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覆 發帖

[分享] 閱讀《令人神往的靜坐開悟》

可以研究超覺靜坐(TM)。

這本書的解說仍然不及佛教的靜坐究竟。可以參考天台小止觀及六妙門。暫時不推薦西藏密宗靜坐法,更加危險。
應該對整個感受的基礎結構有一定的懷疑,因為這是經由天擇建立的,其最終目的不是培養清晰的知覺和想法,而是培養那些已讓基因廣為散播的知覺與想法。
支持鼓勵每位離教者 › 閹割神父 刻不容緩 ‹
感受就是判斷:對事物產生感受,等同於對事物做出判斷

人們傾向有意無意、明確隱含地將形容詞分配給名詞
支持鼓勵每位離教者 › 閹割神父 刻不容緩 ‹
正念靜坐對抗誘惑的技巧:RAIN

Recognize 認出感受
Accept 接受而非驅離
Investigate 調查感受
Nonidentification 不予認同 / Nonattachment 不執著
支持鼓勵每位離教者 › 閹割神父 刻不容緩 ‹
抵抗引誘 / 自律就像一塊肌肉,如果你使用它,它就會變強;如果你不用,它就會變弱。
支持鼓勵每位離教者 › 閹割神父 刻不容緩 ‹
每個思緒都有他的推動力,這推動力就是情慾

情感與認知關係密切:智能的重點並不是要取代感受,而是要讓感受獲得更良好的通報,幫助確定對那些事物有較好的感受
支持鼓勵每位離教者 › 閹割神父 刻不容緩 ‹
觀看感受容易,觀看思緒困難,方法之一是:想像你心智產生的思緒都來自身旁的那個人
支持鼓勵每位離教者 › 閹割神父 刻不容緩 ‹
人的心智由多個不同模組組成,負責不同功能,彼此合作又有競爭,自己無法完全控制
支持鼓勵每位離教者 › 閹割神父 刻不容緩 ‹
正定靜坐

專注呼吸

穩定注意力

強烈視覺效果及強烈的幸福感


正念靜坐

留心事物,情緒或身體的感覺,或外在世界

擺脫Here and there的錯覺

淡化煩惱感受、增強對美的感受
支持鼓勵每位離教者 › 閹割神父 刻不容緩 ‹
感覺都是為了有利繁衍下一代,無論是真是假的反應

靜坐時心智在遊蕩,如果是注意到、而非被牽著走,已是有進展

心智需要專注在某些事物上,才能擺脫習慣性遊蕩,例如呼吸

吸氣時聚焦呼吸本身,呼氣時聚焦吐氣的聲音
支持鼓勵每位離教者 › 閹割神父 刻不容緩 ‹
返回列表
高級模式 | 發新話題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換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