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覆 發帖

基督教成功原因:負負得正

數學上,正正當然得正
但是,正負得負,負負得正

如果
佛教 -> 正
基督教 -> 負

政治與戰爭 -> 負

那麼好自然就是

佛教 × 政治與戰爭 -> 負
基督教 × 政治與戰爭 -> 正

但記住
如果係加數,負加負變雙負

只有乘除數,負負才得正
減數一樣,減負數變加數

具體
政治:古代皇帝,要外國使者和本國人跪拜他(負)
基督教:只允許所有人拜一個神,拜他神下地獄(負)
佛教:包容性強,你拜唔拜都得(正)

起義或戰爭 + (政治 × 佛教)
= 新政府繼續舊傳統,要求人民繼續下拜皇帝。

起義或戰爭 + (政治 × 基督教)
= 人只能拜獨一「真神」,政府無權要求人民拜他
= 人權及尊嚴 -> 刺激民主自由 -> 刺激科學崛起 -> 刺激工業及科技 -> 西方國家領先全球 -> 東亞學習西方做阿二 , 其他國家學藝不精遠遠落後西方
不過真實社會更複雜係

正負 = 有時可以中和抵銷,但也可以正負變負負

負負 = 有時可以得正,但也可以是雙負

因此,人類社會狀況是完全難以預測和捉摸,很多怪象出現
另一個明顯例子

社會極端不平等(負) × 人人都必死 (負)
= 正 (死亡成了社會實際上,最終及最平等的事情)
更多有關負正得負的例子

公投:正
民主:正
不信任:負

正×正×負 = 極負

俄羅斯在烏克蘭東部搞公投
正(公投) × 正 (民主) × 負 (烏方不信任) = 極負 (俄烏戰爭)

香港例子

逃犯條例(把壞人蠅之於法):正
人民焦慮(怕濫用):負
結果:超負

國安法(人民焦慮與國際觀感):負
結果:回復正常

普及教育(正)× 市場未準備好那麼多大學生(負)
= 負負 (畢業等於 失業兼負債)

人工智能(正) × 市場未準備好應付人工智能(負)
= 負負(結構性失業)
社會上負負得正的例子

傳統打鬧教育,辱罵教育 -> 巧妙地用上負負得正原理
現代核彈威脅,制造恐佈平衡 -> 明顯就是負負得正的原理

皇帝不尊重人民 × 基督教不尊重異教徒 -> 最尊重人權的社會制度
仲有呢個數學模型
也可以解釋到很多社會反常的現象
例如人人都想有錢
但宗教會批判,話好多有錢人過得比窮人或中產更慘

點解富人有時候會比窮人更慘
皇帝壽命比普通人更低
倒低係宗教騙人,還是真實
直觀看,似乎係宗教偏見多
但細心研究,又未必係

或許社會學上的「負負得正」可以解釋

最直觀的是
財富:正

生活或心理上一些東西,例如
成癮症:負
焦慮:負

財富 × 成癮症 = 雙負
財富 × 焦慮 = 雙負

但是:
財富 × 快樂 = 雙正
財富 × 真正享受人生 = 雙正

所以財富是否真財富
還要視乎你個人的心理與環境
與財富交互後的「心理化學反應」
返回列表
高級模式 | 發新話題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換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