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覆 發帖

[轉載]華人基督徒離教原因分析

華人基督徒離教原因分析
作者 : 劉焱
2021-11-29



文章原載于《福音與當代中國》雜志第13期    作者:劉焱1  

摘要:本文收集了65位基督徒發布在ex-Christian.hk網站上的離教見證文本, 并對文本進行了内容分析。研究發現,基督徒離教原因主要有四類:教會等級森嚴與管理僵化;個體自由與選擇受限;對舊約中的上帝和基督教教義的疑惑;以及對教會團契人際環境的不滿。其中,教會組織權威和個人自由的沖突,教會對其他宗教和社會群體的排斥,教會對社會問題和社會正義的漠不關心是導緻基督徒離教的主要原因。華人與西方離教者都深受當地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影響。與追求靈性體驗的西方離教者相比,華人離教基督徒更多體現了對理性、社會公平和普遍正義的追求。

關鍵詞:離教、基督徒、教會、内容分析

導言: 皮尤研究中心的統計數據顯示,近年來歐洲和美國的無宗教歸屬者(religious NONES)數量穩步增加。NONES指的是自我認同爲不可知論、無神論、尋求靈性而非宗教(spiritual but not religious)、無特定信仰(nothing in particular)等無宗教歸屬者。2 皮尤調查顯示,美國人無宗教歸屬者 2009年爲17%的, 2012年爲20%;3 2019年,則增至26%。2009年美國成年人中,新教徒占51%,天主教徒占23%,到了2019年,新教徒爲43%  天主教徒爲20%。從2009年至2019年,美國成年人中無神論者從2%增至4%;不可知論者從3%增至5%4 。華人基督教會是否也存在信徒流失的現象呢?皮尤報告指出,由于政治原因,很難獲得中國基督徒人數增加或減少的确切報告。5 一方面,中國基督徒在各種社交媒體上的可見度越來越高,另一方面,基督徒的離教見證也散見于各種中文自媒體平台,反映出當代華人基督教會面臨的神學理論與信仰實踐的困境。本文旨在通過對華人基督徒離教見證的文本分析,來探讨華人教會中NONES産生的原因。

一、世俗化理論分析框架   

近年來,解釋NONES現象的常見理論主要有政治反彈(Political Backlash), 婚姻延遲(Delays in Marriage), 廣泛的社會脫節(Broad Social Disengagement),以及世俗化(Secularization)理論等。6 其中,前三種理論解釋較爲直觀。而世俗化理論一方面因宗教衰亡論的證僞而飽受争議,另一方面也因其多樣的概念界定和理論解釋框架而在NONES現象研究中被廣泛使用。Tschannen7 (1991)比較了7種經典的世俗化模型。其中,Luckmann, Berger, Parsons和Bellah 都使用了自主化(autonomization)或私人化(privatization)概念來解釋個體内心對選擇神聖或世俗符号系統意願的變化。Fen把世俗化定義爲個人和集體領域之間的規範和界限的選擇。Wilson則認爲世俗化發生理性和多元化社會中的信仰團體中。所有這些作者都認爲,理性及多元的理念,是世俗化的現代催化劑。 Bruce (2002)8 概括了世俗化範式爲三種路徑:過度個人主義導緻的組織分裂;理性主義導緻的科技意識興盛;新教倫理和社會經濟發展化導緻的社會區隔化(compartmentalization)和價值相對主義。在離教者問題研究中,個體與宗教組織的關系始終是焦點。其中,使宗教成爲個人選擇的理性和自由意志是離教牽引力,而民主政治、自由市場經濟和宗教多元化則被認爲是離教的推動條件。離教者現象不僅反映了個人内心沖突,也反映了個人與宗教組織的沖突,以及宗教組織價值觀與整個社會環境的沖突。基于Burce世俗化範式中三個分析路徑,本文探讨了華人離教基督徒文本中所反映的個人與教會、個人與上帝、個人與他人的關系。

二、數據和方法論

2.1 樣本來源與抽樣方法

爲了找出基督徒離教的原因,筆者比較了三個集中發布離教基督徒見證的華文在線網站。其中之一的antichristendom.com9 是一個立場清晰的反基督教網站,行文較爲情緒化和偏激。另一個論壇在知乎上, 在論壇貼出的 “有沒有人信了基督(教)之後又不信的?”這一問題下,截至2021年9月1日,共有337人進行了回答。10其中大部分答案是非信徒對基督教的看法,而非信徒個人經曆分享。在對不同網站進行評估後,本研究決定選擇名爲“離教者之家”的網站作爲研究數據的來源。11

“離教者之家”是一個香港域名的中文網站,最早成立于2004年3月3日,網主爲離教者。該網站關注離教基督徒可能會面臨的各種困境,如離教後可能面對教友的反複勸說,有些會“把持不住而重回教會,繼續過着自己不想過的生活”。12 由于離教者的生活圈子和朋友通常都在教内,一旦離教,他們可能失去原有的社交圈,變得孤單、隔絕和彷徨。網主認爲,離教是一種理性抉擇,每個人都有權選擇适合自己的道路。該網站旨在爲離教者提供分享離教經驗的平台,幫助他們在離教後能“自立自主,自尊自信,創造屬于自己的人生。” 13 該網站的價值觀包括:“1.尊重宗教自由:捍衛教徒有自由離教或改變宗教信仰之權利,不強迫、誘使、教唆或反複遊說教徒離教。2.支持宗教包容:持不同信仰及理念者,皆能以對等地位表達意見。3.捍衛言論自由:不因信仰立場不同而剝奪任何人的發言權利。”14 截止2021年7月底,該網站已經積累了共199篇來自博客、網站或在線論壇的離教見證。其中,大多數證詞是由有多年教會經驗的基督徒所寫。筆者運用内容分析方法,篩選了這些離教見證,剔除了這些離教見證中信息結構不完整、長度不到500字的文本。最後,本文納入統計和内容分析的文本共65個,寫作時間介于2008到2018年之間。

2.2 文本作者的人口學特征

在這65個文本中,隻有十位作者使用了真名,大部分作者采用網名。單從網名很難推斷出作者性别。23位作者沒有留下任何顯示其性别特征的線索,占比36%。在統計中,談到妻子或女朋友的作者被标注爲男性;提到自己的丈夫或男朋友的作者,則被标注爲女性。用這樣的方法,确定文本作者中25名男性,15位女性。在這些作者中,各有一男一女表明自己爲男同和女同,占作者總數的3% 。有9位作者談到了他們在大學的教育,占總樣本的14%。兩人談到了自己讀博的經曆,占3%。有兩位作者談到自己的中學經曆,占比2%。約80 %的作者教育背景未知。這些見證文本長度在 150 至27,200 個漢字之間。 研究收集的文本顯示,作者受教育程度與文本長度成正相關系。見證文本中,兩位博士學曆作者的文本大約爲7,500-7,900字,11 位受過大學教育的作者中有8 位的文本超過3000字。76% 的文本不超過 3000字。所有入選文本的作者都認可自己曾經的基督徒身份,提到受洗或多年的教會團契經曆。他們中有18%有10到18年的教會經驗,16% 已經受洗超過20 年。5% 在第七年離開教會。22%的人隻是含糊地提到了作爲基督徒在教會的“多年經曆”,22%的人沒有給出任何與信教年份相關的信息。在這些作者中,31%來自香港,20%來自台灣,12%來自中國内地,其中有3%遷移到美國。其餘34%文本無法從證詞中推斷出作者居住地。在這65位作者中,57位屬于新教不同的教派,其中包括原教旨主義、五旬節派、英國國教、長老會或路德教會,占作者總數的 88%;5位作者是天主教背景,占總數的8%。其中兩人有摩門教經曆,一人來自真耶稣教會。

三、見證文本内容分析

在預研究階段,作者随機從“離教者之家”網站抽取了20份寫于2004年至2008年間的離教見證,參照Bruce世俗化三個路徑的模型,并依據這些文本中作者抱怨對象和内容對中國基督徒離教原因進行了分析。作者抱怨得最多的四個主題包括:教會組織、個人與教會的關系、基督教教義和上帝、以及教會成員。這四個主題分别與Bruce世俗化路徑中的組織、個人和社會關系幾個層面相對應。

筆者基于這四個主題,進一步分析了發布于2008年至2018年間的65份證詞,在每一類下,再将作者抱怨内容細分爲四個維度。例如,對教會的抱怨可以分爲四個子維度:1.教會操縱和脅迫;2. 反理性、反科學;3. 思想或信仰上的排他;4. 欺詐或内部沖突。如果證詞中的内容與任一維度匹配,則投訴将在該維度下記錄爲一人/次。若在4個子維度下都有抱怨時,同一作者可以在統計中記錄爲4人/次。這也是爲什麽在第一類對教會的投訴中,累計統計達到74次,超過了65的樣本總數。表格中的百分比統計爲人次數與65個樣本總數之比。

通過内容分析,筆者整理了一份最常被投訴的問題清單(見表1)。對教會的投訴位居榜首,四個維度下共記錄了74次。對缺乏對個人價值尊重的投訴排在第二位,在四個維度下共記錄了61次。其次是對基督教教義和上帝的抱怨,共計48次。最後是對教友的不滿,共計43次 。65位作者在16個子維度下共投訴227次,平均每人投訴3.5個子維度。

表1.離教見證文本中投訴的分類


類别


維度

人次

總計

(人次)

教會問題

1

具有操縱性和強制性

27

74

2

反理性反科學

22

3

排斥不同思想和信仰的團體

13

4

欺詐和内部沖突

11

個體價值與

行動自由

1

言論、良心和行動自由的空間受限

25

62

2

反對個體價值認同和個人選擇

18

3

個人苦難被上帝忽視

13

4

個人時間的價值

5

基督教教義與上帝

1

偏愛理性、科學和哲學

17

48

2

拒絕舊約中的上帝

13

3

否認聖經和基督教教導的無誤

10

4

強調地獄或預定

8

教友問題

1

對他人的痛苦和需要漠不關心

15

43

2

言行不一,不擇手段

11

3

教條主義

9

4

排斥信仰他者或異見者

8


3.1 教會問題

大約 42% 的作者抱怨他們的教會操縱和脅迫(見表2)。他們認爲教會是等級分明的專制組織,試圖以愛的名義控制人們。教會甚至使用強制措施來傳福音;一些信徒用“洗腦”一詞來描述他們的經曆。

表 2. 對教會的抱怨


維度

子維度

人/次

人/次

百分比

1

具有操縱性和強制性

以愛之名控制

11

27

42%

具有等級性和操縱性

11

強制傳福音或洗腦

5

2


反理性、反科學

說教沒有說服力

10

22

34%

反科學、反理性

7

避免社會現實和人性需求

5

3

排他性

排斥其他教派或宗教

13

13

20%

4

欺詐和内部沖突

騙取錢财或其他罪行

6

11

17%

内部沖突

5



總計

74

74



3.1.1 具有操縱性和強制性

27%的作者抱怨教會類似傳銷性的傳教和團契活動。他們認爲教會以愛的名義實施控制和操縱,缺乏對他人意願的尊重。

“烏魚子”在2012年第一次被朋友介紹到教會,當時她正經曆人生低谷。她的父親是佛教和道教修行者,母親是無神論者。烏魚子講述了教會沒有征得自己的同意就安排她受洗和參加收費的教會露營活動,她寫道:“原來我就像是進了一間直銷商啊。他們,填補我的傷口,然後使用我。…他們安排的活動越來越多,多到我開始沒辦法思考自己到底在幹嘛。”15

龍井樹從小跟随父母上教會做禮拜,中四時轉入基督教中學讀書,并開始熱情投入教會的事務。他曾經是基督教團契的帶領者,但他感覺:“團契缺乏凝聚力,聚會形式太過刻闆,導師隻會一味用家長式訓話,團友間表現冷漠,打電話來都隻會關心團友是否返教會聚會,沒有被愛的感覺。”16

達達,教齡10年。她在浸信會教堂呆了三年,對佛教和新宗教運動有一定了解。她認爲基督教會氛圍類似于黨文化,“是一個專制的、集中的、自上而下的權力體系,它需要絕對的服從。它拒絕持不同政見者,封鎖言論自由,并監禁自由。這是專制的。”17

何式凝博士是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副教授。她在高中時成爲

基督徒,十年後她離開了教會。她說:“這種宗教控制比我中學時期所受的殖民教育更具破壞力。… 教會比我的中學更多規條,更恪守道德标準。”18  

3.1.2 反理性反科學

共有34%的作者抱怨教會的反理性主義和逃避社會責任。在作者中,15%的人認爲教會的講道沒有說服力;11%的人認爲教會的教義有反科學、反理性、反智的傾向;8%的人抱怨教會逃避社會現實和人類需求。

網名爲“一個清醒的人” ,教齡10年,他抱怨說,教會要求人們隻講好的見證,“但是不利于它們的真相就請離,讓人容易有錯誤的觀念,像是股市詐騙犯隻會講漲停闆,不會說股市賺錢的人不到3%。”19

“Garfield”本科爲計算機專業,她在文中講述了自己不同人生階段的信仰曆程,她幼年就被送到教會學校,23年教齡。20她談到聖經老師随意解釋漢字的含義,說“船”由舟、八、口三個字組成,指諾亞一家八口在方舟上漢,意圖以此來說明漢字帶有神的啓示。她談起多年來在原教旨主義教會的經曆:

近年香港的基督教,已經變得罐頭化、快餐化。他們隻是把一套信仰要點給人,然後那個人隻需要懂得重複這些要點,就是所謂得救,在一個人弄懂人生是什麽問題、他/她自己是什麽問題前,就提供所謂标準答案,要人根本就不去從内心思考問題。教會不關心那些人問題是什麽,教會隻關注如何令更多人返教會,坐滿禮堂。

作者“杏仁豆腐”成長于一個真耶稣教會家庭,他從幼兒園到研究生的學業都在教會學校完成,後來成爲教會的老師,對教會教學方法了如指掌。 他說:

宗教教育的工作就是灌輸和洗腦,把官方的答案繞了一大圈,趁他們還沒想到問題的時候就先将之弭平。其洗腦的基本中心思想很簡單:可以使用邏輯的時候就使用邏輯(最好是從定義開始破壞使其問題不存在),不能的時候就用見證。真的回避不了的時候,就把問題繞上三遍他們就以爲是答覆了。21

雖然并不是所有教會都這樣教導,但因不少教會牧師或神父缺乏系統的神學訓練,加之對社會現狀的隔膜,常常不能很好地回答信徒提出的各種理論和生活實踐問題。教會裏受教育程度較高的人更容易對教會的講道感到不滿。這種不滿是相互的,何式凝博士說:他們“認爲高等教育使我遠離了上帝,認識了各種新觀念,人便堕落。”22  

“Stella倉鼠”的父母拜佛教和道教的神,她在讀中學時就對不同的宗教很感興趣,在讀大學時受洗。Stella借用美國心理學家勞倫斯.科爾伯格的道德發展模型說明,基督徒的道德模式通常停留在群體價值層面,力圖使自己的道德選擇與社群期望和諧一緻。而現代社會的倫理,當以法律和公序良俗、以社會契約或法治超越特定群體倫理,更理想的境界是:

基于邏輯思考後,根據普遍的公正原則,人的權利的公平和對等原則,尊重全人類每個人的尊嚴的原則,由良心作出決斷。宗教信徒常出於恐懼懲罰(如地獄)或是出于利己而信教…倒是大部分能做到遵守社社會公序良俗法律條文的人,要麼是不信特定宗教的不可知論者,要麽是相信一個抽象的‘絕對精神’的自然神論者,或者索性就是徹頭徹尾的無神論者。”23

DNCA 出生于非信徒家庭,在天主教學校讀書13年,十七歲時在天主教堂受洗。對她來說,信仰宗教是文化環境的自然結果。“作爲研究科學的人,我隻能邏輯思考。宗教不能用邏輯來理解,這可能就是我在教堂裏感到不開心的原因。” 24

3.1.3排斥其他教派或信仰群體

大約 20% 的作者批評了教會的排他性。有些教會不僅對不同教會傳統排斥,對持有不同意見的人也具有強排他性。林北在大學二年級時成爲基督徒,八年後離開教會。他讀過《易經》,對道教和佛教也很感興趣。他說,“基督教沒有給我寬容的感覺,這是我最大的感觸,有的隻是狹隘和偏見。”25

“愛衆生”出生于一個信仰民間宗教的家庭,教齡兩年,他認爲基督教對中國傳統文化具有排他性和破壞性。26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許多元素,如十二生肖、易經、竈神、中秋節、祭祖等,爲基督教所不容忍。佛教、道教、儒教等中國傳統宗教也常常被基督徒攻擊,基督教很難與其他宗教和平共處。

Garfield談到了她在信仰初期受到原教旨主義教導的巨大影響:極端和溫和的原教旨主義者都是強排他性。他們習慣了非黑即白的思維模式,強調信徒和非信徒不能結婚; 認爲信徒和非信徒在職場和工作中都不能很好地合作。他們攻擊其他宗教,自認爲掌握了絕對真理,優越于他人。Garfield在網絡論壇上和基要派信徒辯論,看到他們不斷攻擊天主教、佛教和哲學,因而決定離開教會。

“十月之春”小時候就被母親帶去天主教堂做彌撒。後來,他被送到基督教中學學習。中學三年級時,他加入了當地的福音派教會,開始反思前定等一些基督教神學命題。他也與五旬節、天主教和福音派組織合作的經曆,他說:

(在不同基督教會中)我發現了同樣的問題:有一些人被小圈子排斥,而且被疏離。同時,我在當中卻愈來愈覺得:宗派之間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同是基督徒,一種傳承,爲什麽會出現這如此大的分别?而使我生起基督徒合一的思想。但這種思想卻在自稱基要保守的派别被排斥27

“蓮華聖女”在高中時遇到了很多麻煩,在朋友的帶領下,她成了一名天主教徒。她的朋友告訴她,其他宗教都是惡魔 “聽他們诽謗其他宗教的不是,我也深信不疑地跟着诽謗。當然,也包括三寶和一切菩薩。”28後來,她讀了金剛經,決定皈依佛門。

3.1.4 教會欺詐和内部沖突

大約 9% 的離教者抱怨教會欺詐或其他犯罪行爲,其中 8% 的人報告了教會内部沖突。Garfield在她的文本中提到牧師如何挑起執事和教會成員之間的沖突,并迫使一名女講員辭職。“一個清醒的人”抱怨說,

教會會友會依據你的奉獻金大小分類,奉獻金大,有人相處,奉獻金小,相對請出教會,簡直就是黑道酒店文化。…教會常會有愛心活動,如饑餓三十,捐助非洲等等。但是後來才發現,愛心捐款款項下落不明,或是抽成中飽私囊,或是根本沒有災難胡亂利用愛心,這簡直就是詐騙集團。29

Eugene Huang 出生于台灣,七年間接觸過三間教會。在這七年裏,他親眼目睹了教會的牧師們如何通奸、欺詐,并帶着教會的錢逃到了另一個地方。他覺得牧師并不關懷信徒們在生活和職業發展上的需要,當他決定申請遊泳池救生員的工作時,他的美國牧師問他,“到底是上帝重要還是你自己的事情重要?”  30牧師對黃說的話促使他離開教堂。他因此發誓,如果教會的等級結構仍然存在,如果教會仍然要求信徒遵守牧師所說的一切,他将不再返回教會。

3.2個體價值與身份認同缺失

在抱怨個人自由喪失的離教者中,有38%的人覺得在成爲基督徒後,自己的言論、行動、良心和思想自由都受到很多限制;28%的人覺得個體自我認同被壓抑或無法接受教會侵犯個人權利。約20%的人表示,神似乎忽視了他們生活中的苦難,他們始終得不到得到神的任何回應,因此不能體會到基督徒的身份認同。8% 的作者認爲基督教實踐浪費時間,或者發現其他靈性實踐對他們更有吸引力。

表3. 關于個人自由受限的抱怨


緯度

子維度

人/次

人/次

百分比

1

自由空間受限

思想和良心的束縛

13


25

38%

行動自由受限

6

言論自由受限

6

2

身份認同和個人選擇被拒

不願隐藏自我身份

10

18

28%

對同性戀的不容忍

8

3

個人苦難被上帝忽視

上帝不回應禱告

8

13

20%

遭遇重大不幸

5

4

個人時間和靈修的價值

浪費時間

4

5

8%

被其他靈修所吸引

1




總計

61



3.2.1思想、行動、及言論自由受限

a. 思想和良心的束縛

13 位離教者談到了教會對個人心智和良心的束縛,占比 20%。他們多使用自由或自由意志等術語來解釋離開基督教的原因。“Kenchendz” 對基督教的教義提出了很多質疑,他說:“2006年我受浸,2007年我告別基督徒生活,回歸爲自由思想者。”31

“劉大頭”在台灣一個基督教家庭長大。他的父親是教堂長老,他的母親在教堂裏演奏管風琴。他的童年和青年時期都在教會度過,九歲就受洗。十三歲那年,他甚至許下了将來當牧師的願望。然而,當他讀完埃裏克·弗洛姆的《心理分析與宗教》一書後,他開始喜歡閱讀各種書籍。他說:“我突然有一種‘自由的感覺’,我覺得我什麽都可以想了,我的思想開始自由自在,天馬行空,這四十年,我的腦筋是自由的,生命的主權已經掌握在我自己手中。”32

“回歸真實” 受洗一年左右就離開了教會。通過對教會的觀察,他得出結論說:“宣稱這個教是‘信耶穌’、但實際上和耶稣抱有接近思想的人,都會在這裡被孤立,或是成爲打壓的對象。” 33

Hkbyyhm在中學五年級時受洗,一直希望尋求真理和生命的意義。學校裏所有的基督教老師都很好,這讓他對基督教有了完美的印象。但他說:“我很高興能夠解放自己,爲自己負責而過活,不必再想着如何去讨好神。失去永生?或者,肯定的是得着了理性和自由。”34

盧卡斯出生在一個天主教家庭,他在嬰兒時期就接受了洗禮。中學五年級時,領堅振禮,是陳日君主教爲他祝聖十字架。但他對天主教會了解得越多,他就越懷疑:

一個相信一個神說是就是、說錯糾錯的宗教,出言狠批中國沒有自由意志,卻不知這個宗教最基礎的理念就違反了自由意志,就是‘隻要信’;……這就是我接受不到,因爲對我來說,這是不文明、沒有智慧、埋沒自我的概念。”35

離教者“Homeopathy”,  教齡20年,後皈依佛門。他曾經很享受教會生活和神與他同在的經曆。他談起信仰轉化的曆程說:

我自己看聖經,發覺教會一直講的一套原來并非聖經的意思。但我也熟悉教會的文化,所以我在别人面前都不會提及這些疑問,免得被标簽爲不信派或反叛分子。… 2009年,我與那時的基督徒女朋友因爲其他原因分手,于是我再也不需要做一個愛主與神同行的基督徒了。我感到有更多思想上的自由,于是便深入研究信仰上的問題,例如進化論,聖經是否真的無誤,教會在曆史上做過了什麽事等等的問題。”36

b.行動自由受限

相比主流基督教會,真耶稣教會、摩門教會和各種基要派教會的對信徒行爲有更嚴格的規範和約束。如:“黑色貓頭鷹”在台灣摩門教會受洗,她認爲摩門教會的限制太多了, 比如要求女生盡可能穿裙子參加聚會等規則,讓她決定離教。37 “Dancedoom”是從閱讀神話故事開始了他的信仰之旅。他受洗後,卻發現基督教與所預期的很不相同:

這是一個很專制沒有寬容的宗教。在教會裏,我的言行、我的起居、我的思想、我的交友、甚至我的衣着,他們都要插手;除了聖經,我不能涉獵我喜歡的神話奇幻文學,因爲别的神話都是魔鬼;除了詩歌,我不能聽我愛聽的重金屬音樂,因爲它們是魔鬼之音;除了襯衫領帶,我不能穿我喜歡的骷顱塗鴉T-shirt,不能戴耳環,不能戴飾品。我喜愛的話題,沒辦法跟教内弟兄讨論分享,我對教義的疑問,他們不想聽,他們隻重視你有沒有信心。入教的我像被一個牢籠禁锢住,他們毫不尊重我的想法背景與交友圈,甚至我的家庭。38

c. 言論自由受限

不少基督徒都有在教會或網上說出自己的想法或疑惑的經曆,卻常被批評或要求保持沉默。“十月之春”在兩個網絡論壇上發表文章,被一些基督徒譴責爲惡魔。Nelson Chan 說,他的教會成員總是把他對信仰的問題視爲攻擊,使得理性對話很難繼續。Garfield也反映,信徒隻能在教會中分享積極的觀點,否則就會被批評爲缺乏信心。“杏仁豆腐”談到真耶稣教會曾經有一個供内部讨論信仰的BBS,但以過度讨論偏執信念爲由而被關閉;兩名傳教士被教會開除隻是因爲他們公開讨論了有關聖經的問題。就連信徒也批評這兩位傳道人,說他們混淆了聖經的教導,不适合做傳道人。39

3.2.2身份認同和個人選擇被拒       

“十月之春”表示希望可以有身份認同的選擇自由,不管信與不信,都應當誠實地面對上帝。Garfield指出福音派和原教旨主義教會總是試圖用教義和教會活動來填充追随者的時間、空間和心靈。教會不允許成員與外界接觸,教會成爲信徒身份和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離教就意味着切斷信徒的群體身份歸屬,離教心理和社會成本很高。“Pinapplesam” 則坦言:

今天我在這裏說自己不再是基督徒,無疑是失信行爲:但在我個人而言,這卻同樣涉及誠信行爲。…不經不覺間,我發現自己每天都在敬拜一位連我自己都不信的神,那是爲什麽啊﹖待在教會,我不單對不起自己、更對不起這個信仰。如果我繼續默認自己是基督徒,這将會在教義及個人上雙重違背。…我離開宗教後不是就此沒有信仰了,而是有了屬于自己内心真正想法的信念:就是在追求/信仰宏大使命以先,先關注自己身邊的人、推及社區、再到人類族群……包括社會公義及制度上的公平,這是現今整個世界最爲急需的事。40

一些接觸過不同宗教資源的人也抱怨說,作爲基督徒,他們的内在自我被忽視了。“林北”質疑說:

一開始我聽到最多的就是,我們人總是無能的,是什麽也不是的。這和我從小被教導的要自信,要相信自己簡直完全相反。幾乎每一次我都能聽到有人說我們一概不是,要不是依靠主,我們啥都做不成,于是我今天算出一道題也是主的智慧,不是我的智慧。我就奇了,那不信主的成功者們呢?撒旦的幫助?爲什麽你們就喜歡貶低自己?結果有個姐妹直白地說‘你就是不肯貶低自己來榮耀上帝!’我也直白地回應‘上帝創造的人這麽垃圾,這難道不是亵渎?’我一直提倡健康的自信,但每每就被洗腦說我們是無能的,污穢的,啥都是主的功勞。本科4年,我因此變得自卑、無能。” 41

大約 12% 的作者表達了他們對基督徒歧視同性戀的擔憂,批評教會歧視同性戀的多爲自由派知識分子。教會中的同性戀信徒受到巨大壓力,并逐步喪失自我認同,其中一些人最終放棄了信仰。

“Rokumon”已經沉浸在基督教文化中超過25年了。她被送到一所天主教幼兒園,整個青年時代都被基督徒包圍。上大學時,她終于成爲了基督徒。

我生理性别是女性,但我的心理性别是男性。我的情愛經驗中,都曾爲男性和女性傾心。嚴格來說,我傾向喜歡男性比較多。那時,我曾向一些耶徒透露過一些情感私事。結果有一耶徒聖戰模式大開,在msn狂貼經文要我悔改。另一個教團行政耶徒就拒絕了我加入他們的宣教團,把我貶回初信班繼續接受異性戀霸權教條洗腦。至此,我對這群真心信任的師兄姐大大失望。當時我住宿舍,因着宗教、學業、家庭和情感四方面的失意,差點去了自盡。42

“太宰大人”從小就接觸過不同的宗教。他就讀于基督教幼兒園和佛教小學,中學期間成爲基督徒。當他在家裏遇到困難時,他決定到教會尋求庇護,卻屢屢受到教會和教友的傷害,他說:

我以爲當初經曆的痛苦會随着信耶稣而減去,但事與願違,後來我因身份緣故,被學校内的人取笑;返主流教會時亦被不友善對待,我于是漸漸對基督徒抱有不太好的印象。如是者,我在不同教會中穿梭往來,直到後來在香港所謂的唯一同志教會聚會,并在與其友好的教堂受洗。

鄒峰在中國大陸長大,17年教齡,曾經對儒家有興趣,最後成爲自由主義者。他談到了基督徒對同性戀的不容忍:

新約聖經中明确把同性戀作爲一種罪惡加以禁止和詛咒,作爲理性和寬容的自由主義者,我認爲這是因爲受到時代的局限。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南非大主教圖圖在演講中明确表示了對同性戀的理解和寬容。顯然這是曆史的進步,也是理性的勝利。43

3.2.3個人苦難被上帝忽視

約12%的離教者抱怨神從未垂聽或回應他們的禱告,約8%的作者提到在生活中遇到困難卻得不到教會的幫助。他們可能因爲沒有實現心中的願望而離教, 甚至的離教者因爲沒有追到教内的女友而離教。

Wei Feng44 在讀基督教幼兒園時就成爲了基督徒。他(她)非常虔誠,每天睡前都會花一分鍾到六七分鍾來禱告。但是,當祈禱中的願望清單越來越長時,實現的目标卻越來越少。因此,他(她)不再祈禱,并逐漸離教。

3.2.4 個人時間的價值

在65位離教者中,有5位抱怨在教會活動中浪費了太多時間。

潘震澤45教授出生于天主教家庭,幼年就受洗。他抱怨大學時花太多時間在教堂活動,這成爲他不去教堂的主要原因。“黑色貓頭鷹”說:“這些活動花費了我太多的時間,本來可以用來消遣或找工作的……現在我覺得和朋友或家人呆在家裏比去教堂聚會要有趣得多。我可以有更多的時間來充實自己。我真的覺得我在教堂裏浪費了太多時間。” 46

3.3 對基督教上帝和教義的懷疑

在懷疑基督教上帝和教義的 48 位離教者中,有 26% 的人更傾向于理性、科學和哲學,而不是基督教教義;20%的人拒絕接受舊約中人格神的形象。15% 的人不能接受聖經和基督教倫理的無誤; 12% 的人不能接受地獄或宿命的概念。

表4.對基督教上帝和教義的懷疑


維度

子維度

人次

人次

百分比

1

喜歡哲學,

科學與理性

偏愛科學和哲學的話語

13

17

26%

不能接受信仰重于理性

4

2

拒絕人格化的上帝

不能接受舊約中的上帝

8

13

20%

拒絕崇拜拟人化的上帝

5

3

關于聖經和基督教倫理

質疑聖經無誤

8

10

15%

不能同意基督教倫理

2

4

否認地獄或宿命

不能接受善良的人堕入地獄

4

8

12%

不能接受前定

4




總計

48



3.3.1 偏愛科學、哲學和理性

部分離教者閱讀了大量不同學科的書籍。他們中的一些人從在線資源中獲得的反基督教信息。一些作者提到了各種影響他們離開基督教會的書籍和作者,其中包括達爾文的生物學,薩特、卡爾·波普爾、羅素和叔本華等人的哲學;以及趙林、李天命、宗牟三等一些中國學者的著作。

“自由思想人”47 出生于基督教家庭,曾在福音派、五旬節派、長老派、浸信會、路德派等不同的教會生活過。當他得不到教會和上帝的實際支持時,他開始懷疑基督教。後來他在網上看了很多反基督教的文章,最後離開了教會。“Hellboy”48 在中學時就歸主,曾在神召會教會呆過,又在天主教會呆了八年, 他覺的“反基督教帝國”這類網站的信息和陳特的倫理學著作更能夠讓他信服,促使他最終離教。Stella認爲宗教是理性的障礙, 她說:“人或許存在局限,或許理性和邏輯并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但這不是我們放棄理性的理由。” 49上述作者經常使用的一個關鍵詞是“理性”。他們認爲基督教過分強調信仰,不尊重人的理性。也有作者也抱怨說,盡管天主教會重視自由意志和理性,但這種教義很難付諸實踐。

3.3.2拒絕人格化的神

“黑白郎君”起初是爲了在教會找女朋友而成爲基督徒,後來受洗是爲了與教會團契的成員建立更好的關系。他一直對哲學很感興趣,也喜歡中國傳統文化。講到離教原因,是因爲他不能接受作爲人格神的上帝,他建議:“拒絕崇拜人格化之神,用理性與智慧、圓融之方式,來面對人生、家人與朋友的關系。”50

鄒峰則是被自己的弟弟判定爲非基督徒。在一次交談後,他弟弟總結道:“你信的上帝就是愛因斯坦的上帝,就是把宇宙的一切未知的自然規律歸結爲上帝,不是一個人格化的上帝。所以你确實不是一個真正的基督徒”。51這段對話讓鄒峰告别了基督徒的身份,走上了自由主義之路。

Pineapplesam,教齡10年,他解釋自己對上帝的理解:“祂不在教義之中、不在管束之中、不在條件之中:人和自然,是共存的,不是需要一方屈從在另一方,而是共生共存,在我之外,就是祂。”52

3.3.3質疑聖經和基督教倫理

在65位作者中,有八人質疑聖經無誤,兩人質疑基督教倫理。

“Pineapplesam”他聲稱自己不能再接受基督教“因信稱義”的教義:“因爲人類以信代替‘善’爲最高原則,制造了不少曆史悲劇:包括十字軍、無數大小的戰争、還有美國右派基督霸權及在香港宗派逐步的延伸,都是因爲關于‘一神論’及‘唯獨聖經’要在世實現的堅持及反抗造成。”53  Kenchendz 認爲,當不同的基督教流派使用不同版本的聖經又各自聲稱權威時,說聖經無誤是荒謬的。

愛衆生54認爲聖經有不少明顯的錯誤,有的相互矛盾;此外,聖經不支持動物權利;他引用了1Cor9:9-10說明雖然有些聖經經文似乎支持保護動物,但隻是因爲動物作爲工具是有價值的。

3.3.4 拒絕地獄與前定的教義

一些作者拒絕基督教關于地獄和前定的教義。對他們來說,地獄和宿命不過是對人的邪惡詛咒。Rokumon回憶了她在天主教小學學習的經曆:

耶教所說的大愛,我沒有經曆過,到今天我腦中最清晰的反而是九歲時看的一張描繪地獄永火的小冊子,天使把不信的人(無論他是不是好人)推入火中,不信者就在那裏被燒到永遠。這種宣教方式非常陰毒,孩子如害怕一件實在的東西,如大狗,他們成長後總有機會因和狗狗有良性、接觸而化解恐懼。可是,死後世界是無法驗明的,因此在永火論長期洗腦下長大的孩子,對地獄的恐懼會伴随他們一生。55

林北也表達了對地獄教義的質疑:

有我一直想知道,那個把全部身家用來資助希望小學,最後默默無聞地死去的蹬車老大爺,就因爲不信上帝,他就得下地獄?我覺得他比所謂的基督徒偉大的多。這不公平。上帝難道不是公正的?結果姐妹反問我:什麽叫公平?人本來就是該下地獄的,因爲耶稣的寶血我們才能幸免。我回答:你優越,你有特權。如果上帝造人的美意就是讓大多數人下地獄,包括那些行善積德隻是不信上帝的人,那這個上帝就是喜歡惡作劇的。56

Lucas認爲,基督教中的地獄教義是許多人反對上帝而贊成佛教和道教的原因

你不信如來,“因果”都是如此運行,做了什麽事,就要接受什麽果,不會因爲你信佛,因此種了惡因還可以得到善果,就算是你反對、罵死如來/佛教,因果都是如此運行的。陰陽都是一樣,不會因爲你不信黃大仙,因此就注定一生苦難,信不信在于你自己個人的決定,不會因爲你信就會上天堂,不信就下地獄的。這就是定律的要點,定律是不會因爲你信/不信而改變的。57

3.4對教友的不滿

在描述教會人際關系時,23%的作者經曆了教友對自己或他人的痛苦和需要得漠不關心;17%的作者說看到教友不擇手段,言行不一的表現;14%的作者談到了教友的教條主義,另有12% 的作者認爲教友在信仰和觀念上高度排他。

表5.對教會成員的投訴


維度

人次

百分比

1

對他人的痛苦和需要漠不關心

15

23%

2

不擇手段,言行不一

11

17 %

3

教條主義

9

14 %

4

排他性

8

12 %


總計

43



3.4.1漠視他人的痛苦和需要

許多作者談到了他們被教會的人傷害的經曆。他們在教會團契中分享自己的困難和煩惱時,得到的不是善意的支持和幫助,而是批評和嘲笑。

“蓮華聖女”說:“我把這些苦惱跟我的‘兄弟姐妹’說了,我以爲會得到他們的安慰,可是他們不僅沒有安慰我,還一直說我不夠虔誠,所以才沒有得到上帝的寬恕!我覺得我好委屈!而且我還發現,那些‘兄弟姐妹’們嘴上說要相親相愛,表面上好像挺親熱的,可實際上他們之間很冷漠,互相诽謗的事情經常發生!”58

林北也抱怨教會裏沒有人真正關心他的感受和處境。當他把女朋友背叛的事告訴教友時,有弟兄指責他不懂上帝的美意和爲難上帝,有姊妹說他沒有活出神的形象,教會隻有一位弟兄對他表示同情。相比之下,他的非基督徒朋友似乎能更好地理解和安慰他。

“Intelligence”59分享了她朋友在教會的類似經曆。當她的朋友爲丈夫出軌的事咨詢教會姐妹時,她得到的回複是“哪個男人不偷腥?久了、累了、倦了,他就會回來妳身邊了,這是上帝要妳接受的考驗。”60

3.4.2不擇手段和排他性

許多作者抱怨他們認識的基督徒常對事情持雙重标準,所做與所說的不符。這通常反映在他們捍衛他們自己思想的方式上。龍井樹表達了他對基督徒言行不一的反感。他的基督徒父母曾經責怪大兒子給教堂捐了太多錢,甚至威脅要把他趕出家門,不承認他是他們的兒子。61 翊軍談到教友時說:“當别人質疑時他們隻會引經據典。到别人駁斥時,隻會露出他們的真面目,惡毒咒罵别人下地獄和杯葛他人。” 62

Garfield談到一些基督徒在網上發布大量關于天主教的虛假信息,“他們認爲爲了所謂永生,謊言、卑劣手段都可以容忍。”63 還有一些作者描述了教會排他性和教條式的教導,以及對不同思想和宗教他者的攻擊。“Kyubi”在爲教會組織工作時,發現那裏的基督徒很挑剔,并不真正關心人們的實際需要:“我覺得問題的根源,根本就是人性,信教的會比人好一點嗎?不是,好的信徒應該明白自己是‘罪人’,修自己的靈命,不是走來排外。”64 正如Stella總結的那樣:“信者行善,不信者也行。不信的人并不比信的人差。如果信徒們相信他們是在以正義的名義行事,他們所做的惡事可能會更糟。” 65

結論

中西方離教基督徒有很多相似的特點。Drescher (2016) 66認爲,NONES重在探索和構建自己的理想生活,重視生活中家人和朋友等關系,比狹隘的社群主義或部落主義更國際化。他們在靈性上并不膚淺,且富有同情心。一些受過良好教育和思想開明的華人基督徒具有相似的特征,都重視自由、民主、理性和愛。如Woodhead(2017)67 所觀察到的英國NONES一樣,華人離教者多具有獨立精神,有主見;在大多數社會問題上,他們是自由和寬容的,也追求民主的組織環境;對他們來說,普遍的道德準則高于教條,自由高于群體歸屬感。與Mercadante(2014)68 描述的美國NONES類似,本研究中的離教者也希望能忠于自己的良心,維持個體人格的完整。他們重視群體的共同信仰,但若認爲自己不屬于該群體,也會毫不猶豫地離開。有些作者皈信基督是因爲他們的家庭傳統,他們通常對不同宗教有着濃厚的興趣,大多有熱心尋求信仰的曆程。他們離開教會是個人、教會和社會環境等各種因素的累積,并非倉促決定。有些作者花很多時間來探索不同的教會,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學習聖經和服侍教會,或熱衷于參加護教和講道活動。當他們最終決定離開時,他們感覺像是被釋放或從束縛中解脫出來。與Zukerman(2012)69所觀察到的美國NONES相似的是,華人離教基督徒通常勤于思考,樂于接受新思想,他們追求信仰自由、包容其他宗教人士,強調理性決策。其中,受過高等教育的作者通常會認真對待神學問題,并對基督教教義和實踐的問題進行了系統的思考。

華人離教者現象也反映出中西方教會組織實踐上的差異。Kelley認爲保守和高排他性教會的信徒具有更高的信仰意義認同和組織忠誠度。70 而Finke和 Stark指出自由和包容型的教會中更容易出現組織松散和搭便車行爲。71 半個多世紀以來,歐美更爲自由的主流教會比保守型教會流失了更多的信衆,華人教會也有類似現象。 但由于華人教會大多屬于保守和基要型,與西方教會面對的組織和管理問題不太一樣。如Zuckerman (2012)72 所說,個人層面的世俗化或叛教“總是受文化約束,因此它因社會而異,取決于其中宗教的力量和喜好。”通過對離教者證言的分析,我們看到華人基督徒離教的核心沖突主要有三類:教會權威與個人自由的沖突,理性主義與基要主義的沖突,超越性價值和現代社會實際需要之間的沖突。所有這些沖突都與教會對現代社會的應對态度和方式有關。離教者所描繪的中國教會,與美國1920年代以來的基要主義教會和1960年代以來的保守福音派教會類似的是,他們通常都抗拒關于寬容、社會責任、社會正義和尊重多樣性的教導。本研究中超過三分之二的證詞來自香港和台灣,那裏相對開放的市場經濟、宗教自由和民主政治的空間。香港和台灣的教會雖然比中國大陸教會更早地遇到現代性問題,但堅守基要立場的教會仍是華人教會中的主流。

江登興(2018)對中國教會威權危機的分析與本研究中離教者的投訴非常一緻。他認爲,權威的壟斷、金字塔式的中央集權、強調對教會上級的絕對服從是中國基督教會的三大問題。73 兩千年威權文化傳統早已内化于華人社會建制中,也滲透在每個人的日常行爲和态度中。華人基督徒一邊繼承傳統文化習慣,一邊又以基督教的話語體系來将這種人際秩序合理化、神聖化,形成了具有威權特點的華人教會文化。羅馬天主教和世界主流新教(如聖公會、衛理會)的教導,通常是信心和理性并重,面對社會倫理問題,要避免陷入非黑即白的二選一困境,強調教派之間的和諧相處。但一些華人教會抱有唯我獨尊的心态,在神學教導和實踐上固步自封,與世界主流教會隔離和脫節。 一些華人天主教保守派群體也與羅馬天主教會的教導相對隔絕,在對不同宗教群體的态度上,與梵蒂岡二次大公會議的教導背道而馳。

由于本研究樣本量的局限性和世俗化概念界定的多樣性,本文無意于論證華人教會是否已經變得世俗化。離教見證文本分析的結果說明,華人NONES問題可以借鑒世俗化理論的三層分析框架,在個人與教會,個人與社會,以及教會與社會之間互動關系中來解讀。本研究中的離教見證文本反映了部分信徒對基督教大公教會教義和傳統的誤解,而教會威權性的話語體系和組織文化尚不能有效回應和解答當代多元文化背景下信徒們的疑惑。那些反複在離教見證文本中出現的,關于教會組織與個體自由、理性與信仰、人性的善惡、地獄與天堂、創造與末世等各種神學命題和沖突管理的議題,需要在跨宗派的對話和實踐機制中來讨論。由于華人教會内部和教派之間尚未形成理性對話的有效機制,不同教派在這些教義問題上各執一詞,很難形成共識。華人教會需要完善教會組織内部管理,尊重和理解不同宗派的教義,構建促進教派間良性互動的管理機制和程序法則,從社會實踐層面尋求跨宗派的共同服侍。

注釋:

1 劉焱,美國天主教大學宗教與文化博士候選人,湖南大學管理學博士,研究方向:主權、人權與可持續發展。出版管理學專著一部, 發表中英文學術論文20多篇。

2  Sarah EK Lentz. What Are Religious Nones?  Science of Connectedness (blog).   https://www.scienceofconnectedness.com/religious-nones/.

3  Pew Research Center.“Nones” on the Rise: One-in-Five Adults Have No Religious Affiliation 2012.10. 9,  http://www.pewforum.org/2012/10/09/Nones-on-the-rise/

4 Pew Research Center. In U.S., Decline of Christianity Continues at Rapid Pace》. Pew Research Center’s Religion & Public Life Project (blog), 2019年10月17日.  https://www.pewforum.org/2019/10/17/in-u-s-decline-of-christianity-continues-at-rapid-pace/.

5 Pew Research Center. The Changing Global Religious Landscape.2017. p.40.  http://www.pewforum.org/2017/04/05/the-changing-global-religious-landscape/  

6 Pew Research Center.“Nones” on the Rise: One-in-Five Adults Have No Religious Affiliation

2012.10. 9,  http://www.pewforum.org/2012/10/09/Nones-on-the-rise/

7 Olivier Tschannen, “The Secularizatio n Paradigm: A Systematization,” Journal for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Religion 30 (1991): 395-415

8 Bruce, Steve. God Is Dead : Secularization in the WestMalden, MA: Blackwell Pub., 2002. P.4

9 曾用地址http://www.antichristendom.com/,網站已關閉,最近一次登錄爲 2018年12月3日.

10 ZhuHu Forum. 有沒有人信了基督(教)之後又不信的?爲什麽?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1967739

11 https://exchristian.hk/home/

12 https://exchristian.hk/home/

13 https://exchristian.hk/home/article/show/2

14 同上

15 烏魚子. 曾經身爲一個基督徒。 2014.10.18.  https://exchristian.hk/home/article/show/257

16 龍井樹. 龍井樹的離教見證. 2008.4.8. https://exchristian.hk/home/article/show/140

17 達達. 很糟糕的經曆. 2017. 11.14. https://exchristian.hk/home/article/show/298

18 何式凝. 我係何式凝,今年五十五歲. 2012.12.11. https://exchristian.hk/home/article/show/258

19 一個清醒的人.信的感想. 2012. 1.16. https://exchristian.hk/home/article/show/218

20 Garfield大黃傻貓. 結束23年基督徒生涯,辭别基督教. 2009. 3.4. 2018. https://exchristian.hk/home/article/show/159

21 杏仁豆腐.以“靈魂私有制”作爲号召的具樂部. 2015.1.3. https://exchristian.hk/home/article/show/260

22 何式凝. 我係何式凝,今年五十五歲. 2012.12.11. https://exchristian.hk/home/article/show/258

23 Stella倉鼠. 我爲什麽不再相信宗教. 2017.3. 31. https://exchristian.hk/home/article/show/291

24 DNCA.宗教,就是不适合我. 2009.1.11.  https://exchristian.hk/home/article/show/155

25 林北.信主8年,從此退出基督教. 2013.3.25. https://exchristian.hk/home/article/show/237

26 愛衆生.  我的見證. 2018.1.31. https://exchristian.hk/home/article/show/136

27 十月之春.從我的見證看神的不存在. 2008. 5. 6. https://exchristian.hk/home/article/show/134

28 蓮華聖女. 從信仰耶稣到皈依我佛. 2008.4.2.  https://exchristian.hk/home/article/show/141

29 一個清醒的人.信的感想. 2012. 1 16.  https://exchristian.hk/home/article/show/218

30 Eugene Huang.離教. 2012.6.13.  https://exchristian.hk/home/article/show/225

31 Kenchendz.告別基督教. 2008. 7.22. https://exchristian.hk/home/article/show/146

32 劉大頭. 爲什麽我會脫離基督教. 2010.5.31. https://exchristian.hk/home/article/show/188

33 回歸真實.疑點重重的“聖教”. 2017. 6. 7, https://exchristian.hk/home/article/show/243

34 Hkbyyhm. 理性的救贖. 2009. 9. 24,  https://exchristian.hk/home/article/show/169

35 Lucas.  一個天主教徒對天主教的意見. 2011. 4. 8. https://exchristian.hk/home/article/show/207

36 Homeopathy. 結束二十年基督徒生涯,皈依我佛. 2018. 4.29.

https://exchristian.hk/home/article/show/187

37 黑色貓頭鷹. 我是二次叛教者. 2018. Aug. 18. https://exchristian.hk/home/article/show/275

38 Dancedoom.  離開專制沒有寬容的宗教. 2012. 3. 22.  https://exchristian.hk/home/article/show/159

39 杏仁豆腐.  以“靈魂私有制”作爲号召的具樂部. 2015. 1. 3. https://exchristian.hk/home/article/show/260

40 Pinapplesam. 離教宣言. 2012. 4.10.  https://exchristian.hk/home/article/show/223

41 林北.  信主8年,從此退出基督教. 2013.3.25. https://exchristian.hk/home/article/show/237

42 Rokumon.離教使我得平安和自由. 2014.3.4. https://exchristian.hk/home/article/show/250

43 鄒峰.一個自由主義者的啓蒙曆程. 2008.7.23. https://exchristian.hk/home/article/show/147

44 Wei Feng.從基督教到吸引力法則. 2016. 11. 19. https://exchristian.hk/home/article/show/286

45 潘震澤.  我的宗教經驗. 2008. 3.3.  https://exchristian.hk/home/article/show/138

46 黑色貓頭鷹.我是二次叛教者. 2018. 8. 18. https://exchristian.hk/home/article/show/275

47 自由思想人. 跟空氣禱告了30年. 2013. 11. 8.  https://exchristian.hk/home/article/show/248.

48 Hellboy.  由成爲魔族到後來反抗魔族的故事. 2012. 8. 8, https://exchristian.hk/home/article/show/228

49 Stella倉鼠.我爲什麽不再相信宗教.2017. 3. 31. https://exchristian.hk/home/article/show/291

50 黑白郎君.對于上帝的诠釋. 2013. 3.11.  https://exchristian.hk/home/article/show/236

51 鄒峰. 一個自由主義者的啓蒙曆程. 2008. 7. 23. https://exchristian.hk/home/article/show/147

52 Pineapplesam. 離教宣言. 2012. 4. 10. https://exchristian.hk/home/article/show/223

53 Pineapplesam. 離教宣言. 2012. 4. 10. https://exchristian.hk/home/article/show/223

54 愛衆生. 我的見證. 2018. 1. 31.  https://exchristian.hk/home/article/show/136

55 Rokumon. 離教使我得平安和自由. 2014. 3. 4.  https://exchristian.hk/home/article/show/250

56 林北. 信主8年,從此退出基督教. 2013. 3, 25. https://exchristian.hk/home/article/show/237

57 Lucas.一個天主教徒對天主教的意見. 2011. 4. 8. https://exchristian.hk/home/article/show/207

58 蓮華聖女.”從信仰耶稣到皈依我佛. 2008. 4. 2. https://exchristian.hk/home/article/show/141

59 Intelligence. “My Will” 我的遺囑.March 10, 2010. Accessed on Nov 23, 2018.
https://exchristian.hk/home/article/show/181

60 林北. 信主8年,從此退出基督教. 2013. 3, 25. https://exchristian.hk/home/article/show/237

61 龍井樹.  龍井樹的離教見證. 2008. 4.8. https://exchristian.hk/home/article/show/140

62 翊軍.  對一些教徒的感受. 2018. 4. 30. https://exchristian.hk/home/article/show/305

63 Garfield大黃傻貓.結束23年基督徒生涯,辭别基督教. 2009. 3. 4. 2018.https://exchristian.hk/home/article/show/159

64 Kyubi.信什麽, 沒問題. 2005. 5.10.https://exchristian.hk/home/article/show/143

65 Stella倉鼠.  我爲什麽不再相信宗教2017. 3. 31. https://exchristian.hk/home/article/show/291

66 Elizabeth Drescher. Choosing Our Religion: The Spiritual Lives of America’s None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6

67 Linda Woodhead, ‘The Rise of ‘No Religion’: Towards an Explanation,” Sociology of Religion 78, 3 (2017): 247-262.

68 Linda A. Mercadante, Belief Without Borders: Inside the Minds of the spiritual but not Religious (New York:  Oxford U. Press, 2014).

69 Phil Zuckerman, “How and Why People Reject Religion,” in Faith No More: Why People Reject Religion (New York:  Oxford U. Press, 2012), p.151-178  

70 Dean M.Kelley. Why Conservative Churches Are Still Growing. Journal for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Religion, 1978. 6 (17). p.165-172.

71 Roger Finke, Rodeny Stark. “Why Unification Efforts Fail” and “Why ‘Mainline’ Denominations Decline,” The Churching of America: 1776-1990. New Brunswick, New Jersey: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1993. p.199-277

72 Phil Zuckerman. Faith No More:Why People Reject Relig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2. P.172

73 江登興. 中國教會的專制主義危機.教會. 2018.11. (74)6. https://www.churchchina.org/archives/061101.html


文章來源:http://gospelchina.cn/article-detail/116.html

支持鼓勵每位離教者 › 閹割神父 刻不容緩 ‹
文中常出現隻“”字唔知點解

導緻?
隻有十位作者使用了真名 ---- 隻?
兩人談到了自己讀博的經曆,占3%。有兩位作者談到自己的中學經曆----  讀博? 經曆?
刻闆
打電話來都隻會關心團友
像是股市詐騙犯隻會講漲停闆
她在文中講述了自己不同人生階段的信仰曆程
指諾亞一家八口在方舟上漢,
有的隻是狹隘和偏見。”25
Don't know where God is but the Devil is in the details
文中常出現隻“”字唔知點解

導緻?
隻有十位作者使用了真名 ---- 隻?
兩人談到了自己讀博的經曆,占3%。 ...
沙文 發表於 2022/5/4 05:08

should be 只或祗
本帖最後由 beebeechan 於 2022/5/4 23:21 編輯

不明白這份研究報告作用是甚麼, 没有原因, 没有指出問題是甚麼, 没有建議, 没有結論, 研究結果對社會没有甚麼貢獻。

純是: 今日天晴, 陽光普照......(唔使你講, 我舉頭望望都知既事嚟)
should be 只或祗
沙文 發表於 2022/5/4 21:10



    應該係用咗不良簡體轉繁體軟件所致。
不明白這份研究報告作用是甚麼, 没有原因, 没有指出問題是甚麼, 没有建議, 没有結論, 研究結果對社會没有甚 ...
beebeechan 發表於 2022/5/4 21:23



    作用見主題:華人基督徒離教原因分析

結論見該文最後一段。
其實這類調查一早就有人做過了。
https://apostlesmedia.com/2020/06/02/%E3%80%8C%E6%95%99%E6%9C%83%E6%99%AE%E6%9F%A52019%E3%80%8D%E9%9D%92%E5%B0%91%E5%B9%B4%E4%BF%A1%E5%BE%92%E5%9A%B4%E9%87%8D%E6%B5%81%E5%A4%B1-%E5%A0%82%E6%9C%83%E9%A0%98%E8%A2%96%E9%8C%AF%E4%BC%B0-2/

作者:劉焱的研究没有新意, 没有新發現....
更不及教會普查全面...至少不會只用65個樣本便來作結論
只是研究以本網為對象, 擺咗上神檯, 使樓主有點飄飄然罷
只是研究以本網為對象, 擺咗上神檯, 使樓主有點飄飄然罷
beebeechan 發表於 2022/5/4 22:45



    咁長未睇得哂,未識飄定沉。
咁長未睇得哂,未識飄定沉。
抽刀斷水 發表於 2022/5/4 23:05


你自己都未睇過就急急擺出嚟...........飄性大發哩
作者嘗試用華人離教者與西方的NONES 比較,
但NONES 與離教者又是兩類不同的人....有甚麼好比?
只是研究以本網為對象, 擺咗上神檯, 使樓主有點飄飄然罷
beebeechan 發表於 2022/5/4 06:45


唔係咁計嘅,譬如,先前又夠好多人娶妾待,如果抽刀又娶妾侍,都係要擺幾圍賀賀佢。唔通因為以前有人娶妾侍,您就唔做人情喎?
唔係咁計嘅,譬如,先前又夠好多人娶妾待,如果抽刀又娶妾侍,都係要擺幾圍賀賀佢。唔通因為以前有人娶妾 ...
沙文 發表於 2022/5/5 01:03


係咪抽刀對住幅相打非基, 都要做人情?
冇擺酒就唔做都得。但如果您做,佢都唔會推
Don't know where God is but the Devil is in the details
冇擺酒就唔做都得。但如果您做,佢都唔會推
沙文 發表於 2022/5/5 03:41

即係擺酒但自費
no la. 擺酒您就要做人情。
Don't know where God is but the Devil is in the details
no la. 擺酒您就要做人情。
沙文 發表於 2022/5/5 04:02

擺解穢酒就唔使


乜唔駛,您唔畀佢,我第日唔畀您啫
Don't know where God is but the Devil is in the details
乜唔駛,您唔畀佢,我第日唔畀您啫
沙文 發表於 2022/5/5 04:11

你幾時見去解穢酒有設奉獻箱既哩
您幾時見有凈係去飲解穢酒冇去躹躬擺低信封拎番粒糖呢
Don't know where God is but the Devil is in the details
返回列表
高級模式 | 發新話題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換一個