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覆 發帖

KK園與基督教會運作模式的比較

KK園的運作模式基督教會的運作模式
高設防,防止逃跑心靈枷鎖,不可停止聚會,罪疚感
對外經營行騙,給予小甜頭對外宣揚耶穌的「愛」
對惹事員工施暴,販賣器官對教友灌輸罪疚感,剝奪自主性,把問題教徒逐出教會
強迫勞動強迫過勞事奉
收入豐厚收入豐厚(理應)
高層享受盈利,組織不停擴張高層享受盈利,組織不停擴張
以行騙手段增加新血熱心傳教增加新血
人口販運,園區買賣受害者轉教會而不離教
除行騙所需以外,資訊封鎖/高度限制時刻提防世俗外界受魔鬼控制,達至自我思想綑綁

參考:
支持鼓勵每位離教者 › 閹割神父 刻不容緩 ‹
從來唔知道北冥神功係有外傳方式,領教了。


話題要轉了嗎?
回覆 37# jimmychauck


    理解唔到你講乜添,唔好意思。
本帖最後由 jimmychauck 於 2025/10/22 20:47 編輯

回覆 40# dior13dior13

沒犯法又不知有啥問題了?你也是不信耶穌的,難道世間除了法律外還有其他的標準是要守的?
連你也對頂樓的"資料不準確、說法欠公允"無議異嗎?
相同的手法,一項不牽涉肢體犯罪行為罷了,
這屌絲拿既無牽涉肢體犯罪,即為不同之事!
回覆 38# 旁觀者

講親都係灌水冇內容收皮返鄉下啦。
回覆  旁觀者
淨識罵街,講親都係灌水冇內容收皮返鄉下啦。
jimmychauck 發表於 2025/10/21 23:24

屁眼教主「復臨」,就有得灌你「水」嘞。
本帖最後由 jimmychauck 於 2025/10/22 19:27 編輯

回覆 36# 抽刀斷水

回覆 36# 抽刀斷水

咁其實我起初就點左題㗎啦,首尾呼應埋。

一、資料唔準確、比較唔公允,我發現你似乎死唔認錯,轉而轉移視線就話人地偷換概念謬誤點點點,假定咗如果人家有錯自己就有咩錯都冇問題。

七、粗疏就唔只粗疏在形式,係我起初已提出嘅資料唔準確、比較唔公允,理應共產又冇共過等等等等,咁當然宜家亦都加之你對所謂罪疚感果種暗晦不明嘅態度。你唔去處理我提出左我認為嘅重點,係啲形式上小修小補就其實作用唔大,都只係迴避緊問題。

咁你都冇諗過去回覆啲主要嘅野,淨係喺度drill自己講嘅罪疚感。我就差不多可以認為你對我講嘅果啲重點冇異議,或者有異議但唔提出啦。

你字典係有查,但又唔係查果個詞,你亦都只係話"大概係",跟手你就話我定義家謬誤,咁我亦已經好清楚分析俾你聽乜野係唔係定義家謬誤吖。
OK啦,咁但係你跟手又話,罪疚感無法被清晰定義,就意圖癈掉一大堆討論,咁咪正正係自己犯上定義家謬誤囉。
噢咁跟住你又話辭典查左啦好似冇晒定義問題啦,我問黎問去係多餘啦,咁即係你認為可以繼續喺唔定義罪疚感嘅情況下討論罪疚感啦,就冇話唔得嘅,鳩噏都一樣大把人做大把人聽,有咩問題啫?
哇跟住又可以求其有啲新詞彙又可以等同罪疚感啦。
定義家謬誤-把某個特質定義為另一個詞語
定義家謬誤一詞首見於1939年的英國分析哲學雜誌《心靈》上,威廉·K·福蘭肯納使用這個詞語批判自然主義謬誤,他認為,自然主義者刻意把「好」定義為所有自然的特質,且拒絕把任何不自然的東西定義為「好」。


「罪疚感」同「情緒綁架」、「道德壓力」,當然就不相同啦,佢地之間嘅闗係,咪就係比較同類比之間嘅關係囉。詞係類似,某啲情況下可以通用,但亦唔係全部情況下通用喎。呀咁你又可以隨隨便便混用詞彙,前面我睇錯類比同比較時你又咩事要死咬呢?


問:罪疚感與情緒綁架有區別嗎?他們關係若何?
答:
罪疚感(Guilt)與情緒綁架(Emotional Blackmail,或譯情緒勒索)是有區別的,但它們之間的關係非常密切
區別:

  • 罪疚感是一種情緒感受,通常是當一個人認為自己做了錯事、傷害了別人或違反了自己的價值觀時所產生的內在狀態。它可以是健康的,促使人修正行為、承擔責任。

  • 情緒綁架是一種人際互動模式操縱策略,是施加者有目的地利用對方的恐懼(Fear)、責任/義務(Obligation)和罪疚感(Guilt)來逼迫對方就範、滿足自己的需求。它是一種外部的控制行為

關係:
罪疚感是情緒綁架中最核心的工具之一,這層關係可以透過以下方式理解:

  • 組成要素: 情緒綁架的理論常被稱為「FOG」,即恐懼(Fear)、義務(Obligation)和罪疚感Guilt)。施加者會利用各種手段(如威脅、扮演受害者、條件式關愛等),使受害者產生強烈的罪疚感,從而覺得自己有責任滿足對方的要求。

  • 手段與結果: 情緒綁架者會透過「罪疚旅行」(Guilt-tripping)等策略,誘導或強加罪疚感給對方。受害者為了減少或擺脫這種不舒服的被操控的罪疚感,往往會選擇順從對方的要求。

  • 性質不同:

    • 健康的罪疚感是內在對自己行為的良心譴責,焦點在於「我做了什麼」。

    • 情緒綁架中的罪疚感是被外力植入的,焦點常被轉移成「你對我做了什麼/你欠我什麼」,目的在於控制你的行為,而非讓你為真正的錯誤負責。

簡而言之,情緒綁架是一種行為,而罪疚感是這種行為經常用來達到目的的一種情緒


罪疚感是情緒綁架中最核心的工具之一,比較咪類比最重要的工具囉。
咁又問埋啦,心理折磨又係咪可以同罪疚感通用嘅詞彙呀?

你自己講野一時一樣毫無準則標準漂移,呢啲就從來都話你㗎啦。

咁都問左你啦,你關心罪疚感,咁到底罪疚感係對個人有害有益定中性定視乎情況程度?你到底有可以發表嘅初步結論未?定係有或冇都唔方便講?

你鍾意繼續去關注去討論罪疚感嘅,呢個世界係有言論自由嘅,你可以隨便講,我有興趣先回覆。
我問你果啲,你資料唔準、說法唔公允、定義唔清晰、觀察講唔出、好壞你唔講,言論自由又真係包埋不言論嘅自由嘅,你唔鍾意講咪唔講,我就只會覺得係你怕自己說法被推翻所以藏頭露尾啫。咁你唔去明顯disagree我點題首尾呼應左嘅說法,當然就冇代表過你認同我講法,我只係見唔到你嘅反對啫,亦當然無法從disagree hierachy中見到你disagree係用咩級別嘅手法。
回覆 35# jimmychauck


    關於罪疚感,辭典都幫你查埋,你仲翻來覆去係咁問,寫咗二千幾字,我睇完都唔明你唔明啲乜。不過我尋日晌素黑個facebook,學到「情緒綁架」、「道德壓力」呢啲詞彙,都啱用晌教會施壓叫人不要離開既策略上,不過用開罪疚感就繼續用啦。
支持鼓勵每位離教者 › 閹割神父 刻不容緩 ‹
本帖最後由 jimmychauck 於 2025/10/22 04:53 編輯

回覆 34# 抽刀斷水

一、資料唔準確、比較唔公允,我發現你似乎死唔認錯,轉而轉移視線就話人地偷換概念謬誤點點點,假定咗如果人家有錯自己就有咩錯都冇問題。

二、https://zh.wikipedia.org/zh-hant/定義家謬誤 我睇完,"主觀" "意識" "經驗"等詞,我都見唔到,成件事唔知你何所指。我冇話你唔識定義你就唔知自己講乜冇資格討論,我係叫你劃下道兒,乜野係罪疚感乜野唔係,否則我唔識同你討論。
zh.wikipedia.org/zh-hant/定義家謬誤 - 堅持使用詞語前先定義
要瞭解或釐清一個詞語,不一定要定義......即使是常用的詞語,往往也難以給出滴水不漏的精確定義,例如
「大象」和「橡樹」,我們很難提出明確的判定準則,但我們不會因為無法精確定義便無法區分兩者的不同。

咁你話定義唔到啦,咁瞭解或釐清或區分係唔係你又做唔做到?
我宜家叫你定義係為左請你釐清,方便討論,區分吓乜野係乜野唔係,定義只係一種可行嘅手段,又唔係唯一嘅方法喎。睇吓啲例句:
咁所謂罪疚感,又應唔應該包括"為罪、為義、為審判,自己責備自己"?定係只包含衍生出來影響日常生活作息嘅負面情緒?....我都唔知你同我係咪講緊同一樣野。
你自己定義清楚人地講果啲guilty係咪你口中果啲罪疚感先啦。
我唔知呢啲你叫唔叫罪疚感,或者健康嘅罪疚感

我請左你闡釋㗎。嘗試定義係其中一種闡釋嘅方法啫,你有其他方法都可以用㗎,你拋個定義家謬誤出黎,用"主觀" "意識" "經驗"黎做證據,對我黎講,呢啲叫搪塞而已。唔去釐清,唔去區分咩係咩唔係,唔幫助討論,一味搪塞,亦唔幫助討論。

https://en.wikipedia.org/wiki/Definist_fallacy
Definist fallacy may refer to:
Persuasive definition, misrepresenting an idiosyncratic definition as a term's common meaning
Definist fallacy (logic), a purported fallacy involving the definition of one property in terms of another
https://en.wikipedia.org/wiki/Persuasive_definition
A persuasive definition is a form of stipulative definition which purports to describe the true or commonly accepted meaning of a term, while in reality stipulating an uncommon or altered use, usually to support an argument for some view, or to create or alter rights, duties or crimes
https://en.wikipedia.org/wiki/Fallacies_of_definition#Definist_fallacy
The definist fallacy is a logical fallacy, coined by William Frankena in 1939 in a critique of the "naturalistic fallacy", that involves the definition of one property in terms of a non-synonym.
以上呢兩個英文定義,"主觀" "意識" "經驗"等詞,我都係見唔到,我就相信同我一直請你俾個定義嘅行為更加風馬牛不相及啦。
定義左,就真係冇話唔俾改嘅,如果唔係討論黎做乜?唔通討論完係唔會有人改變諗法嘅?發現定義唔準確唔啱,係一係返去睇吓有冇方法修改定義,去符合返自己嘅論述同時定義修改嘅其他影響係喺可接受範圍之內,一係咁如果真係完全講唔通嘅,仲可以一係接受對方嘅解法,一係重新揾過另一個冇漏洞嘅解法㗎。科學理論係咁進步㗎之嘛,原子核模型推翻湯姆生布丁雲模型咪就係咁玩囉。一味拒絕定義釐清,只係對我suggest你怕自己嘅說法被推翻啫,我真係唔認為呢種係屬於尋索真理嘅態度喎。講到呢度,我覺得所謂定義家謬誤,其實真係只係屬於你嘅砌詞咋喎。

三、我唔係刻意混淆,我諗野係快左,咁構成左不便,我唔啱。咁不過我都依然認為比較同類比係高度關聯嘅事,比較係類比嘅基礎,我所言雖不中亦不遠。

四、嗱如果你話,"既然罪疚感無法被清晰定義,講咩高低程度/distribution/正常與否有咩意義",呢個就真係定義家謬誤啦,屬於"堅持使用詞語前先定義"。
既然你喺討論咁耐都冇定義過罪疚感嘅情形下,都可以提出"程度",咁你即係認為無需定義都可以講程度啦,宜家做乜又橫跳去話冇意義?
"正常"本身,就同罪疚感冇關。連正常都唔講,咁講咩對個人影響?我冇興趣同你討論罪疚感對我個人嘅影響喎,你如堅持想去討論,都只係屬於轉移視線同轉換話題啫。再講,對我個人嘅影響我都講完。對個人影響,值得討論嘅就當然係對"正常"人嘅個人影響。

五、既然你觀察到「基督徒有罪疚感」,雖然你闡釋唔到,咁最低限度即係你觀察到乜野(事例)係罪疚感啦,咁都應該包括埋乜野人(某些人)係基督徒啦。咁其實你就係應該有些少嘅闡釋能力㗎,不過在我看來,你只係拒絕去做啫。
咁你既然關心"既係對個人既心理影響",咁你關心嘅係咪"罪疚感對個人既心理影響"?咁又可唔可以區分到係咪包埋"冇罪疚感對個人既心理影響""有罪疚感對個人既心理影響""有本身不應有嘅罪疚感對個人既心理影響"?定係你只關心該三細項中的某一兩項?還是其他我未諗到嘅項?又包唔包含程度問題?
咁你係單純關心吖,定係心底已早有結論對個人嘅心理係有壞定係好嘅影響?係對個現象有concern?咁你咪講出黎囉。你一路都好似講到好中立咁,我唔知呀,係咪我一直過度解讀你覺得啲野好定唔好呀?

六呢,就本身係回應你
你講到罪疚感對社會好有益,我睇都係視乎程度,亦係你為罪疚感合理化既說詞。對社會好,又係咪一定對個人本身好?

我就已講左,罪疚感(正常程度,一般人有的程度)使人約束自己行為避免傷害他人,咁呢樣喺現代社會應該係可以幫助維持良好人際關係(最少避免某種破壞),減低牢獄之災嘅機會,對一個個人嘅社會發展同事業發展應該都有正向嘅影響掛?咁你又問到係咪一定好,我好就講左,咁就有勞你講吓點樣唔好,定係都係程度問題啦。
咁又好啦講到宜家,到底心理折磨同罪疚感同教會又係咩關係?又係咪所有心理折磨一定都係對個人本身好或唔好?

七、粗疏就唔只粗疏在形式,係我起初已提出嘅資料唔準確、比較唔公允,理應共產又冇共過等等等等,咁當然宜家亦都加之你對所謂罪疚感果種暗晦不明嘅態度。你唔去處理我提出左我認為嘅重點,係啲形式上小修小補就其實作用唔大,都只係迴避緊問題。


話題要轉了嗎?
回覆  抽刀斷水

犯左謬誤,通篇論述都係冇意思㗎。
jimmychauck 發表於 2025/10/21 17:36



    原來係咁,早響丫嘛:
        
第一:將比較說成是類比,屬於偷換概念謬誤。

第二,罪疚感是什麼,大概是罪惡感+內疚的混合:

罪惡感:個人在實際行為上或想像中,因有違家庭、宗教或社會規範,引發內心譴責而感到愧疚難安的一種主觀意識經驗。
https://dict.revised.moe.edu.tw/ ... 20&la=0&powerMode=0

內疚:內心自覺慚愧不安。
https://dict.revised.moe.edu.tw/ ... =%E5%85%A7%E7%96%9A

AI就話我知:主觀意識經驗無法被清晰定義,這是一個複雜且極具爭議性的哲學與科學問題,因為它的本質是私密、內在的,難以透過客觀的測量或語言精確捕捉。

你要求為一種主觀意識經驗作出清晰定義,屬於定義家謬誤。

第三,我話你係指鹿為馬,按台灣詞典嘅釋義就係「比喻人刻意混淆是非,顛倒黑白」,咁你晌27樓認咗係搞錯,即係表示唔係刻意,咁我收返唔話你係指鹿為馬啦,OK吧?

第四:既然罪疚感無法被清晰定義,講咩高低程度/distribution/正常與否有咩意義?不如都係將罪疚感由社會層面回歸到對個人影響把啦。

第五:我係講我觀察到「基督徒有罪疚感」既現象,你嘗試為呢個現象解釋原因並合理化,我就唔評論了,我關心既係對個人既心理影響(結果)。

第六:唔知你講乜,無法回應。

第七:比較應該係apple to apple,共產黨係由人組成,要比較應該係共產黨vs基督教教會/共產主義vs基督教[教義]/共產黨員vs基督徒,etc.,咁我都承認一樓既比較粗疏咗啲,應改為KK園運作模式vs基督教會運作模式,立即改正。
回覆 32# 旁觀者

淨識罵街,講親都係灌水冇內容收皮返鄉下啦。
回覆  旁觀者
呢個係你喺本題第一次同最後一次警告。露械打岔轉換話題灌水麻煩過主,冇智商唔該收皮。之後再犯每帖小你。
jimmychauck 發表於 2025/10/21 03:28

阿柒頭,屁眼教主「復臨」,你就有得被「小」嘞,記得時刻趷高屎窟吖。
本帖最後由 jimmychauck 於 2025/10/21 23:34 編輯

回覆 29# 抽刀斷水

首先,你都係無意回應我開首#3點睛提出,#4~5用AI詳釋,關於你資料唔準確、比較唔公允呢一個問題。我唔知你係冇時間冇興趣,定係河曲智叟無以應。按長線嘅觀察,我就傾向後者。除非你對之有異議想提出,否則我就咁諗就算啦。
咁你之後只係肯聚焦講罪疚感,宜家望返,其實都係屬於轉移視線同轉換話題啫。

第二,你連自己提出嘅詞語"罪疚感"都唔肯定義澄清闡釋,但係又對其長篇大論,並且喺大論中喺不同可能意義裡面反覆高速橫跳,其實都不過係一詞多義謬誤,犯左謬誤,通篇論述都係冇意思㗎。我又好似冇叫過你俾到啲咩文獻式科學式哲學式嘅定義喎,你唔做,我唔知係你冇時間冇興趣定冇能力,我只係叫你講清楚該詞對你自己嘅定義啫,但你亦唔肯。不過一時一樣、詞義隨時可變、be water,be 埋 murky water,講野混淆不清,亦都係你一貫風格,我亦唔排除係你嘅能耐。耍黎耍去都係一招定海神針,你耍唔悶我睇都悶啦。

第三,台灣詞典嘅釋義你上次講盲人摸象時好鍾意㗎,點解今次又要刻意忽視,用個字面去解呢?人地都講明重心係刻意顛倒是非,你又要拉咩埋馬同鹿都係四腳動物有關?是同非有咩關係?黑同白有咩關係?以前廉政公署兩個廣告咪就係馬鹿黑白囉。一時又死要用釋義,一時又死要用字面,又算唔算係一時一樣無法貫徹呢?

第四,咁你宜家好似講到係程度問題啦,你係咪承認罪疚感嘅程度係有一個normal distribution?「正常」係咪代表「冇問題」?你既然不確定,咁你又點樣確定「高程度」或「低程度」係代表「有問題」?我都問左你,"正常健康嘅社會,有罪疚感嘅人應該佔幾多巴仙?"咁你對"正常健康"都表示唔確定,咁請問你係根據乜野,對罪疚感嘅高度低度有有冇冇去評論?

第五,你求其揾果個reddit,佢話I just can't help but feel like I'm not a good enough Christian, and that I'm not worthy of God's love, or the salvation of Jesus Christ. Is there anything I can do to mitigate these feelings?佢睇度個事實喎,人係唔配得神愛唔配得救恩㗎,你以為基督徒係咩好人?no,係蒙恩嘅罪人,恩典係唔公平嘅。聖經都有免債嘅比喻,路加福音7章:36-43節,多得恩免的人,就更能明白神愛。唯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神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我都經歷過我覺得不配嘅階段,都好唔開心,但最後乃是明白救恩不在乎人做得多好,乃在乎神愛得多深,先明白救恩唔係一個要信徒有好行為嘅枷鎖,唔係一個對做得唔好嘅責難,咁咪可以對之釋懷去體會神嘅愛囉。每位信徒都係喺蒙愛神恩,感愛神愛,墮落犯罪,悔改歸回嘅漩渦裡面打轉學習體會神愛㗎啦。有罪疚感係必經嘅階段,但如果唔入下一個階段,就唔健康囉,因為依著神的意思憂愁,就生出沒有後悔的懊悔來。以致得救;但世俗的憂愁是叫人死。所以,約束自己行為乜乜物物唔好犯戒點點點,唔應該係因為恐懼使然怕神刑罸,乃係應該因為知道主已經為愛為罪釘死左,再犯罪愧對愛自己嘅主,從愛使然。我唔知呢啲你叫唔叫罪疚感,或者健康嘅罪疚感,你自己定義清楚人地講果啲guilty係咪你口中果啲罪疚感先啦。

第六,有罪疚感對社會有益嘅機制我就講完,該機制是否對個人本身好,免佢牢獄呀免佢破壞人際關係呀果啲,或者如果你發現有其他機制會對佢果人唔好呀,歡迎你自行斟酌提出,誰主張誰舉證。

第七,我冇講過共產主義,我講嘅係[中國]共產黨,全世界都知中國共產黨係"中國特式社會主義"而唔係共產主義。咁我唔知呢個算係你睇錯,你嘅錯,定係你又嘗試轉話題啦,你又認唔認啦。共產黨同狗,點解冇智商嘅明你唔明,我都唔知你解唔解釋到啦。


話題要轉了嗎?
基版前輩都有為基督教與共產主義作出比較:

https://www.horace.org/christianfaq/H04.htm

基督教/共產主義同狗或妓女既比較就無發現了。
支持鼓勵每位離教者 › 閹割神父 刻不容緩 ‹
回覆 27# jimmychauck


    你又長篇大論,我無咁多時間,唯有簡覆如下:

你談「正常」,我理解其實係想爭取有「罪疚感」既普遍性,我唔知道咁對你黎講有幾咁重要,不過好多新聞都話都市人有不同程度既情緒問題既佔比都好高,「正常」係咪代表「冇問題」?我不確定,亦無意討論,以免節外生枝。

你話比較同類比係互有關係,咁我都可以話鹿同馬都係四隻腳既動物,在同一地球村之下,有咩係無關係?

你成日想我定義罪疚感,要定義感覺,真係升上哲學層面:我食到既甜味,係咪同你既甜味感覺一樣?我見到既紅色,同你見到既紅色感覺又係咪一樣?我食碗麵覺得好辣,你又可能話無辣感覺喎。我唔係基督徒,無呢啲罪疚感,又係咪真係可以感受到基督徒既罪疚感從而準確描述同定義?

我唔明白,你亦一路無答過我,基督徒可以藉耶穌赦罪,咁點解反而基督徒感到罪疚既情況比起非基更多?

求其都搵到呢啲情況:
https://www.reddit.com/r/Christi ... is_guilt_and_shame/

DSM總係會搵到你想搵既野,我都搵到:

在《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5)中,「罪疚感」是「重鬱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的診斷標準之一,指的是幾乎每天都感覺到無價值感或不恰當的罪惡感。 這種症狀是憂鬱症的九大可能症狀之一,若同時符合至少五項症狀,並持續超過兩週,且已影響到生活功能,就可能被診斷為重鬱症。

罪疚感在DSM-5 中的具體表現

幾乎每天自我感到無價值或不恰當的罪惡感 。

這種罪疚感可能達到妄想的程度,而不僅僅是對單一事件的自責或內疚。

症狀的程度會影響患者的日常判斷、人際關係與工作等,需要由精神科醫師進行專業評估。

與罪疚感相關的其他診斷

「伴有焦慮困擾的憂鬱症」: DSM-5 在此診斷中強調,憂鬱症與焦慮症並存的常見情況,因為伴隨罪惡感及焦慮,自殺風險可能較高。

「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在長期的創傷後,也可能出現無助感、罪惡感、羞恥感等自我認知的變化。

請注意: 罪疚感本身並不等於憂鬱症。 若您懷疑自己有憂鬱症狀,建議尋求專業醫師協助進行診斷。


搵到又點?我認為呢啲都係睇程度既啫,「劑量決定毒性」,完全無罪疚感,人生就放飛,咁梗係同社會唔夾;成日孭住罪疚感,個人會難受。

你講到罪疚感對社會好有益,我睇都係視乎程度,亦係你為罪疚感合理化既說詞。對社會好,又係咪一定對個人本身好?
回覆 25# 旁觀者

呢個係你喺本題第一次同最後一次警告。露械打岔轉換話題灌水麻煩過主,冇智商唔該收皮。之後再犯每帖小你。
本帖最後由 jimmychauck 於 2025/10/21 04:14 編輯

回覆 24# 抽刀斷水

我貼文講"正常"人,咁你就覺得我心底覺得基督徒/有罪疚感係好唔正常?
"正常"呢,你有冇用過呢個字眼都好,世上都總有正常㗎,或者果啲係叫做"大路""一般""within normal distribution"。"一般用語,都係用一般意思㗎啦",你講過咁上下嘅野我記唔清,亦無謂花時間查,同人討論,係假設有好多背景資料知識係共通嘅,啲common sense呀常理呀一般呀正常呀全部都係前設黎嘅,除非你覺得前設原來有唔同係要澄清。
點解講正常有幾咁特別?唔通我地講親嘅都要講唔正常嘅野,要講分別為聖?

我啱啱先講

咁,有冇罪疚感,本身可以作為一個診斷標準,就說明社會上本身就有一定數量嘅人係有罪疚感㗎啦,我什至可以大膽講,用得"冇"黎做診斷標準,"有"嘅唔會少過半數掛?有嘅少過半數,個診斷係咪應該變成"有罪疚感"係某種精神疾病嘅徵狀之一?


我完全唔明你點樣可以解得我認為"有罪疚感係好唔正常"。

係,我係睇錯左你係講緊比較唔係類比,咁不過你都係將呢個情況稱為指鹿為馬一樣係錯㗎。
https://dict.idioms.moe.edu.tw/idiomView.jsp?ID=11&webMd=1&la=0
釋義:將鹿指稱是馬,藉以展現自己的威權。比喻人刻意顛倒是非。#典出漢.陸賈《新語.辨惑》。
但係比較同類比係互有關係㗎,類比係建基於比較㗎,並且兩者關係唔係黑白是非相反,亦唔係真係好大分別㗎咋喎。按你引google AI,佢都話"相比之下,比較則是一種廣泛的方法",兩者係程度有別但屬同一spectrum㗎。
你可以指我睇錯,說話說過左,咁但係你話我指鹿為馬同樣係錯㗎。

好啦宜家我睇錯左啦,大意左啦,澄清埋啦,咁你仲有冇意圖討論你提出嘅"罪疚感"?

咁同埋最基本問題係幾個,我提出左你從起初都唔肯address呀。
1. 日日見到有帖話西方教會沒落啦,教堂賣地執粒啦,信徒人數下降啦,又要拉埋天主教講冇人做神父啦,又組織不停擴張?又日日講法唔同嘅?定係你認為果啲咩教會人數下降新聞係冇代性?
2. 教會收入又到底係咪豐厚?唔豐厚又要講理應?共產黨都理應將啲產共出黎㗎。
1同2,已說明你用作比較嘅資料本身唔準確
3. AI都話,你對基督教現象描述的準確性:有爭議,且具選擇性(Controversial and Selective),措辭上極具負面導向,極大地誇大並醜化,在邏輯和實質準確性上嚴重缺陷。呢啲字我根本冇提過佢講,佢自己統計出黎嘅。

個比較本身用資料唔準確,說法不公允,咁我咪請你闡釋吓你嘅思路囉。咁你到宜家都唔肯定義乜野係罪疚感,又講唔出教會點樣加罪疚感俾人,又要將罪疚感,正常都有人會有嘅野,等同心理折磨,繼續負面導向喎。
如果你嘅比較係話,科學求實證,宗教求相信,我唔會出聲㗎。科學方法係講驗證㗎,基督教係講信㗎,資料準確,講法公允,我冇需要多加評論㗎。

咁我都解釋左,聽者有意,你係鍾意將基督教同啲負面野比較,多次係咁喎,"正常"人都可以聯想你意圖㗎。你唔鍾意,可以話我神經太大條諗多左㗎。
共產黨同狗你唔明?我係講你刻意做去醜化嘅比較。
將妖徒同狗拉埋嚟講,的確係侮辱咗狗。
旁觀者 發表於 2025/10/21 00:17

連啲冇智商嘅都明白我講緊乜,我就真係唔明你係故作不明去揾說詞定係點啦。

你要出黎話自己正在慕道,唔一定反基,我當然亦可以將我對你言行嘅觀察講出黎啦,根據我以上嘅觀察,你咩正慕道,唔一定反基,就屬於掩耳盜鈴啫。我會唔會講得白左啲?好似好衰咁?

你好似對罪疚感有好深嘅成見喎,我完全唔知點解。
罪疚感當然唔係happy野,咁係咪對文明社會有益嘅野?係咪唔happy嘅就一定唔有益?用功讀書努力工作都唔一定happy㗎。
DSM-5-TR都將缺乏懊悔/罪疚感同對他人有虧/合理化傷害他人的行為並列。成件事說明罪疚感運用得宜時,係推動社會契約嘅一種動力,因為會有罪疚懊悔而去避免作出傷害他人的行為,乜唔係文明嘅基石之一咩?定還是你希望人類社會約束傷害他人的行為只係靠叢林法則,多回合博奕論下嘅利益計量?
好多群居生活的動物,都識喺同伴間維持一定程度的合作㗎,如果人類只係因為生存學識呢樣野,係咪好值得驕傲?
你係認為或者希望約束傷害他人的行為只係一種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下進化出的一種認知,而唔係一種良心嘅驅使,人類同好多動物喺呢方面冇分別?人係冇conscience嘅?
回覆  抽刀斷水
反社會型人格患者缺乏責任感,道德意識淡泊,不會感到羞恥或後悔
jimmychauck 發表於 2025/10/20 05:27

啱,基督邪教正是逆天理、逆人倫、反社會、反人類嘅妖教,你鬼徒竟依附妖教,讚美邪教教首為「救世主」,你有反思你在做什麼嗎﹖
回覆  旁觀者
即係除左DH2冇野拎得出手啦,冇野識反駁啦,討論區係公開、開放,歡迎不同程度既版友留言既 ...
jimmychauck 發表於 2025/10/20 00:05

支支擂漿棍一早「鐘入」你屁眼提送,你只能滾地哭鬧,撒潑耍賴。
反駁﹖
1. 屁眼教主屌自己老母、屌個細路屎窟,係咪真理﹖
2. 「三位」如何能「一體」﹖
3. 信耶穌真能「永遠不見死」﹖
4. 信耶穌就「永不饑渴」﹖
5. 信耶穌可以移山倒海﹖
6. 信耶穌唔怕食毒藥﹖
7. 信耶穌就天下無敵﹖
8. 信耶穌唔怕「踩蠍子同蛇」﹖
9. 信耶穌能講外邦語﹖
10. 有病俾鬼徒摸下就好﹖
返回列表
高級模式 | 發新話題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換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