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伴一生,孤獨終老
其實一向也不太喜歡基督教,不過年少無知,自己又喜歡唱歌,糊裡糊塗就加入了聖詩班,再迷迷糊糊的決志。
最初非常不習慣他們不尊重別人的宗教自由,就連牧師如此一個該是比較高層次的基督徒,都說董建華的錯是出席佛誕典禮,簡直匪夷所思。但我當時是以為自己應放開心懷,樣樣事物也應持有開放的態度,故仍保持星期六/日現身教會。
後來熟落了一位阿姨,四十多歲,未婚,再攀談下得知原來當青春少艾時篤信一句「伴侶一定要與自己一樣,是個基督徒」而至現在仍是單身。這位阿姨,容我老實的說,其貌不揚,就算是十八年華,也未必得男孩招徠。不過,青春始終是青春,假使當日不是抱著那個老掉牙的規條,恐怕早有數個小孩了。聽她說她現在也不拘伴侶是基督徒與否,只要合得來就好了。
教會是個狹隘的地方,香港的更是。廿多年前一個花樣年華的女子,就是這樣在個「閣樓教會仔」屈了那麼廿多個年頭,會友都說「外面人險惡」,小妮子就唯唯諾諾,就這麼時光穿梭,花樣年華沒有了。你可以反駁說,就算她是否持此信念,結局也是單身無伴;但無可否認教友給她壓力,她無法脫出。貌優者成功在教會覓伴結婚,貌較遜色者就算要到外交際,提高機會率卻是無可厚非。世間上我們都是凡人,很多人都想有個家,連老伴都沒有,苦修一生作啥?別說笑了。
這是一個令人動容的悲劇。
不知大家有否看過《色戒》(本網註:2001年電影,英文名Samsara)這戲,戲裡的廿歲年少和尚有感未發育就出家,非常不值,至少想試試甚麼是愛慾,才想想是否苦修也未遲。結果他去了,試過觀摩體驗一切顛倒夢想,結果自己選擇繼續修行。佛教是個開通大智慧的宗教,或是一門學問,其博大之處,就是讓人選擇,其信徒也不會窮追不捨,你要離開你有自由,所以我們常聽人說「還俗」,又有「七日和尚」,生命是種體驗,是富生命力的感受,而不是人海戰術強制性壓力催逼。
我自問對聖經並不瞭如指掌,但香港的基督教徒普遍有著的「埋唔埋堆」式招徠,實在吃不消。再者,他們很多說話欠說服力,也未做好功課,一次本人被選中作宣傳對象,我答之:「波若波羅密多心經更能令你心靈洗滌。」她答道:「拜偶像是不對的」。然後我問:「假使我一生向善,但我不信主,我死後是否會落地獄?」她道:「主沒有叫你向善,只有叫你信祂。」O GOD~
我的結論是:希望他們傳道時可以作多些準備。
O MY GOD,多謝你借出你的地方作為我們的蒲點
好高興發現這個給離教者暢所欲言的地方。
其實當年我算是幸運,和我一起玩的已經是一些較開通的教友,有些現在都離教了,但也許在一些積極派教友眼中,我們這一些簡直是邊緣人士。
有一年,當我還是十來歲的時候,失戀了,經朋友介紹和一些決了志的人一起玩玩,介紹人當然好想我快些信教,但我這班由他轉介的決志人士,並不太熱衷於主。
當中一位女子和我年紀相約,她開解了我失戀期的不快,又愛講笑話,令我心情很快康復過來。後來發覺她是由同學帶入教會的,本不對信主太熱衷,她對我說:「老實講,星期六沒事忙,我淨係想返團契,因為成班玩嘛,敬拜神係其次,所以我星期日不會聽道。」另外幾位都是覺得主可有可無的,他們有空就來,沒空就不來,或來都是以教會作為行街看戲吃飯的聚集處。
我們唯一最PARTICIPATED IN 的就是唱聖詩,但我發覺與歌的內容沒太大關係,而是音樂上愛好佔多。
最好笑的是,原來牧師的兒子也不是相當矢志不渝的教友。他說:「我生於一個基督化家庭,未有機會探索其他的宗教。」
我們都年紀相約,談談大家的感情生活,說說笑,交換大家小情人的相片來看;用教會的琴來彈許志安的歌;用教會買來給受浸後的人用來吹乾頭髮的風筒來扮VIDAL SASSOON SET 頭;我很享受這一段快樂的日子。
一次牧師與師母外遊「退修」,牧師之子變成教會「喳KEY人」,那幾天簡直無皇管:我們幾個夜晚到教會聊天,看電視,其實沒甚麼做,但好享受,我們有談不盡的話題,大部分都是情情塔塔,或談談將來出路,那晚真是難忘。
這班好友,如今都各有各忙,但我挺珍惜共處的一段日子。
我雖當時決了志又不太信主,但也奇妙的心裡暗謝 :「O MY GOD,多謝你借出你的地方作為我們的蒲點。」我相信這班人都是誠懇的,沒甚麼陰險面,隨和友善,風趣感性。他們對主的信念成立與否,動搖與否,對他們的人格都沒關係,我愛與他們一起,是因為他們是他們,而不是他們信主。我不是說要宣傳佛學,而是我覺得只要向善,任何人都是可取的,我們都有血有肉,結交朋友是依著一顆心,不是一個「咁你信唔信有神丫」的決定。
世事多變微妙,有時心內一刻觸動,覺得假使真是有神,祂也許也樂於看見我們用教會場地做我們不傷他人而又開心的事,也許是祂的存在,才有這個商住單位成了小教會,造就了我們這班人的認識,我感謝祂,但我又未必信祂就是BIBLE中的祂,再想下去千頭萬緒,然而如今我覺得有或無根本不重要,只要心境和順,就得到富足,不催逼、不勉強才是大智慧。
年青人對事情要有開放的態度,我十分欽佩我這「牧師之子」朋友,雖然我們已沒太多聯絡,但他對事情開放持平、尊重他人不同思想的態度,我永遠都不會忘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