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同性戀者也可藉福音改變的,有不少個案說明.
Guest from 121.202.97.x 發表於 2011/6/9 21:05 
中國時報 900510
美心理醫師研究 心理治療 同性戀會轉「性」?
【 劉鐵虎/綜合新奧爾良、紐約九日報導】
一項爆炸且具爭議性的研究說,同性戀者若有心,可以變為異性戀者。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心理治療醫生史匹則在訪問了一百四十三名男同性戀者與五十七名女同性戀者後發現,有六十六%的男同性戀者及四十四%的女同性戀者,確能獲得「良好異性戀的功能」。
這項結論與主流心理健康組織的結論相左,目前多數心理醫生認為性取向是固定不變的,所謂的修復療法實際上可能有害。
史匹則說,他無法估計願意改變性取向的有心人百分比有多高,但他說他負責的研究顯示「有些人可以從同性戀變為異性戀」,他訂今天在新奧爾良美國心理治療協會會議上提出他的發現,並計畫將他的研究工作送交一份心理治療期刊刊載。
但美國同性戀團體批評史匹則教授的研究,一名學者也批評參與研究的二百名「前同性戀 者」是由譴責同性戀的宗教團體所介紹的,令人懷疑是在利用宗教力量,企圖說服同性戀者改變性向。
主流心理健康團體說無人知道性取向是如何造成的,將同性戀歸諸家庭出問題或心理發展出錯的理論已經不可信。美國心理學會說,大多數科學家認為性取向很可能源自生物因素與環境因素的複雜交互作用。
史匹則曾領導造就美國心理學會一九七三年的決定,將同性戀從其心理疾病名單上剔除。當時他說同性戀不符合心理疾病的判準,他並呼籲進行更多研究測定是否有些人能夠改變他們的性向。
史匹則與二百人分別進行四十五分鐘的電話訪問,其中一百四十三人是男性,他們聲稱已將同性戀的傾向轉變成異性戀。受訪者平均年齡是四十三歲。他們回答約六十個有關性感受和性行為的問題。
大多數說他們使用一種以上的策略去改變性取向,約半數說最有用的步驟是向心理健康專家-多半是心理學家請益。約三分之一指出藉助支持團體,亦有人提及藉助書籍以及異性戀者指導等幫助。
所謂獲得「良好異性戀的功能」是指在過去一年處於持續有愛的異性戀關係中,可自與其伴侶的感情關係中獲得足夠的滿足感,每月至少有一次滿意的異性戀性經驗,同時在異性從事性行為時從未或絕少想念同性的人。
華盛頓大學心理學家海德曼說,這項研究未提供產生變化的可信證據。他也說參與研究的人似乎有極度宗教保守主義的傾向,而治療師亦有強烈反同性戀偏向,這種參與受試者可能認為同性戀是壞事,受到壓力而宣稱不再是同性戀者。
在另一項相反的研究中,紐約市心理學家席德羅和施若德在一九九五至二○○○年間訪問二百零二名經過諮商的同性戀男女,發現一百七十八人未能改變性取向,十八人變成無性生活者或處於性衝突中,六人變成異性戀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