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覆 發帖

[興趣討論] 【轉載】(象棋) 棋壇典故

李慶全遺局 第5局、李慶全 勝 劉壽彭
和定勝呀??
淚兒 發表於 2010/7/24 16:44



    從兵力上計算應該算是和局。黑方士象全一車一炮,紅方士象全兩車一兵;一車兌一車,黑方無論用一炮兌兵、雙士換兵或是雙象換兵,紅方剩下單車都難取勝。詳見實用殘局:

單車難勝士象全
單車難勝炮雙士
單車難勝炮雙象

  當然,假如黑方棋形不正,紅方也有巧勝之法。詳見實用殘局:

單車巧勝士象全
單車巧勝炮雙士
單車巧勝炮雙象


  從防守方面來說,炮是比馬強的。一車的力量一定可破馬雙士,但炮雙士卻可守和一車。
來是「神馬」去亦是「神馬」——「淮揚三傑」之一王浩然

  清末民初,江南棋壇以揚州最為活躍。古揚州風土淳厚。喝瘦西湖水長大的揚州人聰明伶俐。一旦專心於棋藝,容易出類拔萃;古廣陵城經濟比較發達,為弈棋的繁榮提供了條件;其時出了個「棋孟嘗」張毓英,無償提供弈棋場地。舉辦「張宅棋賽」。經濟上幫助窮苦棋人,吸引了眾多名棋手來揚州。這三者的結合,促成了民國初年揚州棋壇出現了具有國手水平的「淮揚三傑」和稍後的「揚州三劍客」。其中之一的王浩然,就是「老三傑」之一。

(一)煙花三月下揚州

  王浩然,原籍江蘇鎮江,約出生於清同治年間。王父業小商,據說在鎮江開有一家小雜貨店,並愛好弈棋。得到家庭的熏陶。王浩然自幼十分愛弈棋,且因悟性特好,不僅得到其父的稱許,也使鄰裡驚異。 其時,鎮江的弈棋場以瑞源、春升園較大,那裡聚集著眾多的棋人。棋壇上以巴吉人最為著名,一般人均可讓雙馬。由於愛弈棋,王父常帶小浩然去茶樓看棋,有時,由巴吉人的弟子讓雙馬弈上幾盤。約在1890年,王父經商去南京,帶王浩然同行。在商務之後,王父帶小浩然去夫子廟的茶館弈棋,竟連勝三人。於是,引來了名棋手「鄒鴨子」,說明讓三先對弈,小浩然意以二勝一負贏得稱許,其時,小浩然尚僅17歲。回鎮江後,本想挾勝「鄒鴨子」之名,向巴吉人等求教,但因巴吉人常隨差船外出,不能得到求教的機會。 王浩然19歲左右時,在鎮江已小有棋名,巴吉人的幾個弟子兼好友如李志良、周秋水等已難以勝他。當時,揚州的棋風十分盛行,特別是三、九月間,一方面是廟會香火熱鬧,另方面是茶館弈棋熱鬧。王浩然常過江去教場茶館弈棋,一來二往,在揚州有了幾個棋友。後經人介紹,進一家民信局謀事,自此較長時間寓居城內彌陀巷,邊工邊弈,十分適意。其時正是煙花三月民間信函往來頻繁之季。

(二)「神馬」的由來

  王浩然原就業的民信局是一家小舖,屬私人性質,王只是在那裡當個雜差。由於業務不穩定,不久小舖倒閉,之後王浩然又進輪船公司工作。其時王的棋藝已漸成熟,常到教場茶樓去弈棋博彩,過起了半棋人的生括。 王浩然的棋風重於細致綿密,很少走攻勢強烈的中炮,基本上先手均用進兵局,後手時則大多用「轉角馬」。據楊兆宏先生生前說,王後手應付「仙人指路」,十有九應以飛象局。賈題韜先生在《象棋論壇》上所選的「轉角馬」名局(四局)全部是王浩然所弈。

  以下是王後手對揚州名手沈文熒的一局:



  由於王浩然用馬神奇,久而久之,被江南棋界稱為「神馬」。

(三)南奔北馳

  神馬建功 一十年代中後期,王浩然的棋藝趨於高峰,在「揚州十二名手賽」中獲得桂冠後,被棋界評為「行棋灑脫飄逸,善於用馬」。其拐角馬守中寓攻,縱橫馳騁,曲盡其妙.每能以馭馬而出奇制勝。賈題韜在名局賞析《江南風景》中,稱王浩然為「揚州第一手」。 一十年代中期,浙江名棋手林弈仙征戰江南,幾乎所向無敵。在上海時,連勝諸多好手後,又擊敗了上海第一名手勵志英。林弈仙檀用中炮開局,一時被稱為「無敵中炮」。由於林的戰績彪炳,受某富紳的賞識,聘他在上海設象棋擂台。王浩然悉此情況後,赴上海向林弈仙挑戰,初訂十局賽。林仍慣用中炮進攻,遭到王浩然屏風馬的強有力抵御;當王浩然先行時,又多用轉角馬開局。由於林不適應王的棋,十局賽以王勝結束。但林不甘,續賽六局,才有所挽回。王的聲譽一下子在滬高漲起來,使某富商又屬意於王,請王在一段時間內主持擂台。有關王、林對局,可參看名局賞析。 王在揚州十二名手賽及上海小挫林弈仙後,聲名遠播。受北京富紳李律閣的邀請,於1919年去北京和孟文軒較藝。孟為當時北京的第一名手,棋藝精進,在北京未逢敵手。王、孟的第一個十局賽,王獲得小勝一局的優勢;第二個十局,孟畢竟年歲輕,身體好,且已適應了王的棋路,奪回一局,雙方扳平。經李律閣提議,再賽四局,結果俱和,一時有「南王北孟」之說。王和孟因相互傾慕,據說後義結金蘭。

(四)去亦是「神馬」

  在民國初年的揚州或鎮江棋壇,人人都知王浩然為人謙和,但對王有息隱棋壇的想法,棋友們並無預感。直到二十年代初,王封刀掛印,宣布今後退出比賽,且不再以棋為生,棋友們才大吃一驚。 王為什麼要及早退出象壇呢? 民國初期的十年,揚州張宅的象棋擂台,基本由王浩然主持。來揚州打擂台的江湖棋手確實不少,在接觸中,王看到的、聽到的總是這些棋手的窮困,有的乃至吃飯也有問題。如湖北名手吳淞亭來揚州時,雖然穿的是長衫,但滿是油污;在教場茶樓弈棋時,即使贏了彩,也只敢吃一份雜燴飯。這就使王產生了「棋飯難吃」的思想,總想找機會退下來,另找職業,使晚年不致挨凍受饑。二十年代初,張錦榮技藝已成熟,完全可以接替他主持張宅的象棋擂台,於是,他向東家張毓英說明緣由。張毓英不愧為「棋孟嘗」,贈與一筆較大的錢。王用這筆錢開了家小店為業,空暇時,也去張宅弈弈圍棋。 王浩然雖然息隱象壇了,但他對於象棋事業或象棋後輩的關心並未息滅。有一件事很能說明他的「神馬」特點。二十年代初,周煥文一怒離開揚州後,揚州棋壇又冒出了幾個新進,如開茶食店的竇國柱,周煥文之子周德裕,還有一個更年輕的朱劍秋,棋藝也已日趨精進。朱曾多次請求王浩然對局指導,但王總是沒有答應。當王浩然宣布退出象壇後,朱劍秋的希望看來要落空了,於是朱決定外出闖蕩。不料,就在他「絕望」之後,忽然王浩然差人來叫他。據《朱劍秋傾慕王浩然》載,王對朱說:「聽說你要到外邊去見識見識,這當然是必要的,現在讓我給你掂掂斤兩吧。「費時三天,他們才下了一局和棋。王浩然的舉動,使朱劍秋傾慕尤深,也加深了對「神馬」的印象。這大約是在二十年代末的事。 王浩然晚年仍回居鎮江,以弈棋為樂,常去春升園等處弈玩,直至1940年逝世。



返回列表
高級模式 | 發新話題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換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