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三教童 於 2010/5/5 20:50 編輯
(第一)
對於海巴夏的事, 我們都是由兩位史家, 所奎德, 尼丘的《阿拉伯通史》的記述所知.
兩位雖是與教會 ...
beebeechan 發表於 2010/5/5 06:31 
歷史要看他是不是當時寫的本朝歷史、是否官方歷史、有沒有利益關係
為什麼當我們查看歷史時都儘量先看最接近的記載
因為它們才比較更接近事實
就如現在你寫香港2010的歷史
就可以深入到某地方某廁所甚至某廁格的廁紙種類
可以做到這麼的深入
知情的人數﹐還在生的人亦可以提供他們的見證
數量上亦比較多
而當朝官方歷史除了提供當時的的事況外
還可能會涉及到歌頌當局甚至隱瞞醜聞
舉個例~
由當今中國共產黨寫的毛澤東歷史你相信多少﹖
又會否將阿毛的醜惡史如實寫下來﹖
歌頌的成份又會有幾多呢﹖
而後期才記錄的前期歷史因為時間已遠、見證的人數大多已死亡
所以只能參照早期留下的文獻和物品作推敲﹐現代則用科技考古增加其準確性
依你所講﹐那位歷史學家並不屬於官方機構控制﹐而且時間亦是接近的
那麼我極相信他們記載的本朝歷史的真確性可能更勝于官方歷史
尤其是涉及當朝官員的醜聞、管轄地方的弊端等
那時已經是基督教控制的國度﹐
這些歷史學家是可以有更多的資源、時間和便利去作調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