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8-23
(星島日報報道)很多教徒都祈禱,但祈禱有用嗎?會收效嗎?祈禱者當然相信祈禱有效,但是,有沒有人研究過/統計過祈禱有沒有效呢?
有!有個很有趣的研究:二○○六年四月,美國心臟學刊《American Heart Journal》刊出了一個報告,這報告研究祈禱對心臟病患者病情有沒有幫助。做這研究的盡是心臟病學界專家和醫生,包括了Herbert Benson、Jeffery Dusek、Jane Sherwood等,全是相關博士或教授。這項研究由投資專家John Templeton的Templeton Foundation資助(Templeton Foundation專門資助先進精闢科學研究,是個頗嚴謹的基金資助計畫)。
這研究按嚴格科學/學術研究的要求進行,共用了二百四十萬美元。方法如下:在美國的醫院選了一千八百名心臟病病人,全部要進行冠心通橋手術。這千八名病人分為三組:一、有人為他們祈禱,而他們不知道有人在旁替他們祈禱。二、沒有人為他們祈禱,他們不知道無人為他們祈禱,此即「控制組」。三、有人為他們祈禱,而他們知道。
誰為這些病人祈禱?在明尼蘇達州、麻省及密蘇里州的三所教堂,教友被安排為他們祈禱。祈禱者不認識病人,也不會去探訪病人。祈禱者獲給予病人姓名,好讓祈禱時有個「目標」。如是者,經過一段時間,以病人手術成功比率和併發症比率及健康程度作比較。
學術上,比較要這樣進行:將第一組人情況跟第二組比較,可得出有祈禱組是否比無祈禱組康復比率高。第三組數字,用來顯示「心理作用」,即是知道有人為你祈禱,你在心理上發揮作用,令你病情好轉。將第三組和第一組一比,就可知究竟是祈禱的功效,還是純粹心理作用了。
結果怎樣呢?明天續。
2007-08-24
(星島日報報道)一群科學家想研究一下究竟祈禱會不會對病人有幫助,在Templeton Foundation支助下做了個大規模而嚴謹的學術實驗,昨日本欄已講了研究如何進行,現在結果揭曉:
有人代為祈禱的病人,跟無人代祈禱的病人,情況沒有分別!即是說,兩批病人的康復率及健康程度相若——祈禱並沒有功效!
至於第三組病人——即是獲告知有人為他們祈禱的病人,則表現出有效果,但卻是反效果!即是說,知道有人為他們祈禱的病人,出現併發症的比率反而高,康復速度反而比無人祈禱的更慢!
你話無理由口架。就算祈禱無效,都無理由衰咗口架。
這班學者提出的理由是:這叫Performance Anxiety,即是知道有人為你祈禱,你就有壓力,你要「有所表現」,唔想衰畀人睇,這樣反而令你的病情差了。此外,當他們知道有專人為自己祈禱時,他們心想:「弊,一定係我個病好嚴重,不然點會無端端有人替我祈禱呢……嘩……好驚呀……」這樣,病情當然差啦。
這個研究結果表示:祈禱無效,不可以令人健康好轉,更可能有反效果。
這研究在《美國心臟學刊》刊出後,當然受到宗教界反對和抗議。宗教界提出的理由包括:上帝不會和你玩這些統計數字遊戲、上帝不如用精力去顯現一些奇迹等等。宗教界論點成立否,本文無法討論,本文旨在介紹這個嚴格的研究給大家知道,得個知字,此確是有趣而值得知的事情呀。此研究帶出來的訊息或啟示,因涉及廣泛宗教信仰論題,大家自行在腦中自我爭辯或思考可也。
圖:馮禮慈
(flc333@yahoo . com.hk)
(此君曰 馮禮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