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教者之家 討論區 | 百科 | 文庫 | 視頻 | IG | 手機版 | AMP手機版 | 聯絡電郵 | RSS 訂閱
 
AMP手機檢視本頁 手機檢視本頁 | 简体中文 | 字體縮小 字體還原 字體放大 |

文章分享

信教容易,離教不容易

日期: 2009-01-28
作者: 黎潔瑩 來源: 幸福大道Ascension

信教容易,離教不容易

這一篇分享,是為曾經對教會和信仰認真過的朋友而設。如果你現在正為負上背信棄義的罪名而擔心,本人的分享希望能給你一點兒的幫助。

我離開教會距今已經有六年時間,剛好與我接受基督信仰的日子相同。這兩個六年,分別成為了我的主要成長階段。正面一點去看,無論是依附教會,還是退出教會,兩者都帶給我截然不同的生命經驗。讓我能夠比較完整地思考信仰﹑世界以至個人,因著屬於自己的親身經歷,得到一個個屬於自己的觀點。

與一同成長的朋友相聚,是令我踏進教會的原因。一次生,兩次熟,信教的過程是多麼的順理成章。皆因當初我所要的,是友儕間的認同。能夠與友好有更深層次的交往,何妨?口裏承認,心裏相信,就可以真正成為大家的一分子了,我不再是新朋友(局外人)了,多麼的簡單。

當教會生活有一定年資,舊人自然會被推往事奉的行列。首先從團契做起,職員,司琴,繼而按著自己的興趣和能力,詩班,主日學,陪談佈道。事奉的過程又是多麼的理所當然,既然是一家人,為教會付出一點力量是絕對合情合理的。

加入事奉團隊,會因此接觸到靈命長進和對信仰認真的信徒。耳濡目染,眼界開了,漸漸對自己的靈性生活也有要求。自此,我就成為一個真正的基督徒,並接受浸禮,加入教會。

宗教或信仰原是有一種浪漫的成分,令人感到溫暖﹑簡單﹑舒暢,方可吸納普遍的民眾參與。而這種令人軟化的力量,可以使人變得比較有耐性﹑包容和捨己。這種環境氣氛底下,基督教信仰,是討人喜歡的東西。既是人見人愛的,接受,相信,以至投入,也是很正常的事。

信教,輕而易舉。

作為一個對信仰付出過真心的人,當日實在不會預計自己有離教的一天。

在我的人生計劃裏,我只有完全獻身教會的意願和理想。為了傳教,我可以犧牲任何東西,甚至可以連尊嚴﹑連性命也拋棄。

這種對信仰的委身,令我離教後一直非常痛苦。

離教,我形容為人生一段漫長的艱苦大清洗。

在醞釀期,積累著大量對教會的不滿,卻無法得到牧者有效的情緒疏導。這時候,埋怨他人每每化為怪責自己,發現自己的醜惡。對自己的評價日漸低落的情況,像處於一個壓力煲中不斷加壓。

隨著人生步入另一個階段,教會生活與現實環境兩者出現強烈的偏差。生活已不再是上學和回家那麼單純,面對人間種種實況,見識到世界的不同領域。教會所給予我的支援,只停留於翻閱經文的層次,顯得嚴重落後和不足。跟這些不能配合我成長,幫助我開闊遠大目光的人在一起,對自己一點好處也沒有。我開始感到自己被限制著。

團契中的關係變動,充滿著紛爭和矛盾,許多伴著自己成長,同樣對信仰失望的好朋友相繼離去。留下的零星泛泛之交,如何給我歸屬感讓我留下?

丟棄基督信仰之後,我的人生目的又是甚麼?是物質嗎?是親人嗎?是愛情?是放縱?還是一些我還未知道的東西?霎時間我變得一無是處,一塌糊塗。

看,離教是一個痛苦的思考過程,需要接受長時間的煎熬。你會捨易取難?還是捨難取易算了?

我們許多人都活在迷茫之中,一生勞碌不知為的是甚麼。基督信仰原本是給了一個簡單易明的答案,讓人活著有意義有目的。假如放棄了這個答案,要找到自己為甚麼要活著,是很痛苦的事情。我說真的。

祝願在離教路上的你,能夠走得平坦些,早日找到自己的方向。

離教以後,重拾人性

或者,教會曾經是你的一切。尊主為大,教會的事永遠都佔據個人優先次序之首。

我自己就是這樣。少年時代,我的人生不是在學校渡過,就是留給教會。星期六的團契,星期日的崇拜。少出席一次都令自己不能心安,是心甘情願的,絕非是群眾壓力。在教會,因著大家都有共同的信念,彼此是沒有隔膜的,人與人之間親近的感覺,是家裏沒有的。甚至家人需要幫忙,家人需要照顧,我心裏仍然是想著教會,以教會的利益為先。

男女之間的正常交往,也因為我堅守同負一軛的教導,要遠避試探,對非基督徒一律拒諸門外。回想當年,自己真的很神經質,很無情。一個個對自己傾心的好男孩,面對我那些難以理解的拒絕原因,顯得一頭霧水。我真的傷了他們的心。執著,令我親手毀滅了一段段珍貴的坦誠關係。

教會時常教導信徒要捨己,似乎意思就是,不要疼惜自己。因此我必須事事以別人為先,發生任何錯誤多少都要歸疚自己的軟弱和不足。馴如綿羊,我不懂得發怒,不懂得說不,最後,連判斷對錯的能力也失去,教會永遠是對的。牧者的榜樣也是如此,他們根本不會顧惜自己的身體,經常過勞多病,進食垃圾食物,難道地上的生命就可以隨意糟蹋,不值得珍惜嗎?

教會口口聲聲要人不要縱情享樂,要顧念他人。偏偏每次聚會都消耗大量天然資源,貪圖一時方便造成很多很多的浪費,無休止的愛筵飯局只講求口腹之慾。本來可以節省減少的,也從來不會有人提出建議改變。莫非一句肢體相交有理,就可以造成地球生靈塗炭?

這些教會文化,是與人性相違背的。

骨肉之親,是前生修來的緣分。不管是任何崇高理想,也不能與顧念親情相提並論。很遺憾,在我父親離世後,我方醒悟這個道理。我實在應該把時間分一點出來陪伴家人,一起珍惜團聚的時光,為家庭製造更多的甜蜜回憶。每次打開兒時的照相本,我就會悔恨自己愛得太遲。流下的每一滴淚,是過去的錯誤醞釀出來的苦酒。

遇上志同道合,能夠惺惺相惜的異性朋友,可以令自己的感情昇華,更認識和認同自己之餘,也可以學習到兩性之間真正的體諒和互愛。即使無法成為情侶,也應該以善待他人的心,坦誠地說明自己的感覺和想法。以宗教理由敷衍塞事,埋沒自己的真心,逃避自己給愛我的人帶來的茫然和傷害。我得承認,至今仍然為當時幼稚的反應和處理態度耿耿於懷。假如將當日的情景重演一次,我一定不會如此對待他們。

我現在明白到,生病是因為不夠愛自己。無論是當下的肉體生命,還是永恒的靈性生命,我們都應該好好保養和愛惜。失去健康,縱使得到所有都會歸於零。失去健康,多簡單的願望都無法實現。個人的健康(包括身體和心靈的健康)可以帶來的連鎖效應,是遠遠超過我們所知道的。重視自己的感受,顧惜自己的身體。能夠完全地愛自己的人,才可以正面地影響整個世界。

自問是一個非常惜物節儉的人。許多在他人眼中視為廢物的,我都總覺得它仍然有存在的價值,不忍心丟棄。教會中過多的包裝﹑印刷﹑飲食﹑送禮,所造成的冤孽,是他們做多少好事也無法抵消的。以前早已覺得不妥,如今證實我的直覺是對的。我應該相信自己的良心和直覺,不必事事都依從群眾。也許我如此做,他們的浪費習慣可以改善。

離開教會以後,的確,我漸漸回復與生俱來的本性和正常的判斷能力,不用被教會的意見左右自己的行事為人,可以坦誠地面對自己的真正感覺。天曉得哪裏有教會不會犯上扼殺人性的罪行,我可不會再次讓自己沈溺該種自欺欺人的環境和氣氛之中。


連結本網 離教者之家 2004-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