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覆 發帖

[原創作品] 十架恩仇未了情 -修訂版 ver. 15.4

近來我喜歡把網上長文換成電子書,在手機上閱讀:
http://www.2epub.com/

如果沙文同意,我地由頭到尾跟一次,加返尐死link插圖,相信都會吸引唔少人睇,分分鐘會拍成電影添喎:
http://zh.wikipedia.org/zh-hant/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開往大埔的紅VAN_(電影)
支持鼓勵每位離教者 › 閹割神父 刻不容緩 ‹
好的文章值得等
到喉唔到肺。
支持鼓勵每位離教者 › 閹割神父 刻不容緩 ‹

第二十三回 盧亭魚人

雨絲和著海風潺潺洒下,沙文雖替她用外衣擋著,但擋得了雨點卻擋不了潸然之淚,紗蓮的衣襟還是濕透了,若不是從背影中看到一陣陣微微的抽噎,還真不易看出她在飲泣。點點無聲之淚,為天地抹上淡淡哀愁。

沙文不知如何安慰她,雨後初睛,海邊一朵不知名的紫色花兒,花大如掌,風中搖曳,隨手摘來遞到她面前:「不要這樣啦,妳哭得師哥心都酸了,咱們該珍惜在一起的日子,有一天算一天罷。師妹妳看這花兒多美,師哥給妳戴上,好不好?」她聽到「有一天算一天」,卻茫然喃喃自語:「咱們還有多少個一天啊?十天?八天?她就要到了罷?她一到,你就要離開我啦,是不是?」沙文只好逗她說別的,分散她心神:「咱們今日只說快活的事兒,好不?記得那次去汴州路上,施姐姐考量我認不認得花兒,又牡丹、又芍藥什麼的,這朵紫色花兒是什麼花,我又不識了。」

這一下果然奏效,紗蓮定神看了好一會,搖搖頭:「我也不識此花,敢情這花還未有人為之命名。」沙文喜道:「啊哈,想不到此蛙島有無名之花,此花既無名,施姐姐便為之取個名字,好不好?」紗蓮本望著大海出神,被他纏得沒法,略一思索,道:「這花迎著大海,碧藍的海洋映照紫英綠萼,就叫『洋紫』吧。」
二人邊談邊走,不覺走入了小樹叢中,沙文搖頭:「照我看,這名字差一點兒,還差一個字。」紗蓮微覺詫異,她取的名字,沙文居然胆敢說差一點兒,此乃平生從未見過之事,師兄的文學,何時長進了?沙文好整以暇:「這洋紫戴在師妹鬢邊,雖襯著荊釵布裙,遠勝世間任何女子的錦衣霓裳、翠玕 鶴氅,洋紫只用荊釵配之足矣,是故可再加一個『荊』字,叫『洋紫荊』。」說畢,就朝她朱唇吻下去。

正當沙文雙手又開始不規不矩的時候,身後驀地有人發一聲喊:「鼠輩那裡走!」
Don't know where God is but the Devil is in the details
回覆 570# 抽刀斷水

Sorry, 係:
「陳蠭蠭敬稟法王座下:沙文眞橆耻,胆敢叛敎,伙仝少林咊尚圍攻宋若莘姉妹。
此段未完的?
支持鼓勵每位離教者 › 閹割神父 刻不容緩 ‹
「我幾次沕水、換氣,所以接下來聽到的講話斷斷續續,教皇提過咱們的長城,還有回鶻、契丹、南詔等名稱及位置,他對我中國形勢瞭如指掌,敢情就是靠景教通報的。然後查理就說,我們可先…….探一探虛實,若能成功那就最好,此為甲計……等中國儍瓜以為真的趕走了景教…….萬萬想不到原來咱們還有乙計在後頭…………好像帕提亞的回馬箭……從關外殺回去…....終於連皇帝也變了個信景教的。」

到我找到肥皂,兩人哈哈大笑,查理還說,最好是在咱們征伐伊斯蘭之前成事,那時東西方聯手,伊斯蘭腹背受敵,不要說拿下耶路撒冷,就是要在麥加建一座聖母堂,亦非難事。

沙文這次拼著一死也要進言:「娘娘,這兩只狗公分明是圖謀要我中國改朝換代,還要用我們的兵力助他們征伐大食國,你快稟告皇上剷除景教內憂,再聯合大食共抗羅馬!」葭妃看沙文人品雖然不堪,但總算忠君愛國,沒有再苛責他,只搖頭說道:「你以為大食對我們少了覬覦之心麼?聯合大食只怕引狼入室。」她微一沉吟,再道:「那查理大帝胸藏百萬雄兵,咱們當今皇上自知遠不是他對手,已下旨將這事交由本宮辦理。」

眾人聽到由葭妃便宜行事,亦覺放心。沙文卻說,那些狼,不引亦已引了,現時中國不也有景教、伊斯蘭教嗎?葭妃教訓他:「你看不出來嗎?這只是太宗先帝、武后的緩兵之計罷了,為了不讓他們藉口傳教而對我動武,索性就讓他傳教好了,反正只要皇帝不信,任你在我中國傳多少百年都搔不著癢處;讓他們傳教是給他們一個盼望:以為有一朝可以網羅皇帝信他們的教,如此他們暫時不會用兵,不止回教,對三夷教皆是如此。但其實我們的皇帝從來只信道、佛,所以景教、回教只合在街頭巷尾跑跑腿凑熱鬧罷了。」

沙文豁然貫通:「所以諸葛謹教秦論只須策動一人信基督,一人得道,雞犬升天!英雄所見略同,查理亦看透了這道理。啊喲不好!他為什麼說『景教和伊斯蘭都被中國皇帝給玩弄了』?莫非…..他已看穿武后和太宗的緩兵之計!」葭妃盯著沙文:「早說查理不是易與之輩啦。以本宮所見,他們打算要對中國動手了!」沙文被他盯得一身冷汗,不敢啓齒問:「娘娘有何對策?」怕她不知有何艱難之事吩咐下來。正在此時,史諦勳在外高喊:「老大,小的幸不辱命,找到字條了!」

沙文召他進內,讀出字條:「陳蠭蠭敬稟法王座下:沙文眞橆耻,胆敢叛敎,方纔伙仝少林咊尚圍攻宋若莘姉妹。」
Don't know where God is but the Devil is in the details
「本來是的,但他們竟想策動中國出兵夾攻伊斯蘭。教皇說,教會從前派了一支景教入大唐,傳教百五十年,中國始終沒有像羅馬一樣全民信主,問查理以對策。查理反問有關大唐國情,里奧三世約略說了大唐本有佛、道二教,景教則和伊斯蘭差不多同時傳入中國。」說到這,查理已揮手說:「不用說下去啦,朕知道了。你這教皇是吃閒飯的嗎?傳教的上、中、下三策,你不是不知道吧?」

眼見里奧三世神色茫然,查理道:「上策傳帝、中策傳父、其下傳民。」但教皇仍結結巴巴,有口難言,查理只好明說:「上策是傳福音給皇帝:只要皇帝信了,則全民皆信。中策傳福音給父親:老子信什麼教,兒子就信什麼教,你只須傳一代就可一勞永逸,做老子的會自動替你一代一代地傳下去,你根本不必費心。下策就是像你們現今一樣,對民眾做福傳:民眾何止千萬?你能說服多少個?你以為傳教士真的能說會道麼?你以為咱們的教義真的很有道理麼?像中國這種國家,已被佛道捷足先登,靠傳福音給民眾根本就是徒勞,所謂皇帝御准傳教,只是消磨教會的時間罷了。依我看,其實伊斯蘭和咱們景教都被中國皇帝給糊弄了。」

查理一說到皇帝,我就明白里奧為何有苦說不出了,他何嘗不知要感動皇帝信主,但孔明燈和紙鳶皆為中國之物,在中國皇帝面前亮出來,無異班門弄斧,中國皇帝怎會像君士坦丁一樣上當?但這可不能向查理明言,只好悶在心裡。查理見他欲言又止,便凑到他耳邊說:「朕也知道,若是皇帝不信,咱們大可以給他換一個信主的皇帝,此事不是不行,但要從長計議。」聽到這裡,我一時緊張起來,身子抖了一下,不知道是對我起了疑心,抑或他只是過於謹慎,剛說完這句話,查理手中的肥皂滑跌,沉入了浴池水中。」

葭妃見眾人不明,只好解說:「咱們洗澡用澡豆,歐洲人卻用肥皂。」(注224) 但她見沙文一對色眼不懷好意地骨碌碌亂滾,於是勾勾手指示意他凑近,突然左右開弓再加面門一腳,大喝:「那些羅馬臭男人最愛在澡堂商量事情,所以本宮易容改裝混進去做侍浴婢女;你心想這樣很丟臉,是不是?你的賊腦袋中有何齷齪念頭,別以為我看不出來!」沙文臉上受了重重一腳,一時說不出話,但他不再叩頭了,改為五體投地。

「為免引起他懷疑,我故作殷勤,潛入水中拾回,有好一會聽不到他們說什麼,但若冒險聽下去,說不定反會壞事。」連段秋水這樣的老江湖亦點頭嘉許,稱讚葭妃當機立斷。唯有裝作不在乎對方在說什麼,對方才會不在乎你聽見什麼,聽得不全總勝於全聽不得。
------------------------------

(注224) 歐洲在七至八世紀左右有塊狀肥皂,時中國仍在用澡豆、澡角
http://en.wikipedia.org/wiki/Soap#Ancient_Rome
http://www.twwiki.com/wiki/%E6%BE%A1%E8%B1%86
Don't know where God is but the Devil is in the details
沙文亦憤然拍案:「娘娘,當時妳為何不將案卷偷出來呢?妳這不是放虎歸山,惹無窮後患嗎?」葭妃默不作聲,過了一會,粉臉漲得通紅,眾人見她動了真怒,密室之中鴉雀無聲、落針可聞。但沙文以為這次抓到葭妃辦事有紕漏,自覺問得理直氣壯,咄咄逼人:「非是屬下僭越,娘娘該抓緊良機,將案卷偷….」葭妃忍無可忍,沉聲喝道:「本宮那時一絲……這個 …身上無處可藏案卷!你迫本宮道出了真相,可遂了沙將軍閣下的心意了吧?」這幾句話聽得紗蓮面泛紅霞,段秋水喉頭咯咯作響,染色禪師口宣阿彌陀佛罪過罪過,沙文則臉色煞白,先前曾幾番告誡自己小心莫要惹娘娘難堪,豈料還是無意中犯了大忌諱,只好一邊叩頭一邊口呼:「臣罪該萬死…臣罪該萬死…臣罪該萬死…」但至此心中亦對葭妃真真正正由衷折服:「娘娘以萬金之軀,為天下蒼生福祉,刺探教會機密,犧牲小我,一至於斯….」

葭妃對他不屑一顧,續道:「當今天下大勢跟數年前有所不同。若然伊斯蘭和羅馬教會勢均力敵,咱們大唐樂於作壁上觀,但我在留歐時,法蘭克王國出了個查理大帝,此人頗有才略,手下有十二聖騎士 (注222) ,收服以前西羅馬帝國國土十之八、九;看勢頭,不用多久,伊斯蘭教的摩爾人亦會被逐出歐洲。」

紙牌中的紅心K就是查理大帝


葭妃居然沒有立刻命人將沙文開爐烹殺,這莽將軍胆子又大了起來:「啊!那些一賜樂業人的如意算盤打不響,他們本想利用伊斯蘭來對付羅馬教會….」葭妃眼角一瞟,沙文又縮回去繼續叩頭。葭妃語氣變得愈擔憂:「本來,吐蕃跟伊斯蘭也有點糾結,但現在伊斯蘭被羅馬公教壓住,如此,吐蕃有喘息之機,又會壯大起來,恐怕我大唐邊患又會再起。」眾人開始明白葭妃的憂慮:天下大勢靠各方互相牽制,一旦任何一方衰落,即是另一方坐大,打破均勢,後果頗難逆料。(注223)

「昇平,妳還記得吐蕃曾逼得妳父皇倉惶出走長安罷?」昇平一生歷兩次長安陷落,一次是她父皇代宗廣德元年陷於吐蕃、一次是沙文救駕的涇原兵變,對京師屢次淪於敵手極為痛心,自安史亂後國力日走下坡,不勝感慨。

「近年有賴大食國的箝制,吐蕃無暇東侵,我大唐西彊尚算安靖。但若伊斯蘭轉弱,吐蕃能夠騰出手來,又會對我大唐蠢蠢欲動。我這次歐洲之行,還偷聽到那查理大帝和教皇的密談,令人好生擔憂。」

昇平驚問:「莫非羅馬還會對伊斯蘭動武?」葭妃點頭:「查理大帝說,一至兩年內他必收復巴塞隆納,將摩爾人趕出歐洲。教皇則說他這次出逃是因為受皇族所迫,若果查理能保住他的教皇寳座,他就擁立查理做羅馬皇帝,復辟羅馬帝國。查理大感興緻,問國號喚做什麼好呢,不如就承繼『羅馬帝國』好了,那教皇里奧三世卻說,西羅馬帝國信主之後沒有改國號,亡國也是活該,這個新羅馬帝國須冠以『神聖』二字,叫『神聖羅馬帝國』。二人握手大笑,商議事成之後,歐洲由教會和新羅馬帝國共治,只須歷兩、三代經營,羽翼既成,就可立國,伺後再大舉東征,趕盡殺絕中亞的伊斯蘭。」段秋水聽得有點不耐煩:「娘娘,這是他們歐人之事,好像跟咱們沒甚相干吧?」
---------------------------------------------------------
(注222) 查理大帝、十二聖騎士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F%A5%E7%90%86%E6%9B%BC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1%96%E9%A8%8E%E5%A3%AB
(注223)  唐代西藏與阿拉伯關係
【唐、吐蕃、大食政治关系史】
作者: 王小甫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1992
ISBN: 9787301019627
Don't know where God is but the Devil is in the details
回覆 565# 抽刀斷水

嘩,爭尐畀您考起,好在佢真係有玉照流傳後世可供您憑弔
   
回覆  抽刀斷水

此乃一號案卷之漢譯,好的漢譯當然會將原文之名詞漢化啦,唔通我譯文會譯到好似聖經咁不 ...
沙文 發表於 2014/3/4 12:25



    咁究竟那鬼婆皇后是穿甚麼服飾的呢?
回覆 563# 抽刀斷水

此乃一號案卷之漢譯,好的漢譯當然會將原文之名詞漢化啦,唔通我譯文會譯到好似聖經咁不倫不類咩?
==================================================
紗蓮長歎:「羅馬教會真的能將此事藏於九地之下,如羚羊掛角,無跡可尋?」葭妃道:「由於諸葛謹說得鄭重,教會謹遵囑咐,此法真的只應用在羅馬皇帝身上。
諸葛謹教秦論此後不必太著力向民眾傳教,其實要興教,只須策動一個人信教就行了。這個人就是皇帝。教會起初得聞此計,心中也沒有底,所以先找一個小國來試驗一下,結果他們决定用亞美尼亞刀牛小試,於是巧施連環計策動梯裡達底三世立基督教為國教,但不敢出動孔明燈和紙鳶,只用美人計和苦肉計。」

紗蓮剛把【經行記】約略看完,翻到「亞美尼亞」的一章,問道:「是這個國家嗎?」。葭妃道:「對了。天下第一個立基督教為國教的國家,並不是羅馬,而是亞美尼亞。早在在君士坦丁還未登基之前,亞美尼亞已立基督教為國教了,比羅馬帝國早了九十年。教會用亞美尼亞做君士坦丁堡的東方屏障,抵禦伊斯蘭。可見其部署深謀遠慮。」(注220)

沙文拍案道:「娘娘,既然妳已經知道這個大秘密,我們還怕什麼呢?為何不將妳方才所說公諸於世,基督教就不攻自破了呀?」葭妃「啍」的一聲:「我說這件事,就是因為要告誡你們,不論對付基督教、景教,都切不可魯莽。」她說到「魯莽」二字時,特意盯著沙文。

她環顧各人:「請問各位的資材,自比於諸葛孔明何如?」眾人當然只能自愧不如,只有沙文想說自忖至少有八、九成孔明的才智,但他知道若是有胆子說出來,除了博得娘娘、公主一頓臭罵之外,紗蓮也會笑出來。

葭妃續說:「功蓋三分國的諸葛孔明亦被擺了一道,無意中成了基督教的幫兇,你們既自知遠不如蜀相,拿什麼跟基督教鬭?此其一。」沙文無力舌戰娘娘,只能聽她再說:「其二,那一號案卷我沒有偷出來,並無證據可入罪於教會。聽教皇說,將來會設立一個案卷秘室,將教會全部見不得光的機密藏在裡面。」

說到這裡,葭妃憤然拍案:「總有一天,這一號案卷會從教廷案卷秘室給捅出來,真相終會大白於天下!」(注221)


====================================================
(注220)世界第一個基督教國家http://en.wikipedia.org/wiki/Tiridates_III_of_Armenia

(注221)貯存一號案卷的梵蒂岡秘密檔案部: http://www.archiviosegretovaticano.va/?lang=en
一手扯下鳳冠霞帔
沙文 發表於 2014/2/17 01:37



    外國皇后也有鳳冠霞帔?
另:最近兩文皆各有一死圖。
支持鼓勵每位離教者 › 閹割神父 刻不容緩 ‹
到天明時,大帝悠悠醒轉,皇后侍候牀畔:「陛下醒啦,耽心死奴家了。」大帝朦朧中記起昨夜夢魂中,似有一三十來歲漢子叫自己上陣前將一個符籙畫在盔上、盾上,於是問皇后那是何人,皇后說,這是基督報夢,那符籙XP便是基督聖號,陛下照辦,今日必可手刃馬克森提烏斯。




兩軍於米爾維安大橋會戰,馬克森提烏斯本應像陸遜一樣死守猇亭,只要躲在羅馬城內拒不出戰,便可伺機火燒七百里連營;但他軍中早已有基督教徒奸細混入,他們散播流言,十月廿八乃為馬克森提烏斯即位吉日,出戰必勝,慫恿他貪功冒進。結果馬克兵敗台伯河,用浮橋撤兵時,橋斷人亡,更被君士坦丁梟首示眾。

經此一役,君士坦丁一統山河穩坐江山,翌年頒下米蘭詔書,不再捉拿基督教徒,他自己亦入了教。這就是君士坦丁帝皈依基督教的始末。」

說到此,即使如沙文之材,亦已明瞭是什麼一回事了。沙文驚道:「那些雲中現字、空中符箓,原來都是紙鳶和天燈!」葭妃點頭道:「那符箓叫『凱樂之符』,是基督的希臘字母縮寫。只因侏儒身材短小,藏在灌木林中操控紙鳶不易被人察覺。而夢會基督云云,亦不過是太后授予萪詩奼的『攝魂大法』。」

沙文倒抽一口涼氣:「事後他們將紙鳶和天燈盡數燒毁,到它們日後再傳入歐洲,教徒見到亦嘖嘖稱奇,人人都以為這兩種玩物才剛剛傳來不久,不知道教會早已用過!好一個諸葛謹!但猶幸只是由諸葛亮的哥哥授計,若然秦論不走水道,從西南夷道入中國,先到南中(今雲南),就會由諸葛亮親自出計,那就更萬刼不復,恐怕基督教如今已橫行天下矣。那些侏儒都凶多吉少了吧?」這次葭妃卻搖頭了:「趁機逃脫了。他們伏在河底割斷浮橋繩索之後,為了分散追兵,分兩撥向北和向東逃;後來,北方的維京神話中,就出現了一族矮人。」紗蓮道:「啊,北歐神話中的矮人和皆為巧匠,莫非就是丹陽黝瓤短人?」

北歐矮人

葭妃道:「那就不得而知了,但此後教會的確很忌諱人們談及神話、魔法等事跡。向東的一批本想逃回中國,但途經突厥的米拉(Myra, 今土耳其Demre市) ,被當地教會擒獲,幸好米拉教會正缺工匠,主教聖尼古拉斯收留他們做奴才,負責每年聖誕造玩具送給各地小孩。」

聖誕精靈

紗蓮問:「君士坦丁不是馬上立基督教為國教,米蘭敕令之後百姓仍可以參拜萬神殿?」葭妃答道:「一信了基督教,人就馬上變陰險啦。這只是陷阱罷了,他要借機看看,誰不肯跟著他信基督教,就是不賣他的賬,其後用四十年清算異己,他的兒子逐步禁異教祭祀、崇拜,不准人再信異教了,神廟不是拆毁就是改為教堂。其後連皇后亦在太后唆使下被滅口。」
=====================================================
米爾維安大橋會戰參考資料
http://en.wikipedia.org/wiki/Battle_of_the_Milvian_Bridge
http://www.newadvent.org/cathen/04295c.htm
http://www.ccel.org/ccel/schaff/npnf201.toc.html
http://www.pocm.info/triumph_over_other_Christianities.html
Don't know where God is but the Devil is in the details
十月廿七日,决戰前一天,君士坦丁帝行軍往羅馬途中,心情不禁患得患失,可能因此引致腸胃不適,鬧起肚子來,大軍只好停在一旁,敬候皇上解手。

三軍怕皇上尷尬,皆背轉身子。君士坦丁帝走進草叢之中,解甲脫褲,飛流直下;在極舒暢之際,仰天長吁,見遠處天上有一物,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在雲端翻騰,定神觀之,竟似是幾行文字。好奇之下,大帝來不及抽起褲子,一拐一瘸地向著那些天上文字跑去,但說也奇怪,不等他走近,那些文字竟自動向著他由遠而近飄將過來,直到相距一箭之遙,在空中停留不動。

大帝看仔細了,原來在天上的竟是一個「十」字,其上的文字是一句希臘文 "ἐν τούτῳ νίκα",漢文的意思就是「靠此記號得勝」。他心想,莫非此乃上天賜予給朕的異象,指點朕如何在明日决戰中穩操勝劵?但其中深意他卻不能解,於是請左右一同参詳,但到他穿好褲子,参謀人員奉召來到,異象卻已不見了。

畫家筆下的君士坦丁十字景象



君士坦丁帝實際看到的十字景象

他心中納悶,到了晚上更夜不能寐,輾轉反側之際,忽聞營帳之外響起一個女子聲音:「你們都退下罷,今夜不用值班了。」大帝心想,普天之下,有權摒退自己近衛的女人只有兩個,急忙倒屣出迎。

走到營帳外,暗叫一聲僥倖,來人幸好不是兩個女人之中的太后海倫娜,而是皇后萪詩奼(Flavia Maxima Fausta) ,她一見大帝便撲進他懷中:「陛下夙夜不眠,是魂牽夢縈,想念奴家麼?」大帝不好意思說是對明日决戰並無必勝把握,一時不知該如何說,好在皇后也不在意,輕輕咬著他耳朵,喁喁細語:「陛下心中只有軍國大事,沒有心肝容得下奴家,可憐奴家夜夜獨守空幃,想陛下想得好苦,連太后都知道了,她老人家還特地為此禱告,得聖子移鼠恩准,奴家才能破例來到軍營侍候皇上。」

大帝問:「那移鼠就是母后信的基督,哈哈,怎地他連咱們床笫之私也要來管一管?」皇后嬌嗔道:「母后說,移鼠什麼都管,咱們先不談這個了,陛下半生戎馬,南征北戰,難得春宵一刻,奴家實在憋不住了,你….快摸摸奴家這兒….」大帝被她撩得興起,一手扯下鳳冠霞帔,將皇后撂倒草地上,正要揮軍直入,皇后卻將雙腿一夾,不得其門而入;只聽她浪聲道:「明日决戰在即,皇上還是保留精力,今夜,咱們玩些別的,陛下你只躺在地上做馬兒,讓奴家騎著,陛下不須動一指之力,便可與奴奴共赴巫山。」

大帝一想確是道理,便仰卧地上做坐騎,任得皇后馳騁沙場,初時確是其樂無比,誰知皇后久曠,需索奇大,九個回合下來,幾乎要了君士坦丁一條老命,第十一次達致最要命的剎那,由於他仰卧看著天空,看到天上有什麼東西,竟驚詫得高叫起來,皇后還道他這次欲仙欲死,終於忍不住龍吟虎嘯了,豈料被他一手推開,隨即指向天上:「梓童妳看,天上有個符籙!」話聲未落,整個人已是強弩之末,終因透支過甚,叭噠一聲倒地不起,就此不省人事。
附件: 您需要登錄才可以下載或查看附件。沒有帳號?新建帳戶
Don't know where God is but the Devil is in the details
秦論貼耳在上想試一下,諸葛謹搖手道:「要找自幼失明之人,長於聽力,再經多年鍛煉,才能物盡其用。你大秦國少侏儒,而我的陣法須用侏儒來驅動,所以皇上才會送侏儒給你,但大秦國不會少了瞎子吧?」秦論答:「不少不少,倘真缺瞎子,只要趁教友攜嬰孩來洗禮時順手剜出眼珠子,亦相當方便。」
饒是身經百戰的諸葛謹,亦不禁打了個哆嗦:「如此就好了,製作天燈和紙鳶均須用竹篾與紙,但皇上說航程遙遠,恐怕你帶紙張,受潮便不能用,所以叫紙匠劉咸帶竹篾同行,到了大秦才造紙。好了,你七十箱金子換我東吳一條興教方略,算是貨銀兩訖,互不拖欠了吧?」
秦論還有一點猶豫:「我中原之行,本來是拜訪卧龍先生….」諸葛謹打斷他:「誰叫你坐船來呢,取水道就一定先到我東吳。况且舍弟近年身體本就不好,月前他得知我討天燈非為兒時之憶,卻是為得其製法…」諸葛謹哽咽:「他一時嚥不下這口氣,已於日前病逝五丈原。你不能從他身上得到什麼妙計了。」

翌日渡頭送別,諸葛謹將秦論拉到一旁,臨別贈言,囑咐再三,此計只能用一次,使用後須將天燈、紙鳶、聽甕盡行毁去,否則被人識穿,教會根基便岌岌可危。但秦論在航程中還是說錯了一句話,令劉咸蹈海自盡,不肯跟他回大秦。那秦論一邊跟劉咸喝酒,得意洋洋地說:『這下好了,劉兄擅造紙,到大秦後,我們不但可以用中原紙張抄經書;昨夜我在將軍府試用聽甕,又聽到有幾位參謀正商議用紙製造護身鎧甲(注340),十分輕便,啊哈,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利於吾國乎?』他一心以為拋兩句【孟子】的書袋,慰解劉咸離鄉背井之情,殊不知這樣說,喚醒了劉咸心底的浩然之氣,他本就不忿孫權為了幾十箱金子,將中華造紙術賣予大秦,加以秦論覬覦紙鎧甲,豈非文武兼失?劉咸愈想愈悲憤,於是蹈海自盡,絕命汪洋之中!」

眾人無不感歎,段秋水、郭曖等豎起大姆指說聲「好漢子!」但娘娘,秦論沒了劉咸,興教方略就行不得也哥哥了吧?葭妃緩緩搖頭:「只能阻慢於一時。秦論沒能得到中國紙,想試用埃及的莎草紙,可惜莎草紙不耐摺疊,不能用來造紙鳶天燈。但他畢竟在東吳住了近九年,學懂很多紙鳶有關事物,昔日韓信謀反,想掘地道潛入未央宮,曾用紙鳶來測距(注341);當時中國亦未有紙,韓信用什麼造鳶子呢?望著貨如輪轉的蕯珊販子,很自然的想到了絲綢,就開始用絲絹試造天燈和鳶子。

由於諸葛謹再三囑咐,只能找一些渺無人煙的深山野嶺試陣,亦須派人駐守方圓百里之地,確保並無外人。經多番折騰,所耗時日亦非淺;教會一直用瞎子監聽皇宮動靜,本來亦有好幾次良機,但當時絹製鳶子和天燈未曾試驗成功,只好按兵不動。一直到秦論歸天,陣法、聽甕和興教方略一直流傳了五代教皇,那些侏儒亦屆古稀之年,剛剛有了第四代孫子;終於,七十多年後的西元三百一十二年,聽甕探子向教皇報告,羅馬皇君士坦丁大帝策劃在十月廿八日,於米爾維安大橋與馬克森提烏斯決一死戰,他們老驥伏壢、枕戈坐甲,等了數十年的良機終於來了!
===============================================
(注340) 紙鎧甲(紙製鎧甲首現於南北朝,與書中情節時間上相當接近,三國末期很有可能已有此構思)
http://baike.baidu.com/view/477987.htm
(注341)《誠齋雜記》:“韓信約陳豨從中起,乃作紙鳶放之,以量[未央宮]遠近,欲穿地入宮中”
Don't know where God is but the Devil is in the details
葭妃瞟著沙文:「你既誇下海口說智取,想必有些機謀,諸葛謹詩中何所指,沙將軍看出來了吧?」沙文急不及待:「回娘娘,這還不容易?諸葛謹這首詩是相約諸葛亮夜上觀星臺,一聚手足情深…」紗蓮偷偷的扯沙文衣袖,不住搖頭,都被葭妃看在眼裡。

葭妃道:「羅家妹妹好像有點不以為然,妳來幫沙文說,好嗎?」紗蓮只好答應:「民女胡亂猜猜,若然猜得不對,娘娘莫要見笑。這詩不會是觀星的;前兩句是諸葛恪說他父親憶起幼年時在故鄉陽都點起燈火,三、四句說月兒會下到台階來,那就不似在說真的月亮;五、六句說参、商兩個永不相遇的星宿會聚在一處,連天河都掉下地來,况且,所謂『月明星稀』;既有明月,就不會有很多星,更顯見此非真正的天象,而是他們自己造出來的星宿,能用『銀漢』二字,相信那些造出來的星宿為數不少。最後兩句點題,說繁星點點,但是沒有孔明。循『自製星象』和『點燈』兩件事來猜想,最後一句的『孔明』並不是說諸葛孔明這個人,而是說他的孔明燈!」

紗蓮見葭妃微笑點頭,想是猜對了,便再大膽說下去:「除此之外,在這詩中,諸葛謹還包藏了兩個機心。第一是寄信的時機,為何要等六個月後,諸葛喬死忌之時?為因諸葛亮早年未有子,求諸葛謹將次子諸葛喬過繼給他,但可惜諸葛喬入蜀之後病死。若把過繼之恩宣之於口就未免太著跡,但在忌日期間諸葛亮必會憶起送子之情;所以才要等忌日寄信。

第二,為何要由諸葛恪抄錄?諸葛謹知道諸葛亮很疼愛這個侄子,有一次西蜀遣使入吳,孫權說諸葛恪喜歡玩馬兒,叫蜀使回去向諸葛亮要一匹巴蜀良駒送來給諸葛恪。(注216)由此看來,諸葛謹是有求於諸葛亮,所以要動之以情;而他所求者,應該就是孔明燈。諸葛謹年少時只見過其弟試製天燈,冉冉升上半空煞是奇觀,但不知其製法,所以要向諸葛亮討一盞來細看。」

葭妃欣然笑道:「昇平,妳屢是誇讚沙文為國之楝樑,依本宮看,此人只不過是個膿包,倒不如把他革了,由羅家妹妹做將軍吧。」嚇得沙文叩頭如搗蒜,口稱「屬下無能…屬下無能…」

葭妃不理會他,再接說:「不多久,諸葛謹果然收到西蜀送來孔明燈,秦論又問何時可返大秦,豈料諸葛謹仍是說時機未至,秦論急了,軍師呀,俺要等到何年何月呀?諸葛謹說,要等我恪兒再建一件大功。

葭妃轉頭望著紗蓮:「接下來,咱們的史書怎麼說呀?」紗蓮道:「回娘娘,【梁書】續記述:『時諸葛恪討丹陽,獲黝瓤短人。論見之曰:『大秦希見此人。』權以男女各十人,差吏會稽劉咸送論。咸於道物故,論乃徑還本國。」黝瓤短人,即是矮人,諸葛恪討伐丹陽(今江蘇省丹陽市),俘獲一些侏儒;秦論說大秦很少這些侏儒,孫權就送了二十個男女侏儒給他做奴婢,叫劉咸送秦論回國,但劉咸在路上死了,秦論也就回大秦了。」
葭妃點頭:「諸葛謹叫二十個侏儒學造紙鳶和天燈,然後跟秦論回國。在動身前一夜,諸葛謹將秦論叫來,終於授以錦囊妙計,秦論滿心歡喜,諸葛謹說,還有一件寶貝送給他,說著就拿出一個大瓷瓶。秦論心知賽里斯的瓷器也是很值錢的,這個花瓶運回大秦,只怕可以買十多個女奴夜夜笙歌,但定睛一看,那瓷器不是花瓶,在瓶身中間開一道口子,看來倒有點像個夜壺。

「謝將軍賜夜壺….但….將軍怎麼知道我昨晚一不小心將夜壺打破了呀?」諸葛謹大笑:「哈哈哈,這東西不是夜壺,不過,它的確可以查到你昨晚打破夜壺,很多敵人的動靜、談話都可以用這寶貝探聽出來。此物名為『聽甕』(注217),乃是我中原先聖墨子所製,用皮革封住那口子,埋在大秦皇宮外圍地下,貼耳在皮革之上,不論是宮中的軍機密議、或是龍床上的巫山雲雨,皆逃不過探子的耳朵。」
古代竊聽器「聽甕」
===========================================
(注216)【三國志∙吳書】後蜀使至,群臣並會,權謂使曰:「此諸葛恪雅好騎乘,還告丞相,為致好馬。」
(注217) 古代竊聽器「聽甕」http://baike.baidu.com/view/9584369.htm
Don't know where God is but the Devil is in the details
漢代的江南仍多南蠻之地,尚待開發,連年征伐,國庫枯竭,孫權得了天主教的七十箱金子,是故東吳亡國比西蜀遲了十多年。

雖然北伐無功,但孫權收了錢,亦一諾千金,把出謀劃策的差事交了給諸葛謹,諸葛謹向秦論問明了有關大秦帝國的一切物事,舉凡天下大勢、山川地形、兵馬器械、甚至民風百俗,一一鉅細無遺,問得一清二楚,花了不少時日。

【世說新語】評諸葛氏:「蜀得其龍、吳得其虎、魏得其狗。」諸葛謹排名在其弟之後,可能正是由於計謀想得慢些;問了形勢之後,秦論數度催促『計將安出?』,奈何用來盛載妙計的錦囊一直空空如也;秦論只好靠賣福音精品,鑄造福音銅鏡之類小玩意營生。(注214)

徐州出土

基督教福音

漢銅鏡


如此過了五年,一日,一個造紙監工,叫劉咸,帶紙鳶來給諸葛謹的孫兒諸葛建,諸葛建即在後園放紙鳶,諸葛謹看著紙鳶在雲端翻滾自如,仿若鳳舞九天,展翼扶摇;突然福至心靈,念頭漸漸成形之際,不禁熱血沸騰,但此時卻聽得媳婦叫:「建兒,為娘三番四次吩咐你要用功,你怎地不聽話,整天只顧放紙鳶?」建兒答道:「娘妳莫催急,這不是用來玩兒的,使得嫻熟可用來傳軍令。天快黑啦,天黑便不能放了,待會天黑了孩兒便返書齋挑燈夜讀。」

諸葛謹的心又再沉了下去:「啊!不對不對,天黑便不能放,晚上放紙鳶,如衣錦夜行,誰看得見啊?」在旁的諸葛建的兄長諸葛竦叫道:「啊哈,幸好天上沒有明燈映照,否則建弟定然練到三更才罷休。」一句話令爺爺諸葛謹高興得蹦起丈八高,大計初定。次日,他找秦論問道,秦老弟啊,本將軍要再問明一件事,我記得閣下初次蒞臨寒舍,見我孫子放紙鳶,你不知此乃何物,我沒有記錯吧?秦論說,對啊,那我是生平第一次見到鳶子,大秦國的孩童沒有這種玩物。 (注215) 不要說鳶,就是紙,我也是來到中國才大開眼界。

諸葛謹確知大秦帝國沒有紙鳶之後顯得很放心,秦論卻摸不著頭腦,諸葛謹說,此乃錦囊妙計的第一步,秦論聽見終於有眉目,又喜又急,諸葛大將軍啊,那第二步是什麼時候呢?諸葛謹若有所思:再等六個月吧。趁此期間,本將軍一面授你中國地學,【逸周書•時訓解】,學二十四節氣、七十二物候、【呂氏春秋•明理篇】其中所述各種雲氣天象。」

秦論欲待再問,諸葛謹卻給他一句軍師最愛說的話:天機不可洩漏。

六個月後,諸葛謹吩咐兒子諸葛恪打點二弟諸葛喬的忌日祭祀,又叫他修書一封,寄到成都給叔父孔明。

「要六百里加急文書嗎,父上?」諸葛恪問:「還是要八百里加急?」諸葛謹搖頭:「只當尋常家書就好,以免叔父起疑。」諸葛恪有點納悶:「爹爹叫孩兒跟叔父說什麼呢?」諸葛謹道:「我唸一句,你寫一句。」

半個月後,諸葛亮拿著侄兒的信,燈下一看:

琅琊陽都城
燭火似流熒
皎皎夜光照
玉蟾降階庭
參商同會聚
銀漢落地平
今夜眾星列
獨不見孔明
======================================================
(注214) 2009年,一塊「基督教福音銘文鏡」在昔日東吳領地徐州出土http://www.rbw.org.cn/article.as ... mp;pg=3&langu=f
(注215) 紙鳶乃由墨子發明,初期作為軍事用途,後來變為玩具。而歐洲在14世紀之後才有紙鳶。
http://www.kite-festival.org.uk/more-info/history-of-kites
紙鳶與風箏本是兩種不同的東西,裝置有響笛的紙鳶叫做風箏,今人往往混為一談
http://mnie.sg1007.myweb.hinet.net/10_16.pdf
Don't know where God is but the Devil is in the details
滾滾長江東逝水,年代亦頗吻合呢。
抽刀斷水 發表於 2014/1/13 20:11

咁都畀您估到?
==============================================
「羅馬人的西元二二六年,教皇烏爾巴諾一世手下的一個執事,名叫秦論,帶著二百年來教會搜刮的財寳,抵達交趾(今越南),那時交趾是東吳屬地,秦論騙交趾太守吳邈,說是來買絲綢的…..」

羅紗蓮忽地「啊」的一聲:「我想起來了!娘娘說的,是不是【梁書 ⋅ 海南傳】所記『孫權黃武五年,有大秦賈人字秦論來到交趾,交趾太守吳邈遣送詣權,權問方土謠俗,論具以事對。』(注212)

葭妃點頭:「我們的史書也有記載這個人,『秦論』這名字,明擺著就是希伯來名Cherut的漢譯嘛。記得高宗時有個大秦來的御醫秦鳴鶴,亦是以國為姓。【梁書】還有怎麼說?」紗蓮答:「梁書可沒說得如一號案卷那樣詳盡,還是娘娘說吧。」

「吳邈見他帶著七十多箱金子,這可是一筆大買賣,薦他去見孫權更是大功一件,這便派人送他謁見孫權,據妳方才所說【梁書】所載,兩人談得投契吧?」紗蓮答:「孫權問大秦的的風土人情、禮樂文化等,秦論一一對答如流,我想,應該算是投契。」

葭妃道:「據一號案卷說,那日孫權顯得極為高興,他告訴秦論,剛剛接得軍報,他的一個大對頭死了。」紗蓮道:「黃武五年,是魏文帝曹丕駕崩。」葭妃點頭:「秦論卻糊塗了,怎麼了?原來…原來你不是皇帝嗎?孫權說,他要趁曹丕剛死,北伐曹魏,你不是說要買絲綢嗎?給你打個九五折,七十箱金子留下給我做糧餉吧。」
孫權本來預計秦論還價八五折,最後雙方各讓一步,九折成交;孰料談到此處,秦論卻支支吾吾,並不議價,反而向孫權打聽那個叫做『一條睡著的龍』的軍師,孫權是何等樣人?立時看出事有蹺蹊:『你不是來做生意的嗎?來到我東吳,卻想找西蜀的卧龍先生,意欲何為?』

孫權目有精光(注213),一瞪眼已將秦論嚇倒,將真正來意和盤托出。孫權聽完後更為高興,賣心力比賣絲綢終歸本小利大。孫權說:『自從白衣渡江,吳蜀之間明爭暗鬥不斷,即使寡人肯讓你去,蜀相見你是從東吳過去的人,又怎會真心願意給你出謀劃策?他不會懷疑是我派你去的嗎?我說秦老弟啊,你又何必捨近圖遠呢?諸葛亮的親哥哥諸葛謹,正是我東吳的大將軍,他兄弟倆的智謀只在伯仲之間,由諸葛謹給你謀劃不是一樣嗎?但子瑜日內就要點兵北伐,等他高奏凱歌,寡人再命他給你想一條錦囊妙計,包管基督教自此吐氣揚眉。』
====================================================
(注212) 【梁書海南傳】:http://toyoshi.lit.nagoya-u.ac.jp/maruha/kanseki/liangshu054.html
(注213) 【 江表傳】記載孫權的相貌:方頤大口,目有精光http://www.xysa.net/a200/h350/04sanguozhi/t-047.htm
滾滾長江東逝水,年代亦頗吻合呢。
支持鼓勵每位離教者 › 閹割神父 刻不容緩 ‹
返回列表
高級模式 | 發新話題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換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