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抽刀斷水,
好難界定世俗化及其特徵, 多年來, 這方面我靠直覺多於理性分析. 因為後者可能需要神學基礎, 而我又未到那階段 (也再沒有興趣).
直覺又難以量化, 加上教會中人的類型甚多, 世俗化的特徵也不一, 所以不知從何說起, 說錯了又容易捱轟...
但, 即管試試吧.
宏觀一點, 由道德觀念開始說吧. 我曾誤以為基督徒的道德發展階段, 普遍來說, 應該高到「爆燈」(參: http://zh.wikipedia.org/wiki/柯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
但, 我在本地不同基督教機構工作所見, 基督徒同事的勾心鬥角, 結黨紛爭, 是是非非, 令我大開眼界. 我見過的「世俗化」了的西方人同事, 也不會這樣.
他們獨沽一味的同性戀議題, 只是煙幕, 掩飾自己的不足, 和麻醉自己.
就算最「乖」的基督徒, 極其量只達到道德發展階段 II(習俗水準): 3. 人際和諧與一致(好孩子定向), 和4. 維護權威與社會秩序定向(法律與秩序定向).
在西方民主國家, 有教養的人普遍已經達到道德發展階段 III(後習俗水準): 5. 社會契約定向, 甚至 6. 普遍倫理原則(原則與良心定向)
據說耶穌是達到聖賢級(最高級)的第6階段. 基督徒常奢言他們「效法基督」, 什麼 "What would Jesus do?" (wwjd), 你要天真得像小孩 (或是雙目失明) 才相信真有其事.
滯留在道德發展階段 I(前習俗水準), (=兒童級) 的基督徒也為數不少, 我一向參加的團契, 便有這類人. 這階段可分為: 1. 服從與懲罰定向, 和 2.利己主義定向(「對我有何益處?」)
比較明顯的, 是在地鐵上爭位坐和隨處掉垃圾, 這些我也見過. 較不明顯的, 是所謂「信仰私有化」. 每天 Whatsapp 和 email 排山倒海而來的感恩代禱事項, 都是圍繞著自己和自己近親的事情, 令我覺得他們非常自私, 好像連上帝也要服侍他們似的.
就算教會之間, 也有這種「親疏有別」的思想. 自己教會的活動, 一定要捧場(否則你要承受很大朋輩壓力), 別的基督教會的活動, 唔, 考慮一下先. 非基督教會的活動, 雖是極有意義, 就算是關乎人命, 反應也是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