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覆 發帖

香港的藏傳佛教道場一覽表(2015年10月新版)

個人認可的密宗上師名單(不具權威性)
https://exchristian.hk/forum/viewthread.php?tid=11217

二十世紀的漢族密宗上師簡介(2022年修訂)
https://exchristian.hk/forum/viewthread.php?tid=14865
2012/02/03
什麼叫做『感應』?(白玉拉祝仁波切開示)

弟子問:什麼叫做『感應』?
◎白玉拉祝仁波切回答:

一般信眾對於感應認識不清,以為念了幾個咒,看到佛菩薩放光,或講一些神通之類的,這都是相當危險的。因為當自己的定力還不夠,根本不能判斷這樣的感應是好是壞,在貪嗔癡的基礎上,只會增長自我的傲慢心,這樣只會讓自己解脫的機會越來越小,最後執著在感應神通上,這樣的感應其實就是最大的魔障,還不如什麼都沒有的好。

什麼叫真正的感應?上師對弟子的佛法開示,弟子真的有聽到心裡去了,真的有因為上師的教導而改善了自己的習氣行為,這樣就是真正的感應了!
(1)
「灌頂上師夏瑪巴仁波切簡介」
(節錄自法露月刊)

夏瑪巴仁波切法號卻吉洛著(Choskyi Lodru),西元1952 年誕生於西康省德格。降生時天空遍佈彩虹,其中之一狀似寶幢,覆蓋院宅,附近的河水突然呈現乳白色。

釋迦牟尼佛在善劫經(Good Kalpa Sutra)中,曾如是授記夏瑪巴仁波切:「多劫以前,有一位證悟成佛者,肯丘顏勒如來,在此一善劫中,這位如來在當來下生千佛的護持下,將以大菩薩現身,頭戴光耀紅寶石寶冠,來救度許多眾生」。

仁波切六歲時,被迎往噶舉巴根本道揚族普寺,九歲時隨第十六世大寶法王至鍚金隆德寺,並經過達賴喇嘛與大寶法王共同認定為夏瑪巴活佛轉世,西元1964年在隆德寺舉行坐床大典。

早在西藏普族寺時,仁波切就在第十六世大寶法王指導下,勤習顯密教理及無上密法,亦隨幾位卓越的老師如創古仁波切及天噶仁波切等學習。

元世祖至元十九年,查巴桑結誕生,十七歲時隨第三代噶瑪巴到族普寺修行,得大成就,六十七歲圓寂,此為第一世夏瑪巴。元順宗至正十年,轉世為夏瑪活佛,當時第四代噶瑪巴,為表揚他在噶瑪噶舉傳承中的偉大成就,特頒紅冠一頂,以為佛法傳授之象徵。前世夏瑪巴是一位極有成就的學者、禪修者和偉大的上師。每一代夏瑪巴的一生都充滿了佛法的事蹟和奇妙的故事,有一代夏瑪巴還統治過西藏,並建了許多寺廟,其中最著名的是中藏的楊鎮寺,此寺在十八世紀以前,一直是夏瑪巴的駐鍚地,夏瑪巴的傳承至今共十三世。

(2)
第十四世夏瑪巴說以後夏瑪巴會有身、語、意、功德、事業五個化身,其中一個化身是夏瑪巴親自冊立的另一位噶瑪恰美仁波切。不少人對此感到驚奇。

第十一世邱揚創巴仁波切 (Chogyam Trungpa Rinpoche) 亦表示會有身、語、意、功德、事業五個化身轉世,其中有一個化身在日本轉世。
關於大寶法王雙胞案的個人見解

我個人認為:
鄔金欽列多傑和泰耶多傑一樣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但鄔金欽列多傑才是唯一及真正的噶瑪巴,而泰耶多傑則不是噶瑪巴。
鄔金欽列多傑是不動佛的化身,同時也是阿彌陀佛及西方三聖的化身。泰耶多傑是阿彌陀佛的化身,但不是不動佛的化身。
鄔金欽列多傑有修紅教,而泰耶多傑沒有修紅教。
鄔金欽列多傑的最主要不共護法是大黑袍金剛。而泰耶多傑的最主要不共護法是耶穌基督。
狗牙也可以拜出舍利。有些人會認為泰耶多傑才是噶瑪巴。他們是可以這樣做的。泰耶多傑真的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我們應該尊重泰耶多傑。

如有說錯請指正。


(個人認為,廷列泰耶多傑是歐洲的噶瑪巴,泰耶多傑對西方人特別是歐洲人有特別的利益。)
本帖最後由 哈佛專家 於 2023/11/18 18:30 編輯

要多些祈請阿彌陀佛和觀世音菩薩,尤其是要多些祈請觀世音菩薩。因為阿彌陀佛和觀世音菩薩兩師徒在人間化現,對眾生有很大的利益。如噶瑪巴和夏瑪巴。如達賴喇嘛和班禪喇嘛。

要多些祈請觀世音菩薩、文殊師利菩薩和金剛手菩薩三部怙主,尤其是祈請觀世音菩薩。因為觀世音菩薩代表所有佛菩薩的慈悲。祈請觀世音菩薩等於祈請所有佛菩薩。

要多些祈請觀世音菩薩,要多些祈請龍樹菩薩。觀世音菩薩和龍樹菩薩對佛法住世很重要。
密宗真的很靈。顯宗和密宗都很靈。觀世音菩薩和地藏王菩薩都很靈。媽咪修顯宗,我修密宗,正在練習密宗的基本功。我們見證顯宗和密宗都很靈。密宗真的很靈,但密宗不是變魔術。

我以前常常誤會密宗可以變魔術,所以有些走火入魔。
《慧燈之光》是西藏人民出版社2010年出版的圖書,作者堪布慈誠羅珠。

基本信息

    名稱:慧燈之光
    作者:堪布慈誠羅珠
    價格:198.00 元
    語種:中文
    ISBN:9787223029773
    出版社:西藏人民出版社
    頁數:1998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10年
    裝幀:平裝
    版次:1

內容簡介

佛法經典多如妙海,且深邃浩瀨,無邊無際,若無名師指引,即便皓首窮經,亦難領悟箇中三昧……

《慧燈之光》以其對大小乘顯密經典全面、系統而又深入淺出的詮釋,為一切有緣人從理論至實修打開了通往佛學聖殿的方便之門。它如燈塔,又以嚮導,為迷途者指路,助修行者前行。在近代出版的佛字典籍中,《慧燈之光》堪稱是一部經得起時間來檢驗、人心去證悟的佛學經典巨著。

作者簡介

慈誠羅珠 1962年出生子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爐霍縣。1984年於藏區之佛法重鎮——色達喇榮五明佛學院巾家,並依止當代最偉大的心靈導師法王如意寶晉美彭措,潛心深入經藏,刻苦學習。經過多年努力,精通了顯宗五部大論及密宗之續部,並獲得堪布學位。
20多年來,於學院擔任教學重任,培育出為數眾多的僧才。20世紀90年代到新加坡、馬來西亞、台灣等地弘法。近年來,又深入各藏區,宣導環保、素食、教育、戒殺護生等理念,同時講授基礎佛學正見,深化信教民眾對佛法的認知。為了弘揚民族文化,又積極於藏區建立圖書館、創辦學校,並邀請五省藏區專家學者編纂漢藏英新詞辭典,負責主編工作。歷時五年,目前已出版了《漢藏英常用新詞語圖解詞典》和《漢藏英常用新詞語詞典》。
近十年來,更著力於深入研究西方科學、哲學,期以吏貼近現代人的方式弘揚佛教文化。
弘法之餘,仍勤寫不輟。有藏文版《堪布慈誠羅珠全集》四大本(北京民族出版社出版),中文版《輪迴的故事》(台灣橡樹林出版)、《解開藏傳佛教的神奇密碼》《佛教——迷信OR智信?!》《揭開藏傳佛教的神秘面紗》(台灣IR文化事業出版社出版)、《慧燈之光》系列叢書行世。


慧燈之光全集(全八冊)慧燈之光全集1-8

慈誠羅珠堪布 索達吉堪布推薦 慈誠羅珠堪布書籍喇榮五明佛學院藏傳佛教書藏傳佛教經書藏

作者:慈诚罗珠堪布 著

出版时间:2013年6月

版 次:1

页 数:全八册

字 数:

印刷时间:2013-6-1

开 本:16开

纸 张:胶版纸

作者:慈誠羅珠堪布 著

出版時間:2013年6月

版 次:1

頁 數:全八冊

字 數:

印刷時間:2013-6-1

開 本:16開

紙 張:膠版紙

目錄


《慧燈之光》 第一部

佛教的定義

佛教——迷信或者智信?

佛教的物種起源說

佛教的世界觀

世界和平共處的竅訣

   ——平等生存

三個差別

淺談因果關係

十二緣起支

——生命輪回的次序

三勝殊

——行善修心的究竟方法

生存的方式和生存的意義

佛教徒的生活模式

如何做一個標準的居士

居士五戒

戒殺放生的功德

略說八關齋戒

   附錄八關齋戒儀軌

如何轉病苦為道用

素食的意義

關於放生

饒益有情九觀察


《慧燈之光》 第二部

四諦

——脫離生死的出路

四法印的見解與修法之一

四法印的見解與修法之二

四法印的見解與修法之三

四法印的見解與修法之四

四法印的見解與修法之五

四法印的見解與修法之六

四法印的見解與修法之七

《三主要道論》詳解

金剛薩埵修法

阿彌陀佛修法

附錄1 受戒行善的殊勝日

附錄2 法王如意寶的遺言


《慧燈之光》 第三部

菩薩的見、修、行、果

菩提心略修法

如何自受菩薩戒

《修心七要》略釋

自他平等的修法

自他相換的修法

自輕他重的修法

《修心八頌》詳解


《慧燈之光》 第四部

加行的修法

   入座與出座

   人身難得

   壽命無常

   輪回過患

   因果不虛

解脫利益與依止上師

   皈依

菩薩心的修法

金剛薩埵修法

——清淨罪障之殊勝道

曼荼羅修法

   ——積累資糧之殊勝方便

上師瑜伽

前行念誦儀軌 開顯解脫道

大圓滿龍欽心髓內加行修法


《慧燈之光》 第五部

二諦

  ——開啟中觀門扉之鑰匙

中觀的基本觀點

無我的修法(上)

無我的修法(下)

怎樣抉擇外境是心的現象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詳解

淺談“如來藏”

顯宗與密宗之異同


《慧燈之光》 第六部

密宗概要

藏傳佛教簡介

顯密異同

金剛乘的名詞解釋

黑蛇總義

如何學密

金剛上師與灌頂

密乘十四條根本戒

犯失密乘戒的界線與懺悔清淨的方法

密乘大幻化網之誓言

中陰的竅訣

中陰願詞


《慧燈之光》 第七部

為什麼現代人越來越沒有幸福感

如何面對痛苦和幸福

對初學者的教誨

佛法融入生活

夢幻的世界

幻化故事的啟發

《華嚴經》淨行品第十一

兩種佛性

《證成現象即佛論》釋義

《贊法界頌》略釋


《慧燈之光》 第八部

四依法

《離四貪》淺釋

饒益有情戒

菩薩戒淺釋

如何接受灌頂

上師瑜伽的修法

破瓦法

寂止的修法

觀心的竅訣

淺談生起次第

圓滿次第——證悟空性之方便

普巴金刚法之修持有四種:一、佛性之橛。二、慈悲之橛。三、手印之橛。四、物質之橛。能究竟成就共與不共二种成就。

共通之成就:八悉地、妙丹、眼藥、土行、寶劍、空行、隱形、不死、除病等等,簡要言之,息、增、懷、誅屬於生起次第。

不共之成就:圓滿次第證得四種持明,業熟持明、壽命自在持明、大印持明、任遠持明。

於蓮師時,在印度與尼泊爾邊境,有一個巖洞名賴舒,蓮師與尼泊爾公主釋迦德華在此修殊勝道,時有三具力魔鬼來作障礙,以間斷之;使三年不雨,疫症流行,重以饑饉。蓮師乃派二使者前往印度,取降伏間斷法名普巴續教傳者回來。使者剛返抵達時,此三具力魔鬼,均已自動遠遁,雨下而疫症消滅矣。

本尊身黑藍色,具有三頭,每頭各有三目。右頭白色表文殊菩薩之忿怒相一大威德金剛,為諸佛身的代表。左頭紅色代表阿彌陀佛(或觀音菩薩)之忿怒相一馬頭明王,為諸佛語的代表。中間藍色表大勢至菩薩之忿怒相一金剛手,為諸佛意的代表。

具有六手,第一手執天鐵製九股金剛杵(鐵表忿怒,九股表盡三界九乘一切眾生)。右第二手執金製五股金剛杵(金表喜樂,五股表轉五毒成五智)。左第一手持般若智焰(表燃燒一切苦惱)。第二手持三叉戟(藏名卡章嘎,表盡攝三界空行母)。原本二手合掌捧單面金剛橛(表淨除一切煩惱,魔障)。

背後生出翅膀,像非常銳利的劍,右二腳踩二男魔之背 ,左二腳踩二女魔之胸,安立於般若智焰中。懷中所抱佛母名柯洛潔蝶,身淺藍色,右手持烏巴拉花(另有傳承持天杖著),左手托顱器,腰圍豹皮裙。

本尊身著三種皮衣:一、象皮—表降服愚癡。二、人皮—表降服貪愛。三、虎皮—表降服瞋恨。頭戴五骨冠—表五佛五智。頸上掛有三串人頭項鍊、骨飾、蛇飾莊嚴,代表本尊具足降服龍族,能統治一切之威力。

古代藏密,以普巴金剛為主要本尊,而弘揚普巴法統,寧瑪巴與薩加巴特重視之。修持普巴法,在於斷除一切自我的貪執,消除內心的恐懼,如此,才能瞭解法界性,亦即不在於降伏外在的東西,而是在於對自己內心本性的瞭解。

普字就是空性的意思,巴字就是智慧的意思,普巴就是空性與智慧結合成不二的體性。

普巴金剛是寧瑪巴修部八大法行中的一尊。八大法行中有文殊身,而諸佛身之壇城皆集於文殊身(現忿怒相),忿怒文殊就是大威德金剛。大威德金剛能滅除死主,將一切障礙清除。一切諸佛之身都集於大威德金剛身。一切諸佛之語都聚集於馬頭明王的壇城中。一切諸佛之意都聚集於揚大本尊上。一切諸佛之功德都聚集在甘露漩明王的壇城中。而一切諸佛的事業完全聚集在普巴金剛的壇城中。

只要對普巴金剛深具信心,觀修普巴金剛,向普巴金剛祈請,現前此生能獲得八勝德,即吉祥、長壽、無病、有權、有勢、富有、聞名等。如能具信心、如法精進修持普巴金剛,就能獲得究竟普巴金剛的成就。普巴金剛的壇城是諸佛的總相,三寶的總集。顯教佛、法、僧三寶,密教上師、本尊、空行內三寶,大乘法身、報身、化身密三寶,普巴金剛壇城無一不具足,要是能成就普巴金剛,就等於成就一切三寶。
普巴金剛略說:

「普巴金剛」藏名譯音「多傑雄努」又名「多傑普巴」,譯意「孺童金剛」又名「橛金剛」。普巴二字為藏語,其義為「橛」,以本尊手中所持主要之法器為三菱前尖的利器,故古有「金剛橛」之稱,而今通稱為「普巴杵」。「普」字表空性之義,「巴」字表智慧,「普巴」即「空性與智慧」結合成不二體性。普巴法的修持,在於斷除一切自我之貪執,消除內心之恐懼,如此,才能瞭解法界性,亦即不在於降伏外在之物,而是在於對自己內心本性的了悟。普巴金剛具有無比大威力,可遮止一切鬼神、非人、天魔、惡咒 之迫害,降魔息災,為免除危難之特別法門。

藏人有一個傳說是:古時有一大力鬼神,名叫「麻當魯札」,三頭六臂,四足雙翅,住在「屍陀林」為害三界有情。為了降伏此「大力魔」,「噶瑪黑嚕嘎」(金剛薩埵的忿怒相)乃化身與「大力魔」相似之「普巴金剛」,將其摧伏。

另一個相關普巴金剛的傳說是:在蓮花生大士時代,在印度與尼泊爾邊境,有一個巖洞名賴舒,蓮師與尼泊爾公主釋迦德華在此修殊勝道,時有三具力魔鬼來作障礙,以間斷之;使三年不雨,疫症流行,重以饑饉。蓮師乃派二使者前往印度,取「降伏間斷法」名「普巴續教」傳者回來。使者剛返抵達時,此三具力魔鬼,均已自動遠遁,雨下而疫症消滅矣。

普巴金剛本尊身「黑藍色」,具有「三頭、三目、六手」,背後生雙翼,如劍銳利,頸掛三串人首髮,面塗三色,表三毒清淨,頭戴五骷冠,表示以五方佛的智慧作頭上裝飾,身披象皮──表降伏愚癡;人皮──表降伏貪愛;若虎皮裙──表降伏嗔恨。右二足踏男魔之背,左二足踏女魔之胸,表降服四魔,安住於般若智燄之中。頸上蛇飾表本尊具足降伏龍族,能統治一切之威力。

普巴金剛右頭「白色」,表「文殊菩薩」的忿怒相──大威德金剛,為諸佛「身」的代表。普巴金剛左頭「紅色」,表「阿彌陀佛(或觀音菩薩)」的忿怒相──馬頭明王,為諸佛「語」的代表。普巴金剛中間「藍色」,表「大勢至菩薩」的忿怒相──金剛手菩薩,為諸佛「意」的代表。

普巴金剛具有六手,右第一手執天鐵製九股金剛杵 (鐵表忿怒,九股表三界九乘一切眾生)。右第二手執金製五股金剛杵 (金表喜樂,五股表轉五毒成五智)。左第一手執般若智燄(表燃燒一切苦惱)。左第二手執三叉戢(藏名「卡章嘎」,表盡攝三界空行母)。原二合掌捧單面金剛橛 (表淨除一切煩惱魔障)。

普巴金剛佛母名「洛格津母」,身淺藍,右執「鄔婆羅華」 (亦有傳承持天杖者),左擎「盈血顱器」,五手印飾,腰繫豹皮裙,與父佛現「雙運大樂相」。
何謂護法和護法有何功效?
藏傳佛法 人氣:5249

何謂護法和護法有何功效?

在金剛乘,上師是加持之根,本尊是成就之根,護法是事業之根,第三世蔣根貢圖仁波切曾開示說:“護法的功能是助你遠離各種修持上的障礙。他能促進你的發揮,鼓勵你的虔誠心,也幫你尋找淨化業障的方法。護法在根本上是佛的一種顯化來幫助修行者。因此,雖然他不是一位外在能直接給你神通者,但如果你誠懇求他,他一定能施予加持及清除障礙。”

當蓮華生大士在西藏時,他指示佛母也謝措嘉把一個名為蓮師金念珠的伏藏法隱藏起來。五百年後,烏金靈巴伏藏師尋獲此法,裏面有大黑天護法來源之解說:

許多劫以前,有一個己證得菩薩果位的行者塔巴那波,因誤解他上師的開示而破戒墮落,殺盜淫妄,狂蕩無忌,死後投生畜生,餓鬼道多世,複墮入金剛地獄數萬年,如是輾轉受苦。

燃燈佛末季,他投生為一惡魔,三頭六臂,四足二翅。生出來後,疾病,饑謹,戰亂,種種災異在此世間層出不絕。九天后,其母死,大眾歸咎此兒,把他並其母棄墳場去死。但他吮其母之乳,食其母之肉,飲其母之血,其身漸壯,通過食墳場之腐肉等,他長大成為一個惡魔,獠牙外露,人皮為衣,虎皮為裙,象皮為袍,系蛇腰帶,左持腦蓋,滿貯鮮血,右舉三股戟,大逞荼毒,肆殺無辜,成長後更加窮兇極惡,口常呼出一切傳染病菌,眼耳及周身各部常流出世間之四百零四種病菌,貽害眾生,從此他被稱為馬張汝渣,極端我執之轉世。他征服了世間的羅刹,龍族,阿修羅,乾達婆,藥叉,及諸天等。臣服於他後,他們共行惡業,如殺盜淫妄,獵殺禽獸,食人之肉等。

時金剛薩埵佛和金剛手菩薩,以極慈悲之心,善巧顯化為馬頭明王和金剛亥母,即觀音和綠度母的忿怒身,他們尋獲汝渣,經過一番驚天動地的惡鬥,汝渣和妻子托得梭利皆被降伏,從此所有汝渣之服飾器仗,皆成戰利的偉績,歷來密乘所傳之金剛忿怒相及嚴身飾具即從此出。汝渣降伏後,備受極大痛苦,因而大徹大悟,發願護持佛法,當時馬頭明王以普巴金剛插其胸膛,赦除他的一切罪業,再授灌頂,轉化他成大護法,密名瑪哈嘎拉大黑天金剛。

馬張汝渣之被金剛薩埵佛和金剛手菩薩以誅滅法調伏,從最大的惡魔轉化為大黑天金剛大護法,其真正意義其實就是慈悲和善巧方便能調伏極端的我執,轉化它為智慧,在究竟來說,佛的證悟心和瑪哈嘎拉一般無二。

大黑天金剛保持了馬張汝渣的忿怒相和各種飾物。但若從修行觀點來看,他所顯化的服飾是善巧方便法來轉化煩惱為菩提智慧。職是之固,大黑天金剛其實就是慈悲的忿怒化身。勘布卡達仁波切,在他的文章“關於大黑天金剛之修特”指出:“大黑天金剛,以非常威嚴的形相,輝煌但駭人的樣子,站立在熾盛的火焰光背中。這象徵了所有敵人都不能抗拒這形相。他高舉鉞刀,象徵他把一切五毒煩惱從根砍斷。沒有任何不善能忍受這威嚴的形相。這駭人的忿怒象徵瑪哈嘎拉大黑天之無畏及無豫,自然任運施行佛之利生事業。瑪哈嘎拉大黑天站在兩個屍體上,象徵著五毒之死亡和一切不善己被連根拔起,就如死屍一樣不能復活。我們對瑪哈嘎拉形相的象徵應該要清楚瞭解;不然我們可能誤會他為一個陰魂或惡鬼,也或許是閻羅王,隨時會吞沒攻擊我們。如果我們不瞭解瑪哈嘎拉的本性就是我們的慈悲覺心,我們肯定會很難明白這些象徵的意義。瑪哈嘎拉從未傷害任何眾生,就算只是非常少吧了,這是因為他從未停斷以證悟之心來利益眾生。

【大黑天金剛瑪哈嘎拉大法會和殊勝的護法舞】

每一天的傍晚,在每個西藏寺院和修行者的居所都不會錯過護法的供養法會。而每年的最後幾天,所有的噶瑪噶舉寺院皆會舉辦大黑天金剛大法會和殊勝的護法舞。舉行此法會須大約九日舉行,由清晨到深夜。最後二日是護法舞。在大寺院裏,參加表演的喇嘛和樂師有時多達百人以上。屆時附近的居民皆舉家出動,場地萬頭鑽動,大家爭先恐後,為的是能親眼目睹護法舞的表演,因為藏人相信看到和聽到護法舞的表演,虔誠祈禱護法和通過焚燒大黑天“朵瑪”之儀式,能清除摧毀一切身,口,意的邪惡和障礙,而迎進美好之新的一年。

大黑天瑪哈嘎拉有許多不同的化身形相,四臂,六臂,黑,白等等。每一個傳承都有他自己的特殊護法。二臂大黑天瑪哈嘎拉和明妃吉祥天女瑪哈嘎利是噶瑪噶舉傳承最重要的護法依怙。他和第二世大寶法王噶瑪巴希其緣特深,同時也幫助其他大寶法王和重要上師,如泰錫社巴,嘉擦巴等弘法利生。就連第十七世大寶法王烏金聽列多傑在西藏楚布寺時,所呈現的第一個喇嘛舞,就是瑪哈嘎拉護法舞。

【瑪哈嘎拉大法會和其利益】

普遍上,法會開始前幾星期,喇嘛們先製作各種不同的“朵瑪”食子,尤其是一個高大的瑪哈嘎拉“朵瑪”,上有十字幻網,名“虛空”。喇嘛們也細心地製作瑪哈嘎拉壇城“曼達拉”。法會開始後,眾僧念誦啟請文,讚歎文和供養文。間中當主壇上師敲鈴擊小手鼓時,聖樂響起,包括低沉的長黃銅號角“同千”,嘹亮的嗩呐“嘉令”,嗚咽的*骨號角“剛令”,大鼓,鑼,饒鈸等合奏聲。供養對象除了三寶和三根本外,也包括各類出世間的智慧護法,和世間的世俗護法,大黑天金剛和明妃,其他各種不同的瑪哈嘎拉,長壽女和四姐妹,密咒主,淨界主,大寶法王的護法眷屬,誓願金剛善,羅刹王,羅候羅,藥*,北多聞天王毗沙門,各種財神,空行,勇父,空行母,天人,龍,廿四聖地和卅六國域的地方護神,季神,年神,月神,日神,時神,不可勝數的伴神及眷屬,他們都曾在某時發願護持佛法。這一切護法依怙皆被迎請進瑪哈嘎拉的壇城內,接受各種外,內,密和密密的實有及觀想之供養奉獻。

連續七日,上師和喇嘛們不停地虔誠祈求瑪哈嘎拉和其他護法,提醒他們所發的護持佛法大願,行四佛業,即息,增,懷,誅。因此,護法們的強大能量被啟發。一切障礙,妖靈,邪魔,惡鬼,疾病,對福祿壽的障礙,皆被聚集後粉碎成塵土碎片,再以空性轉化其身為甘露供養諸護法尊,其意則被度入法界。此外,惡夢,天災,瘟疫,巫術,詛咒,黑法,邪崇,貧苦,饑饉,及其他不善皆被清除。智慧護法旋即施予二種悉地成就,即共同成就和殊勝成就。一切所願,如和平,繁榮,幸福,財產,健康,吉祥和長壽等皆獲得,同時在究竟時證得大手印的勝義。

如果我們能參加此法會及不停斷地修持供養大黑天護法,我們肯定能得到他和其眷屬的護佑,他們如影隨形跟著我們,一直護佑我們到證悟。

【殊勝的護法舞和目睹的利益】

(節目自泰錫杜仁波切之著作,“相對世界,究竟的心”)

瑪哈嘎拉舞是在寺廟裏的表演,常與法會祈求儀式或薈供連接在一起。

瑪哈嘎拉舞的表演是有多重目的的,第一項就是禪修舞者的禪修,是依據瑪哈嘎拉薈供的法本儀軌來進行,當他起舞時,舞者也就溶入而成為薈供的一個特定部分,瑪哈嘎拉一般都是由僧眾來表演的。

瑪哈嘎拉是慈悲的憤怒尊,任何一種瑪哈嘎拉祈請儀式的目的,都是想要克服污染及負面的事物,這是種最強而有力的方式。觀眾席中若有人瞭解祈請而且修行高深,則可以在精神上與舞者同步,舞者自身是透過姿勢、舞蹈與吟唱來表演修行的。至於跟不上舞者的世俗人們,在參與的過程裏也可以獲得薈供的加持,使他們得以克服障礙。參與者只要發心正確,即使不會做禪修,也同樣可以獲得瑪哈嘎拉的保護。這類形式的宗教儀式,同時可為環境祈福,使它轉化成保護者瑪哈嘎拉的曼達拉(Mandala)壇城。曼達拉是指瑪哈嘎拉所保護的、淨化的空間。這個舞蹈清楚的界定了舞者與觀眾所在的清淨空間。

宗教儀式裏的舞蹈,是需要做很多準備工作的,領舞者通常是窮其一生的精力從事此藝術,一個舞者通常需要經過許多年的練習,技巧方臻精煉。表演的僧侶,必須學習各種樣態的姿態和動作、法本的意義,和觀想等。舞者必須很嚴密的遵行瑪哈嘎拉薈供的法本,它是源自於密續裏實修的法本。每一舞步和每一舞姿,在每個大廟宇裏都依其對瑪哈嘎拉密續修行法,有各自傳統的解釋,而進化成特殊形式。舞者的裝扮衣飾,也都是依據法本所載及傳統西藏的肖像來穿戴的。例如緞袍的顏色和型式;手工製作的面具,如保護者、動物或其他於薈供所見的造型;舞蹈中所用的象徵飾物,這些都不是偶然的,而是承襲古代宗教及藝術的傳統而保留下來的。

在每一個舞裏面,舞步的位移與順序,也全都是參照法本而循序安排的,第一節的舞是為當地祈福、以做好準備,並迎請偉大的保護者,這段舞是由強朋(Champon),也就是領舞者來跳的,他的穿著是密續裏的黑帽(black hat)服飾,接著的一節是瑪哈嘎拉及侍從的到臨及迎請。代表著瑪哈嘎拉及瑪哈嘎利(譯注:Mahakali,即瑪哈嘎拉的明妃),隨從行列裏的次要護法及動物的舞者,帶著彩色面具及鑲邊綴飾進場。之後的舞蹈顯示著瑪哈嘎拉清除了所有負面的障礙。障礙是以一個小的塑像來代表,舞者用儀式中的法器象徵性的將其破壞,此法器是代表專屬於瑪哈嘎拉的特別武器。當污染被降服之後,觀想一切化為虛空。接下來的舞則是向保護者獻供。結尾的舞,則是對瑪哈嘎拉的讚揚與謳歌。此外,還有些舞者扮演其他角色,也都參與在這節目裏,如墳場的大師(Cremation Ground),四方的本尊,鹿或其他神聖動物,或是護法等等。雖然,這些象徵,各寺廟依其不同的習俗會有不同的變化,但是基本的儀式仍是相同的。

法會之舞的作用是多層次的,它用動作、音樂、色彩、時間,和空間去演出在身體層面的舞劇,而於此同時它也進行了深刻、精密的心靈修習。法會之舞是另一種融合身、口、意的方法,以表達及經驗究竟的真理。心靈訓練或曰禪修,與身體世界兩者間的和諧,是這實修的根本。

2021年1月26日  ·
大悲黑天智慧怙主 六臂瑪哈嘎拉
喇嘛江秋 講述

編按:六臂瑪哈嘎拉為香巴噶舉傳承護法 ...
哈佛專家 發表於 2022/3/9 21:16
请问專家的睇相推荐在哪?又删?
2021年1月26日  ·
大悲黑天智慧怙主 六臂瑪哈嘎拉
喇嘛江秋 講述

編按:六臂瑪哈嘎拉為香巴噶舉傳承護法,利生中心長期不間斷修持六臂瑪哈嘎拉儀軌,同時亦於每年農曆年前舉辦瑪哈嘎拉除障大法會。為使信眾在修持時對六臂瑪哈嘎拉更加暸解,本刊特由喇嘛江秋講述此智慧護法與傳承之因緣及功德,並參照十一年前刊登於利生法訊,描述六臂瑪哈嘎拉形象的文章於此文當中,以期對行者有所助益。

香巴噶舉有一部重要的經典《五部金法》,裡面紀錄了梅竹巴告訴瓊波那覺六臂瑪哈嘎拉的故事。第一世卡盧仁波切曾告訴波卡仁波切,米麗就是梅竹巴的故鄉。

從前在印度有個叫溝沙拉布西的墳場,就是梅竹巴告訴瓊波那覺此法的地點。經文中,瓊波那覺說到:「首先頂禮,頂禮瑪哈嘎拉與上師無二無別!梅竹巴住在溝沙拉布西墳場的時候,我瓊波那覺供養七兩黃金給梅竹巴,向他請法。因為我們西藏受用不足,很貧窮,障礙現前,無法修持需時較長、較複雜的法,所以想請能迅速發財、除障、修持一下就能馬上顯現成就的法。若有此等法,請梅竹巴傳授給我。」瓊波那覺在這裡是問梅竹巴,有沒有那種很珍貴的法,不需要太複雜的準備,修一點點就能夠得到很大的成就。

於是梅竹巴告訴瓊波那覺:「有一位叫“牟尼寶怙主”,也叫“大悲黑天”或“怙主樹蘊”、“檀香怙主”、“智慧怙主”,又名“六臂智慧怙主”的護法,他會救度中陰身的恐懼,有能力降伏神、鬼和人。修此法門,名譽、財物及飲食這三者自然就能富足,還能消滅摧毀一切逆緣不順,任何敵人或障礙都無法損害、障礙修這個法的人。在具備灌頂、口傳、教學、場地、法器、資糧、動機與精進等如理如法地修持,長則一年,短則一個月,就能獲得共與不共的成就。修共的成就時,則不共的成就自然會生起;修不共的成就,則共的成就也會自然生起。我建議你修此法。」接著瓊波那覺問這個法的來源,梅竹巴就說了下面這個故事。

「久遠劫前,阿彌陀佛座下有位菩薩,因覺六道輪迴眾生之苦,發願要度盡一切眾生,若有一眾生未得度則不成佛,如退道心,則自粉身碎骨。這位菩薩在普陀拉淨土不分晝夜地行利益救度眾生之事業,歷經無數劫後,某日他以智慧神通觀察,未得度之眾生仍無量無邊,失望之際,覺要度盡眾生是不可能的,於是退了道心,毀犯他的誓言,此時他的身體、頭顱立刻碎成千片。阿彌陀佛便予以加持,說道:『大乘種姓之子呀!莫如此輕易放棄,要發比這還大的願才行。』菩薩碎成千片之頭顱,經佛加持成為十一面,此即為十一面觀世音菩薩,其千手代表一千個轉輪勝王,千眼代表賢劫千佛。然而觀世音菩薩心想,之前的願都無法圓滿,何況更大的願?於是昏厥。昏厥七天清醒之後,他見末法時代眾生短命、障礙多、受用少,人與人彼此傷害、不守信諾、違背三昧耶戒、團體內鬨,所作所為皆如輪迴眾生在中陰身般受苦、恐懼,永遠無法解脫。觀音認為末法眾生需要一種短暫修持而容易成就、自然消除障礙與敵人,名利、食物自然豐足、共與不共皆自然成就的法。思及此,他想到一忿怒相之法,立刻自心中顯現藍色的“吽”字,“吽”字化成“瑪哈嘎拉”,瑪哈嘎拉如牟尼寶般,可滿末法所有眾生的願。此時大地振動,阿彌陀佛與諸佛顯現,一同讚嘆觀音(瑪哈嘎拉)所發之大願,並給予祝福及加持,密續空行母亦出現予以灌頂,除原本之懷(懷愛)、誅(誅魔)之外,息(息災)、增(增益)之功德事業亦同時具足。為實現一切諸佛事業之功德,諸佛事業灌頂化現為夜叉、閻羅、鬼王、魔、鬼母等等,此化現亦助觀音實現瑪哈嘎拉之誓願。若能依此如法修持,將會得到所有成就,若不能立即得到,亦能見到瑪哈嘎拉,得其加持。」以上就是瑪哈嘎拉的由來。瑪哈嘎拉旁邊主要有五大護法,他們是:巴滇拉嫫(吉祥天母)、切扎巴拉(藥叉)、吉那米扎、扎格拉雜、讀棍扎謝。

梅竹巴繼續又告訴瓊波那覺下面這個故事。「佛涅盤後五百年有位婆羅門之種姓,在印度一個大城市巴滇竹崩(龍樹菩薩之住所)附近有三十一個城市,其中有個以製作樂器聞名的城市,叫“夏哇日巴”,夏哇日巴曾以供養佛陀樂器令佛歡喜而聞名。那兒有座叫“舍哇剎”的墳場(註:今菩提迦耶附近,瑪哈嘎拉洞聖地),有位叫夏哇日巴的行者在此閉關。

某夜,空中發出極大之聲響,夏哇日巴一看,看到一位空行母手持鈴杵,身上吊掛許多鈴鐺,瞪眼看著夏哇日巴,身邊同時出現瑪哈嘎拉。瑪哈嘎拉對夏哇日巴說:『大乘種姓之子,你要修持我的儀軌,修我的法。』於是瑪哈嘎拉直接傳授儀軌給夏哇日巴,夏哇日巴立刻記錄下此儀軌,度母、觀音、金剛亥母亦同時出現,各自傳授其法門給夏哇日巴(註:此即香巴噶舉<四本尊>法門的由來)。我梅竹巴在龍樹菩薩居住地跟夏哇日巴學習大手印,接受大手印口訣教授的同時,我也一併獲得此瑪哈嘎拉法,我修瑪哈嘎拉法二十一天便親見瑪哈嘎拉本尊。請你(瓊波那覺)也修此尊貴的瑪哈嘎拉法,供朵瑪、供香,要不斷地修持,見黑鳥、黑狗與任何黑色動物皆不可傷害,要相信上師怙主無二無別。循此而修,即使於山中也會有人來供養你,不論任何上師(傳法者)或弟子(受法者),如是修十三天或二十一天即可親見瑪哈嘎拉,心中有何願望亦皆能實現。」接下來介紹一下白瑪哈嘎拉。儀軌當中提到,在佛後五百多年,瓊波那覺修了十三天,白瑪哈嘎拉就顯現出來。瑪哈嘎拉有三面、六臂、黑色、灰色、咖啡色、藍色、綠色等十三尊,其中一尊是白瑪哈嘎拉。白瑪哈嘎拉是財神,為了救度貧窮的眾生而顯現出財神白瑪哈嘎拉。黑瑪哈嘎拉是降伏(調伏)的護法,而白瑪哈嘎拉是救護的護法。瑪哈嘎拉有十三尊,就如同有二十一尊度母一樣。基本上瑪哈嘎拉都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他為了應眾生不同的需求顯現出十三種相貌,而黑瑪哈嘎拉是他們的總集。我們有時候說上師瑪哈嘎拉、本尊瑪哈嘎拉、護法瑪哈嘎拉、財神瑪哈嘎拉、救護瑪哈嘎拉等,這些各式各樣的顯現全部的總集就是黑瑪哈嘎拉,示現白瑪哈嘎拉是為了救度貧窮。

六臂瑪哈嘎拉身形矮胖,色藍黑,代表護法的忠誠以及法身不變的本質,並具息災及降伏的能力;一面三目(三目紅圓而怒睜)代表對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的通徹了解;額頭有一紅點,臉上的鬍鬚、眉毛成火焰狀,意智慧之火,頭髮亦然。護法血口大張,發出如雷般忿怒的吼聲,震醒一切眾生,並震懾外道諸魔;嘴上有上下四顆獠牙,代表慈悲喜捨四無量心以及辯才無礙。紅黃色的髮上有五佛冠,亦現忿怒相而呈五骷髏頭狀,代表佛之五智。護法身上繫有骨做的小鈴和各類的蛇。蛇共有八種,代表八大龍王。髮上纏繞著藍黑色蛇,耳上以紅色蛇為環,頸部繞著白色蛇,另有一綠色大蛇由頸部垂至腹間,兩手的大臂上繞著雜色蛇,腕部的蛇則為黃色,腰間以綠色布為腰帶,腰帶上有一白色蛇,腳上的蛇亦為白色。蛇類代表瞋心,最易起瞋心的蛇之所以乖乖地纏在瑪哈嘎拉身上,並不是被瑪哈嘎拉的忿怒所懾伏,而是因為瑪哈嘎拉的慈悲使蛇都起不了瞋心。

護法的六臂代表六波羅蜜,另一個重要的意義是以大威力帶領六道眾生前往阿彌陀佛淨土,也就是六字大明咒的顯現。右第一手持鉞刀在前,置於左第一手所持盛滿鮮血之頭蓋骨碗上方,分別表示能斷煩惱、斷魔種,以及能得大樂與證悟。右第二手持人骨念珠上舉,表眾生能聞其咒音而得度,念珠不停地數,眾生便不斷得度。右第三手搖動著手鼓,號召其他瑪哈嘎拉及眷屬與所有護法、空行。左第二手持三叉天杖上舉,上有一骷髏頭。左第三手持金剛鈎鎖,此繩索一端為半截之五股金剛杵,另一端為金剛鈎,代表能鈎攝遠近一切有情,並繫住破戒眾生。

護法身穿虎皮裙、象皮披風及蛇皮帶,分別象徵降伏自身的貪念、慢心和嗔心,足踏象頭神、日輪與蓮花座。蓮花座代表出污泥而不染,能遠離娑婆的不淨,具世俗菩提心;其上有一平躺日輪,照亮一切暗處,摧破所有無明,表勝義菩提心。護法兩腳踏著象鼻財神,代表降伏慾念並有控制財富的力量。護法的雙足象徵智慧與方便,左足立而右足正向前踏出,表示正在進行護法事業。護法戴著五十一顆新鮮人頭串成的項鍊,代表清淨了五十一種習氣與煩惱,並已超越菩薩的前五十一階位而達等覺。身後倚檀香木而立,檀木上有熊熊烈火,此乃智慧火,不燒檀木而燒盡一切的煩惱障礙。

瑪哈嘎拉的身旁尚有包括佛母吉祥天母在內的五大護法,外圍則有七十五眷屬圍繞以及十三種黑色動物供差使,十三種黑色動物以烏鴉為主。

以上是六臂黑瑪哈嘎拉形象之概述,至於六臂白瑪哈嘎拉,其同為觀世音菩薩的化現,唯身形與黑瑪哈嘎拉不盡相同。

白瑪哈嘎拉兩腳各踩著一個象頭財神,這兩個象頭財神俯臥著,一個手持老鼠,另一個手持蘿蔔。白瑪哈嘎拉身體呈白色,面怒容帶笑,三隻眼睛睜得大大的,眉毛、鬍子、頭髮都是橘紅色,額頭的橘色明點和黑瑪哈嘎拉一樣,頭頂有藍色的不動佛作為頂莊嚴。右邊第一隻手持彎刀舉向空中,第二隻手拿牟尼寶在胸前,第三隻手拿著以木頭做成的手鼓。左邊第一隻手貼近大腿,拿著一個頭蓋骨,裡面盛滿甘露和一隻裝有牟尼寶的寶瓶,第二隻手拿三叉戟,第三隻手拿金剛鈎刀,右腳在前,呈走路的姿勢,下身以各式各樣的布料作成裙子,再圍上虎皮裙、上身披象皮披風。
頭頂戴著五個骷髏頭的寶冠、以五十一個濕人頭做成的項鍊,全身有各式各樣的牟尼寶作裝飾,掛著許多鈴鐺。千萬尊空行母作為他的眷屬,白瑪哈嘎拉站立在火燄中。
瑪哈嘎拉是智慧護法。所謂智慧護法是由佛菩薩的智慧所顯現的,而世間護法則是世間的神鬼被降伏後,發願護持佛法。

最後我要強調,我們修瑪哈嘎拉時應該抱持正確的態度,不要為了發財賺錢、除去個人心裡討厭的人或病苦而修,我們應該要依佛法所教導的,要為一切眾生離苦得樂而修行,發心不能離菩提心太遠,不然,人生中不如意事總是會發生,到時早晚會對佛法失去信心,佛法在心中會失去價值。如果我們心裡記得要發菩提心而修行,這就是正確的,自己所累積的資糧,那個基礎會一直累積,直到我們成佛。一般人要完全做到無私的修行很難,但是我們心裡可以這麼想:自己所不想要的煩惱痛苦,希望其他眾生也不會有,而為了要除去這些煩惱痛苦,我願意來唸經修行。希望大家盡量在心中生起菩提心,這是需要多多去學習的。

轉載分享自 利生法訊第80期
綠度母簡介

2007/05/15 21:18
朵科仁波切曾開示:綠度母是在西藏示現最多的本尊,也是最快相應成就的本尊,除障更是無比迅速,綠度母本尊的故事也多不可數...感恩...

綠度母法門;為金剛乘教法中相應最迅速,成就極快的殊勝本尊法門。

聖綠度母,簡稱綠度母,梵音譯作『多羅』,古譯『多羅觀自在菩薩』,即南海普陀山觀世音菩薩之同體異名。綠度母為藏密中最慈悲美麗的菩薩,亦是觀音菩薩之另一殊勝示現。

藏密中共有二十一位度母,二十一度母依次為:奮迅度母、威猛度母、金顏度母、頂髻尊勝度母、吽音叱度母、勝三界度母、破敵度母、 破魔軍度母、供奉三寶度母、伏魔度母、解厄度母、吉祥度母、烈焰度母、笙眉度母、大寂靜度母、明心吽音度母、勝三界度母、消毒度母、消苦度母、消疫度母、賜成就度母。

二十一位度母有六種不同的身體顏色,即白、紅、藍、黃、綠、黑等六色。白色表度母之身,紅色表度母之語,黑、藍色表度母之意,黃色表度母之功德,事業則以綠色作代表。

綠度母本尊身膚綠色,慈悲面容,雙足半跏趺坐於蓮華日月輪座上。左右手均持烏巴拉花一枝,頭戴五佛寶冠,上身飄幡為衣,下著重裙。珠寶瓔珞為裝飾。綠度母身色與五佛中的不空成就佛部一樣,而不空佛部代表諸佛之事業;度母手持的果、花及蕾表義為三世諸佛化現;她的右腳垂下,代表隨時起來救度眾生。

綠度母為廿一尊度母之主,綠度母咒乃廿一度母之根本咒。如果常勤念誦,就能逐漸斷除輪迴之根源。修持綠度母法門成就者,得免除一切魔障、瘟疫病苦,消除一切水火刀兵盜賊等災難。並能增長福慧、權威、壽命。凡有所求時,無不如願,命終時往生極樂。

修習本法門成就者,得除一切罪業,消滅魔障,能救一切災難,速得無量圓滿功德,而且無子息者,求男得男,求女得女,求財得財,長壽富貴皆能如願,其功德利益廣大無量不可思議。當今之世,修此法之成效最為迅速,加持力大勝過一切法。乃滿願及除障最深奧的法門,能阻止惡咒、自殺、瘋癲、爭鬥、惡兆、夢魘、疾病、傳染病及牲畜之病等一切損傷,破除年、月、日、時之不祥。

綠度母,是一位救世大菩薩,她坐在白色的蓮花座上,依其本誓,是 (觀音菩薩)因慈悲天下眾生,傷心時掉下眼淚的變化身,所以是最慈悲的。

綠度母的法相,是一頭二臂,雙手各持蓮花和結印,身體是玉青色,纖細而莊嚴。她腳向下伸,意味著隨時應機去救度眾生,她右手放在她的右膝上,掌心向外,是與願印且持蓮花,是將蓮花施與天下的意願。

左手持支盛開著的蓮花,蓮花上又有兩朵蓮花,一朵未開,一朵半開,均意味著未來、現在、過去三世均是如此的依止著佛法的誓願而行。綠救度母,頭上戴著小五佛冠,飾以珠寶莊嚴異常,身子放射出虹光。

綠救度母,有二十一個化身。是值得修密宗的人敬仰的大菩薩,最容易親近,也最容易得到相應的,有些人一生專修「綠度母」法,得到很大的智慧,眾生祗要誠心誠意稱唸她的名字,持「綠度母」的心咒,修行自能得果。
  【51】二障:煩惱障和所知障。煩惱障指貪嗔煩惱,障複涅磐,不得解脫;所知障指由種種邪見妄知,障複菩提,不能了悟。密乘所說:“所知障”指業氣。

  【52】三乘人:聲聞乘、獨覺乘此二為小乘,菩薩乘則為大乘。

  【53】曆劫:顯教說菩薩修六度行要經歷三大阿僧祗劫,還要在百大劫之間修三十二相始能成佛。阿僧祗,梵語譯作無數,即言時間很長。

  【54】中陰:又名中有,佛教說人死後尚未投生的中間階段名為中有,即俗所說之陰魂。

  【55】忽然垢障:或譯客塵,指暫時出現的非心固有之垢汙。

  【56】身垢:密教認為身心二者是結合在一起的,心之所積一切習氣垢汙皆熟於身,身所具者皆存於心,身心互相連系的,心解脫,身亦要解脫,修密法中無上瑜伽圓滿次第大多是為淨身垢而解脫的。

  【57】見、行、行:見,就是見地、觀點;修,就是實際修法;行,就是行為,指一切時中的行持。

  【58】六波羅蜜:譯言六度,即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和智慧。以此六行則可度脫生死,到達涅磐彼岸。

  【59】四耽著:耽著今生,非佛教徒,故于世事應收其心;耽著輪回,即非出離,故觀苦海輪回過失而收其心;耽著自利,非菩提心,故觀大慈悲和掊提心,則於小乘而收其心;耽著實執則非正見,故念諸法空,則於一切實執而收其心。此又名四收心。

  【60】厭離心:即厭惡塵世。

  【61】出離心:離三界苦,求涅磐樂。

  【62】人身難得:以下皆有修心的教授,不贅。

  【63】瑜伽:義為“相應”,即修某種觀修達到與某種事理相應。

  【64】菩提心:為欲利他,求證菩提發殊勝之大乘心。

  【65】菩提心戒:修菩薩行所持之律儀,主要以不損他而成辦他利為因之戒律。

  【66】深道法門:指無上瑜伽之圓滿次第。

  【67】三摩地:即入定,心定於一處而不動的境界。

  【68】淨治相續:相續指心,治心垢汙成為清淨。

  【69】金剛乘:即密乘,喻教法之堅利如金剛。

  【70】四大灌頂:無上續之瓶、密、智、句四大灌。

  【71】生圓二次第:即生起次第和圓滿次第。

  【72】佛的身智:佛身有四身,法、報、化、體性四身;智有五智,大圓鏡智、成所作智、妙觀察智、法界體性智。或又總為二智,即如所有智和盡所有智。其他如五眼六通均為佛之智慧德相。

  【73】五蘊四大:五蘊,色、受、想、行、識;四大,地、水、火、風;為物質和精神元素。物質元素中亦蘊藏有精神因素之煩惱種子,即密教中所說之“風”。

  【74】五身:法身、報身、化身、體性身和不變金剛身。

  【75】耳傳:歷代上師將極為秘密之竅訣,用口耳相傳的方式傳授弟子。

  【76】灌河:灌頂加持之力喻如江河,滔滔不絕。

  【77】壇場:又名壇城,梵語曼荼羅,即本尊佛神所居之宮殿。

  【78】三昧耶戒:密乘戒名。

  【79】開示見宗: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薩迦派之直指之見為輪回涅磐無別見,或明空無別見。

  【80】授教敕:灌後之隨賜修法等。

  【81】真俗無別:真指勝義,俗指世俗,即勝義世俗二諦無別,或名二諦雙融。

  【82】含藏因續:含藏包容、因續、因位相續心為一切染淨之所依,這因位相續心中就包容有凡夫的無明業惱,也包括修瑜伽者之脈、字、界、風,作為修密依據,也包括有佛的法、報、化三身。換言之輪回涅磐(字形檔無此字)和身心都包含在此如來藏的心中。

  【83】脈、字、風、界:脈,即圓滿次第中所說之三脈四輪;字,即六道輪回種子字及涅磐般若母字,俱在脈中故又稱字脈;界,即甘露明點等;風,即全身之風息和命風,諸法皆心體性具,也是生命的根據。

  【84】三界集:修圓滿次第,風脈收攝分為初、中、後三階段,出生三種情況。

  【85】拙火燃熵:即圓滿次第中之燃臍火、化菩提液、生四喜等。

  【86】命勤(字形檔無此字):操縱生命之法。

  【87】樂空雙運:大樂與空性融通。

  【88】四際:即四個階段。

  【89】事相:指未灌頂前之前行,如設供結印等。

  【90】擇師:即事前應選擇上師,要以學行兼優而確有修證之經驗者為依止。

  【91】道相:指修道已得某位次之征相,如菩薩從初地以至十地均有不同的證境。

  【92】風回:風逆行,由修力而打破生理常規。

  【93】外界粗境:指能透視或遠視他方凡塵世界,非能視佛的殊勝世界。

  【94】四壇城:指法、報、化、體性四身所居之壇城。

  【95】有漏神通:神通指天眼、天耳等特異功能。有漏者即雖有其神力仍不出輪回;無漏者則為之智慧德相和一切神力,皆離煩惱。

  【96】增益損減:就是不需要與不足者添加,多餘者減除,即俗說不折不扣。百分之百的正確。

  【97】親近因:指修風脈。

  【98】萬法唯心:薩迦修密三要中有“成境為心”,不許外境是有,這頗類似唯識的觀點。

  【99】我法二執:我執,執五蘊為我;法執,執一切諸法是實有。以空性正理破二種我執,即證我空法空二種無我。

  【100】實執戲論:執實有生、滅、去之本性等等之偏見。

  【101】二取:能取和所取,即心和境,或精神物質。

  【102】勝義有:就是在終結意義上來說,它都是存在的、實有的。唯識承認阿賴耶為實有,薩迦承認如來藏為勝義有,即承認有真常本性。

  【103】因位時之智慧勇識:此指明空赤露之平常心。因位即指眾生位本具。

  【104】俱生無明:與生俱來之無明,如我執、法執二執,所知障、煩惱障二障等皆屬之。

  【105】法界:萬法所依之處,或名實際,或名實相等。

  【106】加行四位:加行,在正行之前添加之行,大乘顯教修菩薩行有四加行,暖(字形檔無此字)、頂、忍、世第一法四種差別。

  【107】明、增、得:密乘指風息歸脈出現的三種境界。

  【108】見道:為菩薩五道之一。

  【109】十地:密乘許菩薩成佛要經歷十三地,稱為大菩提道。前十地同顯教,後十一、十二、十三,三地為金剛乘之地道。

  【110】本分天真:指此覺性非由造作,自然而成。

  【112】智慧之相:指佛土莊之清淨世界,此為佛智所生故。

  【113】本元俱生智:即本有覺性,或不待師教自然而有之智。

  【114】真如:離諸法之體性虛妄,故名真;常住而不變改故名如。

  【115】本元俱生心:即本有真心。

  【116】自證智:非由他得,自己證悟之智。俗語中說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即此自知便類似是自證。

  【117】散亂:即跑失。

  【118】邊執:“邊”就是偏于一面,邊執即執斷、常、有、無等之偏面。

  【119】樂空俱生智:樂是心,空是境,心境是統一的,故名俱生,由迷致淪為二分(二取)。若用甚深方便,則能引發引此智。&127;此智慧斷隱藏在身心深處之八十種自性分別業風,徹斷生死之根,故說樂空見為拔毒之見。

  【120】生死流轉:即輪回,謂眾生在六道中此死彼生,輪轉不息。

  【121】桑浦之門:桑浦在拉薩市西拉薩河南岸,噶當派創始人仲敦巴和其師弟俄·勒必喜饒在1073年修建內鄔陀寺,後由羅敦俄·勒必之侄俄·羅敦喜饒繼續住持,設立中觀、般若、量論等學講研之經院。來此求學者頗多,後來發展成上下兩院,培育了不少的顯教經論人才。凡遊學於此院者則稱為桑浦門人。

  【122】他空、自空:此為藏傳佛教覺囊派的法語。說諸法真性自體不空,加在真性上的東西則名為他空,若諸法本身是因緣生法,自體本空者則名為自空。

  【123】三瑜伽:寧瑪派把無上瑜伽分為三瑜伽。一、麻哈瑜伽,約當新派之生起次第;二、阿魯瑜伽,約相當新派之圓滿次第;三、阿底瑜伽,即為大圓滿屬於見性法門。

  【124】真常本性論:承認萬法有個真實本性,是永遠存而不生不滅的。

  參考書目

  《薩迦世系史》 阿旺貢噶索南著

  《藏文文選--薩迦派》 白瓦爾·卻美多吉著

  《密乘要集》 八思巴輯

  《知識總匯》 公珠·雲丹嘉措著

  《宗派源流》 土觀·洛桑卻季尼瑪著

  《青史》 桂洛·迅魯白著

  《智者喜筵》 保沃·祖拉逞瓦著

  《漢藏史集》 班久桑布著

  《衛藏道場勝跡志》 欽則旺布著
  藏傳佛教薩迦派注釋

  【1】舊派:即寧瑪派,或稱前譯密咒派。

  【2】莫古隆:在後藏拉孜縣芒喀河谷內。莫古隆寺系卓彌·釋迦耶協1043年建。

  【3】卓彌·釋迦耶協:卓彌,地名,釋迦耶協生於993年,他是受阿裏王紮西孜巴首批派遣留學印度的青年之一,學成回藏翻譯大量密乘典籍,稱為新譯密咒派,薩迦的《道果》法門便是由他傳出。終年八十二歲(西元1074年)。

  【4】 桂·枯巴拉孜:桂,家族名,他是阿底峽的大弟子。西元11世紀時人,屬噶當派法系。

  【5】《道果語教寶法》:即薩迦派主要密乘不共法門,為印度成就大德毗瓦巴所傳,他依經《喜金剛續》作了《金剛偈句》等教授要門。

  【6】奔波日山:在日喀則專區西南薩迦縣境內。

  【7】薩欽·袞噶寧布:薩欽,意為薩迦大師,是尊號。袞噶寧布是薩迦教派的創始者和法座的住持者。最初住持薩迦法座的有五祖,認他為初祖。

  【8】白衣:薩迦住持法座的最早有五祖,前三祖都是在家俗人,衣白衣,後二祖即出家沙門,衣紅衣。合稱為薩迦的三白二紅。

  【9】八日譯師:他與噶舉派的米拉日巴約同時代,早年遊學印度,博通顯教,曾為薩迦袞噶甯布之師,時袞噶寧布年幼,他曾擔任過薩迦寺座主。

  【10】仗底·達瑪寧布:為饒·赤桑拔弟子,噶當派僧,西元10世紀時人。

  【11】瓊·仁欽紮:噶當派僧,為俄·羅敦四大弟子之一。

  【12】朗·卡烏巴:他是甯譯師的弟子,屬薩迦派的前輩。

  【13】向敦·卻八:為卓彌譯師大弟子。

  【14】瓦巴:譯言法護,印度僧,薩迦派的《道果》法門和十四種不出寺圍之金法皆是由他傳出的。

  【15】康巴·阿森:朵康人,噶瑪·都松欽巴曾從之學《時論》和《道果》的講解,道果筆記《阿森瑪》即是他所作。

  【16】降森·達瓦堅贊:西元12世紀時人,噶當派僧。

  【17】班智達:印度語,博通五明人的尊號。

  【18】喀什米爾班欽:即班欽釋迦室利,西元1204年應古格王拉德之請來藏傳授戒律。朗達瑪滅佛後,佛教又得重光。他的傳戒系統,稱為班欽律傳。

  【19】西涼闊端王:西涼,今甘肅武威地區,為蒙古皇子闊端王的領地。西元1244年曾迎薩班到該地區議定西藏地區歸入祖國版圖事宜。

  【20】十三萬戶:元朝在衛藏地區劃分了十三個萬戶,南北拉堆二萬戶,曲米·甲措二萬戶,霞魯、香二萬戶,以上為藏六萬戶;亞桑·帕筆二萬戶,甲瑪·蔡巴二萬戶,止貢·達隆二萬戶,以上為衛六萬戶;加上衛、藏之間羊卓萬戶共為十三萬戶。

  【21】雅楚·桑結白:西元14世紀時人,他博通顯教,曾住持薩迦寺任法座。

  【22】絨敦·馬畏僧格:四川嘉絨地區人,繼承薩迦法座。西元1435年他在前藏澎波地區建那爛陀寺,並開辦講學院。

  【23】絳欽·然絳巴:絳欽指日喀則專區仁邦縣一帶。然絳巴是博通經教人的尊號。

  【24】吐丹朗傑寺:在日喀則專區南木林縣的達那河谷內,郭讓巴1473年建。

  【25】班欽·邦查松巴:班欽見前注,邦查松巴亦是尊號,傳說他一月中能熟讀《般若十萬頌》故有此稱號。其所建寺在薩迦的西南。

  【26】德頓巴·丹巴繞賽:德頓巴亦是尊號,意為通七部經論之法師。其所建寺在前藏貢噶縣境內多吉紮寺之西,寺建於西元15世紀。

  【27】卻柯倫布寺:在熱瓦麥寺之東,朗饒河谷內,屬貢噶縣境。

  【28】釋迦喬丹:此人學識淵博有“班欽”之稱,早年信奉薩迦派法,後改信覺囊派。其所建寺在西藏日喀則南,建於1469年。

  【29】孟推魯珠:為桑結培的再傳弟子亦曾參拜過刹欽之門。他得刹欽的《道果》,對徒說極密要門的傳授。據說刹欽只傳兩人,一人為孟推,一人為降仰欽則旺布,稱為一對日月。

  【30】中觀應成派:中觀論中一個派別。主張“從色法到佛陀皆是緣起無自性,假名安立,名下無實義可得”,否定自性有,常用應成如何的論式以破敵方,故名應成派,或名隨應破派。

  【31】艾旺卻丹寺:在日喀則專區的納塘和霞魯之間。鄂曾任薩迦寺座主,後建鄂寺,自成系統,稱為鄂派。鄂寺內分十八個紮倉,五個拉章,寺宇規模極大,為薩迦派最大的密宗道場。

  【32】具足戒:即此丘戒。

  【33】沫欽·袞喬堅贊:沫是部落名兼地名,在後藏昂仁縣境,他是鄂欽的大弟子,得到絳曲森巴(大菩薩)的稱號,繼承鄂寺法座,後自建桑登寺和達摩林卡寺,弘傳鄂欽所有教授。

  【34】宗穹巴·安羌:宗為地名,安羌是一種尊號,意為掌密乘教主,他是喇嘛當巴的弟子白丹楚逞的及門。

  【35】大乘法王袞噶紮西:明史作昆澤思巴,封大乘法王,屬薩迦拉康拉章系統。

  【36】吐敦·袞噶南傑:生於拉薩市尼木縣的吞地方。依止宗巴得薩迦嫡傳教授,三十二歲時(1464)在前藏貢噶縣境內建多吉丹寺,成為薩迦教法在前藏弘傳之大道場,由於他系宗巴法統,故稱宗巴系,或稱貢噶系。

  【37】刹欽·羅賽嘉措:刹,地名,在薩迦的芒喀隆巴西。初信仰格魯派,在劄什倫布寺出家,後依止多仁巴,改信薩迦派,獲得各種不同教授,建芒喀吐丹根培寺,弘傳薩迦教法,自稱一系,稱為刹系。

  【38】五世達賴:名洛桑嘉措,格魯派僧,又是過去西藏地方政府的創建人。1643年蒙古固始汗消滅了藏巴汗,扶持他建立了甘丹頗章政權。

  【39】《三律儀論》:即《三律儀辨別論》為薩班所作。三律儀:別解脫戒、菩薩戒和密乘戒。

  【40】新譯密咒派:西元11世紀佛教後弘期由仁欽桑布譯師和其後的譯師所譯密乘典籍稱為新譯。

  【41】噶當派:譯言教誡派,西元11世紀時印度佛學大師阿底峽來藏將所有教授傳與仲敦巴,由他弘廣,成一派系,名噶當派。

  【42】俱舍論:全名《阿毗達磨俱舍論》,西元5世紀時世親菩薩所作,通常列為入佛門必修之課。

  【43】龍樹的中觀諸論:龍樹為西元3世紀時印度人,為中觀學派的開創人,中觀學中主要講諸法緣起性空之理。他的著作有《大智度論》、《七十空性論》、《中論根本頌》、《菩提資糧論》、《六十正理論》、《十二門論》、《回諍論》、《空行王正論》、《法界贊》等。

  【44】慈化諸論:慈氏又稱彌勒菩薩,主世俗空,勝義有論。相傳他傳與無著菩薩的諸論有:《現觀莊嚴論》、《經莊嚴論》、《寶性論》、《辯法性論》、《辯中邊論》和《瑜伽師地論》等。

  【45】律論:梵名毗奈耶,為專講持戒授戒之典籍。

  【46】量論:講因明或邏輯之典籍。

  【47】四續部:即事續、行續、瑜伽續、無上續。無上續中又分父續、母續、不二續等皆密乘經典。

  【48】根器或根機:指眾生的資質、秉賦和對佛法之堪能性。根分上、中、下三等。

  【49】人天福報:下根人,只求今生來世,享福生天界,不求解脫,故只修善去惡,培植福德而已。

  【50】修心法門:顯教修心法門很多,如噶當派有七義修心、修心八座等。大意是修四厭離心、厭離世間、心向佛法;法入正道,不走旁門;道中斷錯,勿入迷途;錯亂歸道,轉為道用,逆緣轉為順緣等,如此則能漸漸實執。生死輪回之根,就是實執。
三、薩迦派的特點

  薩迦派是最早的新譯密咒派,它的創立正是阿底峽入藏噶當派的興盛時期。薩迦的袞喬傑布就依止阿底峽的大弟子桂·枯巴拉孜學習顯教。他的兒子袞噶甯布依止噶當派僧丈底·達瑪寧布等學習龍樹的中觀和慈氏的諸論,所以受噶當派的影響很大。後來住持薩迦教法的高僧如雅楚·桑結白和絨敦·瑪畏僧格都是遊學阿底峽及門俄敦·桑浦之門【121】。所以薩迦教法的特點,就是融有噶當的教授從顯入密,本派有名要門《道果》就是以顯教打基礎,以密法為究竟的法門。根據眾生的根器說法,極重修道的次第。在見上先以小乘的出離,大乘的唯識中觀之見,然後再導入密乘的最高之見--輪回涅磐無別見;在修法上也是先修顯教的修心和止觀法門,然後是入密法的生圓二次第。在行持上極重律戒也是從小到大。《三律儀辨別論》就是薩班提出來的。

  關於薩迦之見,他們也承認格魯派的應成派見,認為一切諸法皆是緣起性空,但他們又同覺囊派一樣,不承認只是畢竟空,認為勝義世俗均應有根,作為依據,所以承認勝義有即如來藏作為萬有之依。承認如來藏是勝義有,則屬承認有真常本性。這一點他們與格魯派的應成見完全相反,與噶舉派、寧瑪派則頗為相合。

  他們和覺囊派見也接近,但不完全相同,薩迦、覺囊都是從唯識上發展起來的,但他們都否定唯識派認為“識”不是勝義有,“識”是雜染是世俗有,輪回法有生滅的;認為如來藏是“智”,是清淨的,是涅磐法,無生滅的才是勝義有。但不管世俗和勝義、輪回和涅磐、識和智,都是一個根,是一體的兩面,故輪回涅磐無別,世俗勝義無別,則是二諦雙融之見,但覺囊派承認勝義他空,本身不空,世俗自空【122】,這樣就把世俗和勝義隔為兩截,又覺囊派說如來藏是勝義有,偏著一邊則著相。薩迦說如來藏是離戲,既不說它是有,又不能說它是空,其體不可認知,不可以心想,不可以言表,是非空非有,遠離有、無、斷、常諸邊,故名離戲。此見與寧瑪等派相同。

  本來說真性是非空非有,這種說法不好理解,用《神會語錄》上的話來解說“體空無相,不可為有,用之不廢,不可謂無”。真性體空是本無一物是“畢竟空”,然而真性非如一塊木石,其用為明,能有照用,又是“勝義有”,空是體,有是用,空有二者結為一體,這是自然規律,也即是法爾如是。

  同時,薩迦派同寧瑪、噶舉一樣,承認眾生有佛性,此性即離戲,即是輪涅無別。不過薩迦派認為現在眾生只是有佛因,是凡夫,佛性被煩惱蔭蔽很深。故現在的心是識,還不名為智,要從凡夫因位起修,通過許多修心方便,先小後大,先顯後密,逐步通過各種方便才能轉識為智。所以他們認為識轉為智要漸修,不主頓悟,這是他們與寧瑪、噶舉的不同之處。

  又薩迦特別強調樂空雙運之見,認為是一切見中最高之見,此見是修  生圓二次第、修風脈明點,求見本性光明,現證三身。這頗與噶舉派、覺囊派相同,但與寧瑪派則異。寧瑪派認為最高見為大圓滿,頓悟本元,是全無功用法門,屬無上瑜伽中之阿底瑜伽。走方便道的路子是有功用法門,易出偏差,只相當於寧瑪派之麻哈瑜伽和阿魯瑜伽【123】。

  以上將薩迦派之見總括起來,如同《密乘要集》中所說“偏計,依他皆非有(空),園成實性本非無(有),分別有無離斷常,善演上師恭敬禮”(原書159頁)。所以薩迦派的最高之見--輪涅無別見,仍然是屬於真常本性論【124】。
  第三、

  關於見的修法。無論大小三乘和顯密諸宗皆各有其不同之見、修、行、果。見即見解;修即修法;行即行儀(包括戒律);果即各有所證之果。四者之中以“見”最為緊要。佛教和外道的差別,主要就是見上,就是對宇宙萬法的看法各持不同觀點,然佛教中的許多修法和行儀,在外道也有,尤其是密宗許多方便還採取外道的東西,要是沒有觀點的攝持,即使修習成就,也不過是成個外道,而不是佛教。

  道果最高的見,就是輪回涅磐無別見。約二諦說就是真俗無別。約法界說就是色心無別,約萬唯心【99】觀來說就是明空無別之心。心有明分和空分兩分,空是體,明是用,即一體之相用,分不出那個是明,那個是空,那個是輪回,那個是涅磐。真妄輪涅都是一個相續心,悟即涅磐,不悟即輪回。明空之見,要頓悟,但薩迦說法,為適應三機,關於修心也是要通過小乘、大乘、中觀、唯識之見來逐步認識空有的一心實相。所以在修明空見上,他們也分顯教修和密乘修。把明空分開先悟空,即先悟空,後悟明,即先悟空,後悟有。悟空方面,主要採取龍樹的教授,先悟空理,即悟到諸法緣起性空之理。悟空方面還要分三種根機。初為下機人只求修善去惡,能得人身生善趣,不求出離輪回,即只講緣起因果,不說空性。次為中機人欲出輪回,破我法二執【100】,證人法皆空而求寂滅,才說無自性空理。後為上機人徹底解脫輪回,不但說緣起性空理,還要了悟本有真性才能徹斷實執戲論【101】。

  初機只是一般世法,屬人天法,不全是佛法。證無我空性,屬佛教小乘,證二取【102】戲論空破實執是大乘唯識,證離戲空性才是究竟大乘,在薩迦派來說就是以證道果為最徹底之見,即明空離戲之見。

  只破五蘊實有,能悟緣起性空,斷除實執,一切法皆自然解脫歸於無實,于此安住,成為寂止,若生起觀慧(空性慧),即是止觀雙運。斷實執後證空性悟全無所得,離一切相,離一切戲論,但此亦僅是到世俗諦空,依中觀應成派見,證緣起性空,了悟一切諸法皆是唯名安立,名下並無實有可得,則成畢竟空。在薩迦派看來此僅屬普通中觀之理,非徹底的中觀,因為實相是離戲的,是非空非有的,要不墮空邊也不隨有邊,才是中道,若執畢竟空則墮於空的一邊了,非離戲之見。龍樹之見稱為空宗,只悟心的空分。所以還要修慈氏見,即有宗的明分。

  又依慈氏見認識“有”的道理,首先要認識諸法之根本(本體),是非空非有。但它又非是空空如也全無可得,所以從慈氏見要了知本性是勝義有【103】或稱妙有。

  認識根本,應先認識本性光明,又名因位時之智慧勇識【104】,它是明空雙融。明空並不神秘,就在日常生活的心中出現,這就是輪回涅磐二者的根本。眾生由於不認識它,被能所二取迷現,起惑造業,流轉生死。這迷亂的根本即名為俱生無明【105】。所以要轉俱生有成俱生智能徹見本源,法界【106】融通。此本源則為妙有。

  斷能所二取迷亂又分為二。(1)斷所取迷亂(境)。把斷所取迷亂,&127;又配合顯教的加行四位【107】,分段斷除,斷所執配合加行前三位。初暖位,雙離能所二取之心,自性光明,明而又無分別妄想,此乃心之本具,是有。由於執境是實,受其蒙蔽,故首先應明瞭境是心之所現。破離心實有外境,生起明相,是謂“明”。次頂位明分增大,生三摩地是謂“增”。三忍位制止所取迷相亂行,明樂增盛,此時外所取境之迷亂已完全遣除,內能執之心上之迷相雖未完全遣除,然對外稍分起實有之感,此則名為“得” 【108】。(2)斷能取迷亂(心)。如上修習,內能取之心完全消除迷亂,&127;自心光明愈來愈大,此時俱生無明亂行大半清淨,只有根子還未除盡。光明心中初生見道【109】之智,明、增、得現行皆舊沉沒,此則名為世第一法。如此經歷十地各斷一分能障光明之無明到十地【110】即證到圓滿光明而成佛。故空有二者必須結合,始為中道,而且三乘人欲求真諦則皆須通達空性,這些方面龍樹,無著本皆相合。薩迦為了照顧初業行人先悟空後悟有,先空去小乘之執五蘊,大乘中觀之空,大乘唯識之執有,最後離去一切空、有、斷、常各走一邊之執著,即所謂破一切見,成為空有雙運離戲之見。由於顯乘把空、有二宗分開,所以初修,亦個別修習。然到究竟二者必須統一,此乃大乘不共之見,本派則提出空有無別離戲之見。即輪回涅磐無別之見,為密乘最高之見。

  密乘之見。此分共同開示和不共開示。

  共同開示,即指示內心實相,本是明空雙運。先攝心內觀尋覓,此妄心之體,觀其在於何處,是何色形狀,如是尋覓,了不可得,但僅在世俗的概念上認識此心是唯明、唯覺、唯動,清清楚楚覺知感受而已。說是無心,又覺從內現起自生之相,此則名為“明”,乃心之法相,是證悟心德三分之一。若更推求,則感覺到內心離生、住、滅,自體本空,此則名為“空”,乃心之本性,是證悟心德三分之二。空非全無所有,如虛空之斷空,而是唯明、唯覺,一切無不明瞭顯現;若注視此體,則又了無可得,由此可以決定其自體為明空。此如明空雖二,但非各自孤立,即心體性雖空,而尋覓空者所有動分其相則為明,此明分即用。即明之時即空,即空之時又明,則決定此為自然生起之明空雙運。若真實生起覺驗,則所現皆轉成為輪回涅磐不二之妙用。悟此本分天真【111】之明空雙運,則是證悟心德之全分了,如此則心不為迷亂所走失,所現皆成為智慧之妙用,縱有迷現,若猛力憶念正見,迷相消除,一切皆可轉為智慧之相【112】。

  不共開示,即直指本元俱生智【113】,此智非識和妄念,即因位時之明空。此心在顯密經中很多名稱,或名清淨心、如來藏、本性光明、真如【114】、法性等等,亦名為含藏因續。迷時則為俱生無明,起輪回客塵,悟時則為本元智,無明與智本是一根,無何差別,故說輪回涅磐無別。先認識此本具之明空雙運則名為因位時之輪涅無別。在修證時遠離能所二取,和無明煩惱,住於明空雙運之中,則名位道位上之輪涅無別。總之輪回涅磐都是一心,是此本元俱生心【115】。悟此心又有三個要點:成境為心、成心為幻、成幻為無自性。成境為心就是認識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一切外境皆是識的迷現,故外境實無,只有自心的明分。成心為幻,就是內心外境所現均是識之迷現,識所幻化、全無可得,則於空分得其決定。成幻無自性,就是一切諸幻,待緣而起,全無實成,幻而成空。若修中證驗到這點亦僅同於顯乘中觀之空見,還須悟到空而能幻之離言法性即勝義有,此空還要與本元俱生之心明空共同雙運才行。因為僅了知緣起如幻,則偏著於空,幻而成空,幻從何來?空而又生幻,空何所據?尚應瞭解離言的道理,正如《圓覺經》中說“一切眾生種種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猶如空華,從空而有,空華雖滅,空性不壞”(經46)。又說“幻滅滅故,非幻不滅,譬如磨鏡,垢淨明現”(經70)。這空性不滅,非幻不滅,這些不滅的是什麼,它就是幻所依處,即此體,離此體,即此用,離此用,以其不可言說,故名離言。所以成幻為空,不僅依緣起道理悟空分,還要離言之門悟到有分,此空有雙運,始名為明空雙運之見。

  再進而觀察此離言法性,不僅是非空非有,而且是不生不滅的,它從最初就未曾生,因此其生因空;中間而無所住,因此其住性空;最後又不滅,因此其滅果空。即此雖無自性可得之時,然自現之各種妙用又不滅而明現,即現之時,又無任何自性可得。從本以來則未曾“有”過,從本以來未曾“空”過,從本以來未曾離過之性相明現,此三從本以來未曾分離過,此即不生亦不滅之義。自顯而明朗,自空而寂然,自覺而赤露。此情,僅為各個自證智【116】之所覺受,在勝義上無實體可得,不能以心思量,不能以言語表達,為除世間迷昧,故就世俗名言上立名離戲,或名為不二、雙運、無修等等,這就是自心本相。如此實相,遍於輪回涅磐一切諸法。自己的本體自己不能認識,則名為輪回,若能認識則名為涅磐,輪回涅磐僅是就悟不悟之上而個別安名,實相本面,輪回雖惡,又別無可斷,涅磐雖善,亦別無可成,若能善自通達即名為輪回涅磐無別見。總之,此覺性明空無執,永遠未曾散亂【117】,亦無可修習,不須功用,自然而住。

  此因位時之法身,心性無修本分天真;道位時之法身,心性無作任運保任;果位時之法身,即明現赤露無修之心性,此即安名為佛。實際,除心以外別無佛可成,息滅戲論之相所顯妙智,則名為佛。就勝義言實無佛可得,一切見、修、行只是隨著行人的根器不同而個別安立之名言而已。綜上所述:決定一切境相為心,心亦是僅現故如幻,幻亦是由緣起而生,緣起無自性,故是空,空非完事,斷空頑空,空而又能幻現,幻成空,空而又幻,此幻又以本元心而為依據,本元心既不可認知,又離言說,說空說有皆不成,皆是邊執【118】,故名離言,此唯有憑佛語師教可以得知。

  又薩迦認為密宗還有不共之見,即由灌頂和修生圓二次第所生無過妙智,方能撥出無始以鼓動妄想之業風,此則名為道位上之明空無別見,認為此見是最高、最超越之見,實即指引生樂空俱生智【119】之見,顯教之見未拔無明種子之毒,故為有毒之見。據薩迦派看法,樂空之見才是撥毒之見,徹底解決生死流轉【120】的問題。
  其次,關於道果的內容,道先為了證明道果教授之正確,使行者能心生決定,不被餘信之所牽挽,所以先提出“四正量”。

  第一、四正量就是:聖教量、傳記量、師訣量、覺受量。聖教量即如來實語之經教;傳記量即諸論師根據經教結合實際經驗之記載,成為論藏;師訣量即在修中要遵循上師密訣指點;覺受量即行者實修中的感受和證驗。修道能否有成四量之中以師訣量而為轉移。故擇師依師最為重要。

  第二、三境界。修法又分為兩大類:一為依顯教修行,提出“三境界”。

  顯教修持即修六波羅蜜【58】的共道。分為三種境界,即從凡夫修證成佛中經過三種不同的三個世界。(1)不淨境界,指眾生暫時處於業及煩惱輪回諸趣的不淨世界,引導眾生出離這種境界,指出各種解脫方便依顯教修心法門有:四耽著【59】、厭離心【60】、出離心【61】、思人身難得【62】、思輪回諸苦及畏業果因緣等,在行持上守持戒律,奉行眾善,然此亦僅為大小乘共通之修法。(2)瑜伽境界【63】,分為共同瑜伽和不同瑜伽。共同者即為顯教大乘之修慈悲心、菩提心【64】和修空性見,斷離輪回苦根,空性大悲雙運,行持上守菩提心戒【65】。不共瑜伽即進入金剛密乘修深道法門【66】。由於修習各種三摩地【67】則會出現各種不同覺受境界,故須先對教授善為學習,瞭解其理,才於覺驗起時,能立斷疑慮而相續保任。(3)最極清淨境界即佛的世界,有不可思議之功德。可以設想我今修無上妙法,將來亦可同樣獲得如是功德,則心能生無量歡喜,總之在三境界中是先以波羅乘淨治相續【68】,才能成為金剛乘【69】之道器。故學密之前先以顯教奠定道基,這是本派修法之特點。

  第三、三相續。依密乘修持,提出三相續。所謂相續,指從輪回到涅磐皆為一心相續之所攝。三相續:(1)因相續;(2)道相續;(3)果相續。肯定眾生有佛性,&127;眾生的因地與佛的果地無有分別,因、道、果是三者無二無別。故金剛乘以三相續道作為引導。在因續中灌以能成熟道之灌頂,使成修法之器,在此有四大灌頂【70】,道續中授以生圓二次第【71】解脫道之方便;在果續中成熟三身現證佛的身智【72】種種功德。眾生既然是因佛,佛與眾生平等不二,故在因位應保任輪回涅磐不二見。道位修習與四灌深道相聯繫之成熟道和解脫道的各種教授,淨治五蘊四大【73】種之煩惱,果位即現證五身【74】五智之功德。故道果法門之因、道、果:眾生是佛,是因;修離戲見和生圓二次第,是道;證三身五智,是果。

  第四、四耳傳【75】指從凡夫要修到佛位,全仗歷代祖師口耳相承之教授,故稱為四耳傳道。此分為四:(1)灌河不絕;(2)攝受傳承不絕;(3)師要法則無誤;(4)以淨信力充足自心。

  所謂灌河【76】不絕,指入壇場【77】進行灌頂,授三昧耶戒【78】,開示見宗【79】,傳授教敕【80】。所謂灌河不絕就是在因、道、果三時中,上師不斷傳灌,弟子不斷受灌。本派極重律戒,有三種律儀。密乘中尤重三昧耶戒,對如何護戒,壞戒時如何還治,均有詳密的規定。

  在指示見宗方面,即指示本派最高之見,即輪回涅磐無別見,或真俗無別【81】見。他們認為見中最勝者為中觀見,但中觀見亦分兩種,一種是諸法由諦實空,即緣起無自性空,名為空性;一種是由四邊戲論空,即不住斷、常、有、無四邊,名離戲空性,他們就屬於後一種見。認為空性見僅解脫生死輪回,不能即生即身現證三身,故須有離戲見,證樂空雙運,才能成就。

  在教敕方面即修生圓二次第。密乘既認含藏因續【82】即是佛性,故因位身心之中一切佛功德皆本自含藏,修習不過是掃除障礙顯露真性而已,即煉自心以為道用,以正見除心垢障。用風脈明點修法除身垢障,即依身緣起和合以為道。所以提出脈、字、風、界【83】等輪和三界集【84】。即通過圓滿次第修風脈法,拙火燃滴【85】,掌握命勤【86】,淨治垢障,生四喜智證樂空雙運【87】。

  所謂攝受傳承不絕者,指修習四際【88】:(1)修習際,修習靜慮因支,前導命勤,&127;拙火持風,意專所緣,于所修事,斷絕疑慮,于諸事相【89】亦不錯亂,則得傳承加持不絕;(2)覺受際,依此修習得身、心、夢等三種覺受;(3)攝受際,風攝受心,起見煙等證相;(4)修成際,即從初地以至正覺,皆能得傳承加持之力而依次生起也。

  所謂師要法則不誤,即在修中關鍵時師要善為指點。因此擇師【90】最為緊要。

  所謂以信心力充足自心。了悟一切覺受境界,皆由自心風脈所起,對於師教,生決定信。

  第五、五緣會。一切諸法皆由緣生起,由修密乘要門,內心外境緣起會合,能生各種成熟道相【91】。(1)外緣會,依外境而起如產生風回【92】現象和各種外界粗境【93】。(2內緣會,從身而起,身中字脈宮內風心聚散,初有自身即佛身之感。(3)密緣會,因字脈成。了語即是密咒,或於出世間道中界甘露輪等現成四壇城【94】。(4)真如緣會,&127;從界甘起。就悟心為智,即是真如,達到初地以上外相,出現明點。(5)究竟緣會,&127;即從風生。一切皆是無二智相【95】,達到究竟。又身輪為外,脈輪為內,脈字即密,界甘露輪即真如,藏智風輪即究竟。前二緣會為世間道,後三緣會為出世間道,依次配合顯教的五道十地,密教的十三地半而至成佛。

  第六、七要點,就是在修習中有七大關鍵性之境相出現應能加以識別。(1)&127;三界集配合七無止向。分三種人:有宿緣者是自然而集,具誠信者由加持力集,能精勤者由勤奮力集,出現各種無止向的情況。有宿緣者則出現無止向的成熟,風無止向的回逆,脈無止向的分離,甘露無止向的凝聚,拙火無止向的燃燒,由此而生之有漏神通【96】無止向的出現,無漏神通也無止向的出現。此七種配合三種人共為二十一種。若善知此三界集,則可於此等處斷除一切增益損減【97】之過。(2)三住心。&127;風回逆時心住,自我加持時心住,所依雙融一定時心住。上述三種人無論何種,皆出現業風回逆等相,於是由心驗相和身驗相出現不可思議之三摩地。此等出現或由風回等相之最親近因【98】所致,或由宿緣遠因所致,應當善於分辨。(3)三覺受,身覺受,&127;風回於身,出現跳躍奔跑;心覺受,扼著字脈關要,產生喜樂悲傷等貪嗔現象;夢覺受,扼著風要,夢中出現身輕如奔馬之相。若非要門攝持之三種覺受則為病相,若按規修習,知為風心聚散所起之征相。則皆成三摩地之相。(4)三暖相。&127;妄念已去生暖,界聚合生暖,明點燃集生暖,此皆由風脈緣會聚和與不和之關係。(5)&127;三引道。初界集時由拙火引道,中界集時由界甘露引道,後果集時由字脈引道,由於引導方法不同可以在主觀的心理上或生理上和客觀的外界上產生種種異相。(6)&127;三集合。三界集界限以三喻明之。初集如冬風,中集如春風,後集如夏風,這些主要是由風脈聚合所產生之相,要行者認識皆是出現三摩地之相,勿生疑慮。(7)&127;三緣生。風回之緣生,見相之緣生,夢中之緣生。皆由字、脈、風、界之關係。總之三緣生皆系由身脈、脈字、界甘露、風等所生,皆自身本具,並非觀待外界之因緣。

  第七、除障法。即掃除和防止內心和外境所起魔難和災障。以上是道果法門的內容簡介。

  總之,顯教為因乘,密乘為果乘,因乘修心以為其道,由未悟自心本淨,故用對治而斷於惑,偏於輪涅法界空理,此須久習,曆三祗劫始證佛果。密乘為果乘,直修佛果德,轉位以為其道。即以煉身為道,起俱生智,瞭解所現輪回即大樂法界,如治目翳,翳去目明,了知心性本來清淨,樂空雙運,故能圓滿現證三身。
薩迦派概要
欽則旺布

一、薩迦派的傳承

  薩迦派的派名,是來源於薩迦寺名。薩迦寺是西元11世紀時袞卻傑布所創建。袞卻傑布(1034-1102)是吐蕃貴族昆氏的後裔。初學舊派【1】法門,後往莫古隆【2】,依卓彌·釋迦耶協【3】大譯師學法,不久又去往依桂·枯巴拉孜【4】已得新譯密乘法要的傳授,尚不滿足,又往莫古隆請求卓彌傳授《道果語教寶法》【5】,卓彌為他分期傳授。四十歲時,在奔波日山【6】灰白土上建立寺院,灰白土藏語為薩迦,遂名薩迦寺。他住持該寺廣傳新派密法,但當時薩迦派的派名還不顯著。袞卻傑布長子名袞噶寧布(1092-1158),又稱薩欽【7】。他是住持薩迦教法的法座第一人,但他並未出家,衣白衣,故認他為白衣【8】初祖。父死時年尚幼,遂請八日譯師【9】(1040-1111)住持薩迦寺,並依之學法。十二歲時依仗底·達瑪寧布【10】和瓊·&127;仁欽紮【11】等學習對法、中論、因明等顯教經典,從朗·卡烏巴【12】昆仲學《密集》、《勝樂》、《大黑天》等密法,後在向敦·卻八【13】大師處盡學《道果法門》。此後印度成就大德毗瓦巴【14】親來薩迦為其傳道果法,總傳有十三種續部要門,別傳以十四種不出寺圍之金法。他後來傳弟子康巴·阿森【15】,阿森筆之以書,名為《阿森瑪》。由於他掌握了甚多顯密教法,遂稱為一切顯密法之教主。住持薩迦寺四十八年,弘揚薩迦派法,有弟子甚多,派名大著。壽六十七歲圓寂。

  薩欽有四子,長子早夭,次子鎖南孜摩為薩迦五祖中之白衣第二祖&127;(&127;1142&127;-1182),幼年從卡烏巴·卻季僧格等先學顯教之龍樹中觀和慈氏五論。&127;至十六歲時即透徹通達一切續部要門,繼承家傳《親口教寶》法門,並為眾多弟子講授,從學者眾,門庭頗為興盛。

  三子紮巴堅贊,系五祖中的白衣第三祖(1147-1216)。從降森·達瓦堅贊【16】大師受勤策戒,不茹葷酒,嚴持戒律。十二歲時從父薩欽聽法甚多,得近傳的道果講解。二十六歲繼承法座年七十圓寂。他的心傳弟子即降仰薩班。薩班即薩迦班智達【17】之簡稱,本名袞噶堅贊,系五祖中的紅衣第一祖(1182-1251)。為紮巴堅贊弟白欽沃布之子,十五歲以前即從伯父紮巴堅贊完全學得薩迦所傳的一切顯密教法,從喀什米爾班欽【18】學《金剛歌》,從宿敦、粗敦、瑪甲·絳尊等學彌勒法、量論。從喀什班欽授比丘戒,又從其弟子僧迦室黎等學聲明、詩學,博通一切大小五明,遂有班智達之稱號。曾造《理藏論》和《三律儀差別論》駁斥邪說。駐守西涼的闊端王【19】聞其名,將其迎至西涼州議定西藏歸入祖版圖之事,七十歲圓寂於涼州。

  其弟桑查·索南堅贊(1148-1239)幼從薩班學習各種顯密教法。他善於世務,對擴建薩迦寺廟,為昆氏家族營置私產頗竭心力。五十六歲去世,其長子即八思巴帝師。

  八思巴本名羅朱堅贊系薩迦五祖中的紅衣第二祖(1235-1280)。幼從薩班受沙彌戒,從其叔盡學薩迦派一切顯密教法。十七歲隨薩班到涼州。十九歲時即為元帝忽必烈傳授《喜金剛》大灌頂,二十歲時受比丘戒,二十六歲時被忽必烈封為帝師,並令統率衛藏十三萬戶【20】。有弟子甚多,四十六歲圓寂。

  薩迦派在元代時頗為得勢,族系分支又多,建立若干分院。後來由於互爭權力漸漸衰微,法座嗣承無力,不能弘興教法。後由其傍系法嗣繼承住持薩迦教法。其中最有名的住持顯教者則有雅、絨二人,住持密乘者有鄂、宗二人。

  雅為雅楚·桑結白【21】,西元14世紀時人,為雅茹之養子,故名雅楚,他是尊追白的弟子。他的弟子最有名之為絨敦·馬畏僧格【22】(1367-1449),他在前藏澎波地區建那爛陀寺,以十大經論立宗辯論,講說六十四部教典,並造四十部經論著述,從此造就的佛學人才不少。他的弟子達布·紮西朗吉,師死後繼承那爛陀寺法座。

  雅楚又一弟子絳欽·然絳巴【23】·桑結培(1411-1458),1449年建哲域紀澤寺,創興辯論學規,使晚期薩迦的教法大為振興起來。1473年桑結培弟子果讓巴·索南僧格,在後藏南木林縣建吐丹朗傑寺【24】;桑結弟子班欽·邦查松巴【25】建寧悅甲雄寺;弟子德頓巴·丹巴繞賽【26】建熱瓦麥寺;弟子袞噶卻桑和其弟子建卻柯倫布寺【27】等等。其所建皆是法相學院。學成後授以“然絳巴”學位名號,也是由桑結培所創興的。

  又絨敦弟子釋迦喬丹【28】(1428-1507)在後藏日喀則南建土丹色多堅寺。孟推魯珠【29】的《佛教大事記》中又提出住持薩迦顯教教法的雅、迅二人。雅即楚·桑結白,迅則指的是仁達瓦·迅努羅朱(1349-1412)。此人曾為宗喀巴和甲曹吉之師,在薩迦顯教觀點中他持應成派的中觀見【30】,他的著述有:《中觀根本頌》、《入中論》、《四百論》、《大乘寶生論》《俱舍論》、《吉祥密集續經》等的經論注疏約十餘部。

  薩迦派住持密教的有鄂、宗二人。鄂即鄂巴袞噶桑布(1382-1456),為喇嘛當巴索南堅贊(1312-1375)的弟子白丹楚逞,白丹弟子佛陀室利,室利弟子即鄂巴袞噶桑布。鄂在1429年建艾旺卻丹寺【31】,作為專門弘揚密乘的道聲。他曾講《道果》八十三遍,傳《金剛曼》灌頂六十餘遍,其所傳之灌頂、教敕、要門等我至不可勝計,他終身守持戒律,傳授具足戒【32】者過萬人,七十五歲去世。弟子中最為上首者有沫欽·袞喬堅贊【33】(1388-1469)、絳欽·然絳巴·桑結培、果讓巴·釋迦喬丹、邦查松巴·袞噶卻桑多人。鄂對他人未曾宣說之《道果》心果,皆秘傳與袞喬堅贊,從此講授《道果法門》的風規,遂有“對眾說”和“對徒說”之分。鄂巴一系則傳持道果對徒說講規,由袞喬堅贊、袞卻倫珠、塔孜巴·南喀白桑、朱康巴·白丹唐朱等法嗣,次第相承,這一傳承系統則為鄂系。宗巴前後有兩人,前者是喇嘛當巴傳弟子宗穹巴·安羌【34】·陀羅尼室利。宗傳吉·桑布堅贊、堅贊袞喬、格瓦桑布等。堅贊袞喬弟子沫舍巴·多吉堅贊,此派傳持《道果》對眾說的講規,一脈相承,則稱為前宗巴派,或名沫舍系。

  後宗巴系,即由喇嘛當巴的另一弟子大乘法王袞噶紮西【35】(1349-1425)所分出。紮西傳宗巴·袞噶堅贊和紮托巴·索南桑布等多人,紮托巴傳心傳弟子吐敦·袞噶南傑。袞噶南傑【36】(1432-1496)初從降巴林巴受比丘戒,在前藏貢噶縣建貢噶多吉丹寺,創立各種曼荼羅儀軌,法事實修次第,弘揚薩迦派顯密教法,自成一系稱為後宗巴系,或稱貢噶系。

  又有一派系由刹欽·羅賽嘉措【37】(1494-1566)所創建。羅賽從多仁巴·袞桑卻季尼瑪及達欽·羅朱堅贊廣學鄂、宗二系所傳薩迦不共教授,並獲鄂、宗等所特有之薩迦家傳的嫡系耳傳,遂將薩迦派各種不同教流總匯成一大海。其弟子有降仰欽則旺秋、孟推·羅朱嘉措、安羌·鎖南群培、堪欽·婁松巴、博克巴·強巴頓朱堅贊等多人。五世達賴【38】(1543-1588)亦曾從他學薩迦道果和十三種金法。其他能主持刹派耳傳教授之人亦複不少,從刹欽傳出極密對弟子說的要門自成一系,後來遂稱為刹系。薩迦教派在元明兩朝極盛,寺廟遍于前後藏及蒙古、漢地,以後逐漸衰微,現在唯餘德格等地的少數寺廟,由鄂寺派堪布相繼住持。也有不數人到薩迦鄂寺求學但多系聽講《三律儀論》【39】及《道果教授》,其餘顯教的《中觀》、《量論》、《慈氏諸論》的講學的人已為數不多了。

二、薩迦派的教義

  第一、

  未談教義前首先大體談一談他們的教法內容。教法分顯密兩乘,薩迦派本來屬新譯密咒派【40】,是以密乘為主要修學的,由於薩迦先祖受噶當派【41】的影響,所以他們又重視顯教的學習。當然薩迦的先輩諸祖也都是博通顯密的。瞭解的顯密教法很多。為培育後人,讓其先學顯教瞭解佛學的各種基本道理,然後才能修學密法,所以規定先顯後密。修學顯教的內容大體歸為五大類:(1)俱舍論【42】,&127;這是基礎課程;(2)龍樹【43】的中觀諸論,作為瞭解空宗的理論;(3)慈氏的諸論【44】,作為瞭解有宗的理論;(4)律論【45】,是學人最重要行持;(5)量論【46】,作為對理論分析辨解的必修的課程。

  其次是密乘學習的內容。當然密乘有四續部【47】、灌頂傳敕,要門導引、實修事相等等,難以勝計。薩迦密乘教授總為不出寺圍十三金法,金法內容各說不一,依刹派說即為《三類空行法》、《三類大紅法》、《三類小紅法》、《無死金剛天女法》、《紅財神法》、《獅面母法》、《黑文殊法》加《獅子吼法》又名為十四金法。此外他們也有無上瑜伽諸本尊,如《密集》、《勝樂輪》、《大威德》、《時輪》、《金剛橛》等的灌頂、傳敕、導引等。其他如《帳明王》等護法空行類亦多至不勝枚舉。但本派特重的是依《喜金剛》為本尊修生圓二次第的《道果》法門,為主要修持。

  第二、

  薩迦派的基本教義大都包括在他們的實修法門《道果教授》內。《道果》就是依于何道,證何種果。《道果法門》又名《甚深親口語教寶》是印度大成就者毗瓦巴依《喜金剛續》造《道果金剛偈句》、《續經講解略義》和《道果教言》等著作而得名的。此法門由薩迦派所繼承,成為本派特殊不共之法。

  《道果》的內容有:四正量、三境界、三相續、四耳傳、五緣會、七要點和防護障礙等。本派的因、道、果的建立,就是用什麼樣的道,是要根據眾生根機的因來決定,因此所用之道和所得之果亦有不同。因、道、果三者是聯繫在一起的。眾生的根器【48】有上、中、下三等。下士只求人天福報【49】,故以修善去惡為道,所謂去非福,中士者求出解脫輪回,故須依顯教修心法門【50】,斷二執證空性,斷輪回根,所謂破我執,上根者求徹底斷無明煩惱,清淨二障【51】即生成佛,所謂必須破一切見,主要還是要修習密法即道果教授,才可以徹證離戲法性之實相,獲得徹底解脫而成佛。本法門既是適應三乘人【52】的修道法門,故必須顯密兼修,以顯教打基礎,密乘為究竟。若全依顯乘又要曆劫【53】修行,欲得即身成就,故必須要修密法。所以道果法門算是從一個凡夫可以直修成佛的無上法門。尤以道果的密法也是具有適應三機成就之法,上機即身成就,中機臨終解脫,下機中陰【54】解脫。由因、道、果來認識即身成佛的意義。因就是道,道就是果。因時之佛,由於不認識,被忽爾垢障【55】,此生在修道時淨治垢障,垢障清淨即能認識,故立名為果,因、道、果三位無可分別。這一點也看出薩迦之見,仍是承認眾生本有佛性的真性。他們承認因位果位無別,故果位無可修治,修法只是道位上的除垢。顯教除心垢,密教除身垢【56】,垢障淨後則圓滿三身而成佛。道果中所說談之見、修、行【57】三者,就是在見上要你悟到因和果本來無別,所謂修和行實際上都是道位上的除垢。因、道、果三位是一體的。
【閻王口信:念一千萬遍觀音六字真言者,絕不入地獄!】

閻王還說:“善男子,六字真言是百法當中的精髓,念百遍能淨身口意罪障,念千遍能淨十惡罪障,念萬遍能淨破損三昧耶罪障,念十萬遍,即使收取了須彌山那麼多的信財,積下罪障,也可以清淨;念百萬遍,能淨五無間罪障;念一千萬遍,即使有人強迫,你也絕不入地獄;念一億遍,於自己和他人,一定能共同獲得佛果,毋庸置疑。”

“嗡嘛呢巴美吽”觀音心咒,成就了五方佛的秘密,關閉了六道再生之門。
《寶篋經》云:“凡聽聞六字真言‘嗡嘛呢巴美吽’者,命終時由十二佛陀、八大菩薩所引路而往生極樂世界。”
麥彭仁波切在《百咒功德》中說:“僅僅諷誦就不被業惑所染,與七地菩薩具有同緣分,被譽為見解脫、聞解脫、憶解脫、觸解脫。”
……
諸多經論續部中,對觀音心咒的功德描述不勝枚舉。此心咒殊勝無比、難遭難遇,若沒有於有生之年盡力持誦,為自他種下菩提種子,實為人生一大憾事。鑒於此,我們發起“共修觀音心咒”的活動,以共同發願的壓力,帶動自己精進持咒的動力。不管你是為了自己、為了家人,抑或是為了超度怨親債主,都可以參加我們的活動。
《俱舍論》中說:“軍兵等為同一事,一切人均如作者。”三個人一起殺生,每人都得到一個人殺生的果報。同樣,如有三個人共念心咒3億遍,等同每人都獲得了3億遍的功德。由此,共修的威力可見一斑。人生短暫,一個人縱然把精力、時間全部用於念咒,有時候也無法達到這個數量,因此希望大家踴躍參與,修積善法不要畏縮!
返回列表
高級模式 | 發新話題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換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