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後由 weiyan 於 2010/8/23 07:53 編輯
你可能是出入教會多年的虔誠信徒。你遵守一切教會禮儀,你以為神使用禮儀祝福你,或者從沒有思考過禮儀的意義。無你你的態度如何,禮儀都影響你對信仰的認知。你作為信徒的角色也是被禮儀塑造出來。十分不幸,這些禮儀是源於異教。
當你了解更多,你可能會走上找尋真正基督教的路,我也曾經走這條路。你也可能放下信仰的包袱,因為所信的只是不同年代加添的異教產物。
本文有九個分題,會分別以回復型式加入本帖。原文出處是本人的網誌。
基督教的禮儀習俗是從何而來?有聖經根據嗎?Frank Viola and George Barna的書Pagan Christianity(異教的基督教)指出幾乎今日所見的禮儀都是源於異教。不幸的是這些由外來的禮儀影響你作為上帝子民的角色行為認同。你不要完全相信Frank Viola的言論,你可以從歷史典耤中印證。
Frank Viola是家庭教會的主道者。他認為唯有回復初期教會的聚會型式才能得到神的祝福。
這本書陳述了幾以下幾個教會習慣的出處:
1.教會建築
2.敬拜秩序
3.講道
4.牧師
5.主日衣著
6.音樂事工
7.什一奉獻和聖職薪俸
8.洗禮和主餐
9.基督徒教育
我會分別在多篇不同的文章講述每一種禮儀的來。
教會建築
古代猶太人的生活中心是廟、僧侶及獻祭。嚴格來講,新約教會(ekklesia,群體 )和建築物無關。「去教會」不是指去一個建築物或去一個特定地點,只是去一個私人地方聚會。早期基督徒不會對建築物特別尊敬直至第四世紀君士坦丁大帝開始。
君士坦丁的教堂
君士坦丁大帝分佈法令星期日做假期,是記念光之神(Mithras)。叫做太陽的日子。反映出君士坦丁的太陽崇拜。
建築在聖徒的坟塲上。從第二世紀開始,基督徒開始搜集聖徒的骨頭等物件,以為可以帶來祝福。聖徒的坟塲上或者殉教者的坟塲是聖地。教堂設計是方形大殿,是複製羅馬政府殿堂。最前是主教座。兩傍是長老和執事的座位。教堂中央是祭壇,是最神聖的地方。有些教堂只是由異教廟宇改建。講道由主教座發出。主教座成了權力中心。聖職都穿上政府宮員服裝。(聖職,英文clergy:The body of all people ordained for religious duties, esp. in the Christian Church, 釋僧侶適一切宗教。要留意翻釋時的用詞帶給讀者的情感變化)。
這種建築對崇拜的影響是使到主教成為權力的核心。兩傍是低級小小,加強了級層式教會概念。這是羅馬文化進入基督教。另個重點是重複了猶太教對地點和聖物的崇拜。
教堂建築的進化
顏色琉璃由第六世紀開始引入。到後期的哥德式建築,完全依照拍柏拉圖的哲學。柏拉圖說聲音、顏色及光有神秘的意義。可以引誘心境和幫助他更接近無窮的美好。哥德建築是宣揚柏拉圖的教導。
宗教改命時期的建築
教改初期的聖職主要由舊教的僧侶而來。建築物仍用舊時建築,只是將重點放在講壇而非祭壇。這樣反映出只有聽道才可以提高靈性的神學觀點。
尖頂
巴比倫和埃及建築喜歡由下向上尖。希臘文他把向上的建築成横向發展。建築物反映平等、民主和下降到地的神。
羅馬天主教學古埃及,開始建尖頂教堂。尖頂誘導人仰望天上的神而不是新約與人同在的神。
到清教徒建的教堂雖然比天主教和英國國教會的簡單,但仍保留尖頂。
講壇
最早期的廣道由主教座發出,後來升高了變成講壇。講壇(pulpit)的字根是舞。講壇使到講道成為禮儀的中心的象徵。路德宗教堂將講壇移到祭壇前,直至將祭壇改為聖餐桌。講壇上的講者地位更顯特出。葛培理宣稱:「教會仍在是因為講壇存在,教會消失是因為講壇消失。」
長椅和樓廳
長椅阻隔了面對面的團契。提倡單向溝通。分開聖職階級和平信徒階級。利培養被動信徒。
現代長椅是由第十四世紀開始。到第十八世紀開始有家族包廂。講壇要進一步升高。到教改後,長椅向前移動,更加接近講壇。保障信徒可以聽到講道。
現代建築
音樂廳式的教堂建築是第十九世紀大復興後的產物。講壇前有裝飾精美的聖餐桌。其它改革宗教堂都是強調聖餐桌。所有教堂都是重復早期的羅馬殿堂式設計:分隔聖職和平信徒。由第四世紀開始,平信徒已被培養成觀眾。
思考
教堂的試計和陳設如何影響你敬拜的態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