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覆 發帖

台灣的藏傳佛教網站一覽表

眾主噶舉派源流簡介之二:那洛巴尊者簡介

2020-12-10

譯者:羅卓仁謙 文字整理者:柯君樺

那洛巴:智者之頂

帝洛巴最重要、最有名的弟子就是大智那洛巴。那洛巴是喀什米爾人,他在家鄉本就是非常有名的智者,後來前往印度中部、當時印度最有名的佛教學府——超戒寺,成為超戒寺的大學者,負責掌握北門的學術討論。雖然他成為大智者、也因此有了自信,自認對佛陀的教導——特別是一切密續——都有了深入的通達。
然而,有天他得到了空行母的預言:「雖然你是學者、但只精通文字而不了解意義。特別是你對密法的竅訣非常生疏,你最好去依止帝洛巴做為你的上師;你就有辦法通達竅訣、通達文意。」

那洛巴依循這樣的指示,經過了十二大苦行後、在帝洛巴的座下得到了許多竅訣,最後將這些竅訣歸納於後期藏傳佛法普譽的那洛六法。大智者那洛巴是佛法在印度未滅之前出生之人,而當時印度共許的智者有三位:大智者那洛巴、寂靜賢與無畏生密,其中無畏生密是寂靜賢的弟子、而寂靜賢則是那洛巴的弟子。可見印度當時最高超的學者,即是大智那洛巴。

另外,當時也有許多譯師從藏地前往印度求法,包括名聞遐邇的大譯師仁謙桑波、郭譯師、那措譯師、馬爾巴譯師等等……他們都曾親自在那洛巴座下求學,得到了灌頂、口傳、教授。可見大智那洛幫是當時印度最名聞遐邇的智者與成就者,毫無爭議的。

那洛巴:智者/瑜伽行者

大智者那洛巴的特點在於,當時雖然有許多的大智者、也有許多瑜珈行者:比如月稱論師雖然屬於密集金剛傳承中重要的大師,但是他是一個比丘而不是瑜珈行者;至於像畢瓦巴大師等雖然是瑜珈行者,但是否曾是出家的智者仍有些爭議。然而,大智那洛巴早年先出家、成為一個沒有爭議的大智者,後來成為一個遁世高超的瑜珈行者。所以,大智那洛巴,可以說是一個知識與實修都淵博的、毫無爭議的上師。這從後來印度出現的大師包括正念智論師、阿底峽尊者等,他們都有得過那洛巴的傳承可見。

若以藏地來看,雖然主要是由眾主噶舉派以那洛巴為祖師,但是薩迦派、覺囊派等都曾經得過那洛巴的法門,特別是在藏地中以《密集金剛》、《喜金剛》、《勝樂輪》的密續理論解釋系統,也大都是源自那洛巴。至於《金剛亥母》、《勝樂輪》等等的實修技巧,還有《度母》、《時輪》等等的實修技巧的源頭,則都是大智那洛巴。

大智那洛巴在印度有許多知名的學生,包括上座菩提賢等等……還有許多藏族的譯師;但他最重要的心子、無疑就是山南馬爾巴。


《眾主噶舉派源流簡介》是藏人行政中央宗教部,委請各大教派領袖指派堪布學者介紹各自歷史的成果,噶瑪噶舉派指派的代表是子傑堪布,為 上師大寶法王所指派。經 上師大寶法王推薦,解脫協會將其內容採段落整理翻譯與呈現,共饗華語讀者。

堪布噶瑪雷通(子傑堪布),早年披剃於拉浪大吉祥寺國師嘉察仁波切座下,稍長後進入噶瑪巴祖庭隆德寺的佛學院就讀,依止國師嘉察仁波切、噶旺堪布等師資以研學;畢業後得「阿闍梨」位並承擔佛學院的部分教學責任,持續創作許多歷史課題的著作和藏譯英的佛學譯作迄今。

https://mokshah.org/news/detail/108
眾主噶舉派源流簡介之一:帝洛巴

噶舉派:四大教傳,融歸一處。

眾主噶舉派是藏傳佛教八大傳承的一支,此傳承之所以名之為「噶舉派」是因為其源頭:印度的大成就者帝洛巴。

帝洛巴出生於第十世紀,並不是一個太早期的大師、但有很高的歷史地位,主要原因在於印度雖有薩惹哈等許多大成就者出現,但是這些大成就者或是從「鄔金」等許多國家傳來大量單部的密續到印度;或是如鈴尊者般投入於建立或傳揚各別的密續。

而帝洛巴尊者最大的特色是:他曾得到了許多密續的傳承,因為他一生中曾不斷受到空行母的授記、前往印度的東南西北各地去接觸那些隱密而遁世的瑜珈行者大師們;當時的情況與現在密續廣傳的狀況不同,這些大師們大部分都只精通個別的密續,並且只傳予一兩位弟子。

因此,帝洛巴尊者主要到印度各地接觸「瑪當吉」為首的大成就者們,學習《密集金剛》、《喜金剛》、《勝樂輪》、《金剛四座》等密續;他得到這些傳教導後,把它歸納為四大傳承。當時大部分的印度成就者都只掌握一個傳承,而帝洛巴一人就掌握了四大傳承、成為「傳承掌握者」,而其傳承被稱為「四大教傳」;「四大教傳」在藏文被稱為「噶巴息以舉巴」,簡稱「噶舉」、「噶舉」的名稱就是這麼來的。

噶舉派:遠傳承與近傳承

帝洛巴尊者主要的上師是瑪當吉,而他得到的四大教傳是:龍樹所傳承、拉瓦巴所傳承、大黑(黑尊者)所傳承、蘇卡悉地所傳承,他將這四大傳承歸納為一體,透過實修成為無爭議的行者。

嗣後,他不再需要接觸人類的上師,而直接從「法身金剛總持處」得到教導。所以,從歷史上來看,他得過很多「人」的傳承,但最後他不再需要經過人,而能直接從金剛總持得到傳承。因此,我們一般都會說帝洛巴有「遠傳承」跟「近傳承」兩種傳承。近傳承,就是親自從金剛總持處得到了所有密續的教導傳承。

這也就是為何,我們的傳承是噶舉派、這是從「遠傳承」而說;我們以帝洛巴作為第一個人間祖師,則是從「近傳承」而說。


《眾主噶舉派源流簡介》是藏人行政中央宗教部,委請各大教派領袖指派堪布學者介紹各自歷史的成果,噶瑪噶舉派指派的代表是子傑堪布,為 上師大寶法王所指派。經 上師大寶法王推薦,解脫協會將其內容採段落整理翻譯與呈現,共饗華語讀者。

堪布噶瑪雷通(子傑堪布),早年披剃於拉浪大吉祥寺國師嘉察仁波切座下,稍長後進入噶瑪巴祖庭隆德寺的佛學院就讀,依止國師嘉察仁波切、噶旺堪布等師資以研學;畢業後得「阿闍梨」位並承擔佛學院的部分教學責任,持續創作許多歷史課題的著作和藏譯英的佛學譯作迄今。

https://lodrorinchen.org/knowledge/detail/733
漢藏皈依誤解舉隅
    文: 侯松蔚
    2013-06-26

藏傳佛教寧瑪派皈依境藏傳佛教寧瑪派皈依境

歷代祖師無不指出,皈依為趣入聖教之門,只有受持皈依才能成為內道弟子。可惜,漢傳、藏傳佛教信眾都廣泛流傳著一些有關皈依的誤解,以下嘗試作出若干釐清:

學佛不必皈依?

現在有些人認為,只要認識佛法的義理、做一個好人,即使不作皈依亦無妨。若僅從世間層面看,了解佛教哲理並能應用到現實生活,已有很大裨益,是否皈依的確無傷大雅。但若欲深入修持、究竟解脫,則非皈依不可。
x

蓋未皈依即缺乏了種種功德的所依及修持的基礎,不能接受任何戒律,參與灌頂也無法真正受灌(因灌頂等同受密乘戒,而受取後者必須先受皈依戒、菩薩戒),而且沒有修習密法的根基。月稱《皈依七十頌》載:「雖眾皆可受戒律,然未皈依不可得。」阿闍黎文殊稱《真言解說‧心要莊嚴》云:「最初先從皈依始,三律儀軌詳檢察。」又說:「於別解脫戒,先未善守護,修密等理趣,如灰燼生穀,根本不得故,初由皈依始。」

再者,懺除業障須具足四力:依止力、破除力、迴遮惡業力、遍行對治力。其中「依止力」即皈依三寶,故不皈依,便無法完全清淨惡業。

皈依三寶,好比註冊入學。雖然沒註冊者也可以旁聽,但始終不是正式學生,不可享用學校設施及福利,不能參與考試,沒有所謂的畢業和證書,資歷也不被承認。同一道理,未作皈依即未入佛門,未入佛門更談不上小乘或大乘,遑論密乘!即使懂得多精妙的道理,修持了多長時間,全都不能轉化為解脫成佛之因。法王八思巴云:「不依三寶修行者,縱使賢善亦外道。」密勒日巴尊者《十萬道歌集‧中有解脫口授》說修持高深密法前「首應修持皈依三寶及願、行二菩提心等法以奠定基礎,否則師徒二人即猶如二牛互繫於牛軛,雙雙同墮於苦境中。」

密宗違背皈依三寶?

有人以為,密宗在「三寶」(佛、法、僧)之外,別立「三根本」(上師、本尊、空行)作為皈依處,違反了佛法基本原則。其實不然,Yukhog Jadral Choeying Rangdrol大師(1872─1952)《前行遍集論》解釋:「總體而言,諸上師不外乎佛寶或僧寶,但個別而言,於己親賜成熟解脫教授(灌頂、導引)之上師,恩德尤大,故了知其為加持根本而趨皈依;一切寂忿本尊不外乎佛寶,唯自己投花所中本尊,過往多生多世已有因緣,故了知其為成就根本而特別受持;所有勇父空行皆想為持明內僧伽而趨皈依,然於己特別親近者,了知其為除障根本而修持、供養。」

故知,「三根本」不離「三寶」。密宗基於實修方便,才強調「三寶」中與自己關係最密切者,名之為「三根本」。

上師高於佛陀?

藏傳佛教強調敬師,部份弟子虔敬心澎湃,卻誤解密宗見地,以為上師功德勝過佛陀,導致其他傳承誤會藏傳佛教背離佛祖、個人崇拜。

藏傳佛教為何那麼重視敬師呢?格魯派宗座法王於《供養上師法‧樂空無別》經驗引導中指出:「雖然事實上無與三寶分離之上師,上師正攝於佛或僧之中,然因上師乃三寶之引見者及能令我等心中得三寶之加持,故最初特別皈依上師。」

從本質而言,敬師與敬佛的原因相同。弟子的恭敬心對佛陀、上師本身並無直接好處,真正受益的是我們自己。因為凡夫多生多世以來串習我執、我愛,一般都須要通過向另一對象的虔敬,才能擺脫「我」的束縛,打開自己的心。

《藍色小冊》曰︰「上師加持大與小,不關本身待自己。」虔敬的利益主要來自弟子自心,而非所敬的對象;信心越大,明心見性的機會也越大!「溫薩耳傳」的溫薩巴大師說︰「總之開悟之大小,賴修大小信心力,於悉地源具恩師,思惟功德不觀過。」敬師如最高的覺者,自心將最為開放,慈悲、智慧也最容易生起;若視上師為凡夫,則跟世俗朋友相處一樣,自心不會有任何轉變。

事實上,藏人說的是「敬師如佛」,從來沒說「佛不如師」!《供養上師法‧樂空無別》經驗引導:「汝不應視上師為較佛尤勝之士夫。我有位西方朋友,他曾告以朝聖途中有人真視上師為更勝於釋迦佛本身者,並對此說不喜,我亦以為然。若人視佛較自己上師為劣,此甚不好……上師是一個人,是我們與之親近並有師徒關係的人,只有通過上師我們方能聽受教授……因此對我等而言,最有恩者厥為上師。」

正如藏傳佛教廣泛傳頌的一首祈請文所言:「功德雖然等同一切佛,恩德尤勝諸佛之怙主、根本上師尊足前祈請……」佛陀是最圓滿的覺者,上師即使開悟了,充其量是等同佛陀,總不可能勝於佛陀,否則即意味存在著比佛法更殊勝的教授。上師之所以地位超然,是因為我們沒福緣親見佛陀,端賴上師才有機會聞法,更必需上師授權、引導才能修習殊勝的密乘。就這方面來說,上師對個人的恩德比佛陀還要大。

皈依後才算師徒?

漢人普遍重視皈依師,目之為自己真正的師父。大抵受此影響,許多藏傳佛教的漢人弟子以為曾聽受其講經、傳法、灌頂的上師,仍不是自己師父,只有傳授皈依的才是師父。如果有若干位投緣的上師,為了成為他們的「弟子」,便要逐一向其求取皈依;即使曾接受其灌頂、口傳、導引,仍覺得自己不是其弟子……

藏傳佛教中,有多種不同層次的上師。《光明吉祥》提出六種上師:「總及引導、誓句灌,酬懺退犯、解心續,傳授口訣諸上師。」

《大幻化網總說光明藏論》謂總體上師,乃稍得法恩的一般善知識;引導上師是引入法門者;令解脫心續的上師為講經說法者;酬懺師為向其懺悔惡業、犯戒者;傳授口訣師為傳授修法訣竅者;誓句灌頂師即是傳授灌頂者(灌頂與授予密乘戒是同一回事,故「誓句」與「灌頂」並稱)。

換言之,不啻皈依師(相當於引導上師),舉凡曾從其聽經聞法、領受竅訣、接受灌頂者,無不是上師。《道次第甘露藏》曰︰「等同一偈字數劫,供養亦難報師恩;遑論開示全圓道,如是恩德誰能量。」從其得受一偈者,亦當視為上師而感恩,為自己傳授完整佛法者更是恩重無比。

道次第大德Drubkhangpa Geleg Gyatsho(1641-1713)沒有把教他識字的老師觀想在資糧田中,故修了多年仍沒有效果。他請教其根本上師,後者問他是否觀想資糧田時遺漏了某位上師,於是他把那老師補進資糧田,果然證悟如泉湧現。由此觀之,連文字老師也要奉為上師(當時教字母的老師是僧人,而且藏族認為文字是學佛的重要工具),我們怎能不承認講經說法、灌頂口傳者為師父?

密乘對師徒關係尤為嚴格,雙方授受灌頂,師徒身份隨即確立。固然只有指出自己心性的那一位,方為根本上師,但不可否認其他曾傳授密法者亦為上師之一。《黑降閻摩續釋難》云︰「設唯聞一頌,若不奉為師,百世生犬中,後生賤族姓。」因此,藏傳佛教經常強調傳授與接受密法者,必須先觀察對方是否具格。一旦授受密法,任何一方若有違師徒責任,即成重大惡業。

至於向不同上師逐一求取皈依,除了因為不了解師徒關係的內涵,也是因為誤解皈依的對象是某一個人。其實,皈依的對象是十方三世一切三寶,所有上師──包括皈依師及任何你欲依止的上師,都攝於佛寶或僧寶中。眼前的皈依師,乃擔任媒介或見證角色。此乃漢、藏佛教之共義,然而此二傳承中,都不乏把「皈依三寶」看作「皈依某某」者。

佛法重視發心,若皈依發自出離心或菩提心,當然功德無量;若是出於誤解,則沒多大意義。如果為了修復或增上皈依戒律,隨緣於不同上師座前重受皈依,亦無不可(其實每個灌頂前都必重受皈依戒、菩薩戒,已可達到相同目的);但有些人純粹為了收集不同款式的皈依證和結緣品,甚至只想物色新奇或合意的法名,則可謂本末倒置!

※ 本文作者為香港能仁書院客座助理教授,本港多個藏傳佛教道場之譯者、幹事、顧問等。


小乘與大乘、顯乘與密乘的次第
    文: 侯松蔚
    2013-03-06

《百喻經》中,有一個「師患腳付二弟子喻」:

「譬如一師有二弟子,其師患腳,遣二弟子人當一腳隨時按摩,其二弟子常相憎嫉,一弟子行其一弟子,捉其所當按摩之腳以石打折,彼既來已忿其如是,復捉其人所按之腳尋復打折,佛法學徒亦復如是,方等學者非斥小乘,小乘學者復非方等,故使大聖法典二途兼亡。」

雖然左腳是左腳,右腳是右腳,但都是同一個人的腳。好比大乘和小乘均為佛教的一部分,根源皆來自本師釋迦牟尼佛。若互相蔑視、攻擊,就像認為其中一隻腳比另一隻腳優勝,因此傷害另一隻腳,最後那個人一定連站也站不起來。
x

被人稱為「小乘法門」的四聖諦、八正道、十二緣起等,並非小乘獨有,而是一切出世間法的共同基礎,故名「二乘(大乘、小乘)共法」。(大乘獨有的六度四攝,則為「大乘不共法」。)即使是大乘經論,亦屢屢提及四諦十二緣等,蓋大乘法義均離不開苦、空、無常、無我、緣起等始見於小乘經論的前提。

實際上,大乘和小乘的根本分野不在於所修法門的內容,而在於行者有否菩提心。《菩提道次第廣論》云:「故法雖是大乘之法,不為滿足,最要是彼補特伽羅入大乘數。又大乘人依菩提心,假若此心僅有粗淺了解,其大乘亦唯爾許。若有此心德相圓滿,則其大乘亦成真淨,故當勤學。」宗喀巴大師更引龍猛菩薩《寶鬘論》中「諸聲聞乘中,未說菩薩願、大行及迴向,何能成菩薩」一偈,證明聲聞之所以不是菩薩,主因並非見地或其他修持,而是不具足菩薩的廣大願行。

所謂菩提心,就是「為利眾生願成佛」的志向。光是想利益眾生或僅欲自己成佛了事,均不算菩提心。由於成佛須要圓滿慈悲與智慧,故沒有慈悲心度眾生,根本不可能成佛。即使其行為上修持六度四攝,若無菩提心,則一切行持均失去內涵,淪為形式,落入小乘之流,不會成為成佛資糧。正如《聖道三要》所言:「若無菩提心攝持,出離(僅有出離心)不成無上覺。」

相反,在菩提心攝持下的一切善業,即使僅為世間善行,都會轉化為出世間的成佛正因,功德亦遠遠勝於沒菩提心所作的同一行為。《道次第攝義》有謂:「大乘道命為發心,是菩薩行根本依,能轉資糧如金汁,攝納眾善為福藏。」因此,有些人聲言修「出世間法」者,不應浪費時間於「世間善業」,實乃荒謬的錯見!

所有菩薩都是入世利益眾生而修成的,六度四攝兼具自利與利他,菩薩戒中包含「饒益有情戒」,大乘經典《華嚴經‧普賢行願品》也說:「若令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何以故?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若無眾生,一切菩薩終不能成無上正覺。」不在世間行善,去哪裡利益眾生呢?!

說小乘是大乘的基礎,另一原因是:前者要旨是培養出離心,即深感輪迴是苦而求解脫之心。一個人若不了知自己在輪迴的苦,便不會推己及人,明白他人的苦,慈悲心也無從生起;不盡悉三有過患,即不會追求解脫,自己不欲解脫,自然也不會祈願他人解脫。不希求自他離苦得樂、同得解脫,就等於沒有菩提心。因此,從小乘去到大乘,是一個連貫、漸進的次第,僅有先後之別,而無相違之處,不應彼此譭謗。(當然,過往生曾有修習者,今生根器較高,有可能直接趣入大乘。)

前述《百喻經》的比喻僅指大乘、小乘,但顯乘、密乘的關係亦應作如是觀。本專欄首篇已曾解釋,顯、密是大乘中一套先後次第。因為從顯教習得的出離心、菩提心、空性見,同樣是密法的基礎──出離心攝一切修持入內道,菩提心攝一切修持入大乘道,空性見則攝一切修持入正軌。

修持密乘儀軌時,觀想器世間現為越量宮(本尊宮殿),宮殿的四門代表四無量心,四門上的四窗表四神足、頂蓋四小橫樑表四正勤,五層圍牆表五根五力,華網等七種掛飾表七覺支,八主柱表八正道,頂椽上的二十八條支架表示十八空加上十波羅密,華蓋上的寶傘表悲心……由此可見,密乘並未忽略顯乘的法義。唐‧輸波迦羅譯《蘇婆呼童子請問經》(即藏文《妙臂問續》)明言:「念誦之人,持戒為本,精進忍辱,於諸佛所深心恭敬,發菩提心、勿使退轉。恒須念誦,莫有懈怠……持誦之人具此七法,即滅諸罪,乃獲成就。」

進一步而言,密法修持更是直接奠基於顯教的證德上。密乘儀軌的許多細節,如觀空、生起及收攝中圍,均有賴「性空緣起互彰顯」的定解,才足以如量觀修。正行時,通達諸法無我正見,同時自觀本尊,空慧與天身顯相於一心中和合無異(顯空無別),方可發揮密法的真正效能,俱時成辦法身及色身親因。

以上所言,乃本於宗喀巴大師的著名主張「聖教無相違」。一切三藏經論教法,均應如此看待。輕蔑或譭謗聖教任何一支分,均為捨法或謗法,罪業極大,足致墮落地獄;對於密乘行者,這更是蓮花部三昧耶及十四根本墮之一。是故,認真的修行人,必須殷重修學一切顯密教法。

※ 本文作者為香港能仁書院佛學研究中心客座助理教授,香港多個藏傳佛教道場之譯者、幹事、顧問。

對顯密理論與實修的誤解

    文: 侯松蔚
    2013-02-20

有人以為,顯宗只重理論,缺乏實修;密宗則少談理論,專事實修。這種誤解大概是因為人們觀察到近現代漢族行者的情況,同時對密宗的認識僅流於儀軌、成就法之類所致。

誠然,許多漢人學佛,不是墮於學術研究,便是徒事儀式或唸誦。部分精進的行者或能學修兼重,但其學的是唯識、中觀,修的卻是唸佛、誦經、持咒、拜懺等,所學與所修無直接關係,遂有理論與實修二分的誤解。

這誤解可分兩方面解釋:
x

一. 顯宗非空談理論

《菩提道次第廣論》指出,佛陀不會開示無實用價值的空談,而要弟子另外進行一些開示沒提及的修持。佛陀一切教言,都能用於實修。所謂「修」者,與「習」同義。

「修」梵文作bhāvana,有熏習、觀修、產生、促進等意思;藏文gom pa,字義為薰陶、串習(養成習慣)、觀修。《俱舍論》云︰「修名何義?謂熏習心以定地善。於心相續,極能熏習令成德類,如花熏苣,是故獨名修。」《攝大乘論釋》載︰「心緣此法作觀行,令心與法和合成一。猶如水乳,亦如熏衣,是名為修。」故「修」即薰陶自心轉化成所修境;也可說是令所緣(目標)在心中產生;或使自心熟習法義,促進心續與法義二合為一。例如修信就是要心生信心、修慈悲就是要心生慈悲。

修習的具體方法,分為「觀察修」與「止住修」。「觀察修」即觀察思維義理,由此生起覺受;維持、安住於此覺受,就是「止住修」。例如觀修無常,即須思維萬物皆無常的現象、明白無常的利益、不解無常的過失,舉出理據證明無常是事實,駁斥有常的錯覺,努力說服自己。生起無常的感受後,維繫並安住於此感受中。如是再三修習,久而久之,即能養成堅固的無常觀念。

從暇滿義大、死歿無常、因果不虛、輪迴唯苦,乃至四無量心、菩提心、空性見,均可以此二法修習,這就是顯宗的修持。認真的行者,往往花上數月甚至數年的時間,思維、禪觀某一主題,內心對其法義生起定解後,便進入另一主題。待其心續對聖道三要(出離心、菩提心、空性見)都生起一定體證,才算修成了顯宗。

因此,真正的顯宗並非徒具理論,只是部分行者不解其道罷了。

二. 密宗非徒事唸誦

正如本欄上期所述,密宗並非獨立的宗派,而是學成顯宗後再進一步修學的次第。一切大小乘教法,都是密宗的基礎;缺乏前者的修證,後者則不能發揮應有的效能,正如《密宗道次第廣論》所言:「若有唯修天(本尊天)之體性,不能成佛,道不滿故。」

除了以顯教為基礎外,密宗的甚深修持,也自有一套廣大的理論支持。這套理論解釋了為何和如何自成本尊、觀想眷屬壇城、獻供讚頌、放光收攝,以及闡述淨治四生、持三有為道、成辦自利利他、轉化庸常顯執、現證心性光明的方法。行者掌握此等理論後,方堪如量修持,發揮密法最大功效。

本來,密法能直接對治「惑、業、苦」三者循環中的罪魁禍首──「惑」,但行者若缺乏顯教的證德及密法的理論基礎,不管所修儀軌如何殊勝,其層次仍與一般唸誦無異,只能在「業」的方面淨障積福──這實際上是密宗所謂「前行」(加行)的目標,而非「正行」的究竟作用。(以上乃就根器平庸的大部份行者而言,少數利根行者由於過往生已廣作學修,今生可能只作唸誦或打坐,便足以明心見性,不在此論。)

由於藏文經論翻譯成漢文的不多,加上學成顯宗而具格正式學密的漢人少之又少,故密宗理論於漢地不甚普及。許多漢人遂以為密宗只管修持、不談理論,把顯密二教截然二分;又因不知密法之深邃、不明密法迅速成就之依據,誤會單靠持咒及簡單觀想便能即身成佛。另一方面,有些人因為不了解密宗的理論根據,質疑密法的果效,甚至誹謗密法不淨。凡此種種,均為對整體佛法聞思、學習不足之過失。

若弄清楚漢傳與藏傳、顯宗與密宗、理論與實修的內涵,便不會錯誤認知這三組概念之間的關係,也就不會產生學密無需學顯的誤解,以及所學與所修脫節的弊病。希望有志入道之士,都能建立正確的學修次第觀念。

※ 本文作者為香港能仁書院佛學研究中心客座助理教授,香港多個藏傳佛教道場之譯者、幹事、顧問等。

藏傳佛教不僅是密宗
文: 侯松蔚
2013-02-06

藏傳佛教於華人社會越來越盛行,經常聽到人們稱呼藏傳佛教為「密宗」,而把漢傳佛教稱作「顯宗」。

其實,漢傳、藏傳是從語言文化承傳分類,在漢語文化中發展出來的是漢傳佛教(漢語系佛教),源於藏語文化的是藏傳佛教(藏語系佛教)。

至於顯宗、密宗,則是從教法性質分類。根據宗喀巴大師《密宗道次第廣論》初品,顯宗專修六道四攝等成佛之因,屬「以因為道」;密宗的不共特點,則是在顯宗的基礎上,修習「本尊瑜伽」隨順佛果四種遍淨(即觀修處所、身相、受用、事業皆清淨,與佛無異),屬「以果為道」。由於須對根器不相應者保密,以免其誤解、誤用,故稱「密」宗。論中有云:「以隱密修而得成就,于非器境不為彼說,故名曰密。」
x

漢傳與藏傳、顯宗與密宗,是兩種不同的分類,彼此並不完全等同。

眾所週知,漢傳佛教的主體是顯宗,但漢文《大藏經》中也有部份密宗經典;古時漢地曾經依據這些經典發展出本土密宗,至今仍不乏修持者。當然,現今大部分漢傳行人都以修學顯宗為主,充其量只是持誦某些咒語作日課。由於不具足本尊瑜伽的身、語、意三任持(藏文khyer so gsum),僅僅持咒,嚴格上不算真正修持密法。

至於藏傳佛教,並非只有密宗,更包括了顯宗。認真的修行人,必須先修習顯宗,才能進修密宗。顯、密二宗,在藏傳佛教是一套完整的次第,並非兩個不同或對立的流派。

漢傳佛教的宗派,要麼尊崇個別經論而立宗(如尊崇《華嚴經》的華嚴宗、尊崇《法華經》的天台宗),要麼專修某種法門而立宗(如淨土宗專修淨土法門、禪宗專修禪法)。過去漢地的密宗,也是專修密法的派別,漢人或因此而總以為藏傳佛教是只單獨修持密法的一個「宗派」。

事實上,藏傳佛教各大派別,均視一切顯密教法為不可分割的整體。藏僧須學習所有重要的佛說經典及公認的具量論典,後者包括俱舍、中觀、唯識、律學、因明等,無一偏廢。修習顯宗多年後(格魯派一般需時19至21年,其他派別9至11年),方能正式進修密法。而在正修本尊瑜伽前,還需修習加行。加行即前行、準備功夫之意,分為共同加行與不共加行,前者即觀修暇滿難得、死歿無常、因果業力、輪迴過患,此等仍屬顯宗修法。(「共同」意謂顯密共法,而非密宗特有。)

建立先顯後密的次第,除了因為從顯教習得的出離心、菩提心等,同樣是密法的基礎外(出離心能攝一切修持入內道、菩提心能攝一切修持入大乘道,若缺少此二者,所修密法即非清淨佛法),更因為密法的修持是直接奠基於顯教的證德上。

密法儀軌的許多細節,如觀空、生起及收攝壇城,均有賴「性空緣起互彰顯」的定解,才足以如量觀修。正行時,通達諸法無我正見,同時自觀本尊,空慧與天身顯相於一心中和合無異(顯空無別),方可發揮密法最大效能,俱時成辦法身及色身親因。否則,即如《密宗道次第廣論》所言:「若不勤修通達空性之慧,唯修廣大方便(本尊瑜伽),亦必不能得佛色身。」

因此,藏僧正式修密前,需要飽學顯教。雖然部分上師為鼓勵無法作廣大聞思的在家弟子,謂一心修密已堪成就,但我輩應知此乃鞏固弟子信心之權宜方便,當自隨力聞思,認識佛法內涵,以增益密法修持。切莫誤會藏傳佛教純屬密宗,修密即無須學習顯宗。

※ 本文作者為香港能仁書院佛學研究中心客座助理教授,香港多個藏傳佛教道場之譯者、幹事、顧問等。

多識仁波切解答
56、密宗的佛相千奇百怪,而不同于顯宗,顯密佛相有什麼差別?

顯宗菩薩乘和密宗金剛乘的佛,在本質上沒有什麼不同,只是在表現形式上有所不同。

佛法認為諸佛之間有三點完全相同,稱“三平等”:

(1)諸佛成佛的條件完全相同,即福慧資糧平等;

(2)諸佛斷悟境界完全相同,諸佛之間沒有智慧功德的高低之分;

(3)諸佛事業相同,即救度眾生的態度和作用相同,諸佛之間沒有慈悲心大小的差別。

以上三點說明諸佛的本質是相同的。但是,諸佛也有不同個性,如形象、膚色、種姓、性別、名稱、專長和成佛的具體道路等等。

顯教是密教的基礎,密教是顯教的高級階段,顯教和密教在總的教義原則上是一致的。顯密割裂、重顯輕密、重密輕顯都是錯誤的做法,乃智者所不為。

宗喀巴大師說:“顯密的差別不在智見,而在方便法門。密法的‘捷徑’就捷在修定的許多方便法門上。”

顯法需要經過三個無量劫才能完成的大行,密法用數世甚至一世就能完成,是全憑修積資糧和破執斷惑的特殊方便法門。因此,宗喀巴大師稱密法為“比佛還難得的寶中之寶”,是真正大智慧的表現。

無論顯密,歸根結底,真正的佛是具有慈悲內核的見性真智。至於佛的形象形態,那完全是一種適應眾生心理形態的方便化形,沒有一定的模式。

嘎瑪仁波切:顯宗和密宗的差別,不在外相的差異
時間:2019/10/11
作者:學佛網編輯阿明

導語:顯密之別,不在外相的差異。佛教依流傳區域,發心和修持方法的不同,分為小乘、大乘和金剛乘。其中,大乘佛教較著重佛法理論的探究,金剛乘則較重視實際修持,需要依照嚴格的系統和次第實修。而藏傳佛教寧瑪巴的核心法門大圓滿法,則圓滿涵蓋了顯密所有精華。

藏傳佛教寧瑪派最核心的法門是大圓滿法,這個法脈非常殊勝與特別。藏文大藏經《甘珠爾》有103冊,《丹珠爾》217冊,歷代高僧大德更寫有無數本。作為一個想學佛的凡夫俗子,很難憑藉自己的能力水平,把佛法統籌濃縮起來修學,沒經驗也做不到。

蓮花生大師把偉大佛陀所宣講的佛法精華濃縮起來教導弟子,這就是殊勝的大圓滿法。

「大」,是說在裡面包含了輪迴與涅槃的一切法。「圓滿」是說從小乘、大乘到金剛乘,佛法最精華的部分全部涵在其中,九乘次第、一切法脈都已涵蓋,所以非常圓滿,是為「大圓滿」。

我們修習的《大圓滿龍欽心髓》,「龍欽」是表明這個法本是從原作者龍欽巴大師所領悟的佛法裡,濃縮出來的精華精

要;「髓」在這裡是精華中的精華之意,「心髓」顧名思義就是心之極致精華。

小乘佛教,比較自我,知能力不及則誓願自己求解脫,先度自己的這種理念就叫小乘佛教。現在泰國、緬甸、高棉、斯里蘭卡等東南亞國家的佛教信仰,以小乘為主。

再上一層叫大乘佛教,不只度自己,還要度眾生,並堅信只有度眾生,才可能更快更好地度化自己。「菩薩」一詞,源於古印度語「菩提薩埵」,簡稱為菩薩。

菩薩會努力把自己身上所有的毛病和缺點清理乾淨,就像把地上的垃圾從屋內清掃出去一樣,逐漸清淨自己,開啟內心最智慧、最慈悲的一面,並用最大的膽量去幫助眾生,這就叫菩薩。

具備消除自己毛病缺點等一切罪業的能力,具備擁有一切功德的能力,具備利益眾生的大膽量,才能稱為菩提薩埵。

到了金剛乘,外表服飾變得一點兒也不重要了,密法是佛教里實修的方法,並不是叫「和尚」還是叫「喇嘛」的差別,也不是穿海青還是穿喇嘛服的差別,重點是指實修部分的發心。

無論是漢地的出家法師、和尚,還是藏地的喇嘛師父,又或是居士們,倘若在實修的時候是想修自己,讓自己先成就,等有能力再去利益眾生,就是修小乘佛教;如果是為了利益天下一切苦難眾生,就是修大乘佛教;如果想要自利利他,當下用清淨見淨化自己的身口意,用菩薩的方式利益眾生,不僅僅對佛菩薩皈依,還要對自己這個未來佛皈依——給自己一個承諾和責任,這就是在修金剛乘。

修顯宗和修密宗與法師們穿什麼衣服沒關係,很多人看到漢地的法師,就說是顯宗的,看到藏地來的法師,就說是密宗的;看到漢地的法師,就認為是吃素的,看到藏地的法師,就認為是吃肉的等等,這是一個誤區。

現在漢傳佛教法師們日常穿的基本是古代唐裝款式演變來的僧服,在明代開始被稱為海青,顏色主要有黑色、灰色、桔紅色、黃色,外面披袈裟,亦有衫褂式樣的「羅漢衣」。後來這種僧服又慢慢從中國傳到日本、韓國等地,這些國家法師們穿的僧服式樣也和中國大同小異。

藏傳佛教的法師穿的是從古印度釋迦牟尼佛時代流傳下來的款式,儘管藏地海拔高,冬天很寒冷,但是法師們依然是學熱帶印度僧人的樣子穿著僧裙,因為佛陀就是這樣傳下來的。

內地的寺廟就不修密法嗎?現在很多內地寺廟修持《楞嚴經》,這和藏傳佛教外密的修法一樣,最顯著的一個特點,是裡面有密咒「楞嚴咒」。可以說,任何一本有密咒的經都叫密法,沒有密咒的經都叫顯法。

顯法之「顯」,是公開講佛教理論之意;密法有一些實修的內容不會輕易公開,所以稱之為「密」。因故不管是漢地還是藏地,只要是外密的修法,都必須要吃素,比如密法中修八關齋戒、綠度母都是要忌口的。

2500多年前,佛陀是吃素還是吃肉呢?佛陀是托缽,施主給什麼就吃什麼,不會挑剔地說:「我是吃素的!請把這些肉食拿回去……」

吃素,最早源於修法的需要,後為長養菩提心,誓願不吃眾生肉,以此慈悲眾生、不忍食眾生肉的發心,是有很大功德的。
略談顯宗密宗的區別
達真堪布  2011/12/19

顯宗也好,密宗也好,都是佛法。顯密要圓融,不能彼此排斥、誹謗。顯密宗都強調基礎的修法,都重視出離心、菩提心和證悟空性的修持,目的相同、方向一致。但是二者在修法上有區別,對此要有個正確的認識。

一說念咒了就認為是修密宗了,一說念佛了就認為是修淨土宗了,一說打坐了就認為是修禪宗了,不是的!念咒不一定是修密宗。顯宗裡也有很多咒語,每一部經裡都有咒語,這是每一部經的精華。但是經裡講的是咒語的功德,沒有講具體的修法。密宗裡講的是具體的修法,通過什麼方式來修這個咒,怎樣才能實現這些功德。顯宗裡不講這些具體的方法。

不管什麼時候,一切都要觀為圓滿:住處圓滿、上師圓滿、眷屬圓滿、法圓滿、時間圓滿。以五種圓滿為基礎的修持才叫修密法。一切都能觀為清淨,不是把不清淨的觀為清淨,而是一切本來清淨,這個時候才算進入密法。你有五種圓滿的修法,在這個基礎上才能修兩個次第——生起次第和圓滿次第,修持兩個次第以後才能修大圓滿法。明觀五種圓滿,你真正認識到了是最好的,如果你暫時沒有認識到,也要深深地相信。如果你不相信,還有懷疑的話,你就不是修密法的人。之前,雖然你念的都是密宗的儀軌,念的都是大圓滿的修法,但實際上都是顯宗法而不是密宗法。

密宗與顯宗所採取的方法的差異,也在於在對境當中修持方法的多與少。密宗裡有眾多積累資糧的方便,特別強調在對境中修行,所以成就快。無對境修一百年,不如有對境修一剎那。顯宗裡,尤其是小乘佛法總是避免對境,很少有在對境中修行的方法,所以小乘修行者不能獲得徹底、永久的解脫。顯宗裡大乘佛法雖然有在對境當中的修法,但是很少,所以成就慢。

顯密一定要圓融,不能互相誹謗。謗法有罪過,有嚴重的後果。顯密宗都是正法,都能到達目的。但是人的根基不同,所以得到的方法不同,一個是坐飛機,一個是坐火車。要看自己的緣份在哪裡,自己的根基在哪裡。有條件坐飛機就坐飛機,沒有條件坐飛機就坐火車。坐飛機快,坐火車慢,但是最後都能到達同一個目的地,都是一樣的。顯密法門之間也沒有什麼衝突和矛盾,都是救度眾生脫離痛苦的方法,如果你認為有矛盾、有衝突、有懷疑,還是沒有精通佛法,那自己就要好好地學一學。這是你個人的問題,不是佛法的問題。
顯宗和密宗的區別
更新日期:2010/07/27 08:16:07
學習次第 : 進階

顯宗和密宗的區別

      很多居士都問過我這樣一個問題,顯宗和密宗的區別是什麼?在剛開始接觸密宗的時候,有這樣的問題是必然的。今天,我想從另一個角度來回答這個問題,我覺得,如果能從顯宗和密宗的聯繫來研究這個問題,最終會理解得更為清晰。

      佛陀在菩提樹下得證悟後,曾三轉法輪。一轉法輪,是指對弟子傳授斷除二邊之“苦集滅道”四諦法,並安排了戒律等秩序,以圖用秩序的方便來斷除煩惱,這成為小乘弘揚的重點;二轉法輪,是指向弟子傳授理解“空性”的方便法門,以無自性之“般若波羅蜜經”為核心,這成為大乘佛法弘揚的重點;在此基礎上,佛陀更進一步三轉*輪,指示了“自性清淨”的教授。三轉*輪所傳佛法雖使後世有了“大乘”、“小乘”等名稱上的區別,但是,這些教法之間並無矛盾、高低、新舊的差別,都應該被看作是度化眾生的方便。

      根據眾生的根器不同,對之教化的方法也應該有所不同,打個比方,對一個人來說是治病的良藥,用在另一個人身上可能就會沒有作用,甚至有副作用,對此理解為“各隨緣份”就可以了。

      佛陀入滅後,小乘佛教曾被廣泛弘揚,而大乘佛法並沒有在佛陀的聲聞乘弟子中傳播。而後幾百年,因為能夠理解和傳播此教法的高僧大德出現於世,大乘佛法開始廣泛弘傳。大乘佛法告訴我們的基本道理是: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像佛陀那樣,依靠生生世世發菩提心、行菩薩行,最終“了悟自性” 而成佛。無論出家人還是在家人,無論是貧富、聰愚,都可以依靠行六度——佈施、持戒、安忍、精進、靜慮、智慧,來積累福慧資糧,積累成佛之因,最後成就佛果。為此,大乘顯宗又被稱為“因乘”。教授此類道理的大乘經典是可以廣泛弘傳的基本教義,並沒有被秘密地傳授,所以就被稱為大乘的顯宗。其實,佛陀第三次轉*輪所講的教義,也是在此大乘教義的基礎上展開的,並無任何矛盾或違背之處。

      密宗的存在也是同樣的道理,因為佛陀教法中針對眾生的根器不同,而傳承出不同的方便法門。密宗度化眾生的方法,就是依據佛陀第三次轉*輪所指示的眾生“自性清淨”的道理,認為每個眾生的心性本來與佛無異,只是生生世世為貪嗔癡慢疑等塵垢所污染,迷失了自性,導致在六道中輪回不止。相對因乘而言,密教金剛乘還被稱為“果乘”,可觀眾生的本性清淨而修行。密法中,可以借助一些殊勝的方便法門修行,如利用誦咒、手印、本尊、直指心性等修法,以上師的殊勝加持與傳承、佛法僧的加持、以及空行與護法神的護持等為根本方式,可迅速達到體悟心性的成就。一般而言,通過大乘顯宗的方法來修行,最上等根基的人也需要一個阿僧祗劫才能證得一地果位;但是以密法的殊勝性,具根器的弟子甚至可以在一生中就得到虹身的成就。

      然而,也正是因為修行此密法對眾生的根器要求較高,同時對修行過程的戒律和誓言要求也比較高,所以密教的教法均被以往的傳承上師託付給空行和護法所護持,並不適宜廣泛地傳播。

      一般來說,接觸密法的居士也都要學習大乘顯宗的教法。這不僅是對學習密法的居士們的要求,在藏地的出家人也都要嚴格學習和理解大乘顯宗的教義,學習如何發菩提心,如何行六度,什麼是出離心等等。特別是修密法的弟子們,都要修“前行”引導,這是要求弟子們打好基礎,懂得一些大乘佛法的根本道理,在此之後,才能修行密宗中較高的一些修法。這樣做是為了避免密法修行者在修行過程中失去正確的方向。

      在修行密法之初,也可以按照上師的要求,先念誦一些密咒,如觀音心咒、金剛薩垛心咒、文殊心咒等,依靠密咒的加持,清除業障、增加智慧,使得今後的修學之路更少障礙。

德蘭根迥活佛  開示
2008年1月3日
圖滇悲桑格西 開示集要
Geshe Thupten Palsang
如何在多生多劫持續做同一件事? 精選

****    只要不忘失菩提心,菩薩的學習計劃可以歷經多生持續實踐。一旦生起菩提心,你就開始利益眾生了,任何一件事情只要做久了,累積經驗後自然就會愈來愈厲害。

《釋量論》第二品說:「眾相多方便,經長時修習。」其中的「長時」究竟有多長呢?一般而言,成佛需要三大阿僧祇劫的時間去學習各種方便。

如何持續在三大阿僧祇劫做同一件事情?都不會有忘記的問題嗎?

也許我們心裡會覺得不可思議,而且心裡會有疑惑。不同輩子裡做的事情,難道不會因為忘記,而成為無法繼續、毫不相關的事情嗎?例如上輩子學會英文,但這輩子生到西藏,前輩子學的英文就用不到了。雖然可能因為前輩子學過,所以這輩子學英文時會覺得容易一點,但基本上這輩子你在做在學的,是與上輩子不一樣的事。

以上這種情況,對菩薩而言不是問題。雖然在每一生裡,菩薩看似學著不一樣的東西,但這一切是在有計劃的安排下,依照次第進行的。雖然要學的很多,但這些學習都是統整在同一件事情裡。

生起菩提心後,只要修習四白法、斷除四黑法,你將永遠不會忘失菩提心。就算你下輩子投生為畜牲,也會記得菩提心。

所以,一方面來說,只要不忘失菩提心,菩薩的學習計劃可以歷經多生持續實踐;再者,從地道的進程來看,菩薩最初發起菩提心,同時獲得小品資糧道;當他獲得上品資糧道時,就會獲得法流三摩地。一旦獲得法流三摩地,無論哪個世間的佛與菩薩在講法,他都可以去聽,而且也可以直接在佛像面前,就像親自見到面那樣地聽聞佛法。由於有這種條件,所以他可以學到非常多。

當他持續進步、獲得加行道忍位時,就會獲得四種陀羅尼,包括:法陀羅尼、義陀羅尼、咒陀羅尼、忍陀羅尼。一旦獲得這些陀羅尼,就不會再有忘記的問題;獲得見道位之後,根據大乘的見解,他就獲得投生的自由,一旦獲得投生自由,當然更不會有忘記的問題了,此後他可以到上百個佛國剎土去學習。由上可知,即使只從靠著聽聞而學習的角度來看,都有能力做無邊的學習。

以下還有一個更容易理解的回答,只不過這種說法是無法以物力正理驗證的極隱蔽法,只能憑著經典為根據。這個回答是:如果你下輩子投生到淨土,例如極樂淨土或妙喜淨土,無論你學了再多都不會忘記直到成佛。由此可知,「多生多劫繼續學習」這件事情是可能的、是有路可走的。

多生多劫學習,要怎麼學?一方面可以跟佛與菩薩學;另一方面,我們也可以自己思考;再者,一旦生起菩提心,你就開始利益眾生了,任何一件事情只要做久了,累積經驗後自然就會愈來愈厲害。

就算你本來是個什麼都不太會的人,但是,當你生起了增上意樂、決心要利益眾生而後付諸實踐,剛開始時可能處處不順、到處碰壁,但你會在這個過程裡不斷地思考並且改進。在一生又一生的時間裡,你不斷實踐並且修正,到後來,你的經驗會變得非常豐富,對於如何利益眾生會變得非常在行。由此可知,透過方法,我們確實可以成為非常善於利益眾生、遍知一切法的人。

再者,智力的高低對這件事情的成辦也有很大的影響,我們的智慧不會永遠停留在目前這個程度,當智慧愈進步,我們能成辦的事情將會愈偉大。

以宗喀巴大師來說,他在世的時間並不長,若你學過宗大師的論著並且有一點體會,可能會對宗大師的成就感到驚訝,會覺得人怎可能在短短的一生之中,能夠懂得這麼多。宗大師在二十二歲時寫下《金鬘疏》,這是一本針對《現觀莊嚴論》而寫的注疏。許多長時間學習《現觀》,學了二十甚至四十年的人,看過後感到驚訝不已的《金鬘疏》,竟出自一位年僅二十二歲的人之手。

在安多格登群佩這位大學者的著作裡,曾經如此寫道:「雖然龍樹菩薩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大智者,但據說他世住六百年。如果我也能活得那麼長,一直不停地學習,說不定我也可能變得跟龍樹菩薩一樣。但宗喀巴大師僅在短暫住世的期間裡,就能懂得這麼多,真是令人感到無比驚奇!」

如何熬得了那麼久的辛苦?

再者,我們心裡可能會想,三大阿僧祇劫是多麼長的時間啊!要如何能熬過這麼長時間的辛苦呢?

這個問題,可以朝幾個方向去思考。首先,其實無始以來,我們在輪迴裡受苦的時間,不知經過多少個三大阿僧祇劫了,在這麼長的時間裡,我們也一直在辛苦努力著。只是我們做的努力,是沒有用的努力;而佛與菩薩做的努力,是有用的努力。與我們曾努力過的時間相比,佛菩薩用的三大阿僧祇劫真的很短,不過是一剎那而已。

只要你仔細想過無始以來我們都受了哪些苦,只要還留在輪迴裡,我們將繼續無止境地受苦,這樣思考下來,三大阿僧祇劫其實只是一剎那而已。所以,對於菩薩而言,你跟他說:「需要三大阿僧祇劫的時間才能成佛呢!」他會說:「啊!只要這麼短的時間就夠了嗎?」

由上可知,時間的長短是相對的概念,而不是絕對的數值,就看你跟什麼做比較。就算只要花五年就能成佛,對某些人而言可能覺得五年實在太久了;但對於有心力的菩薩而言,三大阿僧祇劫只是一眨眼而已。

其次,我們會不會覺得做某事辛苦,與得到的結果大小有關。

為了成佛而做的一切,到底辛不辛苦?若真正認識佛的功德,特別對一個生起大悲心、非常想要利他的人而言,他明白一旦成佛,便可以在每日每日之間,幫助無數有情脫離惡趣、脫離輪迴,只要一想到這些,他不但不會覺得累,反而很高興自己能有機會為了成佛做這些努力!累,只是旁人的感覺,對一個真正生起菩提心的人而言,他一點都不會覺得累。

就像一個不愛足球的人在場外看球賽,他覺得這種運動實在很累,不但會流很多汗,還會跌倒受傷;但對喜愛足球運動的人,特別是以前曾贏過很多場比賽的人,根本不會覺得累。

所以,是我們這種還沒生起菩提心、沒有大悲心的人,聽到「經歷三大阿僧祇劫的努力」這幾個字,才會有這真辛苦的想法;但對於已經生起菩提心與大悲心的人而言,完全不會有累的想法。

我們現在都不太耐得了苦,由此可見,我們對於佛的功德究竟有多大,恐怕還不夠認識。

時間長短應該不是重點,重點是你在那段時間裡是否快樂。如果快樂,時間再長都可以,而且是愈長久愈好;但如果痛苦,時間長就很難忍受。假設我說,不論是否快樂,只要是長時間都是錯的,短時間都是對的,這樣並不合理吧?

我曾在電視節目裡看到一位女受刑人說:「在這裡,一天的時間比一年還長、還難熬。」在困苦裡的一天,感覺像一年那麼長;在快樂裡的一年,感覺好像只過了一天,一下子就過去了。

生起菩提心、一心利他的人,無論身或心都不會有困苦。在身的方面,因為他有慈悲心,不會傷害別人,所以很自然就遮止惡業、造很多善業,就算想著不要造善也會造善,這是因為他對眾生的慈愛心,使得他只要一看到別人過得好,就會不由自主地感到喜悅,這樣的喜悅使得他順便就累積善業了。一個累積很多福德資糧、不造惡業的人,身體根本就不會領受到什麼苦。

在心的方面,一位生起了菩提心的人,由於心力強大,他的心根本就不會有困苦。就像尊者常說的:「每當遇到困難,只要憶念『乃至有虛空,以及眾生住,願吾住世間,盡除眾生苦』這個誓願,內心的困難感馬上就消除了。」

寂天菩薩在《入行論》精進品中提到:「福德引身適,智巧令心安,為眾處生死,菩薩豈疲厭。」由於累積福德資糧所以身體舒服;由於菩提心力與證空慧,所以內心全無困難。既然任何時候身心都安適,為了利他而身處輪迴,又怎麼會感到疲厭呢?

當心愛的孩子遇到困難,身為父母的人若能幫上忙,父母會非常開心;當孩子終於得到了一個想了很久的禮物,父母就會很開心。那些善良又熱心助人的人常說,只要有機會幫助別人,他心裡就覺得很開心。

他們為什麼會這樣?因為有愛。菩薩對有情的愛非常大,只要有辦法幫上有情一點忙、讓有情獲得一點好處,菩薩會非常快樂!那種快樂,幾乎勝過獲得見道位的快樂。

寂天菩薩在《入行論》第八品中曾說:「有情若解脫,心喜如大海,此喜寧不足,云何唯自度?」幫助有情,內心就會非常歡喜,這樣就非常足夠了;為什麼要放棄這樣的快樂,只求自己一人解脫呢?

尊者說過:「一旦你下定決心捨棄自己、一心利他,雖然還沒有獲得阿羅漢,也會嚐到跟獲得阿羅漢一樣的快樂。」這段話,也許出於尊者親身的經驗。

《入中論》說:「且如佛子聞求施,思惟彼聲所生樂,聖者入滅無彼樂,何況菩薩施一切。」一個長時修習菩提心的人,當他聽到別人來乞討的聲音,就覺得無比歡喜,那種歡喜的程度,比獲得阿羅漢果位還要更歡喜。想想看,光聽到有布施機會的聲音都這麼高興了,何況是真的布施呢?

聽到這裡,我們恐怕會覺得很不可思議吧!生起菩提心、實際去利益別人,竟是如此快樂。一旦到了這種程度,就算別人要他停,他也停不下來了。

…摘自:2014《釋量論》第二品略講 第九講 2014.9.19
噶瑪巴鄔金欽列多傑與泰耶多傑聯合聲明:將共同負責夏瑪巴仁波切的轉世
By
vot.org
05/12/2023

【西藏之聲2023年12月05日報道】藏傳佛教噶瑪噶舉傳承十七世噶瑪巴鄔金欽列多傑與另一位噶瑪巴泰耶多傑發表聯合聲明指出,兩人為避免噶瑪噶舉傳承內部出現分裂,同意將共同負責尋找和認證噶舉傳承重要上師夏瑪巴仁波切的轉世。
圖源:噶瑪巴鄔金欽列多傑官網

12月4日,噶瑪巴鄔金欽列多傑在其官網發布了一份聯合聲明。 另一位署名者是已故夏瑪巴仁波切認證的噶瑪巴泰耶多傑。

聲明指出,為維護和加強藏傳佛教噶舉傳承,兩位噶瑪巴將共同認證夏瑪巴仁波切的轉世,不會各自單獨行事。 同時,為了夏瑪巴仁波切的轉世能夠名副其實,兩位噶瑪巴將共同負責包括其教育、灌頂、口傳及口訣等教授。

此外,聲明也指出,夏瑪巴仁波切的轉世乃噶瑪噶舉內部事宜,不接受任何無關人士的干涉。

這份由兩位噶瑪巴聯合署名的聲明具有藏、中、英三個語言版本。

中文版聲明原文如下:

認證祖古轉世的傳統為藏傳佛教所特有,始於尊勝噶瑪巴乃公認之事。 從第三世法王噶瑪巴讓炯多傑的親傳弟子- 垛丹札巴僧格(第一世夏瑪巴)開始,夏瑪巴的轉世既成了藏地歷史最悠久的祖古之一 。 而其中大多數夏瑪巴均被納入噶瑪噶舉金鬘傳承之中,對整體佛教及噶瑪噶舉都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然而,從第十世夏瑪巴卻朱嘉措圓寂後,超過一百七十年間,夏瑪巴的轉世都被禁止認證和坐床,這不僅是教法的損失,而且也在歷史上留 下了無法彌補的空白。

有鑑於此,我等頂嚴 —— 尊勝第十六世法王噶瑪巴德重恩弘,認證了全知夏瑪巴米龐確吉羅卓,並為其舉行坐床。 然而,由於眾弟子福薄以致第十六世法王入滅過早,且全知夏瑪仁波切亦在噶瑪噶舉內部紛擾尚未平息之前示現圓寂,著實令人遺憾。

無論是從歷代夏瑪巴之宏業,或是第十六世噶瑪巴恢復其認證等各方面,我們都可以看出:繼續認證夏瑪巴的轉世是我們的責任。 若能達到正確無誤、沒有爭議的轉世認證,將對噶瑪噶舉的團結大有助益。 於是,此番重任便落在了我們兩人肩上。 因此,儘管困難重重,我們仍進行了數次會面,竭誠相待,認真商議。 在此就討論結果總結如下:

一、我們將共同認證夏瑪仁波切的轉世,不會各自單獨行事。

二、為了夏瑪仁波切的轉世能夠名副其實,我們兩人將共同負責包括其教育、灌頂、口傳及口訣等教授。

三、夏瑪仁波切的轉世乃噶瑪噶舉內部事宜,我們不會接受任何無關人士的干涉。

總之,我們同為噶瑪噶舉中人,本就師承一脈,互為金剛兄弟。 若彼此之間互相爭鬥、製造分裂,不僅愧對歷代傳承祖師,也會親手將我們的教派毀於一旦。 所以,每一位噶瑪噶舉中人都應深切懺悔往昔所行,盡快完成至少十萬遍「金剛薩埵百字明咒」及一千遍「三蘊經」的念誦,如此將會利益巨大。 此外,我們要確保:從今往後不再令如此珍貴的傳承出現分裂; 任何時候,在以噶瑪巴及其心子為主的轉世議題上,不再出現任何爭議和分歧。 所有噶瑪噶舉實修傳承者的三昧耶應如水乳一般交融,團結和睦如一條潔白柔軟的哈達,此乃重中之重,請各位銘記於心。

泰耶多傑

鄔金欽列多傑

2018年10月,藏傳佛教噶瑪噶舉傳承十七世噶瑪巴鄔金欽列多傑同另一位噶瑪巴赤列泰耶多傑發表聯合聲明,宣布兩人「就如何修復過去噶瑪 噶舉傳承內部所經歷的種種令人遺憾的分裂問題進行了探討”,並且認為統一傳承是各方應盡的義務與責任。

鄔金欽列多傑法王與泰耶多傑法王聯合聲明

2018年10月11日

鄔金欽列多傑法王與泰耶多傑法王於法國遠郊進行了數日會面。其主旨是為促成雙方個人間的相互認識和了解。同時,就如何共同致力於維護並加強藏傳佛教噶瑪噶舉派傳承一事進行了交流與探討。

會面結束後,泰耶多傑法王與鄔金欽列多傑法王發表聯合聲明如下:

「我們雙方為能夠有這樣的機會,在如此平靜與放鬆的環境下見面,並結識對方而感到非常高興和欣慰。這是我們二人多年來的願望,現在終於如願以償。

此次會面的主要目的,是可以通過一些時間的接觸建立我們個人間的關係。在自由對話的氣氛中,我們第一次有機會了解彼此。我們也期望由此可以發展成為一種更加緊密的關係。

同時在會談中,我們就如何修復過去噶瑪噶舉傳承內部所經歷的種種令人遺憾的分裂問題進行了探討。我們認為,竭盡全力地統一傳承是我們應盡的義務與責任。

此事不僅對噶瑪噶舉派傳承的未來至關重要,並且關乎到整個藏傳佛教的未來以及所有眾生的安樂與福祉。因此,我們呼籲追隨噶瑪噶舉派的每一位都能夠一起參與到這項加強並維護傳承的行動當中。我們相信,恢復這充滿智慧與慈悲傳承的和諧是所有人共同責任。」
寧瑪巴的敏令崔千、薩迦巴的薩迦天津、噶舉巴的大寶法王噶瑪巴和格魯巴的達賴喇嘛是西藏人公認的四大法王。若加上班禪喇嘛,則為五大法王。而寧瑪巴、薩迦巴和噶舉巴也是在1962年後才有教主之設。格魯巴的教主是甘丹赤巴,不是達賴喇嘛。達賴喇嘛和班禪喇嘛兩位是西藏的最重要的政教領袖。達賴喇嘛和班禪喇嘛互相轉世,互相認證。達賴喇嘛地位最高,班禪喇嘛居次。達賴喇嘛管理前藏,班禪喇嘛管理後藏。達賴喇嘛、班禪喇嘛、哲布尊丹巴和章嘉呼圖克圖是清朝時格魯巴的四大呼圖克圖。換言之,是格魯巴的四大轉世活佛。
依噶瑪巴的教授,修四臂觀音亦能夠成佛,亦能夠證悟大手印和大圓滿。這是噶瑪巴的殊勝之處。
還有羅卓仁謙師兄的幾個網站。我不太了解他,不敢胡亂推薦。但他好像是有師承的。謝謝。

羅卓仁謙
https://www.lodrorinchen.org

解脫協會
https://www.mokshah.org

解脫法堂
不動教理苑
https://www.moksharama.org

度母之家
https://khadirawana.org

岡波聖地
https://www.kampojanechen.org

葺葺花園
https://www.fluffy.tw
要多些祈請阿彌陀佛和觀世音菩薩,尤其是要多些祈請觀世音菩薩。因為阿彌陀佛和觀世音菩薩兩師徒在人間化現,對眾生有很大的利益。如噶瑪巴和夏瑪巴。如達賴喇嘛和班禪喇嘛。

要多些祈請觀世音菩薩、文殊師利菩薩和金剛手菩薩三部怙主,尤其是祈請觀世音菩薩。因為觀世音菩薩代表所有佛菩薩的慈悲。祈請觀世音菩薩等於祈請所有佛菩薩。

要多些祈請觀世音菩薩,要多些祈請龍樹菩薩。觀世音菩薩和龍樹菩薩對佛法住世很重要。
(大寶法王傳奇之)大寶法王的特質

主講:大司徒仁波切

今天大家在居士林共同持誦咒語的共修,是非常重要的功課,功德也是非常廣大的。共修持咒的修行方法,因大家今天有緣聚集在一起,這是一個具有同心的團體;每一個人的功德及智慧都是相同的,而且互相分享所有修行的功德及智慧。一個人要持咒一百萬或是更多遍需要很久的時日,然而我們今天帶著歡喜、清淨、恭敬的心,發願持誦大寶法王的心咒,如此每一位都能分享到其他人所持誦咒語的功德。在此特別提醒,不要因為大家一起共修持誦,可以分享其他人的功德,就表示可以偷懶;而是心存誠意和歡喜與大家一起同心持誦,這個功德是大家一起分享的,這是在傳統的修行中非常重要的功課。

今天大家能夠在這裡,一起共修持誦大寶法王心咒,是一個非常有意義及非常好的機緣。「大寶法王心咒-噶瑪巴千諾」,此心咒是匯集所有一切佛陀的加持力和慈悲心,因為噶瑪巴-大寶法王是佛陀事業的化身。促成這次的法會是化育基金會的心願,也是大家的真心與誠意;我感覺到,在諸佛菩薩以及大寶法王的加持之下才有如此的法會產生,這種修行及努力一定會帶給我們真正的快樂,而且也會幫助在座的各位啟發真正的智慧。

在持誦心咒之前,先與大家分享一個稀有和神聖的教授,是有關大寶法王特質的教授。當然大寶法王的特質是無限的,但是可以總歸成為十五項重要的特質。

【第一項特質】   
  
大寶法王是十方三世諸佛一切事業的化身。在佛教的用語中「十方」是指所有的方向,「三世」是指過去、現在、未來。大寶法王是所有佛陀事業的化身。

【第二項特質】

大寶法王是八萬四千法門的總集體。釋迦牟尼佛所傳的八萬四千法門,也是代表所有無限的法門,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一切諸佛的總集體。

【第三項特質】

大寶法王代表佛、法、僧,三寶之中的「僧」。僧中最高的僧團,而僧團又分為兩種:一種是一般的僧團,另一種是具有特別特質的僧團。這特別的僧團是指菩薩,尤其是指觀音菩薩。因為大寶法王是觀音菩薩的顯現。為什麼呢?因為觀音菩薩被喻為一切諸佛之父,這是由於觀音菩薩是慈悲心的代表,如果沒有慈心,就不會有任何佛陀出現。

【第四項特質】

大寶法王是一切眾生的守護者。一切眾生都需要被保護,怎麼說呢?因為大寶法王代表慈悲心,是慈悲的顯現與化現,因此大寶法王能護佑一切眾生。

【第五項特質】

大寶法王是一切眾生的父母。父母養育孩子,將孩子一步一步的教育成人,從一個無助、幼稚的小孩,養育成為一位有解決問題的成熟大人。大寶法王是觀音菩薩的示現,是慈悲心的化現;從這個角度而言,大寶法王是一切眾生的父母,帶領一切無明的眾生,從什麼都不懂到開悟成佛。大寶法王發願要帶領每一位眾生,達到大寶法王修行的境界,也就是佛陀的境界。  

【第六項特質】

大寶法王被比喻為一位船夫、舵手、領航員,帶領我們渡過輪迴之海。將眾生從輪迴的大海中,一個非常危險的此岸運送到非常安全的彼岸,也就是涅槃的境界。

【第七項特質】

大寶法王被比喻為一位牧羊人,照顧所有的羊群。當羊群需要水的時候,牧羊人會帶著羊群到水邊;需要吃的時候,會帶領羊群到草原上。大熱天時,帶領羊群到陰涼之處;寒冷時,帶領羊群到陽光普照的地方。當羊群受到驚嚇,需要保護的時候,這位牧羊人會保護羊群,脫離苦難。因此,大寶法王會帶領一切眾生,脫離輪迴的痛苦。  

【第八項特質】

大寶法王是一位醫生。所有的眾生都罹患了貪、瞋、癡的三毒,由於大寶法王的無限慈悲心,將眾生從三毒中解救出來。

【第九項特質】

大寶法王如月亮的光芒一般,帶給我們清涼,將我們從煩惱的熱火解脫出來。

【第十項特質】

大寶法王如同太陽一般。眾生都有二元對立的思想,也都因為無明和我執而造成痛苦。我們如瞎子一樣,沒有辦法看到什麼才是對我們和周圍的人有好處;什麼是對我們有害。而大寶法王就像太陽一樣帶給我們光亮,使我們看到正確的光明大道,認清錯誤的曲折小路。能夠克服自己的無明、私心;克服我執及二元對立的陰影。

【第十一項特質】

大寶法王如一位好朋友,一位修行的伴侶。會幫助眾生成長,支持行善、克服困難。

【第十二項特質】
  
大寶法王是一切善法海的總集體。這個善法海包括所有佛菩薩的功德總集。大寶法王涵括所有的傳承,一切的悟者,甚至是悟境的本身。大寶法王也就包括了釋迦牟尼佛及釋迦牟尼佛的一切功德,因此大寶法王被喻為一切善法海的總集體。

【第十三項特質】

大寶法王是所有最尊貴本尊的總集體。佛證悟的境界是為了利益一切眾生,佛菩薩利益眾生的示現,都總集在大寶法王的身上。

【第十四項特質】
  
大寶法王是所有的護法、空行、勇父的總集體。因為護法是實踐佛陀所有的事業,而大寶法王是佛陀事業的化身,而護法、空行、勇父也代表佛陀報身的事業。因此大寶法王被喻為所有護法、空行、勇父的總集體。

【第十五項特質】
  
大寶法王是觀音菩薩的化身。觀音菩薩曾經發願,只要有任何一位眾生未成佛,觀音菩薩就不成佛,直到眾生全都渡盡。大寶法王也如同觀音菩薩一般,發願「眾生渡盡方作菩提」,一直到最後一位眾生得渡之前,大寶法王會不斷的化現,幫助眾生、救渡眾生。所以大寶法王被喻為觀音菩薩的化身。

以上是大寶法王的十五個特質。將大寶法王無限與不可數的特質,用簡單的定義與說明,濃縮成這十五項特質。在此作如此的比喻:當我們形容無限的虛空或空間,可用兩手來比喻這就是空間,雖然這並不是真的無限虛空,但是,質是完全相同的。我們可以用手來比喻一個空間、無限的虛空,同樣的我們可以用簡化的方法,將大寶法王無限與不可數的特質,在這十五個特質中呈現出來。

這些特質,是諸佛菩薩慈悲的化現;在我們眼前所看得到的、顯現出來的,就是我們所需要的。也就是說大寶法王本身就是佛陀事業的化身、是法門的總集體、是一切眾生的守護者、是醫生、是太陽....這並非只是一種比喻,實際上就是如此真實。

大寶法王是所有佛菩薩事業的化身,能使所有的眾生離苦得樂,因此今天我們能在大寶法王的壇城加持之下是非常幸運的。但是,僅僅是幸運還是不夠,還需要真正的開始修行。今天我們在這裡能夠持誦大寶法王的心咒,藉此喚起眾生沒有分別的慈悲心。只有一種方法能夠幫助我們真正的啟發出內在的慈悲心,就是要非常非常真誠的發願,發菩提心-「為利眾生願成佛」。

發願能儘快成佛來幫助所有的眾生,這是最高無限的一種願心。只有一種心願能超越為利眾生願成佛,就是願能幫助一切眾生成佛、離苦得樂的心願,而且願意最後一個成佛,這也是觀音菩薩所發的大願。在此我們一起來學習所有上師們的行止,實踐觀音菩薩的心願。

釋迦牟尼佛以及蓮花生大士都曾預言,大寶法王本會以人類的化身,實行佛行事業,以祖普寺為中心,度化無量眾生。而在大寶法王的化身方面,提到共二十一個化身,並且每一位大寶法王在圓寂之前都會留下轉世預言信,敘述下一世的大寶法王的出生日期、出生地點、父母的姓名;並會一世接著一世的示現在世間,直到最後一位眾生都成佛為止。

蓮花生大士預言中的大寶法王,在西藏的楚布寺陞座,是第十七世大寶法王-鄔金欽列多傑。大寶法王的法名也是蓮花生大士所預言的,共記載二十一個化身的法名及其容貌。

在此特別提出,我們不要誤解大寶法王只有二十一世,因為大寶法王發願「眾生度盡方成菩提」,大寶法王為了所有眾生,都會一直不斷的化現,持續的救度眾生,直到最後一位眾生成佛。所以我們誕生在這個時代是非常幸運的,應該著這二十一位大寶法王在世間時,親自去拜見大寶法王。

http://www.hwayue.org.tw/karmapa/karmapa_legend10.htm
圓覺宗的正統

對待吳潤江上師創立的圓覺宗有三種做法:

(1)採取溫和的做法,知道圓覺宗的傳承有問題,但仍然承認吳潤江上師傳至智敏上師及慧華上師的傳承,而且我們會承認圓覺心法是有傳承的。

(2)像敏卓林寺及雪謙寺一樣的做法,絕對不承認吳潤江及他的圓覺宗的傳承。

(3)像王淵明居士一樣,正式承認吳潤江上師及圓覺宗的傳承。

19-7-2011, 22-8-2018


圓覺宗的傳承應該僅承認諾那華藏精舍亦即智敏及慧華的傳承為主,梁乃崇的傳承可以不理。甚至可以不理會其他所謂吳潤江弟子的傳承。梁乃崇居士創立圓覺文教基金會。


圓覺宗諾那華藏精舍的李泰縣上師已經閉關多年,應該有所成就。末學今日要承認李泰縣上師與二麻子(越塵居士/趙躍辰)同為諾那華藏精舍的合法上師,同為圓覺宗的第八代上師。圓覺心法還是有傳承的。但圓覺宗與紅教白玉寺不合的部分是沒有承認的。這是圓覺宗不共。第三世貝諾法王一再強調,圓覺宗沒有問題,諾那華藏精舍沒有問題。末學並承認諾那華藏精舍是圓覺宗的唯一合法代表。(13/Jan/2019增添)


台灣的諾那華藏精舍是唯一的正統,梁乃崇的圓覺文教基金會可以不理。香港的諾那明星精舍不及諾那華藏精舍之正統。其他皆是假冒圓覺宗的。

以上是我作為藏傳佛教的正宗弟子而非圓覺宗的弟子的看法。我支持圓覺宗的諾那華藏精舍為圓覺宗的唯一的合法代表。請不要向我詢問。請向其他資深的密宗弟子請教。我以前曾經接觸過諾那華藏精舍、圓覺文教基金會及諾那明星精舍的人,故略知一二。謝謝。

佛教生死學
作者: 陳兵
出版社:中央編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4/01
語言:簡體中文

定價:408元
優惠價:87折355元


內容簡介
分為靈魂和輪回觀念的產生;非斷非常的佛教輪回觀;緣起法與生死輪回之中道觀;“無我”說與對有我論的批判;業性本空與業果相續;佛典中對宿命論等的批判;似天非天——阿修羅等內容。

目錄
序言︰生死之謎——人類理智面臨的尖刻挑戰

第一章 靈魂和輪回觀念的產生

第二章 非斷非常的佛教輪回觀

第三章 業與輪回

第四章 眾生相種種

第五章 死亡、死後與出生

第六章 生死唯心造

第七章 超越生死之道

第八章 生死關懷

第九章 中土人士的生死觀

第十章 史料中的輪回事件

第十一章 輪回說與心靈學

第十二章 對生死之謎破解歷程的反思
收回

詳細資料

    ISBN:9787511709851
    規格:平裝 / 466頁 / 普通級 / 1-1
    出版地:中國

    本書分類:哲學/宗教> 宗教> 總論
返回列表
高級模式 | 發新話題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換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