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覆 發帖

台灣的藏傳佛教網站一覽表

「四家」祖師介紹

一、巴梭法王

《四家合註》中,最早的註解為巴梭註,簡稱巴註。此註的作者略有爭議。有人說是一世巴梭法王,其兄長即克主傑大師,此師主要從宗喀巴大師及克主傑大師親授顯密教法。巴梭法王曾任甘丹寺第六任座主。在任期間,廣泛授具足戒,講說引導、灌頂傳經、密宗口訣,並且廣弘菩提道次第法門。或許由於一世巴梭法王在傳持格魯教法上有著不可取代的功德,而且特別對菩提道次第的弘揚也不遺餘力。因此有人認為《四家合註》中的巴註即是此師所著,較明確持此觀點的為戒勝格西。

不過,絕大多數的大德都特別指明,此箋註非一世巴梭所註,而為其轉世五世巴梭天王法幢(1537-1605)所著,總之都是同一心續的這個人寫的。巴梭天王法幢大師,1537 年生於多麥地區,7 歲時即向父母稟白出家修道之心。12 歲時,依止丹巴帕桑杰出家受戒,法號天王法幢,41 歲時赴昌都強巴林寺任法台(即寺主,在藏系的大寺院中有不同僧院,僧院之首為住持,眾住持之首即寺主),於此處廣弘教法。

宗喀巴大師在《廣論》大量引用了佛語、印度祖師論著、祖師語錄為依據。而印度論著,尤其是偈頌體裁的論典,其文字之簡練,如果不經由註釋,一般人多不能解。巴註在《四家合註》中的行文風格,多是最典型的夾註,也就是在文句中間直接加入箋註,與原文連讀方成文句。例如「從二大車善傳流、深見廣行道無謬」加上巴梭法王的註釋後即成「從二大車依次善為傳流,由深見以及廣行二門,往趣圓滿佛地之道無謬」這樣的夾註,讓許多文義簡奧的字句,頓時成為人人易懂的道理。

(未完待續)

二、語王堅穩大師

語王大師的註解簡稱為語註,記錄了他所聽到的師長 ( 達隆札巴大師 ) 開示,因此大部分的寫法都是整段註解,行文風格與巴註恰好成了天壤之別。語註內容的特色是對於歷史背景、涉及人地時物等多方面,典故考據言之甚詳,無論是經論還是語錄,只要有故事在背後,語註基本上都會詳出之。如「從二大車善傳流、深見廣行道無謬」,加入語註後即成「從二大車善傳流,圓具詞、義、加持等,非有間隙及含毒等,深見廣行道次第無謬」。

除了考據性明顯之外,語註對於法義也有很強的辨析特點。在許多原文義理容易被誤解,或是難以理解的地方,語王大師都寫下了具有辨析特色的成段註文。

有別於巴註的特點在於增入字詞,讓讀者容易看懂經中的文句,語註則側重解說法義,勾勒出修行的要點,並對於原典進行總結,讓修持者能對法義有更透徹的理解,掌握住調心的竅要。總之,語註的內容,蘊含了極多的修持要訣。在語註中,一再說到了師云、先輩所說,令人感受到一種古老的傳承加持之力。也讓我們看到,先輩對於經論的研習態度,是如此的嚴密、淵博、同時又注重實修調心的功夫。

(未完待續)

三、妙音笑大師

第一世妙音笑大師(1648-1721),即妙音笑金剛、第一世嘉木樣大師(妙音笑大師、妙音笑金剛、嘉木樣大師乃同一人,前兩者為意譯,後者為音譯),為賽倉攝類學作者賽倉大師之上師。妙音笑大師的註釋,簡稱妙註。

1648 年大師生於多康地區。21 歲時至拉薩哲蚌寺果芒僧院學法,數年之間,即以超乎常人的速度通達五大論的內義。53 歲時,任果芒僧院住持,繼續著述,講授經論。後時果芒僧院所依據的教材遂改用妙音笑大師的著述。60 歲時,任帕繃喀寺住持3年許,在此期間,即著出此部《廣論》的箋註。後建立拉卜楞寺,為拉卜楞寺開寺寺主。

妙音笑大師一生傾盡全力弘揚道次第,曾經多次從諸位大德處得到《廣論》的講說及誦授傳承,大師一生中一共完整地講說道次第50餘次,在道次第傳承祖師中,妙音笑大師是極其重要的一位。

繼巴註與語註之後,妙音笑大師所著的箋註,有著承前二家註釋的痕跡。某些地方與前家註釋意見相同時,大師即取一模一樣的文字寫入註釋,以致註釋合併時十分利於和另外三家相互搭配。

妙音笑大師的註解,又被稱為「科判箋註」。在藏地,「科判」被視為一種註釋的方式,如《廣論》本身即有科判,而妙音笑大師則以更細的科判作為註釋。科判一方面既有總結歸納的作用,另一方面又有剖析分類的特點,將科判單獨輯出時,亦具有目錄的功能。因此,詳細的科判能讓讀者在進入原文之前,快速的掌握總別、內容,而且讀後也能提綱挈領地回憶要點,對學習經論有很大的助益。

此外,妙音笑大師對於許多經論中所說到的難點,在前二家註釋未詳註之處,多有大篇幅的註釋,尤其在〈毘缽舍那〉章中,這樣的註文尤多。相對而言,巴註與語註較著重在止觀前的部分,而札註則全落在〈毘缽舍那〉,妙音笑大師的科文則是貫穿整部論典,而對於語註、巴註解釋得較少的〈毘缽舍那〉,妙註也多有補充,無異乎有祖師說四家註中最為完整的即是妙註。

(未完待續)

四、札帝格西

第四家的註釋為札帝格西的註解,簡稱札註。

札帝格西(18世紀人),法名大寶義成(仁欽敦珠),為色拉寺的大學者,文法著作為後代學者遵循之準繩。經統計,其著作目前共存有 20 種。從他的著作中,可見其對於空性方面的法類極為通達。

札帝格西的箋註,有稱之為《止觀註》,有稱之為《毘缽舍那註》。札帝格西對於〈毘缽舍那〉註釋極其詳盡,其註釋的風格兼巴註、語註之風。阿嘉永津仁波切曾盛讚他說:「將所有的難點都解釋完了。」〈毘缽舍那〉之深廣,素為學人所敬畏,而札帝格西的詳註,對學人的裨益自然是不言而喻了。

(完)

菩提道次第廣論
簡介

(以下內容摘自.覺燈日光. 嘉瓦仁波切序)

公元十一世紀時,為求證悟教法總義扼要之道,阿里法王智慧光與菩提光叔侄二人,歷盡艱辛,恭敬迎請至尊阿底峽迪班噶羅至藏地,大覺窩撰著了具四殊勝、三功德、名揚四海的不共論典—《菩提道炬論》。此上乘論典含攝所有世尊經續密意,並教授了如何於一座上修行三士夫之一切所求—增上身及決定勝。於此,勝者仲(敦巴)道:「能知以四方道,攝持一切聖教者,謂我師長,」讚揚菩提道次第之教授現為一切教授口訣之殊勝,乃真實讚頌。

此後,不分派別的浩繁雪域持教大師們,依據此論,如稱「自註」等,著作了極多註釋。如百川歸海般,諸「教」、「聞」之傳承由文殊怙主師尊宗喀巴圓滿受取。師以大悲心緣後代眾生,撰「總攝一切佛語扼要,遍攝龍猛、無著二大車之道軌。往趣一切種智地位勝士法範,三種士夫一切行持,所有次第無所缺少。依菩提道次第」之《菩提道次第廣論》,譽滿大地。

藉由先賢大師等傳記可知,至今於藏地及其他許多地方,在聞、思、修三者不分離下,因修習菩提道次第,以雙掌捧握著增上身、決定勝之果實者不計其數。吾亦盡己之力認真修行及推廣此論。

(以下內容摘自.覺燈日光. 蔣揚譯者序)

《菩提道次第廣論》的整體思想,並不是宗喀巴大師自創,主要源於印度的佛教大師—阿底峽尊者(982–1054)所著的《菩提道炬論》。阿底峽尊者,也是噶當派祖師,對後期的藏傳佛教有著深遠的影響。噶當派強調「外相嚴律、內持般若、密修咒行」的一統觀念,破除了當時西藏戒咒二師之間的矛盾,圓滿大小二乘、顯密二法之傳承。阿底峽尊者涅槃後四百年,約十五世紀期時,如日中天的格魯派因為同樣秉持著噶當派的精神─外相嚴律、內持般若、密修咒行,故稱「新噶當派」。

「菩提」是梵文「budhi」的音譯,意思是「覺悟」。菩提(或覺者)可分聲聞、獨覺以及大乘等三,但唯獨後者的菩提稱為「大菩提」,這也正是這部論典所說的菩提。

「道」可謂大小乘、三乘(聲聞、獨覺、菩薩)、顯密二乘、或下中上三士道等。在眾多不同的詮釋中,這部論典所說的道,是共下士道、共中士道以及上士道等三者。何謂三士道?依所願區分三士道:圓滿暫時利益的增上生,或後世的人天善道,都是下士道者的所願。圓滿究竟利益的決定勝分二,別解脫及大菩提,前者是中士道者的所願,後者是上士道者的所願。除了上士道並無所謂的共與不共之差別外,下士道與共下士道的差異、中士道與共中士道的差異,是修學《廣論》者不可不知的重要議題。下士道者僅追求增上生,但共下士道者不僅追求增上生,更追求決定勝。同樣地,中士道者僅追求別解脫,但共中士道者不僅追求別解脫,更追求大菩提。 《菩提道次第廣論》一方面明確地指出,在追求大菩提的成道過程中,必須經過共下中二道,圓滿共下中二道之成就,方可成就大菩提。另一方面也間接地指出,對於不具足廣大願心,只求後世安樂的下士道者,或只求個人解脫的中士道者,《菩提道次第廣論》仍然可以滿足他們的心願。

「次第」意指成道因緣的生起次第不可有誤。果之所以能夠形成,其因有三:第一、因性無謬,如種下了瓜的因不可能得到豆的果。第二、次第無謬,如播種後才翻土,就不可能收穫得果。第三、因緣無缺,如陽光、水分、土壤等因緣皆具足無缺。次第可分兩者:生起次第及觀修次第。以生起次第而言,必先有前前道,方能有後後道。但以觀修次第而言,必須牢記:「主觀後後道,定益前前道。」尤其把觀修的重點擺在菩提心時,一切前前道將自然生起。

「廣」是極略、略、廣三者之後者。宗喀巴大師的般若道次第著作有三:第一、極略論,即《三主要道》(或稱《聖道三要》,著作時間約師壽四十二歲時)。第二、《略論》,即《菩提道次第略論》(約師壽五十九歲時著)。第三、《廣論》,即《菩提道次第廣論》。

「論」是經論兩者之後者。經是世尊言;論是師等言。

《菩提道次第廣論》的確是本相當實用的修行手冊。嘉瓦仁波切對這部論典非常地重視。我沒記錯的話,一九五九年,嘉瓦仁波切從拉薩逃亡到印度的時候,唯一攜帶的經論就是這部《菩提道次第廣論》。因為這部論典是如此的重要,我建議讀者在工作之餘仍能撥出時間來修學。不妨按照《廣論》的科判順序,配合該科判的主要內容,先以寧靜的心簡略地瀏覽一遍,之後反复地串習,如此日積月累,直到完全熟悉為止,這就是緣取《廣論》的觀修方法。在閱讀、思惟的過程中,會對某些內容有所感觸,在感觸生起的當下,不要急著跳到下一段,應當好好品嚐這種感受,讓心安住於其上,這就是緣取《廣論》的止修方法。唯由透過認知道理的觀修,加上使心柔軟的止修,才能讓我們頑固不調的內心獲得真正的修正。

菩提道次第修法筆記
編號:M010
西藏 增廣大師造
法尊法師 中譯
觀空法師 講述
25開精裝
NT:260
ISBN:978-986-7078-07-0


這本書是以「菩提道次第前導六加行」、「正行」、「結行」的修法儀軌為架構,開展出成佛的軌轍,務期以念念相續的方式,生起菩提心,證入大乘密法。〈修法筆記〉共分為二部份,第一部份是西藏增廣大師撰寫的〈菩提道次第修法〉,原名為〈修菩提道次第前導六加行法儀軌法如意摩尼鬘論〉,由法尊法師譯為中文,這是屬於廣本版的菩提道次六加行修法法本。

第二部份是〈菩提道次第修法筆記〉,由觀空法師在民國二十七年冬應華北居士林的邀請,講解〈菩提道次第修法〉,並經朱楊壽梅筆記整理成冊。增廣大師,西康六合縣人,是修大威德金剛已成就者。
觀空法師(1903--1989),曾入西藏拉薩哲蚌寺修習格魯派顯密教理,藏文水平相當優異,歷任重慶漢藏教理院、中國佛教院等教職。

還有羅卓仁謙師兄的幾個網站。我不太了解他,不敢胡亂推薦。但他好像是有師承的。謝謝。

羅卓仁謙
https://www.lodrorinchen.org

解脫協會
https://www.mokshah.org

解脫法堂
不動教理苑
https://www.moksharama.org

度母之家
https://khadirawana.org

岡波聖地
https://www.kampojanechen.org

葺葺花園
https://www.fluffy.tw

(完)
本帖最後由 哈佛專家 於 2024/6/24 12:45 編輯

觀音山(中華大悲法藏佛學會)
龍德嚴淨仁波切(龍德上師)殊勝傳承


潛修大乘經論三十餘年

金剛乘法嗣 尊貴 龍德嚴淨仁波切,西元1989年皈依大乘佛教上會下性長老修學淨土法門,潛修大乘經論三十餘年,深入經藏,常年開示大乘經典,如:《大寶積經》、《妙法蓮華經》、《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四十二章經》、《佛遺教經》、《佛說觀無量壽佛經》、淨土五經等諸多教典,迄今未曾間斷。

上會下性長老簡介:西元1928年出生於新竹,善根夙稟,童真出家;22歲時為求剋期取證,遂於獅頭山雲霞洞掩關精修,深入教海三年有餘;出關後,馬不停蹄地弘法利生;為深入經藏,通達法理,輾轉數度閉關苦修逾九年。

會公雖已遍閱三藏,通達經論,但其講經開示,從不談玄說妙,總是勸人要平實修學,不可好高騖遠,要志學古人。

出關後的會公,以弘法為家務,利生為職志,為法忘軀,數度無視病體,堅持講經弘法,由於密集的經筵,嘔盡心血,元氣大傷,以致在講完最後一集《楞嚴經》時,已無法下座。79歲時,會公遇障礙受傷,接受腦部手術治療,然會公於療養期間仍念念不忘弘法利生;以80歲高齡,再度勉力宣講《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歷時八個月圓滿。83歲高齡仍在計劃要宣講《釋迦如來成道記》,然而眾生福薄,會公於西元2010年安詳坐化,世壽83歲。

其中會公將《楞嚴經》以國語、客家語各開示圓滿,此乃其引為平生最快慰之事;勇猛精進,利眾心切,實為後世學佛弟子典範。


慈悲 龍德上師在臺灣弘揚金剛密乘教法

從慈悲 龍德上師開始修學金剛乘之初,有感於密乘教法的殊勝與修持迅能獲得殊勝加持,感應、取證迅速具力!因此,全力傾注投入金剛密乘教法,同時親近具真實解脫力之具德上師,有系統地鑽研金剛密乘,心無旁騖地神馳於密乘教典法海;由於心虔志誠,在聞思修從未間斷精進之下,上師對於空性正見及殊勝大圓滿見地亦頷下得珠。

慈悲 龍德上師總是對弟子說:「金剛乘之教法如此殊勝難得,靈應如響!千萬不能因為語言的隔閡,而讓眾生失去學習教法的機會。必須致力於將藏傳佛法於臺灣寶島落地生根、本土化,令有情眾生得真實大利。」

由於 龍德上師的悲心與弘願,數十年如一日,不曾間斷地精進於密續教法典籍實修,其中無論遭遇多少險阻和障礙,始終阻擋不了上師修學與弘揚金剛乘教法的信念,因為在 龍德上師的心中,始終有著一張清楚刻劃著如何弘揚正信佛教、續佛慧命的藍圖;那是一張心繫無數眾生得以真實解脫的弘願善網。


傳承法流

        薩迦派

    歷代祖師

        薩迦五祖
        毗瓦巴尊者
        八思巴尊者
        薩迦察派 究給企千法王
        堪千 阿貝仁波切

    認證

        嘉木揚‧圖布丹活佛授予「龍德嚴淨仁波切」法位認證
        薩迦察派 究給企千法王賜予法號「確吉蔣稱」


嘉木揚·圖布丹活佛認證

2003年獲北京「雍和宮」第一大活佛──格西(佛學博士) 嘉木揚·圖布丹活佛於雍和宮親自授予「龍德嚴淨仁波切」法位認證,並為受本尊及大阿闍黎大灌頂,成為第一位於雍和宮被認證的漢族活佛,也是嘉木揚活佛的關門弟子。「龍德嚴淨」法號,藏文意為:教證妙音。

龍德嚴淨的譯音譯自藏語 Lungtok Jamyang


薩迦察派 究給企千法王認證

2005年6月14日薩迦察派 究給企千法王知悉 龍德嚴淨仁波切實修三乘教法,並於臺灣弘揚佛法,饒益有情;法王再三禪觀,三呼其名,再次授予 龍德仁波切「金剛上師」法位,並賜予法號「確吉蔣稱」(Chokyi Gyaltsan),意即:佛法幢。


龍德嚴淨仁波切的傳承應該是真的,但龍德嚴淨仁波切弘揚下列的佛經是有問題的:

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偽經)

佛說輪轉五道罪福報應經

玉曆寶鈔(民間偽造善書)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靜平等覺經

佛說長壽滅罪護諸童子陀羅尼經(偽經)

佛說天地八陽神咒經(偽經)

佛說功德經典選輯(海濤法師選輯)


觀音山(中華大悲法藏佛學會)
龍德嚴淨仁波切
https://www.fazang.org

台灣薩迦寺
https://www.sakya.org.tw

國際八思巴顯密佛學院
https://www.phakpa.org

(完)
一些仁波切講,台灣有很多人跟阿彌陀佛或觀世音菩薩的淨土有很深的緣分。尤其是台灣人跟觀世音菩薩及蓮花生大士有很深的緣分。很多台灣人能夠靠阿彌陀佛或觀世音菩薩的接引,死亡後能夠往生淨土。念蓮花生大士也能往生阿彌陀佛的西方極樂世界。另外,地藏王菩薩及彌勒佛的信仰在台灣也很盛行。這是台灣的可貴之處。所以在西藏人心中,台灣是一塊少見的世紀末全球的最大的福田。
永嘉大師證道歌
唐慎水沙門玄覺撰

君不見。
絕學無為閑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
法身覺了無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
五蘊浮雲空去來。三毒水炮虛出沒。

證實相。無人法。剎那滅卻阿鼻業。
若將妄語誑眾生。自招拔舌塵沙劫。

頓覺了。如來禪。六度萬行體中圓。
夢裏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

無罪福。無損益。寂滅性中莫問覓。
此來塵鏡未曾磨。今日分明須剖析。

誰無念。誰無生。若實無生無不生。
喚取機關木人問。求佛施功早晚成。

放四大。莫把捉。寂滅性中隨飲啄。
諸行無常一切空。即是如來大圓覺。

決定說。表真乘。有人不肯任情徵。
直截根源佛所印。摘葉尋枝我不能。

摩尼珠。人不識。如來藏裏親收得。
六般神用空不空。一顆圓光色非色。

淨五根。得五力。唯證乃知難可測。
鏡裏看形見不難。水中捉月爭拈得。

常獨行。常獨步。達者同遊涅槃路。
調古神清風自高。貌頰骨剛人不顧。

窮釋子。口稱貧。實是身貧道不貧。
貧則身常披縷褐。道則心藏無價珍。

無價珍。用無盡。利物應機終不吝。
三身四智體中圓。八解六通心地印。
上士一決一切了。中下多聞多不信。
但自懷中解垢衣。誰能向外誇精進。

從他謗。任他非。把火燒天徒自疲。
我聞恰似飲甘露。銷融頓入不思議。

觀惡言。是功德。此則成吾善知識。
不因訕謗起怨親。何表無生慈忍力。

宗亦通。說亦通。定慧圓明不滯空。
非但我今獨達了。恒沙諸佛體皆同。

師子吼。無畏說。百獸聞之皆腦裂。
香象奔波失卻威。天龍寂聽生欣悅。

遊江海。涉山川。尋師訪道為參禪。
自從認得曹谿路。了知生死不相關。

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
縱遇鋒刀常坦坦。假饒毒藥也閑閑。
我師得見然燈佛。多劫曾為忍辱仙。

幾回生。幾回死。生死悠悠無定止。
自從頓悟了無生。於諸榮辱何憂喜。

入深山。住蘭若。岑崟幽邃長松下。
優游靜坐野僧家。闃寂安居實瀟灑。

覺即了。不施功。一切有為法不同。
住相布施生天福。猶如仰箭射虛空。

勢力盡。箭還墜。招得來生不如意。
爭似無為實相門。一超直入如來地。

但得本。莫愁末。如淨琉璃含寶月。
既能解此如意珠。自利利他終不竭。

江月照。松風吹。永夜清宵何所為。
佛性戒珠心地印。霧露雲霞體上衣。

降龍缽。解虎錫。兩鈷金環鳴歷歷。
不是標形虛事持。如來寶杖親蹤跡。

不求真。不斷妄。了知二法空無相。
無相無空無不空。即是如來真實相。

心鏡明。鑒無礙。廓然瑩徹周沙界。
萬象森羅影現中。一顆圓光非內外。

豁達空。撥因果。莽莽蕩蕩招殃禍。
棄有著空病亦然。還如避溺而投火。

捨妄心。取真理。取捨之心成巧偽。
學人不了用修行。真成認賊將為子。

損法財。滅功德。莫不由斯心意識。
是以禪門了卻心。頓入無生知見力。

大丈夫。秉慧劍。般若鋒兮金剛焰。
非但空摧外道心。早曾落卻天魔膽。

震法雷。擊法鼓。布慈雲兮灑甘露。
龍象蹴踏潤無邊。三乘五性皆醒悟。
雪山肥膩更無雜。純出醒醐我常納。
一性圓通一切性。一法遍含一切法。
一月普現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攝。
諸佛法身入我性。我性同共如來合。
一地具足一切地。非色非心非行業。
彈指圓成八萬門。剎那滅卻三祇劫。
一切數句非數句。與吾靈覺何交涉。

不可毀。不可讚。體若虛空勿涯岸。
不離當處常湛然。覓即知君不可見。

取不得。捨不得。不可得中只麼得。
默時說。說時默。大施門開無壅塞。
有人問我解何宗。報道摩訶般若力。
或是或非人不識。逆行順行天莫測。
吾早曾經多劫修。不是等閑相誑惑。

建法幢。立宗旨。明明佛敕曹谿是。
第一迦葉首傳燈。二十八代西天記。

法東流。入此土。菩提達摩為初祖。
六代傳衣天下聞。後人得道何窮數。

真不立。妄本空。有無俱遣不空空。
二十空門元不著。一性如來體自同。

心是根。法是塵。兩種猶如鏡上痕。
痕垢盡除光始現。心法雙忘性即真。

嗟末法。惡時世。眾生福薄難調制。
去聖遠兮邪見深。魔強法弱多怨害。
聞說如來頓教門。恨不滅除令瓦碎。

作在心。殃在身。不須怨訴更尤人。
欲得不招無間業。莫謗如來正法輪。

栴檀林。無雜樹。鬱密森沈師子住。
境靜林間獨自遊。走獸飛禽皆遠去。

師子兒。蒙隨後。三歲便能大哮吼。
若是野干逐法王。百年妖怪虛開口。
圓頓教。沒人情。有疑不決直須爭。
不是山僧逞人我。修行恐落斷常坑。

非不非。是不是。差之毫釐失千里。
是則龍女頓成佛。非則善星生陷墜。
吾早年來積學問。亦曾討疏尋經論。
分別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
卻被如來苦訶責。數他珍寶有何益。
從來蹭蹬覺虛行。多年枉作風塵客。

種性邪。錯知解。不達如來圓頓制。
二乘精進沒道心。外道聰明無智慧。

亦愚癡。亦小騃。空拳指上生實解。
執指為月枉施功。根境法中虛捏怪。
不見一法即如來。方得名為觀自在。
了即業障本來空。未了應須還夙債。
飢逢王膳不能餐。病遇醫王爭得瘥。
在欲行禪知見力。火中生蓮終不壞。
勇施犯重悟無生。早時成佛于今在。

師子吼。無畏說。深嗟懵懂頑皮靼。
祇知犯重障菩提。不見如來開祕訣。
有二比丘犯淫殺。波離螢光增罪結。
維摩大士頓除疑。猶如赫日銷霜雪。

不思議。解脫力。妙用恒沙也無極。
四事供養敢辭勞。萬兩黃金亦消得。
粉骨碎身未足酬。一句了然超百億。

法中王。最高勝。恒沙如來同共證。
我今解此如意珠。信受之者皆相應。

了了見。無一物。亦無人。亦無佛。
大千沙界海中漚。一切聖賢如電拂。
假使鐵輪頂上旋。定慧圓明終不失。

日可冷。月可熱。眾魔不能壞真說。
象駕崢嶸慢進途。誰見螳蜋能拒轍。
大象不遊於兔經。大悟不拘於小節。
莫將管見謗蒼蒼。未了吾今為君訣。
本帖最後由 哈佛專家 於 2025/8/17 06:49 編輯

我應該往生西方極樂成佛,不會在娑婆世界弘揚密法。我應該在獅子吼佛時代降臨人間成佛。


夏瑪巴是第十二世才成佛的

對第十二世大司徒仁波切和第十四世夏瑪巴的對立,以及第九世創古堪千仁波切和第十四世夏瑪巴的對立,我也是不明白的。但我認為這是在第八世大司徒仁波切及第十世夏瑪巴時的選擇,就已經種下今世紛爭的遠因。第八世大司徒仁波切接受噶陀仁珍千嫫的建議,去到噶陀金剛座接受蓮花生大士的教法,因此成佛,證得與蓮花生大士無二無別,因此在噶陀金剛座有噶陀司徒仁波切的轉世世系。第八世大司徒仁波切同時亦創建八蚌寺,維護了噶瑪噶舉的繁榮。第十世夏瑪巴沒有到噶陀金剛座接受寧瑪巴的加持,因此只能證成阿彌陀佛的果位,但沒有證成蓮花生大士的化身。第十世夏瑪巴是去到尼泊爾,並在尼泊爾圓寂。因此,對寧瑪巴和噶舉巴高度有利的局面沒有出現。第十世夏瑪巴更是西藏歷史上少數受誤解最深及受冤枉最深的宗教領袖之一。夏瑪巴是要到第十二世夏瑪巴時,才首先修成蓮花生大士的化身。時間拖後了很多。現在亦有人想醜化第六世夏瑪巴。甚至說第十世噶瑪巴及第六世夏瑪巴喜歡參加政治。這是誤解。在藏巴第司政權時代,藏巴第司專門管政治,以噶瑪噶舉為國教。但噶瑪巴及夏瑪巴均不管政治。只有在危機出現時,才間中介入政治。第十世夏瑪巴沒有接受噶陀仁珍千嫫的建議。這是重大的損失。第十三世噶瑪巴是第十世夏瑪巴的根本上師。據說,第十三世噶瑪巴曾經召集第十世夏瑪巴及巴渦仁波切(文殊菩薩的化身)等交代,說第十三世噶瑪巴有時不確定是真正的噶瑪巴的轉世,但非常堅定相信第十三世噶瑪巴是蓮花生大士的化身。第十三世噶瑪巴並要第十世夏瑪巴肩負噶瑪噶舉的傳承的重大責任。另外,第十二世噶瑪巴與第八世夏瑪巴互為師徒,並聯袂帶來了噶瑪噶舉的偉大復興。

我只能知道這麼多。

16/08/2025
尊貴的 仁欽多吉仁波切法會開示 – 2020年8月16日

尊貴的 仁欽多吉仁波切在臺北寶吉祥佛法中心親自主法殊勝的觀世音菩薩灌頂法會。仁波切燃燈供佛後升法座,指示等一下準備獻曼達,但不收弟子獻曼達供養金,接著賜予開示:

今天修的法本是《授權五十本尊觀世音菩薩六字真言殊勝成就灌頂法》,直貢噶舉派有五十個本尊的灌頂,一般弟子、信眾不可能修五十個本尊,之所以會有五十個本尊是因為每個眾生的業力與緣分不一樣,所以有五十個基本本尊的灌頂,觀世音菩薩是其中一個重要的本尊。上星期講過佛法以慈悲為重,而觀世音菩薩是慈悲的代表。

佛法在中土大約分為八個宗派:華嚴宗、唯識宗、律宗、淨土宗、禪宗、阿含宗、天臺宗及真言宗,這個分法應該是從唐朝開始,這八個宗派除了真言宗之外,都是修顯教為主。雖然有人說天臺宗為臺密,也有人說華嚴宗中有密法,但都是以顯教理論作為基礎。

真言宗的特色是一定要持誦本尊的咒語,本尊的咒語是本尊生生世世修行的功德、願力、事業及慈悲,全部在這個咒語中。在末法時代,若要修行禪宗開悟談何容易,若要修其他宗,除非是出家人,每天除了睡覺以外,所有時間都要思惟所聽、所看過的一切佛經。真言宗就是所謂的密法,對末法時代修行的人來說比較契機。但是咒語並非你聽過、唸過就會得成就,以藏傳佛教而言,一切咒語、一偈、一句佛法都需要上師口傳,才能開始修行。

這個傳統是從釋迦牟尼佛開始,釋迦牟尼佛傳法沒有寫筆記、錄音、錄影等等,都是用口傳的。直貢噶舉的「噶舉」二字就是口傳的意思。雖說很多人會講「阿彌陀佛」也需要口傳嗎?嚴格來說,「阿彌陀」這三字就是咒語,以三藏法師的翻譯為無量壽佛,而不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事實上是阿彌陀佛的心咒,是後世的人唸阿彌陀佛唸習慣了,反而將「無量壽」、「無量光」這兩個名詞忘了。

淨土宗嚴格來說也是修咒語,不要以為淨土宗就是一直唸阿彌陀佛,事實上「阿彌爹哇啥」就是阿彌陀佛的心咒。阿彌陀佛與觀世音菩薩一樣也有長咒,但是要修持咒語一定要經過上師口傳,且口傳的上師一定要學到灌頂的方法。灌頂就是授權給你去修這個法門。

為什麼要這樣子?學佛法不是想要學就可以學嗎?在《寶積經》中釋迦牟尼佛曾講過,若是非根器者,佛經連看都不能給他看。咒語是佛菩薩的心咒,但若你沒有這個根器,傳都不會傳給你。不是你想學就能學,也不是每天唸就能唸出來,一定是需要經過一系列有次第的傳授。

為什麼要授權?因為當你們說想學佛時,幾乎百分之百都是以凡夫的欲望來學佛,跟你本來具備的清淨本性完全是兩碼子事。你用凡夫欲望的心得不到咒語的加持,因此一定要透過灌頂授權你去修習。有人會不信邪,認為難道不灌頂就不能唸?可以唸,但要唸幾世才有效果。前幾個星期(7月 26日)修三合一時,開示過金剛總持講得很清楚,經過上師傳授,經過生起、圓滿次第的修行,這一生一定得成就。若不得成就,不是你錯就是金剛總持說謊,講得很清楚。

所以不要以為全世界的人都在唸「嗡嘛呢唄美吽」,你唸也行。不行,因為你沒有上師給你灌頂。雖說在座有些弟子以前曾經接受過灌頂,現在再給你們一次灌頂,因為以前給你們灌頂,你們還是不相信,覺得灌頂只是一個儀式。絕對不只是一個儀式,因為裡面涵蓋八個宗的涵義,經過授權灌頂之後,你才有資格開始學習行部、事部的觀想法門,如果沒有經過灌頂,你的觀想就不得力。

很多人以為觀想就是看著佛像想出來,並非如此,是有次第的。菩薩的樣子、菩薩怎麼觀等等之後都會很清楚的教你們。如果不透過觀想,行不行?行,但就要像淨土宗所講的「晝夜六時」。在座諸位沒有一個能做得到,所以一定要透過觀想。觀想不是你想出來的,一定要經過傳承的教導才知道怎麼觀,觀了之後才能持咒,持咒之後還要修圓滿次第,這也需要上師口傳。

簡單講,修咒語沒有經過上師口傳,對上師不恭敬,上師所教你聽不進去,就算教你,你也觀不出來,也不得成就。因此,藏傳佛教對上師特別恭敬,並不是因為上師厲害或特別不一樣,而是因為上師是一直如法在學佛法,所以所傳出來的法是清淨的(不是為了名利去做)。灌頂不是每位上師都能灌,而是一定要經過一系列不斷修行與閉關,而且本尊咒語已經得成就,才能賜予灌頂。

很多人會想「是觀世音菩薩來灌頂嗎?」不是,是我在灌頂。也會有人想「是不是勾召觀世音菩薩呢?」不是,你們現在還是凡夫地,觀世音菩薩最低限度都是化身,你們現在都還沒下決定解脫生死,因此連觀世音菩薩的化身都不會來。修淨土宗講得很清楚,唱彌陀讚時提到阿彌陀佛化身來接你往生,這就是指當你決定要死、什麼都不要、決定要去了,化身佛才來,而不是一直唸就會來。

不是說你一定要去就是發願,很多人以為發願就是說自己一定要去,一定要找到仁波切幫你去。這不是發願,這是懶。什麼是發願?就是不得少福德因緣。所以傳你們咒語不是幫你們治病與發財,雖然法本後面有寫這些事情都會發生,但是要修成就之後才會發生,你沒得成就之前,這種事情都不會發生。

發願是指自己要學習阿彌陀佛及觀世音菩薩那種願力,一步一步去做,你才能往生淨土,而不是跟阿奇護法講:「阿奇啊!到時候我死了,您一定要幫我找到 仁波切幫我修頗瓦法。」你等著吧!我先告訴阿奇護法不要找我,因為你沒有發願,你在生的時候這麼懶,每天躺在床上,持咒一、二千遍、做一點供養就以為自己在修了。

很多人都誤會「發願」這兩個字,我講過發願是學習諸佛菩薩與上師的願,跟著去做,而不是發願說自己要去。請問各位,你說要去美國,沒錢怎麼去?什麼叫發願?你說要去那邊留學念大學,但你考試都考不過,怎麼去?只是痴人說夢話。發願不是自己嘴巴講,就好像我上週講過,你們若發錯願都會有狀況。

你們沒聽過發願是這樣解釋吧!你們都發過很多願,這一票出家人發過多少願,但沒有一個願能得成就,只有一個願--找到一位上師,前世欠你們,這一世就帶著你們。你說自己發願要往生淨土,根據什麼理由?嘴巴講就可以去嗎?前面講得很清楚,是不可少福德因緣的善男子善女人。

今天賜予你們觀世音菩薩灌頂,前面已經講了不要以為是觀世音菩薩來給你灌頂,而是上師修到與本尊相應,上師用他的心續感動菩薩加持上師,再給你們灌頂。以你們聽得懂的話,就是上師的功德、福報及精氣神要分一點給你們。很多人會覺得因為你們有供養,上師就應該分給你們,但沒有什麼是應該。你們若做到法本所講的對上師恭敬,上師分給你,你絕對收得到;做不到的就收不到,只是這一生跟你結緣,但給不到你。

以前在西藏若一位上師經常給灌頂,灌得差不多就必須重新閉關,因為他要重新累積自己的福報及功力,才能重新出來幫助眾生。你們不要以為自己接受灌頂,你們自己沒修會有用嗎?有的,因為下輩子你絕對會有機會再修到這個法門。不接受灌頂當然不會怎麼樣,只是一輩子修這個本尊的咒語,就只是一直唸,但唸到最後還搞不清楚怎麼去。我碰過很多這種事情,有些人一生都唸阿彌陀佛,要走前還是迷迷糊糊,並不是說他昏迷,而是搞不清楚為何阿彌陀佛會來接引。

清楚之後,我們了解灌頂的重要性。灌頂有分很多種類,今天是給你們三灌(身口意)。所謂授權就是給你灌頂之後,你才跟本尊產生因緣;產生因緣後,若你對上師恭敬,上師所修本尊法門的功德你就可以沾得上邊,否則不會也不可能。密法之所以有傳但修成就的人不多,除了他本身的根器、因緣福報,最重要的是有沒有五體投地、全部投降。

這個世界上這種人不多。就好像剛才法會前分享的董姓弟子所講,(參閱度眾事蹟第1052篇)她不認為我趴在地上做大禮拜有什麼了不起。就如《地藏經》中所講的,地球人類剛強自用、難調難伏,你們就是這種人。她看照片當然覺得沒什麼了不起,我可以告訴你們,那塊地上面全部都是冰水、泥濘,還有沙礫,我這個人這麼愛乾淨,為什麼趴下去?因為上師護持我閉關,這個恩德用生命都報不了。

所以驕傲的人是沒辦法學佛的,以為自己了不起的人是沒辦法修行的。這個重點很重要。以前灌完頂我都會講一下生起、圓滿次第,也會給法本,但是過了這幾年我看沒用。大家覺得應該給的、應該教的,不曉得我有很多觀想口訣沒講,你們以為照著法本唸就是觀想?有很多沒講的。

正如 法王曾講過,這個法本很多仁波切都會唸,但是裡面有很多東西他們是不知道的,即使看到都不知道。所以這次灌頂完之後,還沒皈依滿三年的,絕對不給法本,但是你們每天可以唸六字大明咒。皈依五年後也沒有犯什麼戒律的,有時間、有機會再給你們口傳。口傳完之後,以後佛寺蓋好了,全部有口傳過的弟子都要閉一百萬遍六字大明咒的關,以你們的速度至少都要一個月。

為什麼要蓋佛寺?因為如果你沒閉過關,這個咒語你平常這樣唸只是結緣,只是讓你不做錯事,但你要得成就是很難的。什麼是成就?最少這一生能夠不再輪迴,謂之成就。當然,當下開悟也有,這是上上根器的人。上上星期傳三合一的法時曾清楚講過,上根器的人才口傳觀想生起圓滿次第,下根器的人就絕對要對上師恭敬。

這不是指上根器的人不需要對上師恭敬,而是更加需要、更加重要。現在因為修完三合一的法之後,我重新想了一下,覺得對你們好沒有用,因為你們不珍惜法本。你們拿到法本認為是一本書,覺得是自己的。甚至有離開的弟子問說咒語是否有專利?他認為自己記得法本、記得咒語就能唸出來。確實是有專利的,因為已清楚告訴你們是授權,授權也可以收回來。

就好像「寶吉祥」這個名稱,如果我沒有授權而有人擅自使用,我就可以用法律去告他。若我授權給他,他就可以用,而能用多久是我決定。你們能夠唸這個咒語多久,不是我決定,也不是觀世音菩薩決定,而是你自己在決定;當你不聽話,這個授權就消失。所以是有專利的,不要用你的世間法來想,認為上師講過你就能一直唸。這些出家人唸了多少咒語,還有一個說自己唸得很厲害,別人都唸錯,結果她還是得要跟著我學。

這些出家人至少懂一點,知道這個 仁波切厲害,雖然很兇會罵人,但還是不會走。我之所以胖不起來,就是因為後面扛了一大堆弟子,每個都壓在我身上。

早上我先修前行,前行就是先將道場保護好,因為當灌頂的時候,如果你的福報不好、業障很重,累世冤親債主及那些魔會來騷擾,讓你接受不了灌頂。所以灌頂的時候,上師要觀想一切本尊、勇父、空行母及忿怒尊保護道場,讓弟子及信眾接受灌頂。

修法一段時間後,進行獻曼達的儀軌,由寶吉祥出家弟子眾等向尊貴的 仁欽多吉仁波切與諸佛菩薩獻曼達請法。

仁波切繼續賜予開示:今天大家來參加法會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度化無盡的眾生,所以你們要發殊勝的菩提心--上學佛法,下度眾生。當然,你們現在沒有這個能力,連學佛法都沒做到,但是一定要有這個想法,並且如理如法的諦聽甚深無上密法灌頂。

《釋明論》中有寫:「傲慢無正信,於法不希求,外散及內收,疲厭皆聞垢。」如果覺得很驕傲,認為自己今天來參加法會是因為自己不懂,只是參加法會,以後自己懂了就不理上師。「無正信」,以前解釋過,今天不講。「於法不希求」,覺得今天來是多餘的,對法不希罕,不想求到法,只想參加法會求保佑。「外散」,心已經散亂,一直想外面的事。「內收」,心沒有力量,聽不進去。「疲厭」,譬如說「很累、很厭煩、還沒結束?」這些都算,以上皆聞垢。
聽聞開示的時候一定要斷除六種垢染。

現在就算傳法,你還是在世間法,什麼叫世間法?因為剛開始時你全部用意識來修行,意識就是世間法。不管你唸得多好、拜得多好,你沒有證悟空性,絕對是用世間法在修。世間法什麼意思?就是有機會輪迴。所以為什麼修法後面要圓滿次第?就怕你執著某個咒語、某尊本尊,你就再回來輪迴。這個是很微妙也很奧妙的一件事情,我們要求本尊,但又不能執著他,那怎麼辦?你們都辦不了,因為你們都是很執著,你們持每個咒語,都希望自己要好。

前面簡單解釋一下,加持你幹嘛?讓你有一天能夠成佛果,賜予你殊勝密咒的次第。次第就是成就,堅固清淨、不犯戒的修行方式,祈願事業圓滿,這個事業不是世間事業,是佛法事業。

上師所教的一切語言都是殊勝的、恆不動。不是上師的語言不動,有兩個解釋︰上師所講的一切語言,所教你們的一切都是殊勝的、不會變動的,不會因為任何狀況而改變教你的方法。另外就是你聽了,你心不能動,「是不是這樣子啊?我不相信是這樣子,我做不到。」有這些想法就都沒辦法。當我們修成就之後,自然名揚三界(欲界天、色界天、無色界天)。會得到人的獻供,所以你們還早得很。天與人的獻供,慈悲,祥和正法聖賢僧,希望一切圓滿吉祥。

現在授權清淨語方面所有累積垢障之習氣。得到語的灌頂之後開始持咒,本尊生起圓滿聞空雙運之次第,才能夠具備證悟報身佛的因緣,祈請授權語之灌頂。

意思是說你要能夠持咒清淨。唸得不好,認為自己是對的,講話一大堆問題,都是因為累世自己口業所犯的障礙跟你的習氣。所以得到「語」的灌頂之後才能夠開始持咒,本尊生起圓滿次第雙運之後,才能夠得證悟。

講得很清楚了,不是說唸的音很準你可以得證悟,這是法本說的,不是我發明的。沒有上師教你生起圓滿次第,沒有教你怎麼雙運,你絕對不能持咒得證悟,這個是具備證悟的條件,還沒做得到。

所以報身佛的因緣祈請授權意之灌頂,隨著上師唸。

為什麼金剛乘很難推動?因為人自私的觀念很重,「上師教我是應該的,因為你要修,我們來,你需要幫我、救我,我只有拿,我不能給出去。」現在講得很清楚,自身所做的善根、財富,供養上師及本尊壇城。但是諸佛菩薩慈悲,感覺所供養善根財富轉化成悉地部分。就是供養出去,你要感覺供養的善根財富轉成成就的部分,回賜給自己受用。怕你們囉嗦,留一點給你們用,意思是什麼?假如我們修行的功德,拿回一分給自己用,這一生用不完!

好像仁波切閉關,每一次每一座唸完下座前,一切供養本尊、供養上師,沒有留給自己。你們都很怕捨,怕得要死,怕得皮皮挫,怕得雙腿發抖,怕明天沒錢繳房租,怕明天怎樣,全部都是害怕。怕就不要學佛,真的不要學佛。觀音菩薩講得很清楚,「如法學佛的人,菩薩絕對會幫你,讓你不會餓死,不會讓你沒房子住,不會讓你沒衣服穿。」講得很清楚,當你不捨得,什麼都沒有。

這幾句話不是恐嚇、威脅、勒索,是法本寫的。為什麼法本這樣寫?沒有佛菩薩、沒有上師,修什麼都沒有善根!這個善根怎麼來的? 從佛菩薩、從傳承上師到你上師來的,他幫你播種,你才有善根出來。等於一個農夫播種,種一棵樹出來,這個果子誰享受?不是那一棵樹。那棵樹有這個果出來只是再播種而已,誰會吃?農夫。假如你是這棵樹,你能吃到果子嗎?你只希望那個果子有人幫你吃掉,種子再散到大地,繼續有人幫這個種子再長成一棵果樹,是不是這個觀念? 學佛也是這樣子,你們沒有能力播種,上師跟佛菩薩有能力播種,一直種,那你們就將自己好好管好,讓這棵樹成長,讓這個果成熟,這個果再供養!這種邏輯聽懂了。因為跟你們講錢,你們真的會傷腦筋,你們會很悲痛。「悲痛」!我很少用這個詞。

所以佛法也不會完全不講道理,都說你供養的善根、財富轉化成悉地部分,讓你們自己受用。當我們修行得成就,這個受用不得了。正如 法王曾經講很多遍,「只要我這個弟子想做任何佛法事業,只要他想就做到、就受用。」為什麼我想就會做到?因為已經有悉地、有成就了,這個成就全部供養,佛菩薩給我一點,這一點就夠用了。

正如以前我老母親常常講,你這麼辛苦幹嘛?吃也吃不多,睡也睡不多,不要這麼辛苦。換句話來講,這句話也是送給你們,你們吃很多嗎?睡覺不管睡哪裡都是一張床。不是叫你們錢全部給我,但因為法本這樣寫,所以我一定要跟你們講。因為我是這樣在做,假如你認為是我的弟子,你就要做,你不做,我再教再講也沒用,是不是?

大家客觀一點,不是在講錢,但法本這樣說,就一定要告訴你們,因為這個是修行的方式。要不要做自己決定,沒有強迫你、沒有威脅你、沒有恐嚇你。不會因為沒這樣做,仁波切就不開心,我開心的很!今天不收你們獻曼達的錢我多開心,我少一點負擔,法照給你們,一直獎勵你們。

這幾句話已經唸了,表示說你唸了。你不侍候我沒關係,不生生世世為弟子也沒關係,因為菩薩聽到了。正如我講的,就算你這一世走開,這一世不理我、離開,沒關係,下一世絕對有一世找到你,因為你講過這一句話,我聽到、觀世音菩薩也聽到,有本事你就離開。生生世世是哪一世我不知道,但是你跑不掉,有本事你跑。是你們唸的,你們愛唸,認為有功德,「生生世世為弟子」唸了就給綁住了,正如 法王一加持我之後,我就被綁住了。

大家要了解,密宗不是說上師很威風、很霸道、不管你們的想法,其實上師每個念頭都在想要怎麼幫助你,將你那一些不清楚、不乾淨的想法轉為清淨修行的想法,這個很費功夫。我一個73歲的老人應該是含飴弄孫的時候,我這麼費勁做什麼!老實講,今天我給灌頂不需要講這麼多,灌完頂就好了。很多人參加別的灌頂法會,參加完還不曉得做什麼事,因為不講。為什麼不講?因為你們不是這塊料,跟你們結個緣就算了。但是誰叫我答應讓你皈依我呢?我就沒辦法不講一下,你們聽也好、不聽也好,自己決定。

接著進行短曼達供養的儀軌,尊貴的 仁欽多吉仁波切帶領弟子修持阿奇護法和迴向儀軌。
尊貴的 仁欽多吉仁波切法會開示 – 2024年5月13日

自2008年尊勝的 直貢澈贊法王蒞臨日本京都寶吉祥佛法中心主法開光大典以來,尊貴的 仁欽多吉仁波切即恪盡心力於日本弘揚正法,接引日本信眾。2020年因新冠疫情蔓延之故,三年多來,開光紀念法會被迫中斷,期間 仁波切不斷修法,疫情終得趨緩。在眾生懇切祈求下,尊貴的 仁欽多吉仁波切於2024年5月13日舉辦開光十六週年紀念法會,以清淨的佛法利益一切眾生,法會殊勝圓滿。

本次法會與會者共計132人,有來自日本、中國與臺灣弟子121人。仁波切多年來的深廣悲願,已為藏密東傳印刻了嶄新的一頁,眾等歡喜讚歎!

觀音灌頂法會

本日上午,尊貴的 仁欽多吉仁波切親至道場先修預備法。10點30分,尊貴的 仁欽多吉仁波切在樂聲、薰香及寶傘前導、大眾合十恭迎下,步上壇城。恭敬頂禮諸佛菩薩,並向尊勝的 直貢澈贊法王法座敬獻哈達,燃燈供佛後升座主法觀音灌頂法會,並賜予與會大眾珍貴的佛法開示:

今天修觀世音菩薩的灌頂。佛教分開兩個部分:一個是顯教,一個是密教。密教有人說是真言宗,但不太貼切,應該稱密教比較恰當。顯教的意思是釋迦牟尼佛講過的一切佛經,像華嚴宗、阿含宗都屬於顯教。顯教是佛所講的修行理論,但是理論要能夠用來修行,就一定要學習密法。在釋迦牟尼佛說法的時候,沒有特別講哪個是顯教、哪個是密法,但是在經典中隨時可以看到密法教導的方法。所以釋迦牟尼佛圓寂後,根據眾生的根器、因緣而修持佛法不同的法門。

密法從印度傳進中國,在唐朝時最興旺,我們稱為唐密,有一支傳到西藏稱為藏密。傳到唐朝後,有一部分傳來日本,稱為東密。現在唐密在中國本土傳承基本上已經消失,這和歷代統治者的觀念有關。藏密從蓮花生大士開始到現在,還在西藏很多地方弘揚。

密法和顯教其實都是佛所講的,只是修行的時間和方法不一樣,但結果都是一樣的。佛經裡面說用顯教修行成佛,需要三大阿僧衹劫。三大阿僧衹劫的時間非人類可以想像。但是以密法,例如藏密,在法本中講得很清楚,假如這一生能修得成就,最多轉世17世一定成佛果,所以用密法修行的速度比較快。

但是學習密法先要有顯教的基礎,就像做一個工作一定要先懂得理論,不懂理論就去做一定會失敗,一定是理論基礎打好了,才可以去學方法。以你們聽得懂的觀念來說,顯教就是小學、中學、高中甚至到大學,假如進一步要唸到碩士、博士,就要學密法,用密法來幫助眾生,速度比較快。不管是顯教還是密法,根本的觀念和戒律是一樣的,而且密法的戒律更加嚴謹,尤其是金剛乘。我們稱密法為金剛乘,金剛乘的戒律很嚴謹,假如破金剛乘的戒,是修不出來的。

密法還有個特色,要修任何本尊之前,一定要得到傳承上師賜予灌頂。灌頂的由來是古印度國王要傳承王位的時候,會拿一個黃金或是銀製的寶瓶,盛滿從恆河取來的水,將水澆在繼承人的頭頂上,表示他可以繼承王位。所以灌頂的名稱是從以上來的,但灌頂的內涵不是這樣。因為人學習佛法的時候是用人的身體來學,過去世所作的善業、惡業在這一生從身體出現,簡單講我們的身體是不清淨的,不是指邋遢或是不乾淨,而是仍然充滿很多業力、煩惱等等。

為什麼說顯教的修行會比較久?因為顯教無法將人的身體轉變成和菩薩一樣清淨的身體。灌頂的意思是透過上師的修行,和本尊相應了,祈求本尊加持,清淨我們的身口意,才能接受加持和佛法進入我們的法性。舉個簡單的比喻,佛經講每個有情眾生都具備清淨的法性,是成佛的條件,但是成佛的條件被我們累世身口意所作的一切善業、惡業包起來,所以佛性沒有辦法顯露,好比一個玻璃瓶乾淨、透明、沒有汙垢,假如我們放進一些骯髒的水,這個瓶子看起來便是骯髒的。若我們不先將骯髒的水清掉,再將它轉變成清水,之後不管倒進多好的清水都沒有用。所以灌頂就是這個意思,暫時清淨我們累世身口意所作的一切惡業,然後本尊灌頂的身口意的加持,才能清淨的進入我們的法性,對未來才有幫助。

不是灌頂完你就是本尊,只是授權,可以去修行本尊的法門,念誦本尊的咒語。在藏密分開四個部:事部、行部、瑜伽部和無上瑜伽部。今天給大家的是事部的灌頂,是最基礎、最重要的灌頂。接受完灌頂後不一定能成佛,因為不修是不會成佛的,灌頂只是授權給你,有一個機會在這一生修這個本尊,能夠這一生得成就。成就的意思是這一生肯定能夠解脫生死,往生淨土。比如說發願到阿彌陀佛,就能到阿彌陀佛那裡;發願到藥師佛,就到藥師佛那裡。得成就除了自己能夠生在淨土,這一生中也可以幫助眾生到淨土,這謂之成就。而不是持一些咒語,讓身體變好、生意變好、家庭不吵架,這只是世間法。因為你學佛後很多惡的事情不做了,善的力量出來,所以感覺變好了,其實沒有。因為還沒有解脫輪迴。只要有一天還在輪迴,就還是凡夫俗子,不是聖人,就算會唸一整套《大藏經》,會背出來,沒有修行還是不能解脫生死。

直貢噶舉總共有常修50個本尊,這50個本尊與直貢噶舉的修行人和弟子的緣很深,所以我們通常50個本尊都會修到,觀世音菩薩是其中一個很重要的本尊,因為佛法最基本的條件就是慈悲,而觀世音菩薩是慈悲的代表。顯教的經典《普門品》裡面對於觀世音菩薩的慈悲講得很清楚,在寶吉祥佛法中心的網站有我開示過的《普門品》,中文、日文都有,大家可以去看看。假如沒有慈悲就不是佛法,慈悲是不是每一個人都有呢?不是,是要學回來、訓練出來的。

為什麼要學呢?因為慈和悲是兩件事。「慈」是用自己好的東西去交換眾生不好的回來,「悲」是有能力幫助一切有情眾生到彼岸。不是對人好謂之慈悲,對人好是應該的,因為你是人。這一生能夠做人是因為以前做過很多善事,所以對人好是人的條件,不是菩薩的條件。菩薩的條件是慈悲,慈悲是要訓練學習,不斷的告訴自己怎麼做到慈悲。

譬如說第一項︰用自己好的,換取對方不好的回來。所以佛教我們要懂得供養布施,就是用我們好的東西換取眾生的痛苦,減少眾生的痛苦。下午我會修另外一個法,就是用我的身體換取眾生的痛苦,這個就是慈。慈悲又分不同的層次,我們稱觀世音菩薩為大慈大悲,這個大不是以量體去衡量大與小,而是說觀世音菩薩的慈悲是無條件、無遠弗屆的,任何地方都可以去,只要有人唸觀世音菩薩,祈求菩薩,都可以得到幫助。假如今天接受過灌頂,從此以後不再作惡、不再殺生、不再吃肉、不再抽菸酗酒,記得這一生曾經幫你灌過頂的上師名字,那麼墮入地獄、餓鬼、畜生道的機率將很少甚至不會有,當然能夠修的話最好。

通常灌頂完,上師會教導怎麼修這個法,因為法本有很多種方法。由於今天有一些日本的信眾不是皈依弟子,所以不方便教導後面的部分,只給你們灌頂。希望你們未來世一定有機會好好皈依佛門,跟著一位上師學習佛法、修行本尊,才能解脫生死。

能夠給灌頂的行者不是一般的出家人,也不是一般學佛幾年的人,在藏傳佛教絕對是一位仁波切。「仁波切」就是人中之寶(人類之中的寶)。仁波切的產生不是一年兩年,絕對要經過很多修行、閉關,做了很多佛法事業,證明有這個能力、福報幫助眾生,才可以賜予灌頂。意思是說,今天我給你們觀世音菩薩的灌頂,假如我修觀音菩薩的法門沒有得成就,灌頂的加持力就不足。另外,給灌頂的人是以本身修行的功德和福報給這些弟子,假如福報不夠、修行不夠,就算能給出去,對他身體也會有傷害。

今天能夠參加灌頂法會的因緣不常有,就算在西藏也不是每一天、每個月都有,可能一年只有幾天給灌頂。通常會先給佛寺裡面的出家眾,不會給信眾,除非是大功德主,幾乎是不給一般的信眾,只是讓你來參加,坐在下面而已,至於上面做什麼事情,你不會知道,也不會跟你解釋。今天我已經跟你們解釋很多了,希望大家不管有沒有皈依我,都要很珍惜這一次有灌頂的因緣。

在灌頂之前,上師要先修一個預備法,通常修一兩個小時,就是自己要具備能力給你們灌頂。假如不具備這個能力而給灌頂的話,我也會很辛苦。

仁波切開始修持灌頂儀軌。修法過程中,仁波切數度發出吽吽法音,並顯現忿怒金剛相,法相威猛莊嚴。仁波切修法時,大地亦隨之震動,空氣瀰漫著勝妙香氣,極為殊勝不可思議。

仁波切開示︰剛才這一段是祈求佛,然後我們要供養一個多瑪(加持過的食物)給外面的鬼眾、羅剎,一切鬼的眾生不要進來騷擾道場,希望他們能起菩提心,也希望因為我們這樣修外多瑪,讓行者能夠斷除一切魔業、修行人不會受到刀兵武器的傷害。我們視一切生命皆珍貴,假如覺得自己的生命很珍貴,就千萬不要損害他人的生命。大大小小的眾生,種種損擾身體的瘟疫疾病盡消除,希望一切都吉祥。

接著進行獻曼達儀軌。由日本城崎溫泉寺小川祐章住持及出家弟子代表眾生向尊貴的 仁欽多吉仁波切與諸佛菩薩獻曼達供養請法。

仁波切開示:剛才的儀軌叫做獻曼達,就是上師代表本尊接受眾生的供養,眾生供養後才有福報學習佛法、接受灌頂。在灌頂之前先給大家簡單的開示。在《釋明論》有講,這個法是甚深無上密法。雖然法本有很多文字,但是很多的觀想和心法在法本上是不寫的,只有靠上師口傳才能知道。所以為什麼密法上師十分重要,因為法本只講一個大概,但是裡面的心法一定要上師口傳才行,所以是甚深無上的密法。假如沒有修到這個果位,跟你講也做不到,所以乾脆就不講;假如已經修到這個果位,上師一定會告訴你怎麼去做。

我們今天來聽聞這個法、接受這個灌頂,有六種事情一定要清楚不能做。第一是傲慢,傲氣十足,認為自己已經遠遠勝過說法的上師。譬如說以前沒有接受過的灌頂,來聽聽看上師說什麼,認為自己都懂了,佛經也看過很多都知道了,這就是傲慢。

第二是無信,對上師、正法不起信心。很多人參加法會只是試試看,抱著好奇心來聽聽看,這就是沒有信心。一個上師的出現,絕對不是偶然,一定跟你有因緣才會出現。

第三是不求法,不慕求正法。心裡面沒有想要求佛法,只是求保佑。事實上保佑從哪裡來呢?就是學佛修改自己。很多人認為參加法會就什麼都有,沒有這麼便宜的事。假如參加一次法會就什麼都有,我就不用修了。我修了幾十年,現在還在修。

第四是外散,就是心不在這裡。人雖然在這裡,但心想別的事。覺得無聊,講一大堆自己不懂的,心跑掉了。

第五是內收,五根門向內收斂,意思是不專注,包括想睡覺、想打哈欠,覺得這邊不舒服、那邊也不舒服,耳朵關起來,眼睛也閉起來,什麼都不知道,這種也沒有用。

第六是疲厭。修法時間太長覺得煩,這麼久還沒有結束。有一年我去不丹傳法,他們的皇族都相信佛法,有二百多位不丹人來參加,這對他們來講是很難得的。我在法座上看到有人在玩手機,就呵責制止,而且將她趕出去,事後才知道原來她是不丹國王的妹妹,是不丹公主。為什麼要趕她出去呢?因為對法不恭敬,參加法會對法不恭敬,是造惡的因。我趕公主出去之後,那一天不丹人就很聽話,坐得很好,不敢亂動。因為許多不丹人參加法會的心態是參加派對(Party),可以聽聽,很舒服,對法恭敬心不夠,就算有也很少。

這六種事情你們應該要注意。要將傳法上師視為本尊,今天我傳觀音菩薩的灌頂,就要當我是觀音菩薩,不是身體變成觀音菩薩,而是我的心和法性就是觀音菩薩。聽法的弟子應該想自己是觀音菩薩的眷屬,所以動機(Motivation)很重要。

來參加法會的動機很重要,如果你的動機都沒有剛剛所講的六點,那你的動機好,今天得到的加持力就很多;假如動機和這六個有關,所得到的加持力就減少。還有行為對法是否尊重,也影響所能得到的加持。我常常講上師只有一個,下面有這麼多人,就像我在臺灣說法最少1000人以上,舉辦大法會兩萬人以上,都是我一個人在講。有些人得到很多,有些人得到很少,並不是我要分彼此,而是你的心、動機和行為很重要。

仁波切帶領與會大眾念誦法本,並指示日本信眾要唸出來。之後開示:

剛才是懺悔自己累世身口意所作的一切惡業。日本的信眾聽到的翻譯可能不是很正確,但是因為你們有唸,懺悔就有用。

這個法是釋迦牟尼佛所說的八萬四千法門的精髓密乘。密乘分為四大部,其中無上瑜伽部,分為父續、母續和無二續三種,不了義法瑜伽父續及了義法無二之本質。三種中的此法,觀自在菩薩續裡有道、果、因三種方便續道次,其內有成熟道及解脫道,成熟灌頂次第的簡要身語意加持。

這段的意思是:今天是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法裡面最重要、最精粹、最好、最精華的部分——密乘,包括解脫道,成佛的因、成佛的果、成佛的道。

從法本中我們可以看到,我們不是跟上師求傳法就傳法,一定是上師慈悲。上師怎麼會慈悲呢?就是求法的人是為了:一、想學佛法可以解脫生死,二、學佛法以後可以利益眾生。上師就會慈悲了,念頭就會起來。這個慈悲垂念不是說上師不慈悲,假如你來求上師傳法讓你發財,我絶對不會傳。在臺灣很多人來求我財神法,我不傳。為什麼?他想發財,那我先發財。假如是窮到連吃飯都沒有錢的來求,我會幫他修個法,讓他有錢吃飯。

接著就是祈請身的授權灌頂,大家隨著上師唸:請金剛持垂念我。金剛持是金剛總持。在藏密,認為密乘第一尊佛就是金剛總持,所有密乘的法都是從金剛總持傳下來的,所以第一句就是請金剛持垂念我。

進行身的灌頂之後,授權清淨你們身體方面所累積的一切垢障、習氣。得到身的灌頂之後,才能開始修行顯空雙運的本尊次第,才能具備證悟化身佛的因緣。意思是沒有經過身的灌頂,要修成佛是不可能。灌頂後,才能具備修成佛,證悟化身佛的因緣。

進行語的灌頂,就是咒語的灌頂。「悉地」是梵文,成就的意思。這邊沒有翻成漢文,直接用梵文發音。修這個法門能得成就。從這句話可以看到,今天得灌頂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利益一切有情眾。

仁波切教導大家觀想後,帶領大家唸誦咒語,之後開示:

梵淨行就是要修清淨的法。授權清淨語方面所有累積垢障的習氣。得到語的灌頂後,就可以開始持咒。本尊生起次第、圓滿次第、空性雙運之次第才能具備證悟,也就是沒有經過灌頂,不可能證到空性、不可能證悟,也不可能了解什麼是生起、圓滿次第。所謂報身佛的因緣。祈請授權語之灌頂。三摩印就是定。
接著進行多瑪的灌頂。多瑪就是代表本尊的身體、宮殿、事業在你們的梵穴,給你們灌頂,加持你們,遣除暫時的違緣障礙。聽清楚是「暫時」,不是永遠。假如後面不修,加持就消失掉。加持就像要通電,先要將插頭插進插座,假如插頭拔掉就沒電。好像你們學佛常常將插頭拔掉,一拔掉就沒有電,沒電就沒有加持。電廠的電一直出來,就像觀世音菩薩和上師的電一直出來,要將插頭插進插座,電才會到。

什麼叫做拔掉呢?心想著不學了,不修了,這都不是我想得到的。這就是拔掉,今天給你多瑪灌頂的加持就沒有了。所以法本講得很清楚,沒有騙我們,「暫時」就是現在,因為今天你來法會,就算你沒有插插頭,我幫你插進去,等一下你一出去就拔掉了,拔掉就沒電了,加持就沒有了。怎麼讓插頭一直插著呢?前面講過,不要忘記今天灌頂的整個過程。不要覺得灌頂完身體沒有變好、沒有發財,你就拔掉,因為法本沒有說會讓你身體好、讓你發財、讓你事業好,只有講怎麼利益眾生。但是可以很肯定的告訴你們,只要照著法本說的去做,就什麼都會有,我就是一個例子。

我曾經窮到沒有錢吃飯,日本信眾可能不相信,但是我的插頭沒有拔掉,一直在修,事情慢慢的就轉變了,現在不是說很有錢,但最少有錢吃飯。這個插頭由你們決定要不要插進去,但只是一個念頭就拔掉了,你們如果覺得上師所講的好像都沒應驗,就馬上拔掉了。所以前面所講的要相信,因為我不需要騙任何人,我是守戒律的,根據法本和經典所講的來教導你們。

這一段講暫時遣除違緣障礙,目前你可能有一些不順的事,暫時將障礙停止。成辦順緣,能夠生起對你比較順的緣,讓你生起歡喜,覺得這個法很好,最後得到觀世音菩薩的果位。觀世音菩薩和菩薩眷眾的加持,加持上師的身體;觀世音菩薩和眷眾語的加持,加持上師的語,後面就是你們要布施給上師;觀世音菩薩和眷眾意的加持,加持上師的意。觀世音菩薩的加持,遣除病魔業障,聖者觀自在菩薩眷眾的加持,摧毀邪魔損害。

只要你們對上師和觀世音菩薩絕對有信心,什麼事情觀世音菩薩都會幫你,重點是你要學佛,依照上師所教的去做,這些事情一定做得到。聖者觀自在菩薩眷眾的加持,財富名譽榮盛。前面假如肯做的話,財富名譽就來。我就是個例子,以前沒有人認識我,沒有人知道我是誰,我也沒有財富,我一直修,慢慢的就有了,我沒有求觀世音菩薩讓我發財、給我名譽,而是照法本的內容一直去做。

以上獲得觀自在菩薩善妙授權灌頂,從今時起得證菩提果。誓以觀自在菩薩為本尊,盡量多持觀世音菩薩的精髓——六字大明咒,自身所做善根財富,供養上師及本尊、壇城,感覺所供養的善根、財富轉化為悉地部分,回賜給自己受用。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有些人怕錢給了,自己沒有錢用,怎麼辦呢?這邊就講了,你要感覺所供養的善根、財富會轉化成為你成就的部分,會回來賜給你自己受用。我做到了,我以前沒有錢吃飯,佛菩薩前面一定有花、有燈、有香,我觀想是我的成就,所以回賜給我受用。佛菩薩沒有讓我沒飯吃,所以不用擔心。很多人會擔心自己供養這麼多,將所有的錢都給出去,擔心會沒有錢。我以前窮到沒錢吃飯,但是佛菩薩前面的燈、花,絕對不會少,因為這個是供養。要做到這個很難,因為大家都怕沒錢會餓死。但是法本講得很清楚,是絕對可以發生的事情,已經發生在我的身上,你們也可以。至於要不要,你們自己決定。

進行短曼達供養後,仁波切繼續開示:

修迴向前,稍微跟你們講六字大明咒的功德。透過法本、上師的教導,以生起次第和圓滿次第來閉關修行六字大明咒,唸滿1萬遍,絕對會斷三惡道之苦。唸完1百萬遍,一定得不退轉地,就是永遠不會再回來了,一定會生在佛土,一定是阿彌陀佛的佛土。唸滿千萬遍得法身、受用身、應化身、自性身、證菩提身而得成佛。這些都需要閉關,藏傳的閉關很嚴格,因為我經過這種訓練,今天才能幫助一些眾生。

持誦的功德也有,假如我們長期念誦六字大明咒,能夠治諸魔礙。因為我們生生世世作很多殺業、惡事,很多魔會來障礙你。能除諸損害,常莫名其妙的受傷,都是以前殺生的關係。能癒諸病,常常會生病的人,多唸六字大明咒,病會慢慢消除。能消諸惡劫,恆唸六字大明咒,不好的劫難、生病、發熱,像最近天氣很熱,假如大家共同唸六字大明咒,就不會這麼熱。飢饉劫(饑荒)、毒劫(吃到有毒的食物),新聞報導一群人吃飯,一百多個人中毒,這就是平常沒有持咒的人。刀劍劫,就是在戰爭中被殺害的,包括出車禍的都算。

非時死劫,在你不應該死的時候死掉,通常是在災難中死掉。能夠消除惡鬥、惡關(不好的關卡),譬如說年關、月關、日夜關、宿照關、虛火關及一切難關。能得各種成就。壽量成就,就是常唸六字大明咒,壽會延。無疾成就,慢慢不會得病。吉祥成就,所想的事都吉祥。勢力成就,會開始有勢力。勢力不是欺負人,而是有能力做好佛法事業。如意成就,想成就什麼道都可以。能斷六道生門,唸六字大明咒,不會再生天道、人道、畜生道、地獄道、阿修羅道、餓鬼道。能淨諸障,所有一切障礙——身障、語障、意障、煩惱障、習氣障、所知障都會消除掉。所知障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認為自己知道、有學問,這樣就會障礙你學佛。

能摧諸毒,可以摧毁一切毒。痴毒、嗔毒、慢毒、貪毒及嫉妒、一切煩惱毒。能除失敗誓句,身誓句、語誓句、意誓句,根本誓句、具誓句,一切失敗誓句消除。意思是:我們常常發誓要做什麼,尤其是對佛法和眾生所發的誓,我們戒律的誓沒做,持咒也會幫我們消除這種失敗。能得次第度,能得到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無學道,雙用道,這個是修菩薩道用的。能夠貧者得富、賤者得貴,女身轉男,這是指下一世,要講清楚,並不是唸六字大明咒這一生可以轉成男的。

數遍功德,前面有解釋過了,六字大明咒有很多很多的功德,其他的不多講,再講不學也沒有用。

仁波切帶領與會大眾修持迴向儀軌後,親自步下法座一一賜予與會大眾殊勝加持,指示大眾持誦六字大明咒。

尊貴的 仁欽多吉仁波切口中持咒,左手搖鈴,右手同時持金剛杵與寶瓶一一於與會大眾頭頂上賜予加持,並親自傾倒寶瓶中的甘露水至大眾手心,特別叮嚀要趕緊喝下。仁波切慈悲的眼神深廣無邊,澤被一切有情。過程中陣陣妙香輕拂,仁波切菩提心遍滿虛空,殊勝證量不可思議,與會大眾恭敬合掌長跪領受上師殊勝加持,莫不感激涕零。

觀音灌頂法會殊勝圓滿!與會大眾至誠感恩尊貴的 仁欽多吉仁波切慈悲修法、賜予珍貴灌頂及開示,為度脫眾生離苦而不辭辛勞弘揚正法,一切有情饒獲無量無邊的功德與法益,起立恭送尊貴的 仁欽多吉仁波切下法座。

仁波切下法座後仍不辭辛勞的接見多位日本當地信眾,賜予佛法開示。
施身法法會

下午2點,尊貴的 仁欽多吉仁波切再次升法座,持誦1000遍六字大明咒後,為大眾修持殊勝的施身法,並賜予珍貴的佛法開示:

今天下午修的法中文叫「施身法」,藏文叫「斷」,切斷煩惱障和所知障這兩種障礙。施身法大約是一千二百多年前,在西藏一位女的在家瑜伽士瑪吉拉尊寫出來的修行法門。她有結婚生子,現在還有佛寺在西藏拉薩再過去的地方。瑪吉拉尊所寫的法本是根據《大藏經》中《般若經》的理論。在《大藏經》裡面,《般若經》佔了很大的分量,差不多有三分之一的經文都是《般若經》。《般若經》主要是說修菩薩道和修菩薩道所要知道的空性,以及如何覺悟空性。所以這個法是根據空性所修的法,裡面加了密法的事部、行部、瑜伽部,也加了頗瓦法。頗瓦法是藏傳佛教密法裡面八大成就法之一,在西藏有八種不同的法,假如這一生專修其中一個法,這一生一定得成就,就是上午講過的,自己這一生就能夠解脫生死,也能幫助眾生解脫輪迴。

除此之外,還加了直貢噶舉禪定的法門,禪宗由達摩祖師從印度傳去中國後,也傳了一部分到日本。直貢噶舉修禪的方法和達摩祖師所傳的禪宗大同小異,修行的過程有點不一樣,但結論一樣。禪宗只適合出家人,就是沒有男女慾的修行人,在家居士修禪宗比較不容易。

直貢噶舉修禪的方法叫做大手印。大手印分開四個階段,施身法涵蓋大手印修禪的第二個階段。所以綜合來講,這個法門最重要的是行菩薩的慈悲。行者(修法的人)透過裡面的手印、咒語、觀想等,將自己的身體幻化成為甘露,上供養一切諸佛菩薩,下布施給一切眾生。這個法門現在西藏能夠公開修的人不多了,因為這個法不太容易學,學了也不太容易修,因為需要很特別的法器才能修這個法。這種法器是靠一切因緣而得到,不是錢買得到的,也做不出來。有這個法器之後才能修施身法。直貢噶舉的護法阿奇度母的成就,也是以修施身法為主。施身法的本尊就是釋迦牟尼佛和觀世音菩薩,就跟上午給的觀世音菩薩的灌頂有相連的關係。

修法的行者本身不能有任何的保護,通常修密宗的上師身上都戴一些聖物來保護自己,但是修這個法時,所有保護的東西都要拿走,將自己的身體布施出去給眾生。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的眾生有很重、很大的欲望要吃東西,但除了畜生道還能吃東西之外,地獄道和餓鬼道的眾生沒有辦法吃到東西,想吃卻吃不到。透過這個法,上師將自己的身體變成他們想吃的食物,吃了心裡比較平靜,才能夠接受這個法,接受超度。

這個法對天災、意外橫死的眾生離開輪迴苦海有很大的幫助。對於一般人而言,生了被龍和鬼所傷害的病,修這個法也有幫助。對於修行的人來講,長期修這個法,很快就能累積很大的福報,因為這個法是布施,布施回來的就是福報。福報用來修行學習佛法,而不是為了世間的事情。

長期修這個法來幫助眾生的行者,身體的健康也會和一般人不一樣,所以我在修這個法時,大家的心要平靜,要帶懺悔的心。懺悔我們生生世世為了滿足自己的身體,作了很多的惡業自己都不知道,還認為是對的。經典裡講不能吃眾生的肉,長期吃眾生的肉就斷掉慈悲種子。慈悲種子沒有了,修什麼佛法都不會產生效果。另外我們為了自己的身體常常起貪念和嗔念,作了很多惡業,作了這些惡業都需要用身體還。修這個法也可以幫助你減少一些冤親債主對你嗔恨的心。

我們生生世世都犯了很多惡,但自己都認為沒做錯事,所以這個法就勸我們要對一切煩惱、對自己認為知道的一切事情,用比較客觀性的方法去看。我們所謂「知道」,就是從人生經驗所學到的東西,但是人類的經驗不代表對六道都有用。譬如人類知道的東西不一定對畜生有用,講最簡單的一點,大家喜歡寵物,狗的嗅覺就比人類強很多倍,我們還認為人類比牠強,事實上牠有一部分比我們強很多倍。這個法告訴我們,人類只不過是有福報享受人類的生活,不代表主宰這個宇宙和世界。我們說能夠主宰自己,也是不可能的,是業力在主宰我們。所以假如長期參與法會,修這個法,不管是世間法或出世法對我們都有很大的幫助。

我們需要懺悔的心,還需要恭敬的心。因為沒有人願意代表你,用身體幫你還債給你的冤親債主,幫助你的祖先,幫助很多人,所以你需要信心和恭敬心,還需要慈悲的心。這個法目前在西藏修的人越來越少,因為種種複雜的因素,能夠用到這個法的人越來越少。在我這一生結束後,我也不知道這個法能不能傳出去,因為假如沒有慈悲心,修這個法的人會怕。怕什麼呢?怕自己被吃掉等等,所以很難傳得下去。

在我有生之年,我盡量用這個法來利益世間的人。以前臺灣曾經流行非典(SARS),那時候的臺灣很恐怖,所有的公眾場所包括佛寺都關門,不讓人進去。那時候我就帶著我的弟子在全臺北各地修法,只要是能夠租給我的地方都去修這個法,修了兩個月之後這個病就沒有了。

大家今天能參加這個法會,也是幫大家累積一些福報,為了讓你們未來學佛修行、做人都有一些幫助。絕對不是你們想的馬上變好,那是不可能的,什麼事都要慢慢累積起來才會變好。假如一件事情馬上讓你變好,後遺症絕對很大。比如說吃一種藥能讓你馬上變好的話,絕對會有很大的副作用。所以佛法是慢慢累積起來,不是一下子幫你解決問題,也不是求了就馬上要給你、要幫你解決問題,因為因果是你做的,你要負責。但是佛可以教我們很多方法,將我們所種的惡因,在惡果出現之前,將惡果減少,甚至消失掉,這是可以做到的,我就是一個很明顯的例子。自從我學佛之後,我將佛法用在生活裡面,很多事情都慢慢往好的方面去轉,不是每次都要求佛菩薩幫我做什麼。

就像我在50歲的時候得了一個嚴重的皮膚癌,我沒有求觀世音菩薩,也沒有求我的上師,繼續努力精進在佛法上面,就這樣病好了,也沒有一點後遺症,沒有開刀沒有吃藥。當然沒有幾個人可以做得到我這種程度,只是要告訴你們,佛法是可以做到的。沒有做到只有兩個原因,一個是你不信,另一個是你的果報已經成熟了,沒有辦法轉。在果報還沒有成熟之前,我們要努力去做,我們可以改變果的味道。譬如說種水果,還沒有成熟之前,還有一點機會改變這個水果的酸甜,還有很多方法可以改變。

我們人生也是這樣子,不可能一下子就變好、不可能一下子就變壞,也是慢慢累積起來才變,所以我們要把握每一次善的機會。什麼是善的機會呢?參加法會的機會。不要說參加完法會沒有什麼不一樣,沒有什麼感覺。沒有這麼快,假如這麼快的話,我參加了幾十年,每一年都在閉關,到現在我每一天最少三到四個小時在修行,還在做生意。你們希望唸一圈六字大明咒就什麼都能夠解決嗎?不會發生這麼便宜的事,因為你做了這麼多壞事,做這麼多壞事要還啊!沒有人能幫你還,要自己去還。但是當我們學佛、用佛法改變自己後,還債就不用付利息,只要還本金就好,甚至可以讓你分期付款,不需要一筆還清。人都不相信這個,只相信自己馬上要變好。

另外假如長期學這個法、修這個法,肯定不會墮入三惡道,很多人都不覺得自己有機會墮入三惡道。其實從我開始出來利益眾生這幾十年,看得很清楚,要墮入三惡道的人,在死亡之前都經過很多痛苦,譬如說病的苦,種種的苦。生在善道的,就不會經過這麼多痛苦。現在開始幫大家修這個法,在修法之前我會唸1000遍六字大明咒。

仁波切持誦六字大明咒,慈悲法音如天鼓自然之音,現場妙香馥郁,並明顯感覺地動,極為殊勝不可思議。接著修持施身法超度受苦的眾生。仁波切以平等慈悲心勾召眾生前來接受超度,於大手印禪定之中,以勝義菩提心觀想自身一切血肉、骨頭毫無保留的供養諸佛菩薩,平等布施給六道一切眾生。仁波切持誦六字大明咒許久,慈悲法音深遠宏亮,遍滿十方,加持力極為強大。仁波切顯現莊嚴法相,尊身及壇城發出耀眼的金色光芒,虛空中傳來瓔珞鏗鏘的細微聲及嗡嗡迴響。如同《妙臂菩薩所問經》中所說的持咒成就,修法者與本尊相應,俾能饒益一切有情。眾等皆感受到 仁波切懇切救拔眾生脫離輪迴苦海的大悲心,不由自主的淚流滿面。

法會圓滿,與會大眾感恩尊貴的 仁欽多吉仁波切慈悲修法,並賜予殊勝開示,利益無量無邊眾生,與會眾等起立恭送尊貴的 仁欽多吉仁波切下法座。

為紀念日本京都寶吉祥佛法中心開光十六週年,尊貴的 仁欽多吉仁波切以自身實修實證的殊勝成就,賜予觀音菩薩灌頂並以施身法超度無邊有情。法會前冷風瑟瑟、大雨滂沱。法會圓滿後,金色天光灑滿大地,群鳥盤旋鳴聲悅耳,萬物祥瑞充滿生機、種種祥瑞。尊貴的 仁欽多吉仁波切以珍貴的佛法攝受虛空無數有情,不僅傳承佛陀清淨的教法,增長日本國家及人民的福報,並以慈悲與智慧幫助廣大眾生,為度脫眾生離苦而不辭辛勞弘揚正法,一切有情皆獲得無量無邊的功德與法益!
返回列表
高級模式 | 發新話題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換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