巴什尔跳华尔兹》


《與魔共舞》今年康城影展正式競賽片,導演阿里科曼入圍最佳導演金棕櫚獎。此片更是以色列奧斯卡獎的大贏,榮獲最佳導演阿里科曼、最佳影片、最佳劇本、最佳美術執導、最佳音效以及最佳剪輯獎,也入選提名今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之一。《與魔共舞》故事描述一名友人告訴阿里科曼,幾年來他每天只要一入睡,就夢到26隻兇惡的狼狗朝向他狂奔亂咬,這名友人隱約覺得這是他曾經經歷過的事,但他卻一點記不起來。阿里與友人的朋友以及同事們進行訪談,驚覺這與1982年9月在黎巴嫩首都貝魯特發生的巴勒斯坦人遭到大屠殺的事件有關。於是,阿里科曼深入的挖掘事實的真相,可怕的歷史記憶也一一浮上檯面……

英文官方網站:http://www.sonyclassics.com/waltzwithbashir/








Umanoite no bar, um velho amigo contou ao realizador Ari Folman um sonhorecorrente em que é perseguido por 26 cães ferozes. Todas as noites serepete o mesmo número de animais. Os dois homens concluem que existeuma ligação com a sua missão do exército israelita durante a primeiraGuerra do Líbano no início dos anos 80. Ari surpreende-se com o factode não conseguir recordar nada acerca desse período da sua vida.Intrigado, decide reencontrar e entrevistar velhos amigos e camaradasum pouco por todo o mundo, pois necessita conhecer a verdade sobre essaépoca e sobre si mesmo. Ari mergulha cada vez mais fundo no mistério ea sua memoria começa a produzir imagens surreais...


Onenight at a bar, an old friend tells director Ari Folman about arecurring nightmare in which he is chased by 26 vicious dogs. Everynight is the same number of beasts. The two men concluded that there’sa connection to their Israeli Army mission in the first Lebanon War ofthe early eighties. Ari is surprised that he can’t remember a thingabout that period of his life. Intrigued by this riddle, he decides tomeet and interview old friends and comrades around the world. He needsto discover the truth about that time and about himself. As Ari delvesdeeper and deeper into the mystery, his memory begins to creep up insurreal images …


導演 ,編劇 ,戲中主角:阿里富曼 Ari Folman

  《和巴什尔跳华尔兹》是一部“大胆的动画记录片”。在这部影片中,以色列导演阿里·福尔曼试图给观众还原他对1982年贝鲁特难民营大屠杀的记忆。

  1982年6月,以色列对黎巴嫩发动大规模武装入侵,占领黎三分之一的国土,重兵围困贝鲁特。9月15日,1000名巴勒斯坦难民于遭到以色列侵略军和黎巴嫩基督教民兵的血腥屠杀。

幕后制作:

  导演阿里·福尔曼当时是以色列军队的一名士兵,他亲眼见证了这段历史。今年是以色列建国60周年,拍摄《和巴什尔跳华尔兹》显然有这方面的考虑。本届戛纳电影节,这部电影是22部入围主竞赛单元的影片之一。

  虽然说这是一部动画电影,但其实影片的原始素材都来自真人采访。为了拍摄这部电影,福尔曼与多位当年的战友进行对话,然后将讲述的内容用动画手法进行现。影片中惟一一段未经动画处理的镜头,是片尾的一段当年屠杀现场的新闻片。

  “我可不希望观众看完片子后这么想:‘这是一部很酷的动画电影。’”福尔曼说,“之所以要留下成千上万人被杀、孩子被屠杀、妇女被屠杀、老人被屠杀的镜头,是因为我想让这部电影达到一种均衡,那50秒真实镜头对我至关重要。”

  福尔曼坚称,这是一部个人化的纪录作品,不带有任何政治性。“普通士兵永远都是政治领袖的棋子而已。”

試看:
http://www.ihao.org/dz5/thread-9266-1-1.html
http://us.macmillan.com/waltzwithbashir
http://www.amazon.com/dp/B001KVZ6A2/ref=nosim/?tag=sonypicturese-20&lohs296=spde

http://tw.myblog.yahoo.com/jw!oedwjXeaHygk8D8nGDC8/article?mid=7243&prev=7247&next=7222&l=f&fid=40
回復 20# 抽刀斷水


    但係在戲院看的感受是不一樣的
阿水 ,你係米想看呀

http://www3.cinema.com.hk/revamp ... c&movie_id=4527

    ...
淚兒 發表於 2010/5/14 01:17



    果次咪DL睇左囉.

《與巴席爾跳華爾滋》(Waltz With Bashir) 影評前的導讀


http://blog.yam.com/jostar2/article/19620958

導演工作經驗

阿黎․佛爾曼

(Ari Folman)
曾經為電視台拍攝一系列以愛情為主題的紀錄片,片頭都是別人製播的動畫,讓導演印象深刻。動畫的形式很自由,可以發揮很多創意。再加上導演已經拍了太多年的政治報導紀錄片,採用動畫的形式能讓他有被解放開來的感覺。進一步說,也算是突破了傳統紀錄片的界限,開發出全新的藝術創作領域。

美學

動畫片自成一個美學(esthétique)範疇,諸如場景、分鏡、攝影機運動全都無遠弗屆,因此提供「美學化」(esthétiser, esthétisation)的空間。本片的前半段完全可視成是劇情片:在酒館跟舊日朋友聊天,身為主角的導演為了追尋自己的過去,甚至飛到荷蘭訪問昔日同袍。於是,虛虛實實、真假不分的記憶/夢境彼此交錯著,教觀眾一時也難分辨明白;但這就是一種美學技巧。如果不是動畫的話,本片很可能只是一部有很多訪談片段的只在電視上播放的紀錄片。

視覺化

前半段的交談、後半段很明確的訪談,因為沒有資料影片,所以必須要用動畫的形式把夢境、回憶、幻覺、倒敘給視覺化(visualiser,或具象化)起來。

        在這個美學化的過程中,導演必須構思場面調度的元素;例如一開場的二十六條狗,牠們兇惡的表情、奔跑的動作、撞倒的物品、城市居民退讓三分的恐懼,甚至在此時所要採用的音樂風格,全都是劇情片規格的創意構思。與巴席爾的海報跳華爾滋的片段,更刻意地加重攝影機運動的複雜度:不僅僅是隨著阿兵哥旋轉而已,還不時要模仿真正的攝影機它伸縮鏡頭的效果。

想像跟幻覺

有些想像跟幻覺沒有寫實基礎,例如一位裸體女人登上艦艇,她的體積不符常理。她抱起阿兵哥的畫面,反而充滿母性。類似這樣的魔幻寫實畫面不多,因此顯得該場景象徵意義多多。本片有好幾個段落呈現出男性阿兵哥的性幻想(或過度執著性愛的意淫),巨大的裸體女人僅只是最令人難忘的象徵之一:虛虛實實、真假不分的記憶/夢境彼此交錯,教阿兵哥(跟觀眾)一時也難分辨明白。女人抱起阿兵哥的動作,以及阿兵哥趴在女人身體上的模樣,顯現出母性的撫慰跟渴望回到童年的那種依偎。就像也有一位阿兵哥,在生死交錯間回憶起小時候和母親一起在廚房做菜的時光。這樣的想像或幻覺,其實都在追尋心思狀態的「純真」(innocence)。

音樂錄影帶式的影像拼貼

為了轉場跟節奏,本片定時會出現一些類似音樂錄影帶的橋段。如果把這些橋段視成是MV,那麼,影像風格在全片中間就更加顯得無厘頭、不可思議跟充滿諷刺。這樣的橋段純粹是娛樂意義的,會讓觀眾感覺到「酷」──縱使此戰爭畫面其實是製造出很多死人跟屍體。這是不道德的;但卻在嘲諷中顯得很酷。

道德上的意義

所以,動畫跟資料影片的對比,顯得意義深遠。請深思最後一個鏡頭:有一群阿拉伯女人往前方又叫又跑,鏡頭快速地伸展到年輕阿兵哥(也就是導演他自己)的臉上,他的表情顯得慌張失措,不知該如何面對眼前的狀況。如果前面的動畫已經帶給觀眾太「酷」的感覺的話,那麼,接下來的資料影片則帶領觀眾回到真實世界:從娛樂中被搖醒。因此,對阿兵哥來說,他失去了純真歲月,來到殘酷的世界;等於也是他正在經歷一場成年禮。對觀眾來說,我們已經娛樂夠了,最後抵達到省思的階段。如果我們的人性沒在此時覺醒的話,我們很可能就是沒人性。

電影的主旨跟訴求是什麼?

戰爭創傷

本片的前半段著重在服兵役的年輕人經歷過戰爭的心理創傷。死掉的人不可能還活著接受訪談;還活著的人卻都剛好沒變成殘廢,所以侃侃而談戰爭場面的殘酷跟戰後的心理挫折,無人抱怨「因為殘廢、所以人生半毀」。某些戰爭場面相當有臨場感(躲在石頭後面並在夜間游泳那段),足以讓人認同其生死一線間的恐懼。

難民營大屠殺

本片的後半段著重在重構薩布拉(英文:Sabra法文:Sabra)跟夏提拉(英文:Shatila法文:Chatila)大屠殺的經過。薩布拉跟夏提拉是比鄰的巴勒斯坦難民營,位在貝魯特郊區。剛當選黎巴嫩總統的巴席爾․賈梅耶(英文:Bashir Gemayel法文:Bachir Gemayel)是基督教的長槍黨(英文:Phalange;法文:phalangistes),在就職當天被伊斯蘭恐怖份子刺殺;所以長槍黨的基督教民兵找信奉伊斯蘭教的巴勒斯坦難民洩憤、報仇。

呈現經過但不追問元兇

以色列敵視伊斯蘭教,所以在背後支持黎巴嫩長槍黨。薩布拉跟夏提拉的大屠殺,咸認是因為以色列當時的國防部長夏隆(英文:Ariel Sharon
Arik Sharon;法文:Ariel Sharon)縱容造成的。但是,夏隆在二十一世紀一路當上以色列總理(已中風長期),此歷史事件已變成絕對爭議,不可輕率。導演阿黎․佛爾曼把本片當作是自傳電影,不是調查真相的電影,所以本片僅只呈現大屠殺的經過,但沒有給出最新的證據或直接指控前總理夏隆。

歷史教學之用

難以想像一部影片的大成功帶給多少國際觀眾認識薩布拉跟夏提拉的大屠殺。這應歸功「美學化」的工作:透過更能親近觀眾的敘事風格以及國際影展的行銷,本來很可能是一趟既枯燥無味、歷史背景又過度複雜的紀錄片歷程,已變成是藝術手法高明的「劇情長片」,引領觀眾追問人性跟人道問題。所有的戰爭全都是一樣的;所以,本片也間接地質疑「為何而戰」的正當性。尤其以色列 2006 (黎巴嫩) 2008 末到今年初(加薩走廊)又再發動戰爭,本片的意義亦在反省時事。

為什麼叫與巴席爾跳華爾滋?

片中一位阿兵哥 Frenkel,面對敵方狙擊手的射擊,突然拿起一把機槍,起身後漫無方向地瘋狂掃射,步伐像是在跳華爾滋舞動;在他背後,巴席爾․賈梅耶的海報斗大地掛著。這是導演親眼所見的畫面,他難以想像這樣的情景會突然地發生。那位阿兵哥的瘋狂壯舉其實僅只有幾秒鐘而已,但身在現場的導演卻覺得那情景永恆地停住了。於是,導演利用這戲劇性的事件表達(身在戰爭中的)時間意識的扭曲(déformation)。也因為他的處理(美學化),「與巴席爾跳華爾滋」勢必會成為電影史上的一段經典畫面。

為什麼片頭跟片尾互相呼應?

片頭是二十六條狗,片尾是真實的資料畫面,剛好有絕對的對比。二十六條狗是某一位阿兵哥 Boaz 的夢境,他解釋說因為在戰時他總共射殺了二十六條狗,所以這些亡魂二十多年來都會在夢中纏著他、向他吼叫。在夢境中,二十六條狗其實是戰爭罪孽,牠們不僅是跑回來示威,牠們也在影響正常的城市生活。換句話說,以色列這個國家跟所有國民,都會在看似無威脅的環境中突然撞見兇狠的狗魂(戰爭罪孽跟威脅)。以夢境開場,影片就用類似神遊的調性貫穿到底。但是,導演一開始就不希望觀眾覺得戰爭是很英雄化的軍事行動,所以早已有意識地要在最後放上一段資料影片。不管觀眾是否事先知情,等到這段資料影片突然地冒出來,觀眾都還是震驚於見到戰爭的殘酷真相。戰爭不是耍**跟拚戰績(例如電動玩具般打死多少人)的遊戲,戰爭就是人員傷亡,有傷有亡。真實的傷亡的影像,旨在喚醒人性。於是,狗跟死人已不僅是夢境跟真實的對比,而是死人將如同那二十六條狗意在喚醒活人的道德價值。

更詳細的歷史背景簡介,過一陣子會再貼出來。請各位注意:如果沒先作過功課,已經有人在網路上寫文章寫錯第一次黎巴嫩戰爭的起因了。《電影筆記》之導演訪談,請點以下網址:http://blog.yam.com/jostar2/article/16759751

《與巴席爾跳華爾滋》影評前的歷史背景簡介

本帖最後由 淚兒 於 2010/5/14 13:56 編輯

這部幾乎快拿下今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動畫片,如果沒有意外,應該會是我周某人的年度佳片第一名。它的歷史背景稍微有點複雜;就像導演他在拍片的時候他應該就是用以色列人的思維在拍「類劇情長片」,不是同時在拍一部向全世界觀眾簡介該歷史的教育影片;所以,有些他們認為理所當然的歷史脈絡,反而對全世界觀眾來說,並不顯得同樣清晰。
        以下將先從第一次黎巴嫩戰爭的編年開始說起(日月年順序):

04.06.1982
在倫敦暗殺以色列駐英大使 Shlomo ArgovSh. Argov 未死。
06.06.1982
以色列為報復,展開加利利和平行動,入侵黎巴嫩。
25.07.1982
黎巴嫩首都貝魯特被包圍。
23.08.1982
巴席爾․賈梅耶當選黎巴嫩總統。
01.09.1982
國際調停武力掩護下,巴勒斯坦解放組織撤離貝魯特。
10.09.1982
國際調停武力撤離貝魯特。
14.09.1982
巴席爾․賈梅耶被刺殺身亡。
16.09.1982
黎巴嫩長槍黨為報復,進入薩布拉跟夏提拉難民營。
18.09.1982
長槍黨民兵撤離難民營。

關鍵字
加利利和平行動:Opération Paix en Galilée
OLP ──巴勒斯坦解放組織
Les Phalangistes ──黎巴嫩長槍黨黨人
巴席爾賈梅耶 (Bashir Gemayel),長槍黨領袖,基督徒

「加利利」(Galilée) 這一詞跟「伽利略」相同,但是是不同的事。「伽利略」是人名,「加利利」是地區名,位在以色列北方,海港城市海法就是位在此區。根據維基百科說,加利利地區人多阿拉伯人,尤太人可能已經不到一半;這讓我想起以前我在巴黎的時候,因為某聚會的關係,跟某一阿拉伯裔以色列女生交談的經驗。她秀給我看她的身分證,說她的身分證上必須要註明她是巴勒斯坦人、伊斯蘭教徒,讓我有些不可置信──以前無知的我還以為以色列是純種尤太人國家。當然,從身分證上就劃分族群跟宗教,大概也只有以色列這麼複雜的國家才會這樣做吧。

回到編年:以色列軍隊能夠開到別的國家境內開戰,當然都需要藉口;第一次黎巴嫩戰爭是,二○○六年的第二次黎巴嫩戰爭也是(發動此次戰爭的不是夏隆;夏隆當時已經中風),去年底到今年一月攻擊加薩走廊也是。以色列之所以要一直殺到貝魯特,藉口當然是要剷除巴勒斯坦解放組織,他們眼中的恐怖份子。

《與巴席爾跳華爾滋》之所以有些難懂,就在於你如果沒有先作過功課,你就會開始寫錯歷史,而且恐怕還將以訛傳訛。例如,各位自行去搜尋,誰寫說是因為巴席爾賈梅耶被暗殺,才引起第一次黎巴嫩戰爭(而且寫出以上句子的人到底知不知道兩年半前 [ 2006 ] 有所謂的第二次黎巴嫩戰爭?)?誰寫說是因為巴席爾賈梅耶被暗殺,所以以色列軍隊才殺進貝魯特?誰又寫說殺進貝魯特之後,以色列軍隊屠殺薩布拉跟夏提拉難民營的巴勒斯坦難民?


薩布拉跟夏提拉難民營在貝魯特郊區的存在,又是另一番歷史。反正,大致是巴勒斯坦難民逃到黎巴嫩的貝魯特郊區,經年蓋違建、漸漸形成兩個很大的難民營、貧民窟就是。

黎巴嫩長槍黨的創辦人似乎來自埃及;但這不重要,重要地是他們是基督徒。當他們的偶像巴席爾賈梅耶被暗殺後,長槍黨民兵──有一點很奇怪,《與巴席爾跳華爾滋》片中說他們還穿起以色列軍服──他們進入薩布拉跟夏提拉難民營屠殺巴勒斯坦難民洩憤。但問題就是巴勒斯坦難民不是軍人(當然長槍黨民兵也不是軍人),無緣無故,或說在短期間內「有計劃地」殺某某族群的人,這就是「屠殺」(massacre) ──在定義上還不到「種族屠殺」(génocide),如德國納粹或塞爾維亞。

以色列軍隊不是直接屠殺難民的兇手;但在歷史責任上,以色列軍隊的縱容,才會讓薩布拉跟夏提拉的屠殺,時機恰恰好地發生了。所以,才會提出夏隆這名字──當時的國防部長。很怪地是,《與巴席爾跳華爾滋》片中沒直接譯成是「夏隆」,反而用了其他譯名。早在 2004 5 ,我就曾經跟張鐵志說以色列左派又再重提夏隆在薩布拉跟夏提拉的責任;只是,當時我喊不出明確的「薩布拉跟夏提拉」之名罷了。

事實上,《與巴席爾跳華爾滋》片中就有一幕畫出夏隆;但如果沒有人認得出夏隆長怎樣,當然就不知道夏隆也被畫進去了。

Chronologie du Massacre de Sabra et Chatila

04.06.1982
Attentat à Londres contre l'ambassadeur israélien Shlomo
                       
Argov. Shlomo Argov survit, et plus tard il condamnera

l'opération militaire « Paix en Galilée »...

06.06.1982
En riposte, Israël envahit le Liban : « Opération Paix en

Galilée ».

25.07.1982
Beyrouth est encerclé.

23.08.1982
Bachir Gemayel (leader chrétien) est élu président du Liban.

01.09.1982
L'OLP évacue Beyroute sous couvert de la « force d'inter-

position internationale ».

10.09.1982
La force d'interposition internationale quitte Beyroute.

14.09.1982
Bachir Gemayel (appui des israéliens) trouve la mort dans

un attentat.

16.09.1982
En riposte, les Phalangistes (chrétiens) pénètrent dans les

camps de Sabra et Chatila.

18.09.1982
Les Phalangistes se retirent des camps.



http://blog.yam.com/jostar2/article/19669342

【恐怖!】《與巴席爾跳華爾茲》‧Ari Folman ◎伊格言


   以色列導演Ari Folman的動畫作品:《與巴席爾跳華爾滋》。這裡只談電影中的一個意象;同時也是片名的由來──與巴席爾跳華爾滋。

背景是這樣的。以色列士兵開進貝魯特,在大街上遭到來自兩旁高樓的狙擊。士兵們力圖還擊,遂就地尋求掩蔽,在掩蔽之後或架機槍、或持步槍予以還擊。一陣亂打之後,士兵佛倫克嫌手中步槍用來頗不順手(他平時用慣了機槍),遂向一旁同袍商借機槍。同袍的反應頗為理所當然:你神經病啊,趕快打,現在哪有時間換武器!佛倫克不死心,遂將機槍硬搶過來,同時不知為何,突然福至心靈,離開掩體,衝上大街,手持機槍自體旋轉,向四周漫無目的地開槍掃射。或者由於那機槍之後座力、或者由於佛倫克天生的平衡感,那掃射的步伐,其前進、踏步、旋身、頓挫蹎躓,竟似一曲華爾滋。而巨幅巴席爾肖像正在瘋狂開槍的士兵身後,遠望之宛如佛倫克正與巴席爾共舞……

與巴席爾跳華爾滋。巴席爾是誰?巴席爾是以色列入侵黎巴嫩後支持的基督教長槍黨領袖,於順利當選總統後(以色列的傀儡?)遭伊斯蘭恐怖份子刺殺身亡。基督教長槍黨為報復此次刺殺,遂容許長槍黨民兵開進兩處巴勒斯坦難民聚居的難民營,大肆屠殺其中平民。而以色列政府則採取默許態度,坐視不管。

電影開始於一場追尋:曾參戰的主角(以色列士兵Ari Folman)意圖追尋自己失去的記憶。而在影片的後半段,在主角禁忌的經驗略顯眉目之後,敘事則漸漸聚焦在那場難民營的大屠殺之上。嚴格說來,「與巴席爾跳華爾滋」的情節,其實並不直接相關於那場大屠殺。然而我要說的是,「與巴席爾跳華爾滋」是個可怖的意象;因為它呈現了人的深沉與巨大

一個士兵何以居然在槍林彈雨中離開掩蔽,獨自一人跳起了華爾滋?合理推斷,這當然是個心神喪失的時刻。既是心神喪失,我們其實無從客觀推斷佛倫克的心中究竟有著什麼樣的情緒在滾燙沸騰。他可能感覺焦躁。他可能(在某個神啟的瞬刻)突然領悟了戰爭的荒謬與徒勞。他可能悲哀、無力、自咎,意圖尋死。他的心中也可能瀰漫著巨大的仇恨,意圖還擊,只是技術上無法清楚辨別敵人的狙擊來自何方。或者,他在炫技?逞英雄?他在歡慶親愛的機槍重回己手?他在向同袍示範正確的機槍使用法?或者他只是人機一體,像一個自戀的爵士樂手自矜於其指法,搖頭晃腦,無可救藥地沈醉於自己變化多端的音色表現之中?

我們無法判斷。根據電影所述,其時巴席爾肖像遍布貝魯特街頭,隨處可見。這裡我們似乎聞到一絲極權主義的味道。巴席爾象徵一個意圖將個人盡數收編其中的意識形態(或政治理想),而作為故事背景的戰爭,多數則來自於不同意識形態之間的衝突。「戰爭」當然也是個意圖收編個人的龐大組織。然而在意外的華爾滋開始的那一刻,我看見「人」開始脫隊。
自行伍中脫隊。自無處不在的意識形態(無處不在的巴席爾)中脫隊。自政治理想中脫隊。自戰爭中脫隊。「人」本身同時也自焦躁中脫隊、自還擊中脫隊、自仇恨中脫隊、自對戰爭之荒謬的領悟中脫隊、自對技藝的純粹崇敬中脫隊──因為所有這些可能性同時存在於士兵佛倫克的心中,是以我們反而可說,於其心中,什麼也不是。在那一刻,「人」深沉無比、巨大無比。正是在心神喪失的瞬間,作為一奇妙之造物,我們得以窺見「人」的某些可能性;而這些可能性(「存在」的可能性),不為人所知,難以理解,也幾乎無從解釋。

戰爭當然是荒謬的。因意識形態而殺人當然是荒謬的。因意識形態或偏見而發起戰爭,驅遣一群人至一陌生之地殺光另一群素不相識之人,當然是荒謬的。戰爭的所有細節無一不荒謬。這點我們在藝術作品中可能也看得很多了。電影末尾,動畫忽而剪接至真實紀錄片片段,巴勒斯坦婦人的惶惑與哀嚎令人不忍卒睹。無可否認,這是個令人震撼的設計(雖則我個人以為還是有些許不自然,但整體效果而言確實令人震撼);然而以上述觀點而言,「與巴席爾跳華爾滋」的意象,其深沉可能還在此一令人震撼的設計之上。《與》片不是一部沒有缺點的影片──動畫技術似乎仍有小問題(某些人物的細微動作顯得遲滯而僵硬)、某些場景切換在節奏上也似乎有些突兀;然而貝魯特街頭的機槍之舞一旦出現,所有的缺點也都變得微小且可忍受了。以戰爭的荒謬為支點(「支點」的意思是,根本不把戰爭的荒謬放在眼裡,就只是作為一個攀向更高處的借力物),它深入其中、引體向上,深刻再現了一個更為核心的問題,那凌駕於戰爭的荒謬之上的另一層壓倒性之荒謬──那是「人」的存在,「人」的深沉與巨大,「人」的不可解

這是一項值得我們起立鼓掌的藝術成就。一部恐怖的作品。

http://blog.chinatimes.com/egoyanzheng/archive/2009/03/08/382692.html
阿水 ,你係米想看呀

http://www3.cinema.com.hk/revamp/html/list_detail.php?lang=c&movie_id=4527

                          
                                                                                                                                                                                                                                
與魔共舞'
                          
                          13-06-2010上映
                          
                                                                                  故事簡介

                          通過回憶、夢魘、訪問,Ari Folman嘗試整理出一張較完整的戰事地圖,嘗試去理解1982年自己親身參與過的以色列黎巴嫩戰事,嘗試去判斷在當年的屠殺巴勒斯坦人事件中,以色列軍隊的袖手旁觀可否被等同幫凶。戰爭處處不同處處一樣,動畫形式沒有減褐真實感,反而更活靈活現抑在腦海廿多年的片段。

同埋加映: inDPanda shorts
《大雨一直下》
導演:伊凡馬思莫夫/俄羅斯/2007/7’45’’
風暴來襲舒適的高山河谷,對當地的小象和其他山上居民來說,製造了無數大小麻煩。
                           
                            導演 : Ari Folman
                            演員 : Ron Ben-Yishai, Ronny Dayag, Ari Folman
                            片長 :                                                                                 90 分鐘                                   
                            級數 : ---
                            語言 : 希伯來語 (中英文字幕)
本帖最後由 dior13dior13 於 2010/1/16 06:08 編輯

攻殼機動隊ghost in the shell 2
http://exchristian.hk/forum/viewthread.php?tid=3803&extra=page%3D5



攻殼機動隊ghost in the shell 2 innocence
http://www.youtube.com/watch?v=c6fg4GVqpAk
PIL - This Is Not A Love Song


Zeev Tene: Germans -זאב טנא: גרמנים


בוקר טוב עולם-ז'קו אייזנברג שרון הולצמן


צילום בחדרי חדרים-למבוגרים בלבד



Closed Zone Yoni Goodman
第五次中東戰爭,又稱黎巴嫩戰爭,爆發於1982年6月6日。以色列借口其駐英國大使被巴勒斯坦武裝暗殺,出動陸海空軍10萬多部隊,對黎巴嫩境內的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和敘利亞軍隊發動了大規模的進攻,幾天時間就佔領了黎巴嫩的南半部。

這次戰爭是巴勒斯坦問題的延續,以色列發動戰爭的主要目的是消滅巴勒斯坦解放組織,企圖在黎巴嫩建立一個親以政權,趕走敘利亞在黎駐軍。
http://en.wikipedia.org/wiki/1982_Lebanon_War


  1982年6月6日,以色列借口其驻英国大使被巴勒斯坦游击队刺杀,而出动陆海空军10万多人,对黎巴嫩境内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游击队和叙利亚驻军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只用了几天时间,就占领了黎巴嫩的半壁江山。这是死四次中东战争以来,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之间最大的一次战争,称为“第五次中东战争”。


  战争背景黎以战争的起因,总的说来,仍是巴勒斯坦问题争端的继续。以色列入侵
黎巴
嫩的主要目的是消灭巴勒斯坦解放组织,谋求在黎巴嫩境内建立一个亲以政权,挤走叙利亚在黎巴嫩的驻军。

  巴勒斯坦人为了建立一个自己的国家,于1964年5月成立了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并展开了同以色列的战争。巴解游击队的基地设周围的阿拉伯国家,主要设在叙利亚和黎巴嫩等国。1970年,巴解总部和所领导的游击队主力由约旦进驻黎巴嫩,后来又直接介入黎巴嫩国内斗争,扶植和武装伊斯兰势力,打击亲以的基督教势力,逐步控制了黎巴嫩南部和首都贝鲁特地区,成为“国中之国”。并构筑军事设施,不时地向以色列北部地区出击和炮轰,尤其是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巴解游击队协助埃及、叙利亚部队,展开游击战,袭击以军基地、仓库和雷达站等军事设施。成为以色列的心腹之患。

  1982年,以色列觉得时机以到:首先,英阿马岛战争爆发,成为国际上关注的焦点;其次,两伊战争继续进行,两国无暇他顾,支持伊朗和支持伊拉克的阿拉伯国家存在矛盾,阿拉伯世界内部已四分五裂;第三,战争中可能支持和配合巴解的叙利亚国内形势不稳定,且巴、叙间也有矛盾;第四,可以利用黎巴嫩境内的亲以势力——基督教武装;第五,归还西奈半岛后,埃、以已达成和解,埃及不会介入战争。

  战前各方军事力量

  一、黎巴嫩境内的武装力量1、巴解武装力量巴解武装力量主要是巴解游击队,共约2.5万人(其中野战部队6000人),编为50个营,坦克300辆,装甲车300辆及各种火炮1100门。

  主要兵力分布:贝鲁特西区约6000人,南部各据点共约8000人,贝卡谷地约5000人,其余部署在黎巴嫩北部。巴解游击队在黎南部有400余座仓库,储备了大量武器、弹药和其它军用物资。

  2、驻黎巴嫩的叙利亚军队2个装甲旅、2个机械化步兵旅和1个突击营及防空部队,共计30000人。战争爆发后,又投入4个旅,使总兵力达到46000人,坦克900辆,装甲车600辆,飞机350架。

  主力部队部属在贝卡谷地、杰津地区和舒夫山区。部分兵力驻在贝鲁特西区、特里波利和贝鲁特至大马士革战略公路沿线主要城镇。

  3、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由法国、荷兰、挪威、斐济、尼泊尔的军队组成,共7000人,驻守在黎以共同边界。

  4、黎政府军和各武装力量黎政府军共23700多人,编有1个机械化步兵旅、1个武装侦察营、9个步兵营、1个炮兵营,各种装甲车辆200余辆、火炮230门。此外,还装备有“米兰”、“陶”式反坦克导弹。主要驻守在贝鲁特东区和黎西北部的部分地区。

  黎国内除政府军外,还有40余支武装力量,主要有:(1)、穆斯林派武装什叶派、德鲁兹派、逊尼派,共有脱产武装人员20000人左右,它们与基督教长枪党对立。

  (2)、哈达德民兵一支亲以力量,约有36000人,配置在黎以边界的黎方8—10公里地带。

  (3)、基督教长枪党民兵由贝希尔.杰马耶勒领导,有40000余人,驻在贝鲁特东区,贝鲁特至大马士革公路以北和黎巴嫩西北部地区。

  二、以色列军队参战部队15个旅,10万余人,坦克1500辆,装甲车1500辆,飞机400架,舰船20余艘。

  战争经过

  第一阶段(6月4日—13日),以色列发动全面进攻,巴解、叙军遭沉重打击,以军包围贝鲁特西区。

  6月4日,以色列出动飞机空袭贝鲁特和黎南部巴解游击队基地。

  6月6日11时,以军出动4个旅约2万余人,经过长达5小时的炮兵和航空兵火力准备后,在武装直升机和海、空军及炮兵火力支援下,在宽达53公里的正面上,分西、中、东三路向巴解游击队发动突然进攻。

  1、地面部队的进攻西路是以军的主攻方向,先后投入了5个多旅的兵力,第一梯队以两个装甲旅,有坦克和装甲车各200辆,从纳哈里亚、鲁什哈尼克拉地区出发,在纳库腊、宾特朱拜勒通过哈达德民兵和联合国部队控制区,于6日下午包围了苏尔,在空降兵和登陆部队协同下以及黎巴嫩哈达德民兵配合下发起攻城战斗,当夜进行巷战,遭到巴解游击队的顽强抵抗。第二梯队两个旅(一个装甲旅和一个机械化旅)于18时进入战斗,其中一个旅向东开进,配合中路行动;一个旅向北开进,围剿利塔尼河以南的巴解游击队。8日,以军第三梯队进入战斗,继续向北进攻,包围达穆尔,但在该市以南,距离贝鲁特仅19公里的萨阿迪亚地区遭到巴解游击队的顽强抵抗,北进受阻。9日,西路以军占领西顿、达穆尔,并以一个营的兵力在哈尔达登陆。巴解武装在从达穆尔撤退知炸毁了桥梁。10日,以军共6个旅,3.5万人,300余辆坦克,在基督教右翼民兵从北面配合下,对贝鲁特实施大包围,并轮番轰炸贝鲁特西区和南郊国际机场,以军的舰艇从海上封锁了贝鲁特。巴解大力加强贝鲁特西区的防御,并在国际机场、哈尔达地区击退以军进攻,巴解武装在达穆尔附近击毙以军前线总指挥、副总参谋长耶库蒂尔.亚当少将。11日,以军主力进抵贝鲁特国际机场附近,另一部分与叙利亚军队战斗,叙利亚为与巴解协商,在巴解处于极端困难时,按以色列的条件宣布与以停火,于当地时间12时停火生效。此后,叙、以停停打打,12日,以军继续向贝鲁特南郊巴解阵地进攻,遭到巴解武装的顽强抵抗,格林威治时间19时,以、巴停火生效。7个小时后,双方又开火。13日,以军进入贝鲁特东区,随即,以军在长枪党民兵配合下,把巴解游击队约8000人包围在贝鲁特西区和南部。

  中路为助攻方向,以军第一个梯队一个旅于6日上午从谢莫拉地区出发,越过哈尔达利,包围了沙吉夫堡,主力纳巴提亚进攻,当日下午,以军开始强攻沙吉夫堡,于7日拂晓攻克。第二梯队一个装甲旅进入战斗,在伞兵配合下围攻纳巴提亚,7日9时攻入市内,小股兵力与巴解游击队展开巷战,主力继续向北推进,当日前出至杰津地区。在东路以军配合下,攻占杰津城后,又兵分两路,一路向西,参加围攻扎赫拉尼和赛伊达;一路向北,进攻舒夫地区叙利亚装甲部队,在该地与叙利亚军队展开一场坦克战。叙军损失坦克150辆。9日,以军在阿因达拉附近空降。地面部队在空降兵的配合下攻占了阿因达拉,进而控制了贝鲁特——大马士革的公路。

  东路为牵制方向,以军第一梯队一个装甲旅,向谢巴发起进攻,尔后,向贝卡谷地发展进攻,牵制和监视该方向,并切断巴解游击队和叙军的联系。7日,第一梯队攻占谢巴后,第二梯队进入交战,向哈斯亚巴发起进攻,得手后,在拉西亚、考卡巴等地向叙利亚防御阵地发起进攻。8日,攻占拉西亚、考卡巴城镇后,沿贝卡谷地西侧北进,直指贝鲁特——大马士革公路末段,企图切断叙军退路和阻击增援。10日,以军同叙军在卡鲁恩湖以东地区激战,歼灭叙军一个装甲旅。9—11日,叙利亚在战斗中有损失了坦克约150辆。

  2、贝卡谷地的空战

  以色列为夺取制空权,决定对叙利亚设在贝卡谷地的导弹基地进行袭击,以消灭其防空能力。这也是以军入侵黎巴嫩的主要目的之一。

  贝卡谷地位于黎巴嫩东部靠近叙利亚边境地区,是一块由南向北的狭长地带,谷地两侧高山连绵,地势险要,驻黎叙军的地面部队主力部署在这里。为保护这支部队免受以色列空袭,叙利亚从1981年5月开始,在贝卡谷地部署了以萨姆—6导弹为主要装备的防空部队。

  6月9日下午2时左右,以军出动96架F—15、F—16战斗机进行高空掩护,在E—2C预警机的指挥下,用F—4、A—4攻击机对贝卡谷地的导弹基地进行了猛烈轰炸。

  叙军得知以军空袭,从国内各地紧急出动了60余架米格—21和米格—23战斗机,云集贝卡,同以军展开空战,由于以军实施了电子干扰,使叙军飞机起飞后与地面失去联络,防空导弹发射后也失去控制,以军飞行员素质和装备都比叙利亚空军好,在空中处与主动。而叙空军战术呆板,且过分依赖地面指挥所指挥,结果在空中被动挨打。第一天空战结果,以军摧毁叙利亚防空导弹连阵地19个,击落叙机29架。10日,以军又出动92架各型飞机空袭叙军黎巴嫩指挥所及附近的防空导弹基地,叙军起飞52架飞机迎战,结果又被击落25架,7个防空导弹连被毁。使叙利亚在贝卡谷地经营10余年,耗资20亿美圆的防空体系毁于一旦,而以色列仅损失飞机10架,其中无人驾驶飞机和直升机6架。

  以军仅用了8天时间(6月6日—13日),向前推进了90余公里,占领黎巴嫩领土约3000千平方公里,摧毁了巴解游击队在黎南部的全部基地,消灭了巴解大量有生力量,缴获了巴解在黎南部的全部仓库,并将巴解总部机关2000人和武装人员5000人包围在贝鲁特西区及南部,同时,给叙军以沉重的打击。

  第二阶段(6月14日—9月15日),巴解撤出贝鲁特西区,以军获胜。

  6月14日,以军经过激战,控制了国际机场的跑道,16日,以军在长枪党民兵配合下,攻占了控制机场的重要据点——理学院大楼。17日,以军炮击国际机场和附近地区,控制了哈迪勒国际机场,进一步压缩了对巴解总部的包围。18日,以军宣布对被围巴解停火,但要求其放下武器,撤出贝鲁特,这一要求遭到巴解的拒绝。22日,以军又对叙军发起进攻,并占领了哈姆敦,迫使叙军后撤,从而严密地控制了贝鲁特西区。

  从6月26日起,以军继续加强包围贝鲁特西区的兵力和对叙军的防御,至7月18日,包围贝鲁特西区的兵力增加到7个旅约3.5万人,坦克约700辆,大口径火炮约710门。试图以军事压力配合政治谈判,迫使巴解组织撤离贝鲁特西区。

  6月27日,联大第七次紧急特别会议通过决议,要求以色列立即停火,并无条件从黎巴嫩撤军。这时,巴解组织为保存实力,同意撤离贝鲁特西区。28日,巴解组织向以色列提出了撤出黎巴嫩的三个条件:(1)、以军从贝鲁特南部后撤5公里;(2)、在黎巴嫩军队中保留一支象征性的巴勒斯坦军事单位;(3)在贝鲁特保留巴解组织的政治结构。以色列拒绝了这三个条件,要求巴解组织有关团体必须向黎军缴械,所有巴解成员撤出贝鲁特和黎巴嫩。7月6日,巴解组织拒绝由美军护送撤离,要求在贝鲁特部署多国和平部队护送巴解武装安全撤离。8月1日,以军攻占了国际机场,4日进至贝鲁特西区博物馆地区,5日,包围了巴解总部大楼,6日空袭了巴解总部大楼,此间,以军还空袭了贝卡谷地。

  8月12日,巴解宣布愿意撤出贝鲁特西区,从8月21日——9月1日,巴解总部和游击队12000余人,先后由贝鲁特西区撤至约旦、伊拉克、突尼斯、苏丹、叙利亚、阿尔及利亚、南也门和北也门8个阿拉伯国家;驻贝鲁特西区的25000名叙军士兵也于8月30日和9月1日撤往贝卡谷地。21——25日,多国部队的法、美、意士兵分批抵达贝鲁特,执行监护巴解和叙军撤出贝鲁特西区的任务。9月10——13日,多国部队也相继撤离了黎巴嫩。

  9月15日,以军以黎总统贝希尔.杰马耶勒遇害为由,进驻贝鲁特西区。在国际舆论的压力下,9月29日,以军撤离,有多国和平部队返回贝鲁特西区维持秩序。但大批以军仍占据在此。经过长达5个月的谈判后,黎以签定了撤军协议。但叙利亚、巴解都反对这一协议,协议被废止。此后,以军单方面分批从黎撤军。

  在这场战争中,巴解盐碱地伤亡3000余人,被击毁坦克100余辆,火炮500门,400多座秘密仓库被占领。叙利亚军队伤亡1000余人,损失坦克400余辆,飞机58架。

http://jczs.news.sina.com.cn/2006-07-19/1501384681.html
本帖最後由 淚兒 於 2010/5/14 13:51 編輯

Boaz and the dogs downtempo



Ari Folman presents his film "Waltz with Bashir,"


阿黎․佛爾曼 (Ari Folman) 的專訪(上)
http://blog.yam.com/jostar2/article/16759751
《電影筆記》阿黎佛爾曼 (Ari Folman) 的專訪,由厄堅尼歐․亨吉 (Eugenio Renzi) 跟艾黎爾․史懷哲 (Ariel Schweitzer) 發問。有點長,我先分成兩部分。讓我們來看看。


        《電影筆記》:談談您的經歷?

佛爾曼
:我是拍紀錄片起家的。我在特拉維夫大學的畢業製作是一九九一年的《舒服的麻木》(Comfortably Numb),側寫第一次的波斯灣戰爭,也談到以色列人怎麼樣以,有的時候真的是以很天真的方式,來對抗可能會爆發的化學武器攻擊。然後,我為幾個以色列的電視台頻道工作,拍攝了很多的報導短片,談在佔領區內第二次「因堤伐撻」(Intifada) 爆發之前跟在那段很長的時間內的政治局勢。(譯註我將 Intifada 音譯成『因堤伐撻』,原意是指『起義』、『揭身反抗』;第一次『因堤伐撻』事起一九八七年,又被稱為『石頭戰』,指巴勒斯坦人因為沒有軍火武器,所以就隨身撿拾石頭攻擊以色列軍人的衝突;第二次『因堤伐撻』是在二○○○年九月二十九號爆發。)一九九六年,我執導我的第一部劇情長片,《聖可拉哈》(Sainte Clara),改編自捷克作家帕維寇胡 (Pavel Kohout) 的一本小說;影片曾入選柏林影展。二○○一年的時候,我執導第二部劇情長片,《以色列製造》(Made in Israel),算是一種未來主義式的故事,講緝捕最後一個仍活在世上的納粹軍官的故事,是黑白片、非常非常風格化,雖然賣得不算好,但我依舊非常喜歡這作品。這次商業上的挫敗讓我學到一件事:我們永遠不可能讓所有人都來喜歡我們的東西,所以,我們必須要去做我們真正想要去做的事,不要事先考慮假設出來的觀眾的跟影評人他們的口味如何。

《電影筆記》
:您是怎麼樣突然想要用動畫來創作?

佛爾曼
:二○○四年,當時我要為電視拍一系列的以愛情為主題的紀錄片。在每一集的片頭,都會是好幾分鐘的動畫,我們可看到有好幾位科學家提出理論分析道德觀跟愛情彼此之間的關係的發展。我真的被動畫能夠提供的創意自由吸引進去,特別是這麼多年下來我一直都在拍紀錄片、拍政治報導短片,我完全都得依賴我所拍攝的人(才能拍片),有的時候我甚至成為被他們操弄的對象……我真的也很累了,永遠不停止地在找很情緒性的發言跟獨家新聞。所以,我從內心開始渴望用不同的方法來處理紀錄片;然後,動畫呢,它看起來像是很主觀的創作,它就能夠提供給我從傳統的紀錄片的約束中解放出來的可能性。

《電影筆記》
《和巴席爾跳華爾滋》是非常獨特的一部影片,在製作的時候,您是否遇上什麼困難?

佛爾曼
:首先,我創立了我自己的製片公司,Bridgit Folman Film Gang,這其實跟尤尼古德曼 (Yoni Goodman) 他所領導的動畫公司有點關聯。談到資金來源的問題,我承認說用動畫的方式來拍紀錄片,這點子比這影片它本身的政治主題更加讓人害怕。除了「藝文台」(Arte) 之外,沒有任何一家電視台願意支持我們。(譯註藝文台是法、德合資的文化電視頻道,既是無線電視台、也可經由有線電視收視。該台位在法國的史特拉斯堡,過一條河即是德國。該台工作人員多為法國人、德國人,幾乎都能以法文、德文雙語溝通。)全世界我問過三十八個電視頻道,希望他們能投資我們。然後,我永遠只得到同一個答案(回問):為什麼要用動畫拍?看到電視頻道看待紀錄片的視見竟然是如此地規格化、封閉、腐爛,真是讓人捶心肝呀。很不幸,這種既定的方式阻止紀錄片再繼續發展,因為有很多很有才華的導演們,就是因為跟出錢的那一方處得不好,然後,我這樣說,他們真的是被閹割了。

《電影筆記》
:影片是怎樣發展起來的?

佛爾曼
:第一階段是要做功課,研究黎巴嫩戰爭,而且最主要的是薩布拉 (Sabra) 跟夏提拉 (Chatila) 這兩地的屠殺事件。這時間花了一年。慢慢地,我才瞭解到,我其實更想專注在我在這場戰爭中的私人經歷,所以我就開始寫劇本,一邊寫、一邊還拍攝訪問帶,我都採訪在戰時我連隊上的伙伴。

《電影筆記》
:那,怎麼會用到動畫?

佛爾曼
:這是挖掘到某種東西的一個過程,也是永遠不斷在尋求創新的過程中的產物,因為在此之前,好像沒有教科書教你說要怎麼樣拍這種類型的影片。在《和巴席爾跳華爾滋》片中,有七個角色是根據實際上真正存有的人設計出來的,另外有兩個角色是憑空創造出來的。我們執導了一部九分鐘的動畫短片當作是試拍帶,根據我寫的劇本以及我拍的採訪錄影畫面 (video) 拍出來的。從這部短片出發,我們開始為長片規劃分鏡跟分場。

接著下來的動畫工作,視覺上是以訪談畫面為基礎,然後也包含一些資料圖片,尤其是從新聞通訊社找到的新聞攝影照片,以及從網路上能找得到的照片。我們的工作方法,跟李察
林克雷特 (Richard Linklater) 的《心機掃瞄》(A Scanner Darkly) 其所使用的技術是不太一樣的,因為他的影片是直接從真實影片轉換而成的,根據我的理解其實這就是很冷的一種處理,把真實影像轉換成動畫影像。在我的影片裡面,真實影像跟資料照片僅只是一個創意工作的起始點而已,因為我讓動畫師們享有更大的自由空間跟想像空間。

《電影筆記》
:影片的敘事灑滿很多很有詩意的片段,尤其是華爾滋那場景,這場景給了影片片名。

佛爾曼
:當我們先引進一位退伍阿兵哥他在耍功夫的畫面的時候,他的那種很戰士一般的姿勢就已經先預告接下來會有一段華爾滋:他「跟著」巴席爾賈梅耶 (Bachir Gemayel) 總統的海報「一起」跳舞。這些很「詩意」的片刻,如你們所說,構成我思考「應該要怎麼樣再現這場戰爭」的成分。再精確一點地說,華爾滋的場景,其目的在呈現:正在戰鬥的時候,時間是怎麼樣變形了 (comment... le temps est déformé)。我不知道我的同袍在槍戰中待了多少時間;誰能夠說呢?我呢,當時我在那邊,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說。當然啦,整個過程不會超過五到十秒鐘。我想呈現給觀眾看到的,是人在那兒的軍人他所看到的景象,在馬路中央永恆地停留了一段時間的人他眼睛之所見,在敵方狙擊手的槍火下舞動跟射擊他自己的槍。這就是本片的觀點。我不想用抽象的方式重新製造那個現實,我只想敘述那些阿兵哥們的知覺,他們是真正地待在那現場過。為了這個很關鍵的原因,我選擇動畫的形式,因為動畫能夠很容易地從一個面向跑到另外一個面向。

《電影筆記》
:所以這就是您自己的戰爭經驗嗎?您是否感覺到說,我們很缺黎巴嫩戰爭的影像?(下圖為阿黎佛爾曼參加二○○八坎城影展時)



佛爾曼
:的確,我就是要給觀眾看一些戰爭影像。最主要的目標,絕對要避免把軍事生活描寫得很英雄化。在什麼都不是的地方保持前進的裝甲車,以及這些不知道他們身處何處的年輕男人,也不知道為什麼他們就是在那兒,他們面對看不見的敵人就只能是無分日夜地向他們開槍而已:這就是我眼睛所看到的戰爭。在我周圍,所有的人都跟我一樣全都參與了侵略跟佔領黎巴嫩的戰爭。所有的人都在這些裝甲兵身上看到他們自己,所有的人都說:戰爭就是這樣。

我把《和巴席爾跳華爾滋》建造成像是一個「旅遊」
(trip),以迷幻藥的意義來看。我們花了很多時間跟精力希望能夠從第一個有很多狗的鏡頭開始,觀眾就能夠馬上進入一個由毒品曲解出來的想像世界。光是為了錄有很多狗的開場,我們就用了九十八條音軌。但,這有另外一個危險:觀眾會在旅途上、音樂中、美麗的影像中迷失他們自己(以上在《電影筆記》 29 頁;以下在第 30 ),忘記了大屠殺的事。這也是為什麼我一開始就知道這部片必須要用紀錄片的影像來作收尾。在結尾的時候,要搖醒還在旅遊中的觀眾,讓他們看看很嚇人的影像。

《電影筆記》
:有一部片,在整體上,很像您的影片;那就是布萊恩狄帕瑪 (Brian De Palma) 的《紅色標記》(Redacted)。您看過了嗎?

佛爾曼
:還沒有。

《電影筆記》
:它的劇本,是根據一些美國大兵在伊拉克拍下來的影片而來,這些影片被放到 YouTube 上,被導演看到。這部片是關於這些影片的紀錄片,但也是關於伊拉克戰爭的一部劇情長片。很讓人驚訝的是,《紅色標記》就跟《和巴席爾跳華爾滋》一樣突然改變了素材:本來是劇情片,但轉變成一系列在伊拉克戰爭中拍攝的靜態照片(大部分都是)。《和巴席爾跳華爾滋》則是用紀錄片的影像,顯示出薩布拉 (Sabra) 跟夏提拉 (Chatila) 這兩地被倒塌的建築物的殘骸堆積壓住的屍體。

佛爾曼
:根據你們的敘述,我可以想像得出來狄帕瑪跟我都有同樣的反軍事主義的視見 (vision)。但我也認為,我們的影片嘗試要顯示出來的真實,比較不像是這些戰爭的真實 (réalité de la guerre),反而比較像是「戰爭影像的制度」的真實 (réalité du régime des images de guerre)

至於資料圖片,對我來說是從一開始我就希望是這個樣子作收尾,因為我要讓觀眾對大屠殺的恐怖更加深印象,而且要避開這種恐怖它的本質的所有模糊地帶:我們已經不再是身處在一部動畫影片裡面,也不是在一部劇情長片裡面,而是真真確確處在一個真實的往日。這個比較具有教育意味的層面,我視之為是更加地必要,因為本片將會在很多個國家放映,而那些國家的觀眾不見得已經對近東的政治事件有很深入的認識(譯註法國人所謂的『近東』,即是亞洲極西部,亦即是美國人所說的『中東』):所以,把基督教徒民兵犯下的大屠殺
──當然以色列也算是共犯之一──把大屠殺的殘酷現實呈現出來,當然就是很重要的事。


Soundtrack



'Horrors of war' through Israeli eyes- 5 Dec 08


阿黎․佛爾曼 (Ari Folman) 的專訪(完整版)

《電影筆記》:要怎麼定義《和巴席爾跳華爾滋》這部片呢?

佛爾曼
:不該是由我來定義它。在坎城的時候,大家說這部片是動畫式的紀錄片。在以色列,我將本片報名以色列電影學院影片競賽,報名的單元是「劇情片」。我希望這部片至少能夠為各個類型的定義增加更多的彈性,為擴張每一個類型的邊界作出一些貢獻。



(周星星說明:原先故意漏譯一段,至今才補譯完。請先閱讀上面的上篇,再閱讀本篇,全套就是完整版。別的地方,都還是漏譯一段的未完整版。)

        《電影筆記》:從什麼角度看,這會是一部很自傳的影片?您個人的記憶以及以色列這個國家的集體記憶,彼此之間是什麼關係?

佛爾曼
:整部片全部都是我的自傳。它的出發點是一件很特別的事件:當我四十歲的時候,我決定轉換人生跑道,因為不想再因為當備役軍人再執行我的兵役。所以,我跑去看軍醫的心理醫生,跟他談論我以前的軍事生活。很自然地,我首先會提到黎巴嫩戰爭,然後,這時我才瞭解到我是把這整個戰爭經驗全翻過來又再複習一遍,畢竟這二十二年來我從未跟人談過這些事。於是,我決定要找找我以前連上的伙伴,而且我在他們那兒也發現到一模一樣的事(譯註指從不談論這場戰爭但又一下子把往事重新翻出來)。這並非真的是失憶症,其實比較像是跟我們的日常生活相當不同的一個主題;或許在經歷過這種創傷之後,這才是能夠讓我們回到正常生活的方法。這種重翻往事的現象,其實也就是以色列的集體歷史的一部分:在「大浩劫」(la Shoah) 之後,而且經過了這麼多年,我們一直避免再談論集中營的事,就好像這件事是個禁忌一樣。(譯註『大浩劫』(Shoah) 是希伯來文,專門指德國納粹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大屠殺尤太人這場大浩劫。



《電影筆記》
:在一九八○年代跟一九九○年代拍攝的關於黎巴嫩戰爭的以色列影片,像是哈伊姆․布札格洛 (Haim Bouzaglo)
的《櫻桃的季節》(La Saison des cerises, 1991)、艾朗․黎克里斯 (Eran Riklis)
的《世界盃冠軍賽》(Cup Final, 1991),跟你們的比較新的談同一場黎巴嫩戰爭的影片,像是您的這一部片以及約瑟夫․席達 (Joseph Cedar)
的《前陷風暴》(Beaufort, 2007),兩代之間有些什麼差別?

佛爾曼
一九八○到一九九○年代拍的影片,是直接跟立即地針對那場戰爭以及介入的政治力加以控訴。當今的影片,觸及的比較是戰爭後的創傷這一面,以及戰爭帶給阿兵哥的心理衝擊。這主題是要讓時間層面成為必要,我們才能全套地衡量這個主題。

此外,黎巴嫩戰爭是以色列主導的第一場並非是防禦性的戰爭。這是我的國家第一次計畫好要突擊侵佔鄰國的戰爭。照這樣看,打從一開始,這場紛爭已經引起很多軍人抱持疑慮,質疑這戰爭的政治道義跟道德道義何在;尤其,在薩布拉
(Sabra) 跟夏提拉 (Chatila) 這兩地的屠殺之後,這樣的疑慮更加明顯。所以,這就是其中的一個理由視黎巴嫩戰爭是一件造成創傷的事件,不單獨指身為獨立個體的阿兵哥們,也是對以色列這一個國家造成集體的創傷。

《電影筆記》
:有哪些戰爭片,讓您覺得印象很深刻?

佛爾曼
:我最主要是被那些「真正」參加過戰爭的導演(例如山姆富勒 (Samuel Fuller))拍過的戰爭片影響很多,這些片被一種解除迷思的視見 (vision) 浸透,而非把戰爭英雄化起來。這些導演用日常生活來表現出戰爭:等待,無聊,體力上的支出,疲憊,汗水,混亂一片。我一直有個感覺,那些沒參加過戰爭的導演,柯波拉 (F.F. Coppola) 也是,都被戰爭的奇觀迷惑住了,他們真有點愛上他們自己拍出來的影像。我是盡可能要避開這種戰爭的「很光榮的」影像。此外,我也受一些我年輕的時候看過的影片(一九七○年代)啟發,這些影片有的時候是以一種很喜劇的方式來處理戰爭的荒謬性,以及戰爭比較超現實的面向,跟戰爭的瘋狂:這些影片大致是《外科醫生》(M.A.S.H.)、《二十二支隊》(Catch-22)、《第五號屠宰場》(Abattoir 5)

《電影筆記》
:您對二○○六年第二次發生的黎巴嫩戰爭,是持什麼態度?

佛爾曼
:我反對這次的戰爭,我認為這次的戰爭完完全全沒理由被證明是正當,根本就是荒謬的、不道德的。當時我真有「好像曾經見過」的感覺:那些城市、小村莊,全都是我曾經參加過的第一次黎巴嫩戰爭的發生地;當我發覺我們什麼教訓都沒有從中學到時,我整個人都軟了:我們正在重犯一九八二年一模一樣的過錯。我唯一能做的一件事,就是抗議,並且在巴黎正在舉辦阿拉伯電影雙年展的時候,跟著一些以色列導演簽署和黎巴嫩人民團結在一起的聲明;後來這件事在以色列引起規模非常大的公眾辯論。

《電影筆記》
:您對目前以色列電影的當前處境有何看法?

佛爾曼
:以色列電影從未像現在這麼好過。電視頻道給一些年輕導演一直都在工作的機會,為目前的繁榮貢獻非常非常大。我老師他們那一輩,曾經是以色列電影一九六到一九八年代的主力,但後來之所以失敗,是因為這些導演找不到足夠的資金來拍片,他們在十年內最多只能拍到一部或兩部劇情長片而已。近年來從以色列境內的電影學校畢業、新冒出來的新導演,能夠因為幫國立無線電視台或有線電視頻道拍攝一些戲劇作品──有的時候拍出來的品質還非常不錯──而獲取不少拍片經驗。然後,當他們開始拍起電影,他們就已經先具備了一些成熟度,這能夠從他們的場面調度的品質反映出來。以色列演員他們也是藉由電視才大量地學習到很多東西。我能夠向你們很肯定這些事,因為我自己就是來自電視圈,是電視造就了我。

《電影筆記》
:您是否想要再繼續拍一些動畫影片?

佛爾曼
:會,我非常想再拍動畫片。目前,我正在改編波蘭作家史坦尼斯拉夫萊姆 (Stanislaw Lem) 的科幻小說《未來學全會》(Le Congré de Futurologie),要將之拍成動畫。(原註:該作者寫過《索拉力星》(Solaris),先是塔可夫斯基 (Tarkovski) 改編成電影,再來是索德柏 (S. Soderbergh) 再改編一次。)這是一九七一年的小說,描寫未來的世界將完全被精神化學藥物所控制的故事……這實在是不怎麼有預言性質的視見 (vision)。我的改編,是設定一位過時的電影女明星當作女主角。這部片將會是一個寓意,講第七藝術的前一個世界是怎麼樣下墜衰落的。

訪談於二○○八年五月二十號在坎城進行,由厄堅尼歐
․亨吉 (Eugenio Renzi) 跟艾黎爾․史懷哲 (Ariel Schweitzer) 發問。
《電影筆記》第六三五期(二○○八年六月號)第 29-30 頁。

英翻法
:艾黎爾․史懷哲 (Ariel Schweitzer)
法翻中周星星


http://blog.yam.com/jostar2/article/16904414




Waltz with Bashir-Standing Ovation in Cannes


主角你係得的!!!!!!!!!!!
本帖最後由 淚兒 於 2009/12/11 17:46 編輯

This is not a love song


I Swam Out To Sea-Return


JSB - RPG


Andante-Reflection (End Title)


The Haunted Ocean 5 (Solo Version)


זאב טנא - ביירות  I Bombed Beirut by Zeev Tene


I Bombed Korea


Soundtrack



Soundtrack - Boaz and the Dogs



I Swam Out To Sea-Return
8# 抽刀斷水

維基或許幫到你
秋刀 ,看完寫寫你對腦殘的基督教長鎗黨有什麼看法!
淚兒 發表於 2009/12/10 23:20

或許,我應該先去了解這場戰爭的歷史經過,才看這齣戲,那才更有代入感。

看完,又隱隱有一種「沉重」的感覺。
支持鼓勵每位離教者 › 閹割神父 刻不容緩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9814fb0100bssy.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2e655580100c3kn.html~type=v5_one&label=rela_prevarticle

本片以动画片的形式讲述了1982年贝鲁特难民营大屠杀的故事。













看了水煮狼的blog,我決定也要開始看片子了。

回家前買了一張《和巴什爾跳華爾茲》的動畫紀錄片。

剛開始的半個小時里,我真有點看不下去了,開始跟朋友在QQ上聊天就讓電影一直過著,突然聽到一首歌,歌詞很美好(雖然中文翻譯念起來很別扭```):

早上好,黎巴嫩,早上好,黎巴嫩。

太多的痛苦無法承受。

愿你美夢成真,愿你噩夢遠離。

你的存在是一種祝福,黎巴嫩。

你支離破碎,你在我的臂彎流血而死,你是我生命中的愛。

哦,我短暫的,短暫的生命!

讓我心碎,我在流血```````

歌聲伴隨著子彈穿過人的喉嚨戛然而止。

這部片子的歌曲部分真是做得太強大了!在《早上好,黎巴嫩》之后,還有一首特別Numetal配樂,歌詞很有意思,一上來就是一句“我今天在西頓被炸了,在一層灰色的煙霧中,我差點回到家中的棺材里``````”畫面很flash,為了讓畫面的動作踩在音樂點子上,導演用了很多惡搞的手段。這首歌和畫面很明顯地是給整個片子打了詼諧輕松的一針。

戰爭頓時就變得兒戲,拿生命來兒戲的很無恥。

很多人都喜歡《This is not the love song》,這首歌很punk,我也喜歡。它似乎顛覆了片子應該有的沉重感覺。

歌聲中人們飛快路過的身影在畫面中只留下了一道虛像,只有主角無助地看著街邊的電視機,那個非男非女的歌手痛快地唱著“this is not the love song```”時不時地,所有電視還跳一下臺,入畫的是一位戴眼鏡的大叔(估計是某領導人物,我沒有來得及看這段戰爭的歷史)豎著食指,踩著節奏也在唱著“this is not the love song```”一路姑娘頻頻注視著主角,他自己卻沉浸在被女友拋棄的無可奈何之中,在love song 里談論著愛情,很呼應可是很討人厭```哪壺不開提哪壺吖`````````



最經典的應該是在華爾茲音樂里,那個瘋狂的士兵開著槍跳舞的一段。

人都瘋了,盡管舞姿那么華麗還是會叫人傷心不已。可憐的不只是無辜的死者,那些背負著罪孽生不如死的人更可憐。

導演將悲傷和憤慨一點一點地加重,在影片的最后屠殺中,有大概2分鐘的實拍鏡頭,觸目驚心!!屠殺的整一段,我覺得是最牛的!我都恍惚了,是動畫還是實拍?一幕幕像絕密資料一樣的畫面組織起一場慘絕人寰的屠殺。



整個影片在聲音上真是下足了功夫,特別是屠殺過后婦女的尖聲怒吼,心都隨著裂開了。技術上影片運用了3D效果去渲染2D畫面的方法,似乎最近比較流行這樣搞,不過我不喜歡,看著頭暈。還有,像大勇老師說過的,能實拍的東西沒有必要拍動畫片,這樣會削弱動畫本有的魅力。在我看來,這電影用動畫拍似乎真有點多余,真人表演比動畫更能表現電影里帶有的情緒。

話說回來,我倒是很想買這個電影的原聲帶``````不知道哪里有吶?







我在豆瓣上找到了這片子的預告片,很強大吶~~~~

附上地址:http://www.douban.com/subject/3047617/preview
秋刀 ,看完寫寫你對腦殘的基督教長鎗黨有什麼看法!
4# 抽刀斷水

你無留意囉
怎麼我不知道!
支持鼓勵每位離教者 › 閹割神父 刻不容緩 ‹
2# 抽刀斷水

舊年香港做左了 ,澳門在8月做完了~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