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神父﹕擾人行為違教義
(明報) 12月 18日 星期二 05:05AM
【明報專訊】聖誕節是朝聖旺季,聖城中又怎會少得香港信徒?過去也曾兩次到以色列 朝聖的香港教區副主教陳志明神父說,聖誕節強調天主是愛的信息,出發前總會調整心情︰「要放下生活習慣,預備
自己成為朝聖者,信靠神的帶領」。他說,當去到聖城回想耶穌受難,因感動而流淚可以理解,但他提醒信眾要以「愛人如己」的心態去朝聖,任何暴力及擾人的行為都是違反聖經 教義。
影音使團總幹事袁文煇,10多年前開始到以色列朝聖,此後又曾多次往當地拍攝節目,他說︰「參觀伯利恆及花園塚會有所感觸,特別是參觀花園塚時,看到耶穌復活留下的空墳墓,想像到耶穌受難的情,也試過流起淚來。」袁說,曾看到不少人到聖母堂的耶穌停屍間,親吻傳說中擺放耶穌屍體的一塊石,亦會唱聖詩,且不時有宣教士向途人講解聖經及聖城歷史故事,但都是出於善意,不會纏途人。
朝聖團領隊﹕見哭牆大哭是文化當了7年領隊的陳先生,去年加入專辦朝聖團的「以航假期」,帶領朝聖團到以色列,他表示,未碰見過當地人有任何激烈行為,「今年最激烈都只是見到有一團亞洲旅客在哭牆放聲大哭,但我並不會感到驚訝,這是一種文化。 」該旅行社今年會安排超過400名旅客到聖城觀光,人數比去年有輕微增長。
中文大學醫學院精神科副教授李誠表示,「耶路撒冷症候群」在港不常見,但患者在日常生活可看出有異樣,「即使未去亦已可發現問題,如一類有妄想症或躁狂症人士,會聲稱自己是耶穌要拯救世人,又或者聽到別人不相信天堂或地獄說,會不加思索斷言指出對方是錯的,但這類人為數不多。」李誠補充,一般信眾會知道非信眾會不相信聖經之言,如天堂及地獄說,但患者則無這意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