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增長的世俗化、教會性侵醜聞、獨身的艱辛,以及更多的工作機會,都促使人們投身全職宗教工作的意願降低。
2025.10.13 03:00
新聞提要■教宗良十四世如今面臨的一大挑戰,即是天主教會人手不足問題,而且這情況日益嚴重。
根據外媒報導,近十年來,歐洲願意從事神職的人愈來愈少,導致神學院學生與神父人數銳減。
然而,新冠疫情爆發以後,情況更是雪上加霜,這背後有許多原因,例如有志者決定選擇投入其他職業、或是對於終身以及獨身的承諾抱持謹慎與更警惕的態度,使得一些天主教徒放棄走向這條曾經備受推崇的道路,即便在虔誠的南半球也是如此。
30歲的義大利神學院學生、擁有物理學學位的費雷拉說:「我們生活在一個被無數選擇困住的文化裡,選擇一條道路就如同關上無數其他道路的大門」,這已產生連鎖反應。
過去幾個世紀以來,歐洲大陸培養無數神父或神職人員,並將他們送到全世界各個角落傳福音。
生活和使命中充斥危機
但自1970年以來,全球天主教徒人數增加1倍,但神父的人數卻呈現下滑。隨著年邁神職人員過世,等待接任的神職人員隊伍不斷縮小,甚至一些教區無人領導。在教會的歐洲核心地帶,神學院正在關閉或合併。
新任教宗良十四世呼籲考慮成為神父的人不要放棄。他在今年6月於羅馬向神學院學生和神父們說,「儘管神父的生活和使命中充斥著危機的跡象,但天主仍在呼喚,並且始終信守祂的承諾。」
教宗良十四世呼籲信徒試著吸引更多年輕人來到教會。他也正在盡自己的一份力量:今年夏天教宗在梵蒂岡接待天主教社交媒體上的網紅,並且出席在羅馬舉行的天主教青年節,來自歐洲等地、共計約100萬青少年和年輕人參加此次活動。
此外,天主教會在9月冊封第一位千禧世代的聖人,即在2006年過世的15歲義大利少年卡洛·阿庫蒂斯(Carlo Acutis)。
近幾十年來,隨著文化更加走向世俗化,西方神學院的入學人數一直在遞減。過去五年,拉丁美洲和亞洲進入神學院、旨在成為神父的年輕男性人數也不斷減少,非洲是唯一仍在成長的地區。以全球來看,2023年神學院學生人數萎縮至10萬6,495萬人,比起2011年銳減1.4萬人。
神學院入學人數銳減
都柏林附近的聖派翠克神學院曾是全球最大的神學院,可容納500名神學生,但現在平均每年只招收15名新生。位於英格蘭南部、已有130年歷史的聖約翰神學院,最初設計可容納100名學生,但由於沒有新申請者而於2021年關閉。
曾孕育大多數教宗和無數樞機主教的義大利,也出現類似的現象。
米蘭總教區韋內戈諾神學院院長卡斯塔納神父表示,「幾十年前,出生在義大利幾乎就意味著屬於教會。現在情況不同了。」
這座位於米蘭郊區、校園廣大的神學院擁有一座高聳的教堂、兩座巨大的側樓和花園,建造於一個世紀前,當時可容納約600名學生,其中包括一所教區高中學生。
如今,這所高中因人數不足已關閉,神學院的兩棟側樓也已關閉一棟。卡斯塔納考慮將側樓改建為養老院。如今只有54名神學院學生,人數只有十年前的三分之一。
不斷增長的世俗化、教會性侵醜聞、獨身的艱辛,以及更多的工作機會,都促使人們投身全職宗教工作的意願降低。
此外,義大利出生率下滑,代表現在家庭比過去更不願鼓勵兒子成為神父,尤其是獨生子家庭。神父在社會上也失去往日的崇高地位。
但危機或許也是轉機,29歲的史維奇即這麼認為。他就讀神學院第六年、也是最後一年,他放棄物理治療師職業,走上神職人員一途,儘管家人對此決定難以接受,但史維奇認為,神職生活吸引力下降也是好事,「現在不會有人為了薪水或社會地位而成為神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